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大唐历史上,到底有几位不被承认的皇帝?

news.xixik.com   2021/6/1 19:19:0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唐朝从618年建国开始到907年亡国,一共历经289年,一共传了14代共21帝。在二十一位皇帝中,有二十位皇帝是姓李的男皇帝,一位是女皇武则天。唐朝因为外患(吐谷浑、吐蕃等外族)或内因(宗室自立)也诞生了几位不为正史所承认的皇帝。

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代,唐朝时期有四位不被正史所承认的皇帝,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唐”,并改元“武德”。继隋朝之后一个崭新的朝代也即将到来。我们都知道,唐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都见证了大唐帝国的荣光,那是一个海纳百川,无比包容的时代。我们熟悉“唐人街”这一称呼也正是出自唐朝。从618年建国开始到907年亡国,一共历经289年,一共传了14代共21帝。在二十一位皇帝中,有二十位皇帝是姓李的男皇帝,一位是女皇武则天。

除了历朝的惯例,追封祖先为皇帝,立太庙供奉之外,这二十一位皇帝都是正统历史上的皇帝。其实了,在289年的统治期间里面,唐朝因为外患(吐谷浑、吐蕃等外族)或内因(宗室自立)也诞生了几位不为正史所承认的皇帝。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一般来说,在一个朝代的历史上,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管是一代明君,还是昏庸无能,都会得到史家的认可,将其写入正史。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正史的认可,也就无法载入正史名册中。

不被承认的皇帝一般是以下的几种情况。要么是当皇帝时被太后或权臣控制。自己完全没有自主权,再加上时间短就被废或被杀。要么是在王朝的更迭或叛乱过程中,自立为帝,不被后世承认。

下面来盘点一下大唐历史上,都有哪些是可能不被历史学家承认的大唐皇帝。那些不被正史承认的唐朝皇帝是谁?

第一个有争议的是唐殇帝李重茂——是被正史承认的傀儡皇帝

李重茂,又称唐殇帝,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子,年少时封为北海王,之后又被封为温王。

要说李重茂,要先说一下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两兄弟,都被列为“六位帝皇丸”的李显与李旦兄弟。他和他弟还有她,竟然都可以称之为六味地黄丸

这哥俩,分别是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哥哥(弟弟)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儿子是皇帝。这哥俩先列上的主要原因是他俩当的皇帝是武则天底下的傀儡,然后还都被武则天废掉了皇帝位。最后武则天自己当了皇帝,武则天登基把国号改为周,可以说是开创了女人当皇帝的历史。在武则天当皇帝时候,也创造了中国历史少见的太平盛世。但是,她篡夺了李唐王朝的政权,让李家的旧臣都是愤愤不平。于是在武则天晚年时候,以张柬之为首的李唐王朝忠臣们就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让位,把皇位传给儿子唐中宗李显。

李显之后,李旦还当上了皇帝,这哥俩庙号分别是唐中宗和唐睿宗。这哥俩是绝对没有争议的皇帝。

史书记载,唐中宗十分软弱无能,对于老婆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受了老婆的怂恿,提拔老丈人为宰相,所以才会被武则天废黜流放房州。

韦后在李显落难的时候,帮了他很多。当初李显被废掉以后,他一度认为武则天会杀掉他,所以战战兢兢差点自杀。多亏了韦后在一旁鼓励李显,告诉他不能轻言放弃。所以活下来的李显非常感激自己的媳妇儿,并且告诉韦后,将来他要是重新上位,那就随便她怎么搞都行。武则天不仅废掉了李显的皇位,而且还将韦后的族人赶尽杀绝。韦后的父亲韦玄贞被发配钦州而死,老妈崔氏也被杀掉,四个兄弟全都被杀光。这个时候的韦后没有崩溃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她不仅自己没有崩溃,她还努力安抚自己的丈夫李显,杜绝李显自杀的念头。毕竟他们还有唯一的希望,嫡长子李重润。 当李显被重新立为皇太子的时候,韦后似乎看到了复出的希望,但是她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居然找了个借口把她唯一的儿子李重润给杀了。这件事彻底浇灭了韦后内心的最后一点良知,或许她变坏就是从这儿开始的吧。从此以后,她开始醉心于权力,她知道只有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够任意主宰他人的性命,至于良知,早就已经不值一文。所以她为了权力甚至可以跟武三思私通,为了权力甚至可以毒杀自己的丈夫。

时隔多年唐中宗再次登基,遵守当初的诺言,将韦氏册封为韦皇后,仿效李治让她掌管大权,逍遥自在。

韦后与武则天家族的武三思勾结,干预朝政,唐中宗李显恍如一个傀儡皇帝。当韦后专政之后,李显与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有了专政的野心,野心渐渐膨胀,想学武则天再创一个女人专政的朝代。李显却也是没出息的人,只知道迁就老婆与女儿。后来在大臣们的指点下,他开始收缩权力,结果却遭到了骇人听闻的厄运。李显本来是想让老婆女儿收敛一点,所以回收了她们的一些权力。但是这件事彻底触怒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被野心蒙蔽了的两个人,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居然出手将唐中宗给毒死了。

在这一点可以看到,韦后与安乐公主可谓是心狠手辣,人神共愤。韦后也忘记一点,武则天不是毒死丈夫唐高宗李治的,是得到儿子禅让的。为了平息众怒,在心腹大臣的提醒之下,只能找一个傀儡,于是立唐中宗第四子李重茂当皇帝。

丁亥,殇帝即位,时年十六。尊皇后为皇太后;立妃陆氏为皇后。

甲申,乃发丧。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

原因是李重茂便于掌控,以方便韦皇后手揽大权。李重茂并不是韦后亲生,之所以立他为皇帝,其实就是想要过度一下,然后再自己当一把皇帝瘾,这也是学习武则天来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傀儡皇帝,李重茂处境悲凉,没有亲政的机会,而韦太后也是野心勃勃,一心只想效仿武则天,成为下一个女皇。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重茂如履薄冰,任凭韦太后 “垂帘听政”,还有一个姐姐叫安乐公主,对权力极度渴望,希望能够当皇太女(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六月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年五十五。——《旧唐书》),果然是母女一条心。

李重茂战战兢兢,韦太后和安乐公主母女沾沾自喜,韦后的行为,首先惹得李唐宗室不满于让最高权力转到外人手里,也惹得太平公主不满,他们认为韦后大逆不道,毒死了唐中宗。李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将韦太后母女以及上官婉儿等人杀死,彻底铲除韦外戚势力,史称“唐隆政变”。

“闭宫门及京城门,分遣万骑收捕诸韦亲党。斩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于东市之北。中书令宗楚客衣斩衰、乘青驴逃出,至通化门,门者曰:‘公,宗尚书也。’去布帽,执而斩之,并斩其弟晋卿。相王奉少御安福门,慰谕百姓。初,赵履温倾国资以奉安乐公主,为之起第舍,筑台穿池无休已,紫衫,以项挽公主犊车。公主死,履温驰诣安福楼下舞蹈称万岁;声未绝,相王令万骑斩之。百姓怨其劳役,争割其肉立尽。秘书监汴王邕娶韦后妹崇国夫人,与御史大夫窦从一各手斩其妻首以献。邕,凤之孙也。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巨源闻乱,家人劝之逃匿,巨源曰:‘吾位大臣,岂可闻难不赴!’出至都街,为乱兵所杀,时年八十。于是枭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首,尸韦后于市。崔日用将兵诛诸韦于杜曲,襁褓儿无免者,诸杜滥死非一。是日,赦天下,云:‘逆贼魁首已诛,自余支党一无所问。’以临淄王隆基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薛崇赐爵立节王。以钟绍京守中书侍郎,刘幽求守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麻嗣宗行右金吾卫中郎将。武氏宗属,诛死流窜殆尽。侍中纪处讷行至华州,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张嘉福行至怀州,皆收斩之。这时候的韦皇后临朝摄政才不到一个月。

这时候,李重茂虽然还是皇帝,但是这时候的他已经失去了合法性,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肯定不会允许他继续坐在皇位上。“刘幽求言于宋王成器、平王隆基曰:‘相王畴昔已居宸极,群望所属。今人心未安,家国事,相王岂得尚守小节,不早即位以镇天下乎!’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况亲兄这子,安肯代之乎!’幽求曰:‘众心不可违,王虽欲高居独善,其如社稷何!’成器、隆基入见相王,极言其事,相王乃许之。甲辰,少帝在太极殿东隅西向,相王立于梓宫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乃以少帝制传位相王。时少帝犹在御座,太平公主进曰:‘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遂提下之。睿宗即位,御承天门,赦天下。复以少帝为温王。”“于是少帝逊于别宫。是日即皇帝位,御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并原之。”就这样,李重茂就这么被太平公主一把拉下了皇位。从登基到被废,前后仅有17天而已。“景云二年,改封襄王,迁于集州,令中郎将率兵五百人守卫。开元二年,转房州刺史。寻薨。”时年20岁,葬于武功西原。《旧唐书》说:“天将涤荡昏氛,非重茂所能枝也。”李重茂死后被谥为殇帝。他在懵懂中登基、退位,最终又离奇死去,李重茂的人生纯属一场悲剧。

政变过后,在太平公主的威逼利诱下,李重茂与皇叔李旦登上城楼,告诉京城百姓不要担心,叛乱已经得到解决,并下令全城百姓免去半年的税负,全城一片欢呼。

过了几天之后,李重茂终于迎来人生最尴尬的时刻,在层层压力之下,宣布让位给皇叔相王李旦。李旦作为王爷,可以说是又惊又喜,但是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于是假装推辞,半推半就登基称帝,脸上却笑开了花。

从登基到退位,李重茂都是被迫选择,在患得患失间茫然无助,当他宣布退位之后,接下来是新老皇帝交接环节,由于自己一动不动,场面很是尴尬。最后太平公主来到他身前说到:“新皇登基是天命所归,孩子,这个位置你该让出来了。”于是让李旦缓缓坐上龙椅,又被太平公主按着跪下,高呼皇上万万岁。刚当了17天皇帝的李重茂拉下了皇位。

身世坎坷的李重茂,被迫登基、十九天被废、被贬凉州,最后一年不到就离奇去世,年仅20岁,实在令人疑惑。

李重茂是无辜的,他只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李重茂上台的时候才15岁,什么都不懂。他没有强大的后台,没有显赫的地位。突然被拉上了皇位,其实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陷入危机的征兆。17天以后,他被赶下了台,如果这就算了的话,他还能安然做一个老百姓,运气好的话,还能做回王爷。结果他的运气似乎不是很坏,被改封为温王,但是过了几年李隆基上台以后,这位17天的天子,莫名其妙就死掉了,死的时候才不过19岁。

他的死因其实大家一目了然,那就是因为曾经做过皇帝,是李唐王朝的不安定因素。像他这样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被反对派利用,再次成为傀儡。所以这位17天的皇帝,在历史上并不被承认,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如同司马迁没有给汉惠帝刘盈作本纪一样,他们是没有资格跟实权皇帝相提并论的。

历史就是这样巧合,由于李重茂的退位,使大唐有了“开元盛世”。却也因为李隆基的继位,也有了大唐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的“安史之乱”。

因为李重茂当皇帝的时间也短,有时候历史就会把他忽略掉。

有很多人都说殇皇帝李重茂是正史中不被认可的皇帝,但实则不然,他就是被正史认可的皇帝。

“殇皇帝重茂,中宗第四子也。圣历三年,封北海王。神龙初,进封温王,授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未出閤。景龙四年,中宗崩,韦庶人立重茂为帝,而自临朝称制”—《旧唐书高宗中宗诸子》

“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 甲申,乃发丧。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新唐书本纪第五》“二十四史”中为什么会有两部“唐书”两部“五代史”

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就可知,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在《新唐书》,李重茂皇帝的身份都是被认可的。比如在《旧唐书高宗中宗诸子》中,介绍李重茂时,称他为“殇皇帝重茂”,因此,试想如若史书不认可他的皇帝身份,又怎会称他为“殇皇帝”呢?所以说,其实李重茂还是被历史学家承认的大唐皇帝之一的。

即使是放在唐代,李重茂皇帝的身份也从未被否认过。

唐睿宗李旦是如何继位的?如《旧唐书高宗中宗诸子》所言:“及韦氏败,重茂遂逊位,让叔父相王,退居别所”,那是从李重茂的手中接过皇位的,是在以李重茂的名义所颁布的禅让诏书的传位下,继承皇帝之位的。试想,如若当时李旦、群臣不认可李重茂的皇帝身份,他们会让他颁下禅让诏书吗?显然不可能。若李旦等人不认可他的皇帝身份,他们大可直接宣称他是伪帝,然后直接废掉他,李旦直接登基。

所以,既然李旦都需要让李重茂颁下禅位诏书,才可以继承皇位,而群臣也都认可这份禅位诏书,那就是说明李重茂的皇帝身份是被认可的,是被天下人所承认的。

其实想来也是,虽说李重茂是由韦后扶持上去的,但是他的继位却是合法的,是按照朝廷的礼制来的,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李旦、李隆基及百官可都是跪在李重茂的面前,口呼万岁的。其后,李重茂登基,及改元的消息也是跟随着诏书传至全国的,百姓也都认为他就是大唐新一任的皇帝。所以,在当时,李重茂的皇帝身份是名正言顺,是被天下人所认可的存在。

因此,李重茂又怎么会是一个不被认可的大唐皇帝呢?

只能说,炀皇帝李重茂时运不济,朝廷中出现了李隆基、太平公主这二位不甘于屈居他人之下的。

如若没有这两个人,大唐皇位多半就会是李重茂一脉的。虽说,这期间出现韦氏专权,但以韦氏的智慧,那定然是做不了第二个武则天的,等李重茂成年后,在群臣的协助,这天下大概率会被他实际控制。

当然,历史就是这样,总是充斥着各种的必然,及各种的巧合。正因李重茂的退位,大唐才出现了“开元盛世”,正因李隆基的继位,大唐才出现了“安史之乱” 。

1、李重茂的哥哥谯王李重福,自立为帝,但很快被灭

李重福(680年—710年)唐中宗(李显)庶长子,生母不详,唐朝宗室。初封唐昌郡王,后改封平恩郡王,进封谯王。

其实在李重茂当皇帝前,李重茂的哥哥,李重俊就曾谋反过,只不过,他的谋反,并没有建立在自立为帝的前提下,所以,他是完全不算的。我们正式说的是李重福。

这哥们是咋回事呢。

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驾崩,温王李重茂继位,改元“唐隆”,韦皇后为皇太后,独揽大权,韦皇后想像武则天一样当女皇帝,所以李重茂这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同年六月,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拥立唐睿宗(李旦)重新继位,史称“唐隆政变”。唐睿宗(李旦)继位后,身在外地过得并不如意的李重福,被新皇帝李旦还照顾了一把,升了升官,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

新皇登基乃是喜事,自然值得祝贺,但祝贺之人并不包括皇室的所有人。

但是很快的,张灵均、郑愔等人不满唐睿宗继位,于是忽悠李重福自立为帝了,建年号“中元克复”(这年号就很山寨),唐睿宗为皇太叔(皇季叔),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女就没有皇太侄)。理由就是,李显死了。就算现在李重茂被拉下马,那再当皇帝的人,也应该是李显的儿子们啊,怎么能是李显的兄弟李旦呢,这与法理上说不通啊。

就这样,被忽悠的李重福也深以为然,于是两人就琢磨要去夺了洛阳,然后据守洛阳振臂一呼,就会应者云集,这不就成了吗?

于是,李重福就以皇帝自居,然后还派人去洛阳招募人才。以便起事。

但派去的人比较笨,没咋发展呢,就被发现了,洛阳太守一看,心说,李重福这哥们有病吧,什么和什么呀你就当皇帝啊。

于是,当李重福来到洛阳时,发现洛阳城门紧闭,自己完全没有夺来的可能啊。

当时呢,手下还给他整了百十来人一块起事,但百十来人,能干个啥啊,刚打个城门,结果就在坚城利箭之下,几下就成了渣渣。

然后李重福一看不好,就逃到了山里,东都留守裴谈等派兵搜索,第二天眼看被搜捕到了,自己心一横,跳河自杀了,时年三十一岁。遭碎尸示众三日,后以三品官吏礼节安葬。

李重福当他自立的时候,人李旦当皇帝当的好好的,所以,李重福勉强算是一个唐史上不被承认的皇帝。

2、广武王李承宏,被吐蕃立的伪帝

李承宏(?—763年)邠王(李守礼)之子、章怀太子(李贤)之孙,生母不详,唐朝宗室,封广武郡王。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地方藩镇割据,不再服从朝廷。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但是之前趁着安史之乱,正在兴旺之际的西藏高原的吐蕃,趁机向外扩张,深入到陕西一带,兵锋直逼长安。而西部的边将,因为与朝廷有矛盾,竟然放任吐蕃东进。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宝应二年),吐蕃军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剑指长安,唐代宗李豫逃到陕州避难;

吐蕃于是占领了长安,吐蕃进入长安后,竟然还突发奇想,立了一个伪帝李承宏。

李承宏本是章怀太子李贤之孙。李贤是李冶之子,李显与李旦的二哥。因此,李承宏也算是比较近的宗亲了。

关键时刻,代宗再次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反击吐蕃。

郭子仪迅速组织兵力反击,命百骑兵出陕西蓝田,在田地间骑行游荡,荡起的尘土飞场好几里,让人以为唐军众多,然后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

随后又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

就这样,几乎没费什么力,吐番兵就因惊恐吓走了,全部撤离长安。

长安只陷落了十五日的被唐军收复。当然,长安城以及可怜的百姓却被吐蕃兵洗劫一空。

郭子仪回到长安后,把李承宏押到行在。李承宏没有被立即处死,后来被唐代宗下诏问责。然后安置于虢州,不久莫名奇妙死去,你懂的。

此时,唐朝皇帝唐代宗,李承宏也称得上是不被承认是皇帝。

3、绛王李悟,唐朝后期权宦斗争的牺牲品

公元826年,唐朝已经接近了尾声,唐敬宗李湛喜好玩乐,不理朝政,结果是权宦与宰臣勾结,朝廷一片混乱。

结果在一次饮酒玩乐中,宦官刘克明因妒忌其他权臣的权力,于是密谋杀死皇帝,另立新人,以谋求拥立之功。

就这样,年仅十七岁,登基刚刚一年的唐敬宗李湛在酒醉之时,被宦官杀死了。

随后,刘克明,苏佐明等人矫诏,让唐敬宗的叔叔绛王李悟代理监国。并准备随后即位为帝。

但他们的阴谋败露,两天后枢密使王守澄、中尉梁守谦率禁军攻入宫中。杀死了刘克明和苏佐明,顺便也诛杀了绛王李悟,随后拥立唐文宗李昂登基为帝。

李悟,还未还得及称帝建制,仅仅行了两天监国之职。就被杀了。也没有谥号

4、晚唐前废帝襄王李熅[yūn]

李煴(?—886年)生父生母不详,伊吾郡王(李宣)之孙、襄王(李僙)曾孙、唐肃宗(李亨)玄孙,唐朝宗室,嗣襄王。

公元886年,这可真是到了唐朝的末期了,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僖宗李儇 ,看到这个庙号,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个皇帝也不是个干正事的主,他当皇帝的时候,只有12岁,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中间还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社会民不聊生。

光启二年(886年)宦官田令孜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土地归属产生矛盾,宦官田令孜便挟持唐僖宗(李儇)出逃兴元府。因病无法追上唐僖宗(李儇)等人的李煴在邠宁节度使朱玫的胁迫下以襄王身份监国,并返回长安,在朱玫胁迫的大臣劝进下称帝,改元“建贞”。同年十二月,朱玫部下王行瑜自凤州入京师,朱玫被杀,李煴等人随后出逃河中。

公元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依附权臣李克用,攻击田令孜,然后攻入长安,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凤翔。

李熅(宗亲,唐肃宗李亨的曾孙)因病滞留长安,于是被朱玫所得。

朱玫很高兴,于紫宸殿拥立李熅称帝,改元建贞。僖宗被尊为“太上元皇圣帝”,

好日子没过两个月,僖宗以正统为号召,把王重荣和李克用争取过来反攻朱玫,很快的,各路人马又攻入长安,李熅被裹胁着逃路,被王重荣抓住,然后杀死,以庶人之礼安葬,首级送给了僖宗。

李熅只坐了2个月名义上的皇帝,死后无庙号谥号,史称前废帝。

5、德王李裕,唐朝的末日悲凉

李裕(?—905年)唐昭宗(李晔)长子,封德王。

光化三年(900年)九月,宰相崔胤与唐昭宗(李晔)图谋尽诛宦官,宦官们都非常恐惧,因此谋划废黜唐昭宗(李晔)以太子李裕监国,并引藩镇李茂贞、韩建作为后援。同年十一月,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发动政变,唐昭宗(李晔)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称帝。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李晔)复位,李裕复降德王。905年,朱温令蒋玄晖诱杀唐氏诸王,德王李裕等被诛。

随后,刘季述迎太子李裕进宫,开始监国。

十一月初七日,又矫诏令李裕即皇帝位 ,更名李缜;以唐昭宗为太上皇,积善皇后为太上皇后。

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又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进攻刘秀述,刘秀述被诛。

崔胤迎昭宗复位,李裕降回为德王。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李裕称帝,是在刘秀述的胁迫下,昭宗时期,对李裕只是复降为德王,并没有过多指责。

但是,此时后来已经掌握国家大权的朱温(后来的五代十国中,梁朝的开国皇帝)却担心李裕长大,对自己不利,于是,放言,李裕因为窃过皇帝位,应该诛杀。此时已经完全受制于朱温的唐昭宗反过来哀求朱温,不要杀。此举却引得朱温愤恨。于是朱温派手下杀死了唐昭宗,然后立李柷为帝。

904年,朱温又担心唐宗室对自己不利,于是令蒋玄晖诱杀唐氏诸王,德王李裕一同被诛。

德王李裕当皇帝时,唐昭宗还在,因此,他的皇帝并不被承认。死后也没有谥号

公元907年,李柷被朱温废掉,朱温自己当了皇帝,建立梁朝。五年后,李柷被朱温鸩杀。朱温给其上谥号为唐哀宗。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