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这里是美国 > 正文

同样美国邻居:墨西哥损失近半国土 加拿大毫发无伤

news.xixik.com   2019/9/24 19:01:1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在此之前,加拿大作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一直处于英国的羽翼保护下,所以加拿大基本“毫发无伤”。同样与美国是邻居,墨西哥比加拿大苦多了,损失了近半国土。

美国的扩张历史:独立前“美国”已经在扩张

还是殖民地的时候,还不是“美国人”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就已经在扩张。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在黄金、白银的诱惑下,欧洲列强立即开始了对美洲大陆的争夺。西班牙捷足先登,1496年,哥伦布之弟在海地南岸修建圣多明各城,以此为基地,西班牙人进而征服牙买加、波多黎各、古巴和整个西印度群岛,在塞维利亚设印度事务部进行统治。历史学家描述他们“象穷凶极恶的豺狼闯进驯服的羔羊中”。

1521年8月,科尔蒂斯再度率兵攻入阿兹特克帝国首都即现在的墨西哥城,变墨西哥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称“新西班牙。”之后,西班牙人又侵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和秘鲁,接着,西班牙又征服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等南美国家。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在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

中国历史朝代表

西班牙将大量美洲土地和印第安人分给西班牙贵族、宠臣、冒险家和天主教会世袭占有,让印第安人做奴隶。随着印第安人大量灭绝,西班牙又伙同葡萄牙人,把大批非洲黑人运往美洲,迫使他们在矿井里和种植园里从事极其艰苦的劳动。16世纪运到美洲的黑人有90万人,17世纪为275万人,18世纪达到700万人。到19世纪70年代,共有1500万黑人被运往美洲。每贩运一个黑人到美洲,就有5人死在非洲大陆和贩运途中——近一亿非洲青壮年成为欧洲殖民者的牺牲品。

西班牙最初平均每年从美洲运走黄金近三千公斤、白银三万多公斤;1545年到1560年的十几年内,平均每年运走的黄金达到五千多公斤,白银近二十五万公斤。16世纪末,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贵金属占世界总产量的83%。这让其他欧洲国家馋涎欲滴,先是荷兰,后是英国,开始从西班牙那里虎口夺食。

1579年2月13日,由超级海盗英国人弗朗西斯·德雷克指挥的“戈尔登号”大型帆船为旗舰的舰队,掠夺12艘西班牙金银船。3月1日德雷克如法炮制,对装载了80磅黄金和大量白银的13艘西班牙舰队进行掠夺。这次行动勾起了英国女王的欲望,德雷克被任命为英国海军上将并统领英国舰队,接着发生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大海战,西班牙被打败,英国取得制海权。

于是,英国开始了向美洲移民的行动。这批人中,就有许多“美国革命”的祖先。

几乎与英国同时,法国也开始了在北美拓展新大陆的行动。被称为“新法兰西”的北美殖民地从加拿大延伸到五大湖区,然后顺着密西西比河一直延伸到入海口,占据着现在美国中间的大部分地方。“新法兰西”的南边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只有东边与新英格兰那一片英属殖民地接壤。

但是,贪图本土安逸的法国人不愿意在北美寒冷的土地上扎根,特别是当看到从当地土著人那儿购买的兽皮再贩卖到欧洲大陆获益不大的情况。这和精力旺盛、目光长远的英国人正好相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选送一些妓女去北美,试图安抚法国移民者,但收效不大。不到一个世纪,英国殖民者在美洲已达一百二十多万人,而法裔的殖民者却还只有最初的八万多人。人口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后来英法在北美大陆殖民战争的最终结局。

英国支持自己的移民组织起来,这就是后来美国独立运动的主力——“美国民兵”,向南和西班牙开战,向北和法国开战,逐渐扩大自己的殖民地。到18世纪中叶,英裔已拥有13个州的地盘。这13个州就是美国独立时的全部领土根基,用中国人熟悉的话说,这就是“革命根据地”。了解这一段历史,可以让中国人对此后美国生生不息的战争和扩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美国独立之前,法国曾经准备扩大向北美殖民地移民。原英属13个州的移民感到威胁,马上组织起来,逼迫总督与法国打了一场战争。在英国军队支持下,美国民兵把法国人打得节节败退。

赶走法国人后,英属殖民地的人开始向西部进军,驱赶印第安人。英国作为殖民地的宗主国,这个时候已经看出殖民地上的这些英国人有自立门户的趋势,于是于1774年颁布了魁北克法令,把俄亥俄河以北直到魁北克边境的土地全部宣布为英国所有,禁止分给原13个州的殖民者,企图以此限制英属殖民地向西移民,以免以后坐大失控。一些英国人为了让美洲殖民地继续对祖国(英国)依赖,甚至声称应该把加拿大还给法国人。美洲殖民地上的英裔对他们祖国的禁令充满愤怒,这其中就有美国革命的先驱托马斯.杰弗逊,他毫不客气地说“伦敦政府无权支配美洲西部的土地”。

一般史学家认为是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促使了殖民地的独立革命,其实乃在于英国对其殖民者扩张冲动的遏止,是老狮子想控制小狮子扩大地盘,结果小狮子扑向了老狮子,而最后老狮子被打败。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明白,这其实就是动物界的自然法则。老猴王也是这样被强壮从公猴打败并取代的。

如果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一次“最衰邻国”的评选,墨西哥自谦第二,恐怕再没人敢自居第一,哪怕波兰也不能。

猖獗的毒品和过江之鲫般的非法移民,是今日墨西哥最醒目的国家名片。毒品也好,非法移民也罢,最终流向地都是北方强邻——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墨西哥人常以“天堂很远、美国很近”自嘲,其中酸楚,耐人寻味。

美国的强大非一日建成,但墨西哥的衰颓却是拜19世纪中叶美墨战争所赐。此后,美国蒸蒸日上,墨西哥江河日下,强弱易位,盛衰定局。

△丘鲁武斯科战役

战争发生在两个建国筑基于欧洲殖民地之上、时间接近且基础相仿、大致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新兴国家之间,更具可比性,也更见体制因素在国家竞争中的基础性作用。

土地!土地!

哲学有三问,即“我是谁”“从哪来”“要去哪”。对于美洲诸国而言,“从哪来”深埋血液,独立战争明确了“我是谁”,但都属于历史,唯独“要去哪”攸关未来。唯有比独立前活得更好,方才彰显独立的意义。

率先独立的美国,在立国之初就立国根本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展开过全面争论,形成了两大派,即农业立国派和工商立国派。

前者的支持人群,是占美国人口主体的广大自耕农,代表人物杰斐逊(开国三杰之一)、麦迪逊,皆种植园主出身,主张以农为本、地方自治,维持松散的邦联制,外交上仇视英国;后者的支持人群,是工商业者(北部新英格兰区为主)和部分南方富农,代表人物汉密尔顿为首任财政部长,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外交上重视对英关系。

△托马斯·杰斐逊

虽然两派均未组党,但被媒体根据其政治主张称作“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后来的民主、共和两党制即溯源于此。

争论不分胜负,而是淡化为“工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妥协。

杰斐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当了家方知柴米油盐贵,痛感强大的中央政府,尤其是强大的中央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其施政方针明显更倾向于汉密尔顿仿效英国工业化的工商优先论——扩大农业需要更多耕地,工业生产也需要更多原料产地,这些都需要更多土地——所谓工农之争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并无根本性冲突。

此外,欧洲旧大陆移民不断拥入美国,也迫切需要更多的新土地来容纳新增人口。方针既定,一场轰轰烈烈、旨在开拓新土的西进运动揭开序幕。

西进运动是个筐,工业化、农业拓殖、移民潮、科技革命等因素都往里装,从而为运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驱动力。

△欧洲旧大陆移民不断拥入美国,需要更多的新土地来容纳新增人口,西进运动由此揭开序幕

也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正当美国犯“土地饥渴症”时,法国送来了土地。话说拿破仑攻占西班牙后,打算逼西班牙归还路易斯安那,以重建美洲殖民地。杰斐逊获悉后,决定向法国购买密西西比河入海口新奥尔良城一带的土地,以保障航路畅通。

谈判结果出乎意料的好——法军镇压海地革命遭惨败,再难抽调兵力西顾,加上抗击英国的外交考量和军费紧缺的财政窘境,强悍如拿破仑下了一步大棋,居然将整个路易斯安那当“鸡肋”贱卖。

美国以1500万美元的白菜价,取得与当时领土面积相仿的新土。这有如开挂的好运气令美国深受鼓舞,产生了天命所归之感,以至于后世提出“天定命运”论(ManifestDestiny),为西进运动提供理论注脚——西进并非扩张,而是在执行上帝赋予的使命,整个北美都“注定是美国的”。

1803年,美国与西班牙殖民地接壤,边界模糊不定。美国趁火打劫,于1819年与忙于内乱的西班牙签订《亚当斯-奥尼斯条约》,商定了美西边界。西班牙忍痛“割让”已成飞地的佛罗里达,以换取新西班牙区的安宁。

此时,还没有墨西哥。

2

美墨争雄,决胜新世界

当新的墨西哥国家出现时,尚未褪去独立带来的兴奋感,就因为顶层设计失当,陷入恶性循环。

尽管墨西哥仿效美国成立了联邦共和国,也出现过类似美国的“立国之争”,但争论没有像美国那样化作外扩的动力,而演化成两派的朝堂权争。

内耗的结果就是墨西哥政局极度不稳,30年间换了50任总统,任期多则两年,少则一周不等,并导致军队势力坐大。

△墨西哥独立之父米格尔·伊达尔戈·伊·科斯蒂利亚

政治混乱如斯,自然也没心思干正事,墨西哥经济陷入停滞,社会板结化严重,而战后重建、财政危机等当务之急,更是迫在眉睫。焦虑的墨西哥也像美国一样,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北方边疆区,希望通过大开发来拉动一波GDP。

然而,北方边疆区仍是一片蛮荒地带,辛苦不说,一个不小心还可能成为印第安土著的刀下鬼,一向被墨西哥人视为畏途,鲜有人愿做拓殖先驱。

墨西哥政府最终采取廉价出售土地的方式,一为赚钱偿债,二为招徕移民。此举一出,不仅在本国,连带美国一边也是应者如潮。只是,此举也带来引狼入室之祸——围绕着土地问题,美国移民与墨西哥移民在得克萨斯摩擦不断。

1830年,墨西哥政府政策大变,禁止美国移民再入得州,并将得州纳入墨西哥法律管辖,甚至直接干预移民田地里该种植什么作物。惶恐的美国移民,于1835年与前来收缴武器的墨西哥政府军爆发冲突,翌年正式独立建国,并在圣哈辛托击败墨军,俘获“御驾亲征”的圣安纳总统。

△圣安纳总统

得克萨斯共和国自然得不到墨西哥的承认,双方冲突不断。为保平安,得克萨斯屡屡请愿加入美国,并于1845年如愿,墨西哥的内政问题由此升级成为美墨两国间的外交争端。得州共和国关于西部边界划分的要求,作为遗留未决问题一并囊括其中。

美国没有立即抬出得州边界问题,而是以债务为要挟,希望墨西哥让出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以便美国获得太平洋沿岸的出海口。自然,墨西哥予以拒绝,美军骑兵便越境占领得州要求的西部边界格兰德河的东岸。

1846年4月24日,美墨战争爆发。胜利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向美国倾斜。美军兵分三路,西路偏师取对方无兵可守的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东路海军跨越墨西哥湾,在墨西哥本土登陆;中路主力一路突进,击溃墨军有生力量。

△美国陆军总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进军墨西哥城

翌年,美军会师墨西哥,并攻克其首都墨西哥城。1848年,双方缔结和约。墨西哥割让了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美国象征性地支付了1500万美元补偿,减免了325万美元债务。美墨边界基本定型。

3

当新西班牙遭遇新英格兰

战争影响极其深远,称之为“国运之战”绝不为过。

美国取得的不仅是土地,更有地表以下的丰富资源,以及太平洋出海口,从而赢得了未来。墨西哥不仅丧失55%的国土,其工业化进程也被打乱,卧榻之畔狮虎栖息的险恶环境,更成为制约后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对于野性时代的野蛮生长,过多争论战争性质并无多少意义。事实上,美国国内对于此战也颇有微词。问题在于,独立时间相隔仅40年,墨西哥面临的国际环境比美国更宽松,为何战况竟呈现一边倒?根源恐怕早在殖民地时代就已深埋。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首先是体制优劣。值得玩味的是,两国建国早期都发生过“立国”之争,但墨西哥拘泥于欧洲旧大陆理论,非此即彼,陷入争论的泥沼难以自拔,以至岁与年驰、国力日衰;而美国却能因地制宜,跳出窠臼,创新调和,将争论成果付诸行动。这也是西班牙天主教好清谈、热衷意识形态辩论和英国新教重视现实、身体力行这两种精神气质所致。

英属殖民地的治理水平,显著强于西属殖民地。美墨两国继承了各自的政治、宗教、文化遗产。都是独立,美国独立更是一场革命,但墨西哥是“独而不革”,如此,体制优劣已分。

其次是人口要素。美墨战争因农业拓殖而起,而拓殖的第一要素是人口,再放大而论,人口还决定了军事动员力。

美国体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欧洲旧大陆移民。美国1790年首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有390万人口,1840年第六次普查数据是1706万人,且大部分是自由白人。而缺乏吸引力的墨西哥仅靠自然繁衍,至战前不过700余万人口,其中伊比利亚半岛人加土生白人不超过200万,余者皆混血人和印第安人。

△19世纪移居美国的欧洲移民

这可以解释为何墨西哥拼尽老命在广袤的北部三州仅有1万人在拓殖,而美国在得克萨斯仅数年就能发展到3万移民,以及为何墨西哥举国兵力才3.2万,而美国可以轻松动员10万人。

△由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绘制的1917年美军募兵海报

第三是经济差距。西班牙在美洲经营虽久,但经济结构一向失调,是以资源掠夺性的采矿业为中心,农牧业不过是为解决矿业人口的吃饭问题才存在的辅助产业,归根到底还是脆弱的单一结构。

新西班牙作为主产区尤其如此,至19世纪其生产力水平已然停滞。而英属殖民地产业显然更为多元化,美国不仅全盘继承,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杆,以西进运动为驱动,全面推进工业化和科技革命,其经济无论实力还是活力,都远胜墨西哥。

最后是地理问题。从卫星地图上看,美国以经度为标尺,大致为“两岸两山夹一河”结构,由东向西依次为东海岸、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落基山脉、西海岸,美墨战争争夺的三州之地就坐落于落基山脉两翼。

△夏天鸟瞰落基山科罗拉多州部分

密西西比河作为北美第一大河,还汇聚了密苏里河、俄亥俄河、阿肯色河和田纳西河等河流,流域广袤的平原区既是宜居之所,更是粮仓,可为西部拓殖提供强大后援。

反观墨西哥,83%的国土为高原和山地,中央是首都所在的墨西哥高原,两侧为东、西马德雷山,只有南方的尤卡坦半岛为成块的平原。

墨西哥和意大利地形很类似,不利于中央集权。无论墨西哥控制欲多么强烈,对遥远的北方荒漠地带始终鞭长莫及,还缺乏强大海权,一俟美军跨海斩首作战,就只能举手投降了。

同在北美新大陆,同样冠以“新”的名号,新西班牙不过是新大陆中的旧世界,新英格兰才开创了真正意义的新世界。新陈代谢不仅是自然规律,更是社会发展铁律。

同样美国的邻居,墨西哥损失近半国土,加拿大毫发无伤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美洲大陆分为南美和北美两部分。除了中北美洲几个小国和加勒比海众多岛国外,北美实际上就三个主要大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此时这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块殖民地的面积大概只有80万平方公里。美国独立战争打了8年,1783年9月3日美国英国签订了美英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这时的美国领土已经越过了阿巴拉契亚山脉(英国曾以此山脉为界禁止十三块殖民地往西发展),包括了加拿大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共230万平方公里。然后通过不断购买和兼并,国土达到了现在的900多万平方公里。

应当说,同样与美国是邻居,墨西哥比加拿大苦多了。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墨西哥,从此开始墨西哥逐渐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独立战争由1810年开始,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1824年墨西哥新宪法确定墨西哥为联邦共和国。独立后的墨西哥混乱不堪,1821到1850 年间,30年内更换过50个政府,刚刚独立时的墨西哥的面积比现在的墨西哥大近乎一倍。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人手中购得了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国土开始接壤。1845年,美国正式将得克萨斯并入美国,使之成为了美国第28个州。墨西哥对此反应强烈,1846年,美墨战争正式开打,1847年9月,美军占领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1848年,美墨签订合约,墨西哥的格兰德河以北全部权利让与得克萨斯,割让新墨西哥和上加利福尼亚给美国。根据条约,美国获得了加利福尼亚(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仍属墨西哥)、内华达、犹他的全部地区,科罗拉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怀俄明部分地区。

墨西哥损失了近半国土,应当说这在日后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的经济发展。难道美国刚独立时就没有对北边的“加拿大”动过心?当时的加拿大也同样是英国的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1763年,法国的殖民势力几乎全部退出了北美洲。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北边的加拿大有四块,魁北克、新斯科舍、纽芬兰、鲁珀斯特兰。南边大西洋沿岸有十三块殖民地,这也是美国的前身。无论面积人口当时加拿大最主要的殖民地就是魁北克,由于魁北克居民主要是法裔,而且天主教徒居多,英国占有魁北克后就想同化魁北克,吸引英裔居民移居到魁北克,以期逐步改变魁北克的人口和语言结构,但是收效甚微。于是英国就放弃了同化魁北克人的想法,1774年,发布了“魁北克法案”,把俄亥俄河流域和伊利诺伊地区的大片土地划入了魁北克,给予法语官方地位,承认了法国裔居民的诸多权利,承认天主教徒的信仰自由和政治权利。

1774年,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块殖民地拉开了美国独立的序幕,1775年,乔治·华盛顿成为大陆军总司令,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在独立战争期间,这十三块殖民地多次拉拢加拿大的魁北克和新斯科舍加入独立运动。然而英国的“魁北克法案”给予了魁北克很多权利,这里的法裔居民对独立运动并不感兴趣,1775年,大陆会议还曾派军队入侵魁北克,这更激起了魁北克对北美独立运动的反感,最后在英军的协助下,美军被击退。当时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纽芬兰、鲁珀斯特兰也未加入当时的美国独立运动。

美国的领土扩张主要通过“购买”和战争两种形式。1783年,独立战争中通过与英国的战争获取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约150万平方公里,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后,墨西哥割让了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现在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为197万平方公里,墨西哥一半的国土被割走。1800年,法国的拿破仑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了北美的路易斯安那,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人手中购得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路易斯安那,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1819年,美国和西班牙签订条约,美国花了500万美元购得了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1867年,美国又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国人手里购得了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1818年,美英举行西北争议地区边界谈判,1846年,美国和英国签订《俄勒冈条约》,双方同意结束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以北纬49度线将俄勒冈一分为二,南部归美国。

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而1763年,两国签订巴黎和约,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依然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帝国,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在此之前,加拿大作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一直处于英国的羽翼保护下,所以加拿大基本“毫发无伤”。

176年12倍,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美国的领土扩张为什么这么快

世界地图,可以清楚看到美国的疆域

从1783年独立时的13块殖民地,约8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到1959年夏威夷公投正式成为第50个州,93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增长了近12倍,曾经拥有全球第四的领土面积。

即便现在还是在不断增长中,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略》的数据,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3万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为983.4万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和河口、港湾、内海等滨海水域面积)。

983.4万平方公里的数字已经超过中国成为领土面积全球第三,美国的领土扩张速度可谓是相当惊人。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的领土扩张为什么会这么快呢?

独立战争后国内民众旺盛的土地需求

刚到美国的犹太人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之后,13个殖民地获得了独立,并且在当时的世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模式,在欧洲饱受挫折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们发现原来在大洋彼岸已经获得了一场如此光荣而又伟大的胜利,一时之间美国成为了革命者的圣地。

而且此时的欧洲反而陷入到战火之中,烽烟四起,并且牵连到海外殖民地,大量平民百姓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又没有安定地方可去,加上当时欧洲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和生计,在欧洲混不下去了,索性去美国,反而能混个安定平稳。

当时的美国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口来进行生产建设,发展迅猛。由于战争中损失了大量人口,因此对移民也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敢来,我就敢要。

美国建国初期,也就是1784年-1793年每年只有4000人,到1794年暴涨到1万人,1820年到1860年期间,总计约有600万的新移民来到美国,1860年到1890年期间达到1000万,而1890年到1930年达到了2200万人。

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移民到美国,为美国的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他们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他们需要开垦种植以获取粮食,需要盖房子避风取暖,投资者需要盖工厂、建农场,需要建铁路公路将产品运出去,这些都需要土地。

纽约黑帮剧照

但是13块殖民地的土地基本上已经瓜分完毕,剩下的大多是鸟不拉屎的荒地,别说种粮食,长野草都够呛。

这显然不能满足这些建国后的新移民的要求,他们要肥沃的土地,要生存,要发财,要感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果实,这必然会跟当地美国人产生冲突。围绕着土地问题,双方干了不少架,美国电影《纽约黑帮》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新移民和美国人的冲突,并且围绕土地和黑帮展开的故事。

这种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就造成美国人与新移民的对立,甚至爆发内战。

因此,美国政府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安置这些新移民,缓和因为土地问题带来的各种矛盾,以保证经济可以平稳发展,同时也可以起到灯塔作用,吸引更多的移民。

天定命运论

西进运动中天定命运论发挥了巨大作用

清教徒们来到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后,和新移民们在移居北美大陆的过程中,在英国新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国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最突出的体现之一就是在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中所逐渐形成的宗教使命感。

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选民”,把北美大陆视为复兴基督教的理想之国,是建立未来基督教世界的楷模,在这些清教徒看来,他们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

清教思想认为致富是上帝对其选民的要求,贫穷是对上帝赐予荣耀的贬损。在这样的观念下,人人都追求财富和成功,这种追求激发人们勤劳、开拓、创新。“在北美荒芜的土地上,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将一个蛮荒之地建立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殖民区”。

美国革命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北美革命者“上帝选民”的身份认同,还促进了共和主义意识形态与宗教天命思想的融合,早期的使命观逐渐世俗化。

杰斐逊曾经指出:“我们政府的原则恐怕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府的原则更加特殊,它是英国宪法最自由的原则以及来源于天赋权利和天理的其他原则所合成的。”

由此,“天定命运”具有了宗教与世俗的双重意义,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上持续不断的使命与试验”。

第二次大觉醒运动

到了19世纪中上期,二三十年代宗教的“第二次大觉醒”深刻影响了美国人的思维,它使“新教徒们坚信上帝期许他们去传播救赎之道”,同时加深了美国新教徒对南部天主教国家的敌视。这也是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其次,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资本家们大发其财,极大得刺激了对土地的需求和不断扩大国外市场的欲望。

在国际上,浪漫主义思想在欧洲盛行,并开始蔓延至美国。知识分子们,诸如小说家詹姆斯·库珀和哲学家爱默生,无不鼓吹“时代的精神”——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具有发展的无限性。

另一方面,民主在法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遭遇了重大挫折,这与杰克逊时代美国“民主”取得的重大发展形成了强烈反差。许多失意的欧洲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向美国寻求物质和精神帮助,把美国看作“民主”的避难所。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美国人的“救世”情怀无疑得到增强。

清教徒们

1845年,美国记者奥沙利文在《美国杂志与民主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兼并》的文章,首次使用“天定命运”这一词汇。不过真正使“天定命运”一词广为流传的,是奥沙利文执笔的另一篇题为《真正的权利》的社论。

该文是针对与英国存在争议的俄勒冈问题而写的,文章发表在1845年12月27号的《纽约早新闻》上。奥沙利文在文中写道:“我们对俄勒冈的要求依然是最为强烈的。这个要求是基于我们不断扩张和占有整个大陆的天定命运的权利,这个大陆已经由上帝赐予我们,托付给我们自由和联邦自治政府的伟大试验。”

随即,“天定命运”一词被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罗伯特·温斯洛普首次带入国会。他在众议院发表演讲时声称:“新显现的权利被指定为扩展至整个大陆的天定命运的权利……英国即使拥有所谓的其他各种权利,在它面前都一文不值。我们天定命运的权利!”

这种天定命运的使命感使得美国人可以心安理得得进行扩张和屠杀而不用背负任何的负担,因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南北双方的争斗

南北战争

这个理由其实小编在前面已经提起过无数次,不过还是不厌其烦再提一下。美国扩张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缓和南北双方的矛盾。

北方工商业需要市场、需要便利的交通、需要将各地的资源整合归一以及更广阔的市场,他们希望新加入的州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成为市场和工厂,帮助他们发展工商业经济。

同时北方需要提高进口产品的关税来保护脆弱的工业基础,以钢铁行业为例,1810年,美国有153座小炼铁炉,年产不到6万吨,到1830年,年产也仅仅18万吨。伴随着着美国铁路的不断扩建,钢铁需求量不断扩大,但市场上却充斥着廉价的欧洲钢铁,美国本土钢厂在欧洲钢厂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同时北方需要得到南方生产的优质棉花来发展自己的纺织业同英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并且也需要南方人口尤其是大量的黑人作为市场来消化北方的工业产品。

但是对南方农场主来说完全不一样,西部地区水量充沛,交通便利,而且地形开阔,加上气候适宜,不是天生做种植园的料子么?

而且对于他们来讲,海外英国人给的棉花价格更高,资本家从来都是逐利的,从来都是价高者得,自家兄弟也一样。再说北方的工业产品在当时就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傻子才吃饱了撑的买北方次品。

讽刺美国国会的漫画

双方之所以最后会争到土地上,则是由美国宪法和颁布的法令决定的。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

邦联政府颁布的处理俄亥俄以北土地的法令—1787年7月由国会通过。法令规定成立新州的步骤为:居民由国会任命的1名州长和3名法官管理,他们有权行使法律和控制民兵。当该地自由男性公民达5000人时可建个一个两院制的议会,以及一个由州长和议会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五人委员会,可派出一名代表参加邦联议会、有发言权而无选举权。当该地居民达6万人时,即可制定宪法,在与原有诸州平等的基础上加入邦联。

此后美国新掠夺土地上的诸州基本上也都是以这种方式来确定下来的。

无论是任何一方,想要控制国会,制定更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就必须控制下面的州,而要成立一个州就必须有土地,有土地,才能建州,因此南北双方对于土地的争斗也愈加激烈。

出于自身战略需求

美国独立战争

正如小编前面的文章《新生的美国百废待兴,为什么却迫不及待得开展大规模西进运动》中所说的那样,要想拥有对英国作战的优势,尤其是面对英军强大的海军时,如果没有巨大的战略纵深,英国海军陆战队将在登陆之后在美国本土横冲直撞,再配合上美国西部、南部以及北部的印第安人部落进行不断袭扰作战,双线作战的美军将不得不面对失败的境地。因此美国需要更大的战略纵深和战略缓冲地带。

而且在对英国和谈的过程中,美国与法国已经产生了矛盾。

在1783年的和谈中,法国人希望维持美国现有阿拉巴契亚山脉以东13块殖民地的局面;英国接管俄亥俄河以北的地区;俄亥俄河南部地区将建立一个独立的在西班牙控制下的印第安屏障州,以避免英国和美国之间的直接冲突。

但是这一方案被美国人否决。美国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选择绕过给他们的独立战争以巨大牺牲和帮助的法国人,直接与英国人直接和谈。

1783年英美法巴黎和约签署纪念邮票

按照英国的说法,美国将获得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和加拿大以南的所有地区,北部边界几乎和今天一模一样;美国可以获得加拿大海岸的捕鱼权,但需允许英国商人和美国人中对英政府的支持者重新获得他们自己的财产。

但是这无疑损害了法国人的利益,因此美法关系出现裂缝。加上独立战争之后美国遭到英国的强力封锁,损失惨重,最终美英在1794年11月19日在伦敦缔结的《杰伊条约》更是严重伤害了法国人对美国人的感情,如果英国再次对美国开战,法国人绝对会作壁上观。

对于英国人来说,独立战争一战令他们颜面尽失,这是骄傲的大英帝国旗帜上的污点,他们必须要复仇,夺回这些富饶的殖民地。缔结条约不假,但是这不代表英国人就不会再次发动对美国的战争,只是因为欧洲战争而暂时抽不开手而已。

为了自保,获得战略纵深,与英国对抗,美国必须拥有更加宽广的领土。

霸权主义作祟和扩张领土尝到甜头

正在布道的清教徒

作为清教徒的后人,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逐渐演化成了霸权主义。美国文学家赫尔曼·梅尔维尔曾说:“美洲是没有郁金之树和引诱之蛇的伊甸园。美洲人是特殊的上帝的选民……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先锋……政治上的救世主已经来临,我们为美国做件好事的同时也就是施惠于世界。”

英国学者哈里特·马蒂斯就曾经说过:“美国人的自豪和乐趣就在他们手上土地的数量,在我所碰到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占的土地已经够了……占有土地成为了一切活动的目标,也是解决社会弊端的一剂药方。”

《美国史话》作者卡罗尔·卡尔金斯则表现得更加露骨:“如果说美国人有一种共同品质的话,那就是,他们总是盯着前方,遥望目力所及的远方,心想着在视野那一边有什么情景,而且迈开脚步走向那未知的前程,”而且“那种视力地平线不断向前推”。

法属路易斯安那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从法国手中获得路易斯安那之后,更是让美国人喜出望外,信心倍增。当时的法国领事就非常直白地指出:美国所致力者不是别的,正是吞没整个北美洲。

美国外交史学家S·F·比米斯认为:“路易斯安那的获得对美国的重要性来说怎么估计都不会高……它把这个共和国的领土增加了一倍……它给予这个国家世界上最丰富的粮食、燃料和动力仓库之一……路易斯安那变成了美国向佛罗里达、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和阿拉斯加的走廊。”

而1803年美国《纽约时报》说:“管理北美洲将来的命运,乃是合众国的权利,这个国家是我们的。”

独立没几年就说要管理北美洲乃至世界,霸权主义在美国人心中可谓是根深蒂固。

对资源的渴望和掠夺

美国淘金热

无论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奴隶制种植园,资源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有了资源,北方的工厂才能开工制造工业品来卖钱,奴隶制种植园才能种植出优质的棉花,矿主才能通过开矿发大财,老百姓也因此才能有钱赚有饭吃。

尤其是美国西部的土地宽广肥沃容易耕种,密布的水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的肉食和昂贵的皮毛,丰富的矿藏更可以换来巨量的钞票。

美国人约翰·菲尔森就曾经这样描述:“希望之地,那里牛奶、蜂蜜四溢、河流密布……小麦、大麦和水果堆积如山。从宏观和抽象意义上来讲,西部是完美之地。在这里,受到伤害的人抬起了头颅,良知阻止人成为奴隶,法律确保幸福。”

美国的矿产资源丰富,阿拉巴契亚山脉西部和北部是美国主要产煤区、五大湖以西盛产铁矿、西部山区有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及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州产石油。即便在那个还未大规模应用石油的时代,煤和铁确实是实打实的硬货,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1837年的经济危机,1848年在萨克拉门托的萨特锯木厂发现的金矿,更是引发了新一波的扩张领土的热潮。

北美的领土更加容易得到

第二次美英战争

美国孤悬海外,向北是英国人的加拿大,并不好惹,1812年美国人主动出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连白宫都被人烧成了黑宫,只能从南部和西部想办法。

美国独立战争之前,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路易斯安那以东的大片土地都是印第安人在活动,但是印第安人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强大的国家或者联盟,部落与部落之间都征伐不断,非常的不团结,这也给了美国人可乘之机。

何况在英美缔结《巴黎和约》之后,英国人向美国人开放了这一地区,美国人更加名正言顺。

而法属路易斯安那法国人的统治同样非常薄弱,甚至后来还被西班牙人统治过一段时间,曾出现美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结果跟他们交接的却是西班牙人的状况。因而此地更多的还是印第安人在活动。

美墨战争

再往西,到太平洋沿岸地区,这些地区属于西班牙的,但是西班牙人并不重视,觉得没有黄金和甘蔗,活动的更多还是印第安人;往南的佛罗里达半岛也是西班牙。

但是此时的西班牙早已经不是16-17世纪的西班牙帝国了,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特拉法尔加角一战法西联合舰队惨败,西班牙更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干脆跟英国在西班牙本土大打出手,西班牙军队就像受惊的鹌鹑一样被法国人按在地上摩擦。

即便后来从西班牙手里独立的墨西哥,由于国内政局混乱,1824年至1848年近三十年间,曾发生约250次军事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仅在1841至1848年的7年之内,就更换了21个总统,平均每隔4个月就更换1次。

这样的政府不仅对内无法有效管理国土,对外更是被美国人耍得团团转,在战争中惨败,只能选择割地赔款了事。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也就是说,环顾四周,除了加英属加拿大,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19世纪的美国

正是这种内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外部客观条件的共同推动下,美国的领土扩张才得以如此迅速进行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巨大的成果,不夸张得说,美国的领土扩张其实就是一次全民运动。

也正是有了这983.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作为基石和大后方,美国才得以安心得到处挥舞着胡萝卜和大棒,奉行着住海边管的宽的原则,担当着世界警察的职责,维护、传播着着他希望看到的“爱与正义”、“世界和平”。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墨西哥 加拿大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