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1799年乾隆与华盛顿去世,世界到底有多疯狂?

news.xixik.com   2019-1-3 19:17:36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乾隆和华盛顿都死于1799年”,是最近非常流行的“新知识点”。乾隆生于1711年,华盛顿生于1732年,确属同一时代之人。但他们给人的印象,前者仍是古代帝王,后者已是现代政治家。千古一帝康麻子跟他这个十全老人的孙子,其实是十全傻子。

中国的大清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和美国总统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爱新觉罗·弘历死在年头(2月7日),乔治·华盛顿死在年尾(12月14日)。两人虽在不同的半球,可两人确实是一个时代的,两人还在同一年去世。但是,一说起乾隆,你怎么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古代人物,而一提起华盛顿,你怎么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近代人物。

这两位都是在世界历史上,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在1799年,乾隆的名声、权力和财富都远远大于乔治·华盛顿,可是,随着时间的推演,不同的遗产让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新的评价,华盛顿的贡献远大于乾隆。乾隆自小责任就是维护爱新觉罗的江山,华盛顿深受人文主义,契约精神的影响。华盛顿改变了美国,华盛顿让美国立国并发展了,乾隆也改变了中国,乾隆让中国走向了下坡路。

中国历史朝代表

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

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华盛顿生于1732年,确属同一时代之人。但他们给人的印象,前者仍是古代帝王,后者已是现代政治家。

此时的世界,17世纪中期以后,历史开始跑步前进。其后的一百多年,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新的生产力像地下的泉水,突然喷涌出来。工农业产量成百倍、成千倍地增加。政治文明的进步同样迅猛,西方各国人民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化,把他们关到了法律的笼子里。

当高贵妃还在用牛奶沐浴时,英国人已经提出了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假说。直到魏璎珞当上皇贵妃,绣房宫女也逃不过连夜赶制华服的宿命,而此时的英国人已经发明了珍妮纺纱机,逐渐告别手工业作坊。魏璎珞去世当年,美国签署了《独立宣言》,两年后抽水马桶也被发明,而此时的后宫永巷,还有多少刷着恭桶的宫女做着同样的凤凰梦……总的来说,乾隆在位期间,西方一共发生了三件以后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英国工业革命、美国成立、法国大革命。

与西方相比,东方的情景则恰成对比。清代的皇权专制尤胜于明代,虽然清承明制 但是大清有俩不学更保守更专制。对于社会精英,清代初期的政策是全面压制,入关不久的1648年(顺治五年),清廷就下令在全国的府学、县学都树立一块卧碑,上面铭刻三大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违犯三令者,杀无赦。而这三条,恰好是现代人所要争取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清朝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大踏步退步了

1755年(乾隆二十年),乾隆为打击朝中朋党,借文字狱指出鄂尔泰门生胡中藻《坚磨生诗钞》一诗中“一把心肠论浊清”有辱蔑大清之意,对其判以处斩。与此同时,俄罗斯颁布建立莫斯科大学的诏书,俄罗斯最高学府成立。同年3月,伊曼努尔·康德出版《宇宙发展史概论》,星云假说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第一个科学假说。后来,英国使臣把用于发现星云的天文望远镜送到大清时,乾隆觉得这和他平时用于围猎的望远镜并无不同,还给它起名为“千里镜”。和“千里镜”同行的,还有热气球和地球仪,可惜这些西洋玩意儿都没能启发到乾隆,他彼时还仍沉醉在自己的大国梦中,只想让那些来的洋人三跪九叩。

乾隆三十年(1765年),令贵妃魏氏成功上位,被晋封为皇贵妃。就在这位《延禧攻略》里的大清绣娘逆风翻盘时,在遥远的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弗斯从自己一脚踢翻的纺纱机上得到灵感,造出了第一台珍妮纺纱机,它的效率比旧式纺车高出8倍,而这一发明也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这时的内务府还在为这位盛宠正隆的皇贵妃连夜手工赶制华服,此时的英国,理查德·阿克莱特已经发明出了卷轴纺纱机,将人力纺纱进化为水力纺纱,纺纱业逐渐开始由手工业作坊过渡到工厂大工业。

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宫里似乎没什么大事,但在遥远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皇贵妃因病去世,册谥令懿皇贵妃,至此《延禧攻略》中叱咤后宫的魏姐下线。就在魏姐下线当年,《独立宣言》签署,也成为了美国建立的开端,那时的美国人应该想不到自己的祖国在二百年后的今天会成长为超级大国,随便一个举动便可影响世界。顺便一提,魏姐下线两年后,约瑟夫·勃拉姆发明了抽水马桶,可惜当年在大清永巷中刷恭桶的魏姐已经不会知道了,而那时的大清,永巷中也永远不缺刷马桶的奴才。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大学士兼一等公(兼大贪官)和珅的恭王府花园开始修建。而在英国,童工出身的塞缪尔·克隆普敦在这一年发明了走锭精纺机,使英国的纺纱业更上一层——这种机器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远优于珍妮纺纱机和卷轴纺纱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开始第五次南巡,随后他将自己最喜爱的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许配于和珅之子丰绅殷德。7月,班禅六世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皇帝,献上金佛像、法器、陀罗尼经被等,为乾隆帝祝寿,后圆寂于京师。此时的大清看上去一派祥和,但外面的世界已经打翻了天——第一次圣文森特角海战在那年爆发,英国击败西班牙战舰。随后,俄国与一些欧洲大国建立武装中立联盟,共同对付英军在海上的攻击行动。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第四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东巡,同时也是盛世下的大清帝王最后一次东巡。虽然历代皇帝都曾借东巡来考察民情,部署军事,赏罚官员,督促治政,但由于乾隆爱排面儿,所以此次东巡大量劳民伤财是无法避免的。而就在乾隆风光东巡的时候,美国人还在为国家独立而努力。美国谈判代表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约翰·杰伊将《巴黎条约》递交国会,其中包含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划定了边界等关键条款。同年,孟格菲兄弟成功进行了第一次热气球载人飞行实验。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1月,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为了表示对美国新生共和政体的支持,位于纽约市的,在此之前被称为国王学院的学院从今以后将永远被称为哥伦比亚学院,也就是如今许多人的梦中名校哥伦比亚大学。2月,中美进行了第一次直接贸易,刚刚摆脱英国统治的美国人驾驶着“中国皇后”号远洋帆船停靠广州港。

虽然这次贸易美国人前后花费12万美元,但纯利润却只有3万多美元,不过这笔赔本买卖对于美国来说也算超值,他们终于摆脱了英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垄断,打开了通往中国的贸易路。乾隆五十年(1785年),此时的大清四海升平,天下富足,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为表自己皇恩浩荡,乾隆于承乾宫举行了千叟宴,据记载,此次宴会共设800席之多。就在乾隆“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的千叟宴举办之时,英国人带领人类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机器和蒸汽时代。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机械的动力,这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可惜,时代的车轮没有带上大清。往后的事情,就像《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所说:“一步错,步步错”。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已经78岁高龄的乾隆,虽然已经接触过地球仪,也知道已经有人环游过整个地球,但他依然对外界的变化充耳不闻,专心完善和巩固着他的专制统治。也正是在这一年,大洋彼岸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但因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等)对自己的代表力有异议而解散。7月,象征着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占,法国大革命爆发。8月4日,法国国民制宪会议通过《八月法令》,贵族和教士失去了他们的特权,随后具有宪法效力的《人权宣言》发表。10月,法国妇女组成游行队伍,要求政府官员解决食物短缺和经济问题,同时要求王室及政府搬到巴黎,以示解决问题的诚意。最终,国王遵从民意,从凡尔赛搬到了巴黎杜伊勒里宫。同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此刻的大清子民还生活在乾隆为他们精心加固的专制统治笼子里。而法国国民议会已经以叛国罪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随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处死。而随着乾隆一起衰老的,还有爱新觉罗的清王朝,世界已经彻底抛下这个闭关锁国之地进入了另一个时代,但这里的统治者还无视人民的苦难,醉在自己的“康乾盛世”中。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1736年,是乾隆元年。当时的清朝,GDP占世界比例达30%还要多,在世界上的经济分量比现在的美国还要重。要知道,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国崛起”,经济总量也不过占了世界的12%。曾经,一部分西方人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对当时的清朝心生向往,书中的清朝是一个黄金遍地、人人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庶国家。可当英国使节登上定海口岸后,发现一切并不像书中所说那样,这里的底层百姓几乎见不到一个胖子,个个面黄肌瘦。比起书中的那个黄金盛世,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饥饿盛世”。这样的现象是有原因的,乾隆在位的年间,清朝人口数量翻了一倍,到他退位的时候,人口已经达到了3亿,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口暴涨,但是国库存粮却没有跟上。

宋朝的人均粮食1400多斤,到了乾隆这里,就被打了个五折。这700多斤还不全是白花花的粮食,其中还包括肉类、乳制品,最重要的是还要优先供给贵族王公和后宫。而在这时,乾隆的某位贵妃或许还在为自己用牛奶沐浴保持了一身洁白的肌肤而沾沾自喜。

历史学家们对乾隆的评价有很多,有说他仁爱的、有说他残忍的、有说他自负的,但少有人说他谦卑的。作为大清帝国唯一的主人,谦卑对他来说似乎是个玩笑。尤其当时正是大清的“全盛时代”。乾隆在位时虽表面创造了盛世,甚至自诩十全老人,但殊不知,清朝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从盛极走向衰落。可以说,敲响清王朝丧钟的,乾隆是第一人。“饥饿”之下,虽然当时的大清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全盛C位”,但无论什么事,越是处于顶峰的时候,越要提防走下坡路。乾隆显然没想到这一点。

乾隆诞生的年代,整个大清都处于一种集体高涨的情绪中。而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在他的任期内,不仅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丝毫没有从世界的宏大进程中得到任何启发,让自己和整个国家沉溺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死胡同。从清朝到现在,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一直存在。正是因为从清朝开始就落后于人,科技等各方面水平都受制于人,所以人家突然发难时,我们就只有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乾隆皇帝,乔治·华盛顿两人虽是一个时代的人,可各方面还是相差很大的。乾隆后期闭关锁国,死后国家陷入了一片动乱。反观华盛顿,领导美国赢得独立战争,作为第一任总统在美国实行了共和制,有效防止了专制权利的出现,为以后美国的民主制度作出了贡献。他主持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在后一部文件中,起草者宣布,制定宪法的目的有两个——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基于这个目的,国家权力被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这就是现代民主社会著名的三权分立原则。他原本可以做美国皇帝,但是却选择当一个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并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这样看来,华盛顿更像现代人的思想,与时俱进,非常的有远见。

后来乾隆尽管主动禅让退位,却仍以太上皇身份实际执掌国政。华盛顿生活似乎就变得很平淡,华盛顿家境殷实,自由有独立的庄园,所以他在任期间,没有拿工资。他主持起草了《独立宣言》,里面明确提到三权分立。到了任期届满后,主动还权于民,造福大众,毫无留恋的意思。

他们又在同一年巧合的离世。这仿佛是为一个时代划上句号,为另一个时代掀起帷幕。而在1799年,世界似乎陷入一种疯狂,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战争的陆续爆发。

一个是他个人虽然去世了,但一个伟大的国家就此出现。一个是他个人已经死掉了,而一个老大帝国也即将迎来他的死亡。

一个是他自己功成身退。率先垂范。一个是在位六十载,至死方休。

一个是他不慕虚名,奠定国家法制。一个是给自己罗列最美好的辞藻来夸耀自己,但却限制自己国家的人民去讲话和书写。

一个是布衣起家成就万世基业。但是他却又重新回归平民。一个是父传子家天下当上皇帝。但却穷奢极欲而败坏国家的帝王。

一个是伟大的总统去世。而他的精神却永远存在。一个是腐朽的帝王的死掉,而他的灵魂也注定要一起死掉。

公元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北京养心殿睡梦中去世,享年89岁。乾隆皇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自称“十全老人”,在位期间四处征战,不过这些战争含金量都不高。其中平定缅甸之战和安南之战,乾隆的这两次对外作战虽名为胜利,但实际上却都是军事上失败了,最后还被计入十全武功,也是很滑稽的。

此时距离鸦片战争还有整整41年,乾隆爷驾崩了,这个自诩为十全老人的皇帝,留给他儿子的却是破败不堪的国家,他留给儿子嘉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是百年康乾盛世的巨大光环,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也是当时的全球首富和珅。而他接手的时候,却是一个锦绣江山。乾隆爷是自由的,但他却不希望他的臣民去自由。他可以肆意妄为,不受人间一切法律之管辖。但却要让他的臣民遵守法纪。因为只有这样,他和他的子孙们才能万世一系。永享人间富贵。乾隆写了四万首诗词,比全唐诗都多。这无疑是诗歌史上的一个记录,就连唐宋两代大诗人都比不过,不过这些诗中很多都是烂诗,真正流传下来的没几首。乾隆有三宫六院,妻妾成群。在地球的另一端,乔治·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另外一份遗产。他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让北美地区摆脱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本有机会做一个皇帝,至少是终身制的独裁者。华盛顿几乎没有文学作品,他最出名的是退休时的《告别词》,感动了几代人,至今有人传颂。华盛顿只有一个老婆从一而终。

公元1799年12月14日,年仅67岁的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自己的庄园去世了,此前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一个伟大的平民去世了,在1797年3月,在两届任期结束后,华盛顿自愿地放弃了总统的权力不再续任。给他的继任者们留下了最好的榜样。他没有去做皇帝(他其实想做皇帝,但时机已经错过)就此他第三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过上了最普通的生活。1798年,由于战争的到来,国家需要他为国而奋斗的时候,华盛顿毅然再度出山为国而战。前国会议员亨利·李(Harry Lee):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但一年以后,在公元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去世。遗体葬在弗农山当地。

乾隆在大清朝朝廷的权威不容置疑,他的决定就是“圣旨”,他的朝臣都是“奴才”,他说的话就有生杀予夺的效力。华盛顿在美国很有威武,他的想法需要提交国会商议,他的属下都是“同事”,他的国家“三权分立”,他没有本事剥夺别人的正当权利。

乾隆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不忙时喜欢巡游(去过很多地方,五台山、江南等等),他会翻牌子找他的“三宫六院”。华盛顿退休后热衷经营实业,经营出当时规模最大的蒸馏酒制造工厂。

1732年,乔治·华盛顿生于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他的父亲是一位种植园主。因此上来说,华盛顿应该是一个富二代。华盛顿是一代伟人,面对权力的诱惑,华盛顿谦卑的自醒,创立国家,兴邦伟业。成为第一个让个人权力退出历史的舞台,在一个空白历史上建立起全新的民主共和制度。他的自律,自谦,和谨慎让他成为美国的国父。

乾隆和华盛顿无疑是同一时代的人,但感觉上,不实际上他们却是两个时代和世纪人。以华盛顿这样的伟大美国先驱们,引领了这个新的时代,从新开创了这个伟大的世纪。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华盛顿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迄今为止美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乾隆则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他无知,他愚昧。致死还陶醉在所谓的天朝上国美梦中不能自醒。殊不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乾隆和华盛顿的差别根本就是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差别,他们的距离不仅仅是一个世纪,而是几个世纪的差距,乾隆和唐宋皇帝是一样的。而华盛顿则是我们今天的人,尽管在实际的时间上他们同一年去世。

乾隆时代,不过是唐宋王朝换了一个姓氏的一个延续,在乾隆时代,国家文化与科技空前的落后和愚,他统治下的人民更麻木不仁。混沌无知。而作为伟大的民主开拓者,能够打下天下不容易,而主动放下权力更是伟大。

乾隆自封“十全老人”。在他前期,清朝到达最鼎盛的时期,是清朝的经济、手工业达到最繁盛的时期。在他后期,清朝开始“盛极而衰”。乾隆,拉开了清朝走向衰亡的序幕。

华盛顿被人们称为“美国国父”、“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排行榜第18位。从他开始,美国从独立走向工商业的大发展,建立了保护民主、自由的国家框架。华盛顿,吹响了美国走向世界中心的号角。

你还会认为乾隆皇帝和华盛顿总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吗?假如他们见面,并且聊聊各自的经历和理念,会发生什么?华盛顿会认为乾隆是原始人,而乾隆会认为华盛顿是外星人。

在中国,清朝官府要面临四川、湖北、甘肃等地爆发的白莲教起义。这场起义爆发的时间,正是乾隆禅让退位的头一年。反叛的声浪不断席卷。

乾隆皇帝虽然派遣大量军队,屡次下令剿灭,并擒拿了部分起义军首领。可是,效果却依然不明显。因为起义军总是可以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到处仍在反抗,声势依然非常剧烈。

在乾隆去世后,他的继任者嘉庆皇帝,仍要想办法平定白莲教起义。不过,对于嘉庆皇帝来说,立刻出兵,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除了乾隆的丧事外,嘉庆要想办法整顿朝纲。

于是,曾经被乾隆重新的军机大臣和珅,被嘉庆皇帝逮捕,并在不久后,被赐自尽。和珅被抓后,嘉庆开始改变过去乾隆时期,采用平定内乱的办法。

先是抓了一批声誉不佳的地方官员。正是这些人,把百姓逼上造反的路上。在军队上,除了整顿内勤,把过去多线作战的办法,改为统一指挥。采用坚清壁野的策略,起用大量汉人地主武装。

对起义军,采用招抚的策略。如果是能够争取的,就尽力争取。这一整套由上而下的完整策略,才让嘉庆皇帝,得以平息白莲教起义。不过,那已经是乾隆去世的五年后。

美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华盛顿去世时,美国刚从独立战争中建国不久。一切都是崭新的。国家实力不算强大。虽然这个刚刚独立的国家,一直有极强的扩张欲望,想要向北扩张。

可是,北方加拿大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跟英国相比,美国实力仍然太差。原本美国是想保持中立,继续发展。但是,欧洲大陆上的一场大混战,迫使美国必须做出抉择。

欧洲大陆上,法国跟英国正打得不可开交。英国人凭着海军,牢牢占据海面优势。法国人则在拿破仑的带领下,牢牢把握陆军优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独立后,欧洲一直是美国的重要贸易区。战争的爆发,让英、法两国开始挤兑美国。

英国人宣布,如果美国人把商船运往欧洲,就要在英国卸货。法国人说,如果美国人敢同意英国人的提议,就会成为他们的追捕目标。无奈之下,美国总统只好下令,禁止本国商船出口他国。

而在华盛顿去世的同一年,拿破仑正在经历人生一场重大变化。因为出征埃及失利,法国军队被困守当地。因此,欧洲大陆上,英国、土耳其、俄罗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

拿破仑感到法国面临的威胁,决定从埃及秘密返回。经过一番巧妙的避让,躲过英国舰队在地中海的巡逻。

在1799年十月,成功登陆巴黎。这次回到巴黎的拿破仑,获得众人的拥戴。通过雾月政变,拿破仑获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的位置。

随后,拿破仑在法国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从经济、教育、军政、立法等,都做了深刻改变。尤其《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更是影响至今。

经过一番调整变革后的法国,开始进行反击。由拿破仑亲自领军,跟其他国家交战。欧洲开始爆发大规模战争。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奥地利,俄国,统统卷入战争当中。

在1812年的时候,拿破仑带领法国接连获得胜利,成为欧洲霸主。但拿破仑仍然不满足。他决定出征俄国,想要俄国一起纳入统治版图中。

在法国出征俄国的第二个月,美国决定向英国宣战。美国因为禁运,已经损失惨重。最后在全国压力下,只能废除这一政策。但是,外部情况依然糟糕。此时,拿破仑向美国伸手,决定将它拉拢为盟友。

美国原本就打算占领加拿大。这一次,美国直接站到法国一边,向英国宣战。美军开始进军北方的加拿大。战火开始在北美大陆燃烧。此时,距离乾隆与华盛顿去世,仅过去13年。

乾隆盛世中国与欧美大事对比

弘历登基于1735年,1796年禅位后,又当太上皇三年,至1799年死去,前后总共掌权63年。

这半个多世纪,有人称之为“乾隆盛世”。

与他同时期的外国君主,主要有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在位)、英国的乔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及法国的路易十六(1774—1791年在位)等,他们或者带领国家走向强盛,或者被民众推翻。

图:自负有“十全武功”的弘历

民国学者李剑农曾总结18世纪后半期中欧美的特点。他说:

在欧美,“有了那种蒸汽机和其他思想学术上不断的新发展作推进器,民权自由的势力,不久也要弥漫全欧……”

在中国,一方面科学落后,一方面建起了“最完密的君主专制”。

具体来说,所谓“乾隆盛世”期间,中国和欧美发生的主要大事,大致可归为几类:

由上表可以看到,中国在军事方面的建树不次于英国,弘历所谓“十全武功”中的平定准噶尔、大小金川等役,使中央王朝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大为增加,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此一时期,英国也通过一系列战争,战胜法国,夺得加拿大、印度等地,开始成为日不落帝国。

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三个方面,中国则走上了完全不同于近代列强的道路。

政治上,中国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经过修订的《钦定大清律例》依然是一部古代刑法,罪名及刑罚更加精细,也更为残酷(仅涉及死刑的罪名就有736种)。欧美列强中,不仅出现了君主立宪政体,还诞生了共和国。革命后,美国、法国通过制定现代宪法,确立了现代国家体制。

经济(科技)方面,中国继承了古代已有的科技成果,继续使用水转大纺车等,没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欧美,珍妮纺织机、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图:博物馆中的水转大纺车

中国素以文化先进为傲。不过,乾隆时期的著名学者们,如戴震等,仅将科学精神应用在考据中,未能产生任何新思想。同期,欧洲正在经历启蒙运动,《国富论》《论法的精神》等著作的思想影响至今。

也就是说,弘历统治下的中国,还保持着传统的政治秩序和社会文化风貌。同期的欧美,则正在全面发生巨变。

弘历君臣对欧美剧变的反应

对于欧美的巨变,当时的清廷是如何看待的?

弘历统治时期,欧美发生的大事当中,最重要的有三件: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访,让弘历君臣第一次有了直观感受工业革命的机会。

马戛尔尼为通商而来,所带礼物(被弘历视为“贡品”)力图展示“欧洲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天象仪,及相关天文仪器。通过它们,可以准确地描绘并观测已知宇宙。

图:英国人绘制的表现马戛尔尼觐见弘历的欧洲漫画。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看到大清的落后

礼物当中,还包括以现代工艺制造的陶器、瓷器、地毯、布料、马车、挂灯、毛瑟枪、手枪、火炮,及一艘装有100门大炮的战船模型,等等。

这些礼物在圆明园集中展示。马戛尔尼曾感慨:

可惜的是,在弘历看来,宫中已有诸多天文仪器,也有钟表、八音盒等西洋物品,他不相信马戛尔尼的礼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曾责怪负责接待使团的徵瑞,批评他没有见过世面:

弘历相信,自己的钦天监官员和传教士,有足够的天文学知识和钟表机械知识,来挫败马戛尔尼等人的锐气:

其实,弘历并不懂钟表与天文仪器的差别何在,他也不知道,自己手下的钦天监官员,在天文学方面,完全是外行。

马戛尔尼使团竭力向弘历展示近代工业产品及科学知识,弘历则表现出不屑一顾。这种不屑一顾,也体现在他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国书之中。

他在国书中声称:

以教训藩属的语气给英王乔治三世写国书时,弘历并不知道,英国已然领先世界,其工业产品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图:英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弗雷德里克(George William Frederick)

至于美国独立,弘历君臣可谓一无所知。

1776年,美国独立的时候,中国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8年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来到广州,中美两国间才有了第一次交往。

美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介绍,须待弘历死后18年(1817年),才在两广总督的报告中出现:

部落、抓阄、头人,由这些词汇构筑起来的美国政治制度,竟似甫脱蒙昧、尚未开化。

其后,来华传教士的书中,常有提及华盛顿和美国独立,赞扬备至。1849年,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寰志略》问世,中文知识界第一次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做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徐继畲对美国政治制度颇为推崇,其理解也大体不错。可惜的是,在他看来,华盛顿不过是古代圣君尧舜的再现,美国也只是“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而已,他看不到美国独立对世界的影响。

图:美国前往中国贸易的“中国皇后号”,这是中美两国的首次交往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中国即从来华商人与传教士那里有所了解。

据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回忆,他到中国时发现: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在文网严密的弘历时代,即便是来华商人与传教士,也没有广为传播此事的空间,遑论让民间知晓。

直到半个世纪后,法国大革命才在中国知识界产生反响。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中说到法国大革命:

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多援引《孟子》中的理论,将法国大革命处死路易十六的做法,看作诛杀“独夫”的正义之举。当然,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止于介绍,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法国历史,并无鼓吹革命的意味。

图: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综而言之,“乾隆盛世”期间,中国知识界对世界上发生的几件大事,或多或少有些耳闻,但弘历君臣并无意深入了解。及至鸦片战争后,国人才算真正开始关注工业革命、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肇始于乾隆盛世”,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同一个世界不同梦想:中国落后于平行世界的PK

1.乾隆和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定义。

2.《独立宣言》最年长的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比乾隆皇帝还要大上5岁。这位美利坚奠基人,避雷针和双目眼镜的发明者在1723年(雍正元年)时便在镇报上发表文章称:「没有思想自由就不会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不会有公共自由。」

3.纵观世界,在爱新觉罗· 弘历出生以前,世界就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18世纪,世界文明的大潮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限制君主权力,而当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人们普遍自私、冷漠、卑微。官员强徵大批百姓拉縴。「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百姓被鞭打呵斥,彷彿他们是一队马匹。」乾隆盛世的秩序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4.根据记载,在工业革命前,也就是乾隆初年,一名普通英国农夫的日常餐点为牛奶、麵包、猪肉、奶酪、土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至1808年,也就是乾隆去世后的第10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中又加入了黄油、白糖、茶叶、啤酒。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平民所不能想象的。

5.乾隆最广为人之的是「高寿88、十全老人、有名有姓的妻妾38人、生了27个娃、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野炮无数、宠爱和珅。」中国皇帝子女最多排行榜 生育能力最强皇帝是谁

6.乾隆13年,孟德斯鸠发表的《论法的精神》成为三权分力原则的思想源泉;乾隆41年,《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宣佈了全球第一个非君主制国家的成立;乾隆5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1795年,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7.乾隆皇帝65岁那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当中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伟大篇章: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50年来,这段振聋发聩,充满前瞻的文字是灯塔一般的存在。

8.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 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述。

是什么样的高瞻远瞩、什么样的庄严信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得以令那些与乾隆同时代的人类能够将「追求幸福的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写在一起,相提并论,彪炳史册。要知道,彼时的大清朝还在纠结,谁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9.华盛顿的标签则是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引导美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自愿放弃连任权力,宣布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自由。

10.乾隆和华盛顿宛如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11.现在像当年的乾隆和华盛顿一样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却没有交集,没有共鸣;思维和行为相差着几个世纪的难道不是大有人在吗?!

美国独立那一年,中国的清政府在干什么?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暂的国家。从1783年建国至今,也就200多年。正因为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探究,所以美国将眼光放在未来,在科技上的成就反而遥遥领先。恐怕连他们当年的宗主国英国也不会想到,短短两百年的时间,美国就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那在美国独立时,同时期的清政府又在做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美国独立运动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建的国家,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后来越来越多的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到18世纪30年代,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已经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13个殖民地,正是美国独立时的那13个州。而对于当时的大英帝国来讲,北美殖民地就是负责为他们“造血”的地方。只要英国本土公民过得好,北美人民生活得好与坏,他们一点也不关心。

波士顿倾茶

为此,英国一方面使北美沦为他们原料的供给地,另一方面又将北美视为工业品倾销的市场。为了实现贸易顺差,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进行残酷地剥削。尽管英国政府想方设法割裂北美各殖民地间的联系,但由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各殖民地内部的联系反而愈发紧密。

美国独立运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属北美殖民地不仅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并觉醒了民族意识。最终,北美各地爆发反抗英国的独立运动。经过长达八年的战争,以及法国的干预,美国终于获得独立。从此开始走上了快车道,并一步步超越它原先的宗主国英国。那同时期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呢?

美国独立

清朝当时的状况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于1783年,结束的标志是双方在巴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而根据中国的记载,当时正处于乾隆四十八年,自诩为“十全皇帝”的乾隆皇帝,正在准备人生中的第六次下江南。乾隆皇帝一生最崇拜的人,便是他的爷爷康熙。所以康熙做过的事,乾隆都会进行模仿。六下江南,便是乾隆对爷爷脚步的追随。

 

乾隆画像

康熙南巡或微服私访,目的是为了体察民情或监督河工,治理黄河。虽然乾隆表面上声称自己也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但事实上,乾隆下江南更多是为了享受。他每次出巡都是前呼后拥,有大批后妃、王公亲贵和文武百官跟随。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为了照顾好他的衣食住行,需要携带大量的马匹和人员物资,沿路官员也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各地运来美食。一路上劳民伤财,耗资巨大。他的每一次出行,都会造成国库的巨大亏损。

 

乾隆下江南

当然,喜好游玩的乾隆也不会白白等一年。1783年5月,他便开启人生中的第三次东巡盛京。之所以频繁地东巡,也是因为他爷爷康熙曾干过这事。不过康熙在东巡吉林时,发现了沙俄的野心,为后来的雅克萨之战提前做好了准备。乾隆回东北,则完全是出于炫耀的心态。因为他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溯阁终于建成。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乾隆东巡——“大御路”起自盛京外攘门(小西门)大体经过小西路、市府路、皇寺路、华山路,经塔湾、转湾桥、永安桥通向辽西,最后经山海关通向北京

在乾隆东巡的过程中,一路上声势浩大,受到了沿途官员和蒙古王公的夹道欢迎。为了显示自己皇帝的霸气,他对沿途觐见的蒙古王公都进行了封赏。而他的一次次挥霍,都是在消耗大清的国力。唯一办的好事,就是他一高兴免了一些郡县的赋税。在到了黑龙江、吉林之地,他也只是象征性地缅怀祖先创业的不易,根本没有察觉到世界局势的变化。5个月后,乾隆又回到了京城。次年开启新的游玩。

结语

虽然乾隆号称他统治时期为“康乾盛世”,但这只是虚假繁荣,且他无节制地挥霍钱财,导致国库空虚,大清由盛转衰。最为关键的是,他闭关锁国,没有认清世界的形势,导致中国失去了发展的契机。而同时期的美国,却打破了英国的限制,开启了全新的探索。所以二者的结果截然不同。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