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任总统期间,除参议院表决迟滞、撤换国务卿导致香农、沙利文以政务官身份短暂代理国务卿之外,先后正式任用蒂勒森、蓬佩奥两位国务卿,拜登上台后,任用布林肯为国务卿至今。
蒂勒森,第69任国务卿(2017.2——2018.3),现年70岁,
蓬佩奥,第70任国务卿(2018.4——2021.1),现年59岁,
布林肯,第71任国务卿(2021.1——今),现年60岁,
蒂勒森,当了政治牺牲品的企业家。1975毕业从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后即进入在埃克森美孚公司,一直没有离开,2004年出任埃克森美孚总裁,2006年升为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2017之前从未担任公职或从事任何外交工作。
蒂勒森在石油行业摸爬滚打40年,从刚入职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直爬到埃克森最高权力宝座,没有远超常人的聪明才智和强烈个性是不到的。特朗普的公司无论多么成功,跟蒂勒森手中的全球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我相信特朗普在当上美国总统之前,对蒂勒森是充满欣赏乃至崇拜的,及至后来以能够在总统位置上调遣使唤这位商业帝国的领袖为荣。这位埃克森美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的提名最初受到知名外交政策人士的热烈欢迎。而蒂勒森之所以“屈尊就驾”出任特朗普的国务卿,除了代表“美国体制派”约束离经叛道的特朗普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对这位逆袭上位商人的个人认同。虽然是英雄“惺惺相惜”,但两人在年龄、性格、阅历等方面同质化过大,互补性太小,况且以蒂勒森的身价可以随时全身而退,这为以后不可避免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蒂勒森上任一年多时间,是现代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务卿之一,而且在任期间表现并不突出,让国务院处于虚弱状态,其在任期间没有取得任何重大成就。在国务卿的名单上,蒂勒森的排名位于底部或接近底部,这不仅仅是在二战后,而是从整个美国历史来看。他未能在政府内部讨论有关朝鲜或俄罗斯等问题时发挥任何重大影响。事实上,他在几次关键的政策辩论中主动疏远了总统。他严厉批评国务院的“低效”,似乎不愿意与长期工作人员保持密切合作,这些举动更具破坏性。据美国外交人员协会去年11月的统计,蒂勒森在任期间,国务院60%的高级职业外交官辞职,新申请入职的人减少了一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桑德斯认为,国务院的人才流失,加上蒂勒森在驻韩大使等重要职位上无法作出任命,这使得美国对重大危机的反应迟缓,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让国务院处于虚弱状态。
这不能完全怪到蒂勒森的头上:面对混乱的特朗普政府,就连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也很难维持其影响力。特朗普领导的白宫常常在推特网站上发布外交政策。仿佛是为了强调这一点,特朗普发表推文宣布蒂勒森的离任——在国务卿本人发表声明之前。蒂勒森对特朗普缺乏影响力,再加上他在任期间国务院人员流失严重——和历史上的其他国务卿相比,他用更短的时间让国务院变得一团糟——这使得他的任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的首席执行官,蒂勒森似乎完全有能力来有效管理一个像国务院这样的庞大官僚机构。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和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之类的主流共和党外交政策专家都对这一人选表示赞赏。但是蒂勒森没有跟国务院的人建立起良好关系,而是依靠由几个长期心腹组成的狭隘小圈子。马斯格雷夫说,这一决定“构成了他失败的核心”,因为这使蒂勒森难以在白宫内部获得影响力,也让他不清楚自己手下的工作人员能做些什么,从而难以有效地部署这些人员。马斯格雷夫说:“蒂勒森有6个、或许是12个助手,他们并不熟悉华盛顿,特别是不熟悉国务院。但他似乎很依赖这些人,他们忠于他,他也了解对方。但这么做的代价是,他不跟大楼里的其他人建立关系。”假如蒂勒森和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建立起更密切的关系,那么他或许会明白,支持削减本部门的预算和裁员将使他们变得士气低落。他或许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并让总统听进去。也许他会更有能力说服白宫相信他对政治任命的判断。蒂勒森是一个惊人的败笔。他说多做少,损害了国务卿的信誉。蒂勒森任人唯亲,但他让心腹担任国务院半数要职的努力在14个月内就宣告失败。外交界士气低落。他是二战之后美国最低效、最没用的国务卿。他与特朗普和其他人都合不来。
蓬佩奥,商人转政界的投机客。1986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参加美国陆军,驻扎东西德边境,退役后在九十年代初获得博士学位,其后直到2010年一直在航空制造和石油行业谋生。2010年47岁时当选国会议员开始从政。2017年1月被特朗普任命为中情局局长,2018年5月被特朗普任命为国务卿,接替被辞退的蒂勒森。2021年1月离任,当月1月19日被伊朗宣布制裁,21日被中国宣布制裁。目前在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上班谋生。
蓬佩奥个人没有什么经济资本,也没有什么政治资本,是典型的“墙头草”,投机客。美国大选初期,蓬佩奥是特朗普党内对手卢比奥团队的成员,并且是共和党内反对特朗普最激烈的一个。但随着大选局势明朗,蓬佩奥立即掉转立场,很快找到彭斯引荐投入特朗普怀抱,在特朗普当选后、上任前,频繁跑到纽约拜见特朗普大肆拍马逢迎,投其所好地“表忠心”,其人生追求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奶便是娘”,谁掌权就跟谁,所以特朗普一上任就把他提拔为中情局局长。
顶替蒂勒森后,蓬佩奥与特朗普关系不错。他每天向特朗普汇报情报工作,与总统见面比其他人多。特朗普和他聊过移民改革、对国会议员的态度和其他许多不在中情局局长职责范围内的话题。他是为数不多敢于向特朗普报告‘坏消息’的人。换句话说,他和总统有某种情感交流。他被特朗普视为成功的‘麻烦解决者’。”
布林肯,后冷战时代的典型美国政客。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法学院毕业短暂从事法务工作,80年代末进入政界,先后就职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2013——2014.11任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2014.11任副国务卿。
布林肯则代表了典型的美国政客,从年轻时期就投身美国政治,在官僚体制内深耕几十年,对美国政治正确的从政之道、零和博弈的外交理念把握的十分纯熟,其人生价值追求在于登上权力和位置的巅峰,与同样在官场沉浮了一辈子的拜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与个人性格特点、人生经历、政治立场、个人价值追求等等相对应,三任国务卿在对华政策上差异巨大。
蒂勒森——中国是“新帝国主义”、“经济殖民主义”。蒂勒森所在的美国石油行业得益于全球化,他所代表的是美国的传统建制派和全球垄断资本集团,所以其外交主张无不以全球竞争为出发点。蒂勒森的“经典”主张体现在这段讲话:“能源独立不可能实现,”能源独立不仅不现实,而且也不可能实现,我甚至不能肯定这是否值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里;我们的经济相互依存。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我们的依赖变得多样化。他最有代表性的对华政策就是给中国扣上“新帝国主义”,把中国在南美、非洲的经贸合作视作“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极力遏制中国在新兴市场与美国展开竞争。
蓬佩奥——“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蒂勒森在外交上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其外交政策的导航器基本就是个人的政治前途,即无底线地追随大权在握的特朗普,他最具代表性的对华政策是在克萨斯州A&M大学的演讲:“我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如此厚颜无耻,令人瞠目结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攻击中国发展道路,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歪曲中国改革开放,抹黑中国与外交伙伴的互利合作,在南海问题、华为5G设备、贸易问题、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对中国集中发表一系列负面言论,对中国内政外交进行污蔑。
布林肯——“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布林肯同拜登一样,是在冷战背景下训练和成长起来的美国政治“精英”,痴迷与意识形态对抗,坚信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醉心于零和博弈,总想将对手置于死的而后快,是个后冷战时代的狠角色。到目前为止,他所暴露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对华政策是1月24日的演讲:“没有比中美两国之间更复杂、更重要的关系了,中美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对抗性成分越来越多,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会在菜单上”,意思很清楚:在他看来,美国如果不作为一名食客在餐桌上把中国吃掉,那就只能作为一道菜被中国吃掉,中美之间是一场不可调和、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斗争。
相比较而言,在奥巴马时代以来的所有美国国务卿当中,蒂勒森、蓬佩奥基本属于不入流的从业者,布林肯是除了希拉里之外,最有章法、最为阴险、最为毒辣的一位,将会为中国外交制造很多被动和麻烦,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布林肯。
蒂勒森跟中国打的是经贸战,蓬佩奥跟中国打的是政治战,布林肯跟中国打的是后冷战。而后冷战是大国间全方位、综合国力的长期博弈。
这三任国务卿不同的对华策略,既是个人性格、专业特长的体现,更是美国遏制打压中国政策步步升级的结果,是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的“活化石”,。几何学上有句话叫“三点一线”,从蒂勒森、蓬佩奥、布林肯这三任美国国务卿身上,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美国对华政策的未来走向,无论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人民,必须保持稳如磐石的大国定力和众志成城的国家意志,做好坚决斗争、长期斗争的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