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艰辛,每个人创业都不容易,就算是现在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大佬也不例外,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也很惨,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
1
马云:创业失败4次,失声痛哭
● 2次求职,因相貌“超丑”被拒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 搞“翻译社”生意惨淡,靠卖袜子补贴
翻译社是马云初次创业,当月营业额是200多块钱,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1994年,海博翻译社诞生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5人
● 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抱头痛哭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也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
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众人抱头痛哭!
这也意味着马云30岁开始,连续第4次创业失败。
● 京东面临倒闭危机,一夜白头
体现刘强东的“老板”气质,或许就是额前的小撮白发。
2008年,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一个月之间,刘强东便愁白了头,直到现在也没有重新变黑 。
3
马化腾:27岁时创办腾讯,
为拉到3w用户量,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马化腾创业的艰辛说: “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量,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
没办法就自己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量上来了,但还是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腾讯最早的办公室,是借了朋友的舞蹈室,还挂着80年代“迪斯科”风格的霓虹灯;后来才搬去赛格;兄弟们加班累了,还可以舞一曲儿放松心情。
4
柳传志:在传达室创办联想
最艰难时夜夜失眠
● 40岁在中关村摆摊卖旱冰鞋,电冰箱
1980年代,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联想诞生在一间20平方米传达室里。
虽然政策给与的支持很多,但创业成立之初,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发展方向。
1984年,柳传志带着10名科研人员在传达室创业
柳传志后来回忆说:“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包括柳传志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 拿着板砖去讨债,蹲点等候
“如果在跟IBM订货之前,能打去100万美元,大概就折扣40%,那就可以大赚一把。”于是,柳传志找人担保后,跟银行借了300万。
经人介绍,柳传志找了一家进出口公司,让他们把这个钱换汇打过去。柳传志就回了北京,当时还留了个同事在那看着他。结果快一个礼拜也没消息。
柳传志急得连表都没戴,立刻飞到深圳,到那去找发现人没了,当时真吓傻了,“带着板砖在他家憋着,最后人家自个出来了,人家说你那钱我给你挪用了”,最后事情也耽误了。
5
宗庆后:42岁蹬三轮车走街串巷
叫卖冰棒,文具
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同年,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
当他戴着草帽、蹬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为了发煤炉子需要的“打火石”,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单位吵的不可开交……,十多年后,娃哈哈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42岁宗庆后瞪着三轮车奔走街头
6
潘石屹:家当只剩80块
连睡觉棉被也卖掉了
● 从铁丝网下面爬进深圳开始创业
1988年春节一过,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连睡觉用的棉被也一并卖掉了,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当潘石屹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由于没有特区通行证,潘石屹还不能直接进深圳。无奈之下,潘石屹还得在这笔少得可怜的“创业资本”中拿出50元找“蛇头”带路,从深圳海关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偷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 自荐海南当厂长,发电机一月被偷三次
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管理起来却不容易。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三次。”
“人刚刚躺下,电灯突然灭了,那肯定是发电机被偷了,于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动了、弃机而逃。”
“更麻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年轻时候潘石屹
每位创业者都像只“孤狼”,历经千辛万苦,或许也想暗中放弃,是信念,是朋友,是梦想,让它们义无反顾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