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在美国陪女儿看病的母亲发朋友圈的内容被《北美留学生日报》报道后颇受网民关注。据悉,该家长的女儿在斯坦福大学医院做了个有关心脏的手术,术后5天就出院回家。在家人都在庆祝女孩康复的同时,收到了美国医院和医生的两份账单,一共17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是1100多万元。
在美国陪女儿看病的母亲发的朋友圈。
此前就有广大留学生集体吐槽在美国叫救护车的价格,会让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
如今发现在美国不仅救护车,其他医疗价格也高得离谱。有网友吐槽,自己在没过膝盖扭伤后仅物理治疗的账单就高达2万2千美金。更有不少留学生表示,在美国没有保险,根本不敢生病,因为病不起。
美国医疗行业收费有多离谱?这里有一封留学生来信可以给你答疑解惑:
你在美国生病,保险公司会笑
熊楚钰
这是一个一般人听了会沉默,留学生听了会流泪的话题:“在美国看病。”
在来美国之前也曾经耳闻过这里医疗系统的复杂,但是自以为自己不会有大病,又是学生,理应在学校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上大学的第一年买了学校提供的高额保险,也没有常去校医室,除了一两次在没有提前预约的情况下去急诊,交了10美元保险不负担的挂号费,一切都算称心如意。为了防止传染病和潜在疾病,学校提供多种疫苗注射,其中包括在国内还没有上市的HPV疫苗;学校也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24小时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免费的一对一或者小组咨询服务。
大学的第二年我退掉了学校的保险,换成了第三方保险公司,折合算下来价格竟然是学校保险的1/3以下。留学生一直是美国大学致富的渠道之一,除去自费的高额学费与住宿费之外,保险费也十分有利可图。由于留学生出门在外必须在美国办理保险,而学校提供的保险大多较贵,留学生买第三方保险就成了必然。于是,有一些大学理直气壮地不允许留学生使用任何学校以外的第三方保险。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第三方保险公司与学校相比,精明程度并不相上下。
使用保险公司的保险套餐不到一年,我遭遇了一些小伤小痛。为了确保自己在异国他乡没有大碍,每一次遇到紧急情况不知所措的时候,比如手被门夹了、腿被开水烫了、耳朵发炎了……我都会尽快去校医室看病。可是即便是针对这些外伤的药(价格不会太贵,都在100美元以下),保险公司也罕有承担全部费用的时候。不知道根据什么样的规则,对于不同的药,它有时候承担全部药费,有时候承担部分药费,有时候不承担任何药费。学校药房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显然有问题:当我拿药的时候对自己被收取的费用提出质疑时,药房并不能给我任何合理的解释,只是敷衍地给我一张表格,让我自己填表寄给保险公司申诉。
因此,药房的收费在保险公司的干涉之下变得令人困惑,有时候甚至提心吊胆。虽然医生开药的时候会简单介绍药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但是直到我到药房取药,我并不会得知药的价格。我的心里也会闪过一些念头:药会太贵吗?外伤的话是不是可以自然好?保险公司能陪多少……我想我已经足够幸运,没有在美国伤筋动骨过,因为通过身边人的事例我得知,一旦涉及手术或者某些高科技仪器的诊断,医疗费就会一路飞涨,继而很难被任何方式的保险承担了。一个朋友在美国长了智齿,医生简单看了一下她的口腔情况,就收了一笔钱;然后又劝她去拔几颗牙,她算了一下,那个费用足以让她买往返机票回国拔牙。
另一个朋友在美国看病的故事也十分曲折。他的膝盖以前在国内做过手术,因为在美国偶然扭到,害怕旧病复发,就先去了校医室拍片子。校医漫不经心地告诉他“我觉得你的腿应该没什么问题”之后,他出于对校医态度的不信任,与保险公司沟通,确认自己的医疗费会被承担的情况下在校外看了几次医生并做了磁共振检查。事后,保险公司却发给了他高达几千美元的账单,并告知他这些费用都需要他自己承担。在账单明细里,他发现保险公司把他的看病经历都重复算了账,比如一次磁共振检查被写成一天之内做了3次,4次医生门诊被写成了11次,价格相应叠加。他在反复与医院、诊所医生、保险公司三方交涉之后,终于松下一口气:保险公司承认写错了账单,而最终他自己需要承担的医疗费大约在200美元上下。
总而言之,还是衷心祝愿广大留学生平安健康。不需要在美国看病当然是最好,但是一旦身体出现异样,还是应该权衡利弊,尽快利用身边资源,确保自己没有大碍;一旦发现收费不合理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行动,为自己维权。
知名的,专门谈赴美生子的知名微博@Ada出生在美国(艾达出生在美国) 评论:美国没有免费医疗,否则川普和奥巴马在医保上叫什么劲?很多人盲目以为美国医疗免费。美国医疗只针对赤贫的公民,永久居民免费(租房住,二手车,银行存款几千);使用了福利以后买房,创业等等 都会被审查…… 这个女留学生不买保险本身就违规……出现了账单来控诉美帝罪恶,早干嘛去了?
美国看病咋这么贵?
近日,一则“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遭遇天价医疗费”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报道称,一位“裸险”的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接受心脏手术,五天后出院回家,收到来自美国医院和医生的两份账单,竟然高达1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00多万元。已经来美10年的中国留学生孟令军对于美国看病贵的问题也有着切身体会,他给社长发来了对美国医疗体制的个人观察。
拔颗智齿要花费近7000元
五年前,我因为扁桃体发炎引起高烧,吃了从国内带来的阿莫西林近一周,仍然不见效果,于是去看学校的校医。
若非急诊,在美国看病需要提前预约。我能预约到的时间已经是一周以后,于是我发着高烧等了一周。一周后,医生让护士给我做了检查,测了体温,一看我体温100.7F(38.2℃),护士吓了一跳。我告诉她,我吃退烧药和阿莫西林已经两周了,护士就抽了两管血作检查。之后,医生进来看了一下我的初步体检报告,又问我吃了什么药,然后又检查了一下我的口腔,一看我扁桃体发炎严重,医生说,先暂停服药三天,血检报告要三天后才能出来,三天后再来复诊。结果,当天晚上我体温就达到39.2℃。
在美国看病需要提前预约。图片来源:网络
三天后再去复诊。医生说,看了你的血检报告,一切都基本正常,你就继续吃药吧。复诊时间总共不超过三分钟。等拿到医生开的药,我简直哭笑不得:一罐够吃七天的阿莫西林!看病加拿药,前后花了60美元(约合410元人民币)。
还有一次看牙医,牙医看我智齿长的位置不对,问我要不要做预防性拔牙,我问多少钱?牙医说要拔的话,大概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900元)左右,因为拔智齿不在牙医保险之内,所以要我自己付钱。2015年回国,我顺手拔了这颗智齿,结果只花了600多元人民币。
美国培养医生成本高 导致医护人员人工费高
在美国,医疗问题一直是个很严重又敏感的社会问题。每任总统都试图解决它,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根据美国政府2013年的医疗费用报告,美国年人均医疗支出达到8600美元(约合近6万元人民币),美国医疗支出占美国GDP总量的17.1%。而且这个支出比例还在逐年上涨,预计未来数年之内有可能达到美国GDP的20%。
美国医疗费用高昂有两个原因:一是医疗成本高,二是医疗设施和药物昂贵。
医疗成本高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的人工费用高。以培训美国医生为例,一名医生要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四年医学院,还有四年在医院博士(MD)的培训和两年的实习时间。算下来,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在美国基本上需要26年左右的时间。要是专攻某一领域的医生则需要博士后以上的学历,至少需要32年以上的时间。
美国医学专业的学费也是天价。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医学专业的学费也是天价,不花个150万美元(约合1000万人民币)左右,是不可能成为医生的。如果没钱的话,可以去银行贷款,学生贷款利率是多少呢?10%!要知道房屋贷款20年的利率也不过4.9%,读14年医学专业下来,一套房子基本上没了。这些医生怎么才能把学费给赚回来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是患者买单。
美国实行“以械养医”、“以药养医”
医疗设施和药物昂贵则是跟美联航的拖拽事件一样属于“美国特色”。美国的医院实行“以械养医”、“以药养医”,加价比例通常是规定的15%左右。由于美国的医院多数是私营性质,他们的所得收入除了支付医护人员的工资以外,基本上剩下的都归医院所有。例如,一副医疗手套,在市面上的进货价格不过几美元,但是到了大医院手中,却可以理直气壮加到数十美元。
而美国的公立医院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郡县政府出资设立。由于这些医院仅为特定人员服务,所以并不针对平民开放。例如现役和退役军人、军人家属还有原住民。
所以,美国绝大多数医院目前都是私营(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机构)性质。作为私立医院,生存和发展有其共通之道。美国的大型私立医院需要赢利,至少是收支平衡。其主要资金来源大致有以下3种:
美国实行“以械养医”、“以药养医”。图片来源:网络
1.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绝大部分是保险公司支付的款项。
2.研究经费和衍生收益。美国的一流医院担负着众多的科研开发、试制和临床试验工作。几家医院的研究结果往往左右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政策导向和诸多公司的财务状况,所以各大药厂在临床试验和前期研发的投入惊人。另外,政府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基础研究投入也不惜血本。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大型医院的实验室承担的。在药品和各种医疗设备开发成功并投入市场后,其价值回报也是私立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3.各种捐助和投资。全美不计其数的私人基金会和慈善机构每年都向医院系统捐助数以百亿的资金,用于医学研究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患者。
还有药品问题,首先患者要跟保险公司协商,因为有些药物不属于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所以拿药的时候你还要给药剂师诊费,最后还要控制用量,不能一次性给你好几周的用量,必须控制在一周之内,这样患者才能源源不断给医药公司送钱。去年有个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买断了某高血压的应急药,把仅仅几美元的药物提价到1200多美元。
美国急诊费用堪称天价
再来说说美国“坑爹”一般的医疗保险。
根据美国自己的调查报告,医疗保险普及率是非常高的,十个人中大概至少六七人就有医疗保险。
美国的医疗保险分为四类:
A.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HMO),指健康维护组织
B. Preferred ProviderOrganization (PPO),指雇主或工会提供的医疗保险
C. Point of Service (服务点)
D. Indemnity Plan(定额理赔制度)
美国主流的两种医疗保险是A和B,C和D很少。HMO可以满足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只能在指定医院就诊,留学生购买的保险一般都属于这一类,但也不是所有州都强制留学生必须购买保险,比如阿拉斯加州就不强制。PPO则是高端医疗,对医疗项目和医院不做任何限制。一般个人和中小企业流行HMO,PPO则是大企业的最佳选择。
根据加州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在2014年,加州居民平均每年花费在医疗保险上的费用是95美元(占收入的1%),到了2015年则上涨到325美元(占收入的2%),然而到了2016年则疯涨到695美元(占了收入的2.5%)
既然每年要“捐”数千美元给保险公司,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便看医生了呢?NO!
用HMO,只能看指定的医生;用PPO虽然可以多看一些医生,但是保险公司又把医生分为两类:内网和外网。内网的医生,可以多报销,好一些的保险公司可以报销80%。外网的医生,则给你少报销或者拒绝报销。怎么知道医生是内网或者是外网?你得先上网查,然后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把自己加到该医生名下,最后经保险公司批准,幸运的话,基本上一个月后会通知你:你可以去看医生了。
需要说明的是,HMO和PPO都是不包含急诊费用的。包含急诊费用的保险,保额基本上是数千美元起,价格也不菲。例如,呼叫救护车的费用,一次就是800美元。再有,只要你没死或者不是重症,急诊室一般也不会收你。所以即使你喊了救护车,等上七八个小时才有医生来看你都是家常便饭。因为急救人员在美国医院非常缺乏。
美国大部分医疗保险并不包含急诊费用。图片来源:网络
每次从急诊室出来,你可能发现一辆宝马4系就这么没了,因为急诊室的检查费用是常规检查的三倍以上。我有个朋友曾经因为过敏进了急诊,最后收到39000多美元(折合近27万人民币)的账单,好在他有包含急诊的保险,最后自己实际只承担了200美元(折合近1400元人民币)。
美国医疗体制的长处和短处
美国医疗到底好不好?好与坏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 美国在癌症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领域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常见病,国内三甲医院的医生水平就很高,这是建立在治疗大量患者所积累得来的经验上。而美国医疗在这个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美国医疗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治疗上,所以在这方面优势巨大。
2. 美国的医疗费用处于偏上水平。由于医疗成本高昂,美国的医疗费用基本上是其他欧美国家的数倍。例如,一副医用手套在美国就需要数十美元,还有数百美元的器械。即使有医疗保险,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笔费用依然堪称天价。
美国医院内的礼品店。图片来源:网络
3.美国医疗在人性化方面相当到位。比如考虑到肿瘤病人和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美国医院内都设有礼品店,里面出售各种慰问品、慰问卡、鲜花,甚至是假发等;还有在美国生孩子,病房内的产妇套餐是免费的,同时会给你一张表格告诉你婴儿吃什么东西好,精确到月;对于需要立即手术的病人,医院也会先进行手术,等病人康复后再邮寄账单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