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这里是美国 > 正文

美国大选总统选票单上名字 不止有民主共和两党

news.xixik.com   2020/11/3 19:21:2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美国大选来临之际,人们热衷于探讨驴象之争,却很少知道,在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大“巨头”之外,美国还有多个小党和独立候选人,也参与了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这些第三方候选人位于美国政治光谱中的各个派别,当然也不乏明星和争议人士。

美国从1980年起,未见政党连续赢得选举执政12年

政党的出现与影响的扩大

19世纪初,选民必须拥有一定财产的规定被取消后,更多的人有了选举权,美国政党的发展与此密切相关。由于选民人数大量增加,需要一种手段来动员广大选民。为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任务,政党遂应运而生。美国政党的问世是这一民主革命的内容之一,到19世纪30年代,政党已经牢牢植根于美国政治生活中。

中国历史朝代表

今天,共和党和民主党完全渗透在美国的政治进程中。近2/3的美国人自认为是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即使那些自称的无党派人士,通常也具有政党倾向,并表现出高度的政党忠诚。例如,在过去的五次选举中(1980至1996年),平均75%“倾向”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无党派人士都投了他们所“倾向”的政党总统候选人的票。

政党无所不在的影响还扩展到了执政党。两大政党掌握了总统、国会、州长和州议会的权力。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政党总统候选人得到的选民票平均为95%。

1998年的国会中期选举后,当选的国会议员中只有一人是无党派人士,而当选的七千三百多名州议员中,只有20人(千分之三)既非共和党又非民主党人。两党体制主宰了联邦和州的政府。

尽管美国的政党在意识形态连贯性和政治纲领鲜明性不如其他许多民主国家的政党那么强,但它们的确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自1994年中期选举以来,国会中的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在政策上显示出截然的不同,也显示出非同寻常的高度党内团结。众议院尤其出现了政党冲突的白热化气氛。在政府分由不同党派控制的时期,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和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之间争执不休。1998年与1999年国会弹劾克林顿总统期间,两党派性表现尤为严重。国会内以及立法与行政机构间的两党分歧深化,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国会中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制定政策方面党内思想更趋统一,而与其对手相异的程度。

两党在选举上的竞争是美国政治制度最显著和最持久的特点之一。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便主宰了选举政治。同是这两个政党持续垄断一个国家的选举政治、无人匹敌的状况,既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结构,也反映了美国政党的特点。

美国选举国会和议院的规定是“一个选区选一人”,这意味着谁得的选票多谁当选。与比例制不同,"一区一人制”意味着,在任何选区,只能有一个政党获胜。因此,一区一人制是在鼓励形成两个基础广泛的、可以赢得选区多数票的政党,同时还宣告,人数较少的小党与第三党几乎永远无法获胜,它们除非与一个政党联合,否则便生存下去。

总统由选举团选举的制度进一步在体制上推动了两党制。当选总统需要在50个州的全部538张选举人票中获得绝对多数。这一规定使第三党若不与一个主要政党联合,想要获得总统职位难于上青天。此外,各州的选举人票是根据胜者全拿的规定分配的。要获得一州的选举人票,便要在该州赢得多数选民票。与一区一人制一样,选举团制度也是对第三党不利,它们几乎没有机会获得任何州的选举人票,更不用说能在足够多的州获胜赢得总统职位了。

由于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操纵了政府机器,它们制定其他一些有利于主要政党的选举规定,就不足为奇了。一个新党要在各州获得参选资格,便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花费大量的金钱。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律规定,一个新党要有九万九千名登记在册的党员,才能提出候选人。此外,联邦竞选法(FederalElectionCampaignAct)使主要政党得到特别的优惠,其中包括竞选总统可获得公共资金(2000年为六千万美元以上)、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可筹集公共资金、以及争取总统候选人提名者可有对等资金(matchingfunds)。

对第三党而言,美国独特的提名进程又是一个结构性障碍。在世界民主国家中,只有美国是依靠预选提名各政党的州和国会议员候选人,依靠州的预选来选择总统提名人。在大多数国家,政党候选人提名是由政党控制的。但在美国,要由选民最终确定谁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当然。这一制度使美国的正式政党组织弱于多数民主国家的政党。

这一参与式提名的进程,也有助于140年来共和党和民主党控制选举政治。在党内与党魁抗争的人,可在无须组织第三党的情况下,通过预选赢得党的提名,列入总统候选人名单,从而增加在大选中获胜的机会。因此,预选提名进程往往使不同政见得以进入两大政党,使持不同政见者无须费力去组织第三党。

美国的政党原则上是一部“选举机器”

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美国的政党内部组织非常松散,原则上是一部“选举机器”,平时不发生太大功能,只有在各级选举时才组织运作。尤其是两个大党在全国层次上根本没有正式的组织来控管会员、活动、政策制定等事宜,不过由一些州层次的组织负责管理此类事务。所以如一个美国人说自己是民主党或共和党,这其中的意义和一个英国人说自己属于工党或保守党是有很大不同的。美国选民可以自由注册成为某个党派的成员,可以自由投票给某个党派,不过这些都无法限定选民的选择,也不会带给该选民针对该党派任何特殊的权利或义务。选民可以今天参加一个当地的某党会议,明天又参加另外一个党的。同样地,登记的选民也可以依法、依程序“随时”变换政党。

当某人决定竞选时,他/她的党派身份就变得正式起来。在大多数州内,这就意味着他/她想要获得某个党派的提名,并参加初选来竞选某个职位。接下来各党派内负责选举的委员会就会选择究竟同意哪一位候选人来获得提名。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参加初选的投票者来决定,而且想要知道谁会去投初选的票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体制就造成美国各政党内部的中央组织都十分软弱,也几乎没有一个共同的意识形态指导,只有在一些大小问题上意见是相同的而已。只要某个人在初选中一旦胜出,无论他/她是否过河拆桥、是否突然变脸公开反对此党派的政策,这个党派也根本没有办法阻止其获得正式党员的身份。

在联邦层次上,两个大党都有自己的全国委员会,功能是筹款、组织宣传活动,尤其是积极准备总统大选。委员会的成员构成都不同,但都主要由州层党派的代表、附属组织和其他党派重要人士组成。不过全国委员会并没有权力去指导党派内个人的行动。

因此,虽然每个党都有一个主席,但这个主席并不真正是此党派的“领导”,一般也很难说谁掌握著美国政党中的领导权。通常那些游说其他会员追随自己领导的人可以视作是党派的领导。不过经常来讲,官居高位的人是实际上的党派领导人,比如美国总统、上下两院的领袖等。而且说是“领导”,也要别人自愿跟随才可以,无法强求。

两党都有单独的委员会负责选举工作。最重要的委员会要算“国会山委员会”(Hill committees),负责选举岀竞逐国会的议员。

全国性质的大党在五十个州都有自己的分部,根据各州法律不同随之更换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能。

美国的政党制度史?

美国政党制度是什么?

美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美国的政党制度怎么形成的?

美国大选来临之际,人们热衷于探讨驴象之争,却很少知道,在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大“巨头”之外,美国还有多个小党和独立候选人,也参与了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

2016年,在特朗普与希拉里·克林顿激烈竞争的同时,约有700多万选民将票投给了第三方候选人。来自自由党的加里·约翰逊(Gary Johnson)获得了全美普选票中的3.27%,创下了该党有史以来最好的选举成绩;另一位第三方候选人、绿党的吉尔·斯坦(Jill Stein)获得约1.1%的普选票。

而在1992年,独立候选人罗斯·佩罗(Ross Perot)更是赢得了约18.9%的普选票。尽管这些选票无法使第三方候选人脱颖而出,但确实对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的整体得票情况产生了一些影响。

美国大多数州都实行“赢者通吃”的选举人团规则,即普选票得票最高者将赢得该州所有选举人票。在2016年大选中,第三方候选人在密歇根、佛罗里达等州的得票总数高于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票数差距,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影响到了该州最终的胜者。

总体来看,这些第三方候选人的财力和影响力远远不及两大党,曝光率也很低。上一次非两党候选人与两党候选人同台辩论还要追溯到1992年,当时独立候选人佩罗与比尔·克林顿老布什三足鼎立。但到了2000年,美国总统辩论委员会规定各位候选人必须获得15%以上的民调支持率才能参加总统辩论,这无异于将第三方候选人拒之门外。

在2016年大选后,绿党的斯坦希望在三个“摇摆州”重新计票,其中宾夕法尼亚州法院要求递交申请的选民缴纳高额保证金,绿党最终放弃。

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小党(美国政党有几个?)和独立候选人角逐美国总统大选。在聚光灯早早聚焦于特朗普拜登的2020年大选中,仅是名字登上选票(ballot)的第三方候选人就有30多人,还有一些候选人可以通过被选民手写在选票上(write-in)的方式参与竞选。这些第三方候选人位于美国政治光谱中的各个派别,当然也不乏明星和争议人士。

自由党乔•乔根森:让美国变成“大型的瑞士”

63岁的乔·乔根森(Jo Joregensen)来自自由党(Libertarian Party),她是除特朗普拜登之外,唯一一位被列上全部50个州选票名单的候选人,也是自由党的第一位女性总统候选人。乔根森拥有博士学位,目前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任教。

自由党候选人乔·乔根森

成立于1971年的自由党目前是美国第三大政党,现有至少60万名注册成员,并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中拥有一席。

自由党主张减少政府管制,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作为该党候选人,乔根森主张大幅缩减政府机构体量及其预算,减少政府管制。乔根森还曾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表示,想让美国成为“大型的瑞士”,即“既武装又中立”,既非“和平主义者”也非“孤立主义者”,也不做“世界警察”,还要撤回驻外美军。她还曾说,自由党既有“右翼的经济自由”,也有“左翼的社会自由”。

面对一些称“将票投给第三方候选人是浪费选票”的声音,乔根森反击称“将票投给特朗普或者拜登才是浪费”。有趣的是,在当地时间9月29日举行的第一次总统候选人辩论后,乔根森的竞选网站突然涌入了大批美国网友,以致网站一度瘫痪。自由党发推文“感谢”特朗普拜登,称他们以极为糟糕的表现让选民不得不开始寻找可以替代他们的候选人。

“真清晰政治”网站(RealClearPolitics)汇总的最新民调显示,乔根森目前有约2%的支持率。在一些特朗普拜登支持率极为接近的“摇摆州”,乔根森有成为 “搅局者”的可能。

绿党霍伊•霍金斯:环保与“草根民主”

美国绿党(Green Party)候选人霍伊·霍金斯(Howie Hawkins)是一名社会活动者,也是美国绿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现年67岁,退休前曾做过货车司机、建筑工人、卡车卸货工等。据美国媒体报道,霍金斯曾24次参与竞选各种政治职务,但均以失败告终。

绿党候选人霍伊·霍金斯

霍金斯成功登上2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大选选票名单,在其他十几个州,选民可以将其名字手写在选票上进行投票。

为回应媒体对自己成为摇摆州“搅局者”的质疑,霍金斯在今年9月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称,自己参选只是为了扩大绿党的影响力。霍金斯还指出,虽然绿党与“侃爷”坎耶·韦斯特(美国说唱歌手,同样宣布参与今年大选)的“生日党”(Birthday Party)都得到了共和党人员的一些帮助,但自己和韦斯特的目的不同。他坚持认为“侃爷”的参选是“共和党的肮脏诡计”(“Republican dirty trick”),而如果他的参选最后影响了大选结果并使特朗普连任,那他“不会喜欢这个结果”,不过他认为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绿党的政治立场偏左,提倡制定和平政策并削减军费、保护环境、社会平等、“草根民主”等。美国绿党2001年成立,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绿党目前在美国参众两院中都没有代表,仅曾在缅因州众议院中赢得一席。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的大选中,该党总统候选人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在阿拉斯加州赢得超过10%的选票,在佛蒙特州和马萨诸塞州的得票率也超过6%。

联盟党罗基·德拉富恩特:数次参选,身兼多党

今年65岁的富商罗基·德拉富恩特(Roque De La Fuente)是联盟党(Alliance Party)的候选人,他家产丰厚,长年参与各种竞选,甚至“身兼多党”。

联盟党候选人罗基·德拉富恩特

2016年,德拉富恩特曾竞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以失败告终。其后,他创立美国德尔塔党(Delta Party),并身兼德尔塔党及美国改革党(Reform Party)候选人身份参与2016年的大选。2018年,德拉富恩特参与竞逐9个州共和党的国会参议员初选,也均失败。他还参与了今年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初选,最终以联盟党及改革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

德拉富恩特此次代表的联盟党建立于2018年,自称要选举出可以“终结腐败、发展停滞和党派政治的公仆”。德拉富恩特在竞选中支持全面的移民体系改革,提倡投资可再生能源。

有趣的是,加州的美国独立党(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将德拉富恩特和坎耶·韦斯特提名为正副总统候选人,他们的名字将会出现在加州的选票上。

宪法党唐·布兰肯希普:自称“比特朗普特朗普

宪法党(Constitution Party)候选人唐·布兰肯希普(Don Blankenship)现年70岁,他的名字将出现在18个州的大选选票上。

宪法党候选人唐·布兰肯希普

布兰肯希普曾是美国第六大煤业公司——梅西能源(Massey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但因2010年一起致29人死亡的矿难,他在2015年被判蓄意违反安全条例,入狱一年。但他认为奥巴马政府应该为此负责。

布兰肯希普曾在2018年国会中期选举中争取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参议员提名,但最终失败。当时他自诩“比特朗普特朗普”,却没有获得特朗普的支持。

布兰肯希普此次代表宪法党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美国纳税人党(U.S. Taxpayers' Party),1999年更为现名,该党持右翼和极右翼观点。

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格洛丽亚·拉里瓦:左翼活动家,十次角逐白宫

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Party for Socialism and Liberation)的候选人格洛丽亚·拉里瓦(Gloria La Riva)今年60岁,是一名社会活动家。她的名字将出现在1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选票上。

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候选人格洛丽亚·拉里瓦

拉里瓦在政治上倾向社会主义,主张政府加强社会基本保障、支持黑人和印第安人争取历史赔偿、反对美国在海外驻军等。她曾多次前往古巴,还翻译过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一本书——《十字路口的古巴》。

今年已经是拉里瓦以总统或副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代表不同的左翼政党参加的第十次总统大选。

独立候选人马克·查尔斯:曾要求美国政府向印第安人道歉

马克·查尔斯(Mark Charles)是一位具有印第安人血统的独立候选人,他的父亲是印第安人的一支纳瓦霍族人,母亲是荷兰裔美国人,查尔斯还曾做过基督教牧师。

独立候选人马克·查尔斯

查尔斯一直积极为印第安人争取权益,并曾参与要求美国政府向印第安人道歉的活动。他还批评称,常被引用的美国宪法开头“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仅指白人男子,却没有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妇女等群体。查尔斯希望“我们人民”能真正意味着“所有人”。查尔斯还经常在推特上将自己的政策计划与特朗普拜登的作比较,指责他们只代表了一部分群体的利益。

生日党坎耶·韦斯特:“为了赢”的说唱明星

美国知名说唱歌手、43岁的“侃爷”坎耶·韦斯特自创“生日党”(Birthday Party)参加总统竞选。

生日党候选人坎耶·韦斯特 人民视觉 资料图

美国黑人说唱歌手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国内绰号“侃爷”,于1977年6月8日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妻子是争议颇多的金·卡戴珊,有四个孩子。“侃爷”是全美最具人气的美国说唱歌手、音乐制作人,也是一名颇具争议的服装设计师,推出的Yeezy(椰子)系列运动鞋备受全球年轻人追捧。

“侃爷”过去一直是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多次访问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并经常戴着特朗普标志性的红色“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

美国独立日(7月4日)当天,“侃爷”突然在推特上宣布要竞选美国总统,他在推特上留下这样的文字:“现在,我们必须通过信任上帝、团结我们的愿景和建设我们的未来以求实现美国的承诺。我要竞选美国总统!”但他2020年7月7日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表示已经不再支持后者。自己“对总统失去了信心”。“当我听说他躲在地堡里时,我很不舒服。通过这次采访,我要摘下那顶红帽子。”

“侃爷”告诉主持人:“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觉得黑人一定要支持民主党。这个人(拜登)说如果你不给我投票,你就不是黑人。他说了,我们听见了,我们不能信这套。我建议特朗普和拜登都体面地退场。这是上帝的国家,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侍奉上帝。我为上帝和救世主服务,我将为此付出一切。”

《纽约时报》报道称,媒体曾曝出共和党的一些人员在帮助“侃爷”登上选票。民主党人担忧,“侃爷”参选可能会分散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一些州的选票。

“侃爷”曾表示,自己参加竞选主要是为了赢。“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曾指出,“侃爷”已经错过了至少4个州的总统候选人报名,且他还没有在联邦选举委员会注册。不过事实上,他只上了少数几个州的选票名单,另外有人认为“侃爷”的举动是在为他之后的音乐作品做宣传。

“侃爷”在竞选活动中常常语出惊人。他曾表示要给每个有孩子的人发放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70万元)以阻止堕胎,还在自曝曾经打算让妻子金·卡戴珊堕胎时失声痛哭。

“侃爷”得到电动车大厂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支持,不过,2020竞选结果似乎并不如意,他最后只拿下约7万票。

同年11月4日,韦斯特在推特上对自己的选举结果表示失望,并暗示将在4年后再次参加总统大选。

“侃爷”坎耶·韦斯特2022年11月确认将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是继特朗普之后第二个宣布角逐美国总统大位的参选人。毫无疑问,又是一波炒作。有网友调侃其庙号——美利坚群臣共上侃爷尊号曰:美侃宗。

此外,“侃爷”还因涉嫌反犹言论陷入争议,被推特、Instagram等多家社交媒体禁言。不过,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22年11月20日最新报道,韦斯特于当天“重返推特”,他本人也在当天发了条测试是否已被解禁的推特:“测试。测试。看看我的推特账号是否已经解除屏蔽了。”

“侃爷”在竞选影片中表示,特朗普对他感到最困恼的事,就是被他邀请担任副总统人选,而特朗普被他弄得措手不及。

特朗普: 我告诉Kanye West(侃爷),他绝对不应该竞选总统,“你的所有选民都应该投票给特朗普”。 ?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独立候选人布罗克·皮尔斯:演过总统之子的币圈富翁

39岁独立候选人布罗克·皮尔斯(Brock Pierce)于今年7月宣布竞选总统。他是童星出身,少年时代曾参演过《野鸭变凤凰》(Mighty Ducks)《第一公子》(First Kid)等电影。有趣的是,他在《第一公子》里扮演的正是美国总统的儿子。

独立候选人布罗克·皮尔斯

皮尔斯16岁时放弃了演艺事业并投身商界,此后又在加密货币行业大展身手,据估算他的身家已达到7亿至11亿美元。此次竞选,皮尔斯主张“政府拥抱科技”,并表示要改革美国医疗体系、将大麻合法化、发放“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Earned Income)等。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