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1地市均超全国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在东部5省中,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2016年,浙江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在浙江的11个地市(含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以及绍兴均超5万元大关,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嘉兴和舟山也都超过了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刚好是环杭州湾分布。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即使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浙西南,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
2016年6月发布的浙江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首提“大湾区”概念,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又一个大湾区的规划。杭州湾之外,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
即使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浙西南,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浙江省党代会报告起草组在解读省党代会报告时分析,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富”的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础。“富”,主要体现为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保持较高水平、持续较快增长,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富裕。
以2016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在2016胡润百富榜中,从企业家出生地来看,浙商人数仍然排名第一。
若考虑到人口基数,浙商的领先优势就更加明显。2015年,浙江总人口为5539万人,位列国内各省份第10位,仅相当于广东、山东的一半左右。来自浙江诸暨、目前在广州创业的陈新明告诉记者,浙江商人更拼,更有冒险精神。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浙商也走在了前列。“在许多地方,年纪到了五六十岁的企业家就准备退休了,但在浙江,很多人仍在想着要创业、要干事业。”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浙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无论是劳动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创新都走在全国前列,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各种成本、费用。浙江最早在全国实行省管县,县域经济、乡镇经济都十分发达,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苏州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
在浙江之外,其他4个省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距。比如江苏,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差距颇为明显,广东则是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存在差距,山东为东西差距大,福建是厦福泉三大中心城市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在江苏,最富的苏南地区可比肩杭州湾区域。在江苏,最富的苏南地区可比肩杭州湾区域。其中,苏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万元,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目前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7位,遥遥领先于其他普通地级市,在江苏省内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位居第一。不仅如此,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如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在中国百强县排行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江苏,经济发展的程度高低,基本上是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的距离成正比,离上海最近的苏南地区发展最好,苏中地区则处于第二梯队,苏中地区的3个城市都是处在3.5万~4万元之间。这三个城市根据距离上海的远近排列,其中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在苏中地区收入最高,达到了39247元;1996年从扬州分离出来设置的地级市泰州次之,达36828元,扬州为35659元。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距大
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珠三角与东西北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珠三角,广州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940元,深圳为48695元,另外佛山和东莞都是4.3万元出头一点,珠海42537元,中山也只有41613元。如此看来,珠三角最发达的6个城市跟江浙尚有差距。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像深圳早在2004年就宣布取消农业户口,所有户籍居民全部改为城市居民,虽然户籍人口全部是非农业人口,但仍有市民仍然从事农业工作;其次是统计口径的差异,江浙大中型企业更多,统计比较规范,广东则是小个体经济占比更大,统计不是很规范。
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分析,江浙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和老百姓从集体经济中所获得的收入会比较高,而珠三角则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像出租房屋等财产性收入很难反映在统计数据当中。
当然,广东最大的不足还是在于区域发展差距大。除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和中山6个城市外,其他15个地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由于广东的城镇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广深佛几个城市,目前广州和深圳的城区人口都超过了千万大关,因此粤东西北虽然地级市众多,但总的城镇人口并不多。
在珠三角6市的带动下,去年广东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768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00多元。
福建多“隐形土豪”
从数据上看,福建各地市的数据在东部5省份中不算亮眼。其中,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经济特区厦门,为46254元,在5省71地市中位居第14位,而整个福建也只有厦门的人均收入超过了4万元大关。当地一位统计人士此前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晋江以私营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些统计数据会比较低。因为在城乡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大头,但当地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以及获取财产性收入,则很难体现在统计数据中。也就是说,福建的富裕程度并不差,福建有着庞大的经商群体,这些人的财富并不会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中,福建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存在感”:尽管福建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12位,但出生于福建的富豪数量却位居全国第5,总部企业数位居第7。
位居第二的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泉州,去年达到了39656元,这个数字拿到江浙大致相当于苏中地区的南通。第三的是省城福州达37833元,比浙西南的衢州、丽水和苏中地区的泰州、扬州略高一些。在这三市之外,其余六个地级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总体来看,福建发达的地方虽然没有江浙、珠三角那么发达,但经济也没有特别落后。福建与广东在很多方面颇为类似。一方面,福建虽然只有厦门、泉州和福州3个城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这三个城市是福建的前三大城市,三市GDP占福建省的近六成。
在人口方面,福建也只有这三个城市的城区人口超过了100万大关。因此在这三个城市的带动下,福建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不少。
另一方面,与广东类似,经济发达的闽南地区也是私营经济为主。例如,以鞋帽纺织闻名的晋江尽管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去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97元,但与江浙的很多同等县市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当地一位统计人士此前曾对记者表示,晋江以私营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些统计数据会比较低。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2016中国各省市人均收入排名
城市 | 城镇居民收入 | 城市 | 城镇居民收入 |
---|---|---|---|
苏州 | 54400 | 莱芜 | 32364 |
杭州 | 52185 | 莆田 | 31818 |
宁波 | 51560 | 临沂 | 30859 |
广州 | 50940 | 漳州 | 30726 |
绍兴 | 50305 | 滨州 | 30583 |
南京 | 49997 | 盐城 | 30496 |
嘉兴 | 48926 | 龙岩 | 30408 |
深圳 | 48695 | 淮安 | 30335 |
无锡 | 48628 | 泰安 | 30299 |
舟山 | 48423 | 济宁 | 29987 |
温州 | 47785 | 三明 | 29677 |
台州 | 47162 | 江门 | 29557 |
金华 | 46554 | 徐州 | 28421 |
厦门 | 46254 | 日照 | 28340 |
常州 | 46058 | 宁德 | 28164 |
湖州 | 45794 | 连云港 | 27853 |
青岛 | 43598 | 南平 | 27818 |
佛山 | 43120 | 枣庄 | 27708 |
东莞 | 43096 | 肇庆 | 25907 |
济南 | 43052 | 韶关 | 25855 |
珠海 | 42537 | 阳江 | 25281 |
镇江 | 41794 | 清远 | 25267 |
中山 | 41613 | 汕头 | 25121 |
东营 | 41580 | 湛江 | 24887 |
泉州 | 39656 | 宿迁 | 24086 |
威海 | 39363 | 梅州 | 23642 |
南通 | 39247 | 茂名 | 23323 |
烟台 | 38744 | 聊城 | 23277 |
福州 | 37833 | 揭阳 | 22944 |
泰州 | 36828 | 德州 | 22760 |
淄博 | 36436 | 汕尾 | 22389 |
衢州 | 36188 | 菏泽 | 22122 |
丽水 | 35968 | 云浮 | 21997 |
扬州 | 35659 | 河源 | 21817 |
潍坊 | 33609 | 潮州 | 21787 |
惠州 | 33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