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独立的国家有;
1,已获得联合国承认的: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2002年5月独立);
黑山共和国(2006年6月);
南苏丹共和国(2011年7月)。
2,未获得联合国承认的:
科索沃共和国(2008年2月);
阿布哈兹共和国(2008年8月);
南奥塞梯共和国(不详);
东帝汶——2002.5.20
21世纪首个新生国家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2002年5月20日,依靠联合国维和部队,脱离印尼军队占领,不再是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当是本世纪第一个独立的新国家。
前葡萄牙殖民地,1859年荷葡分治帝汶岛,帝汶岛东部和欧库西-安贝诺飞地归葡萄牙。
1975年葡萄牙在推翻萨拉查独裁统治后,允许东帝汶以民族自决定国运。然而直到21世纪初东帝汶才正式建国,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1975.12印尼出兵东帝汶,并宣布其为印尼的第27个省。
经联合国多轮斡旋,1998年印尼同意东帝汶可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联邦,结果78.5%的选民赞成独立。
2002.5.20东帝汶共和国正式诞生。
黑山——2006.6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通过新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尔和黑山”,另规定两共和国有权在2006年2月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2006年5月,黑山共86.3%的登记选民参加投票,以0.5%左右的微弱优势超过了公决法案规定的独立标准——55%。2006年6月3日,独立公投以微弱优势通过后,黑山议会宣布从塞黑独立——黑山共和国(Republic of Montenegro)。“巴尔干兄弟”之黑山现状,才62万人口美女如云
黑山虽然地狭山险林密,却承担了前南联盟的全部出海口。黑山总人口仅60余万,其中黑山族占43.16%。
2017.6.5黑山正式加入北约,北约在巴尔干扩展势力真可谓不遗余力。
南苏丹——2011.7.9
2011年7月9日零时诞生,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在南北苏丹的过渡带,伊斯兰游牧民族和非洲部落彼此相聚却极难相融。2011年南苏丹根据6年前的内罗毕和平协议举行全民公决,结果以98.83%的超高支持率蜕变为世界公认的最年轻的主权国家。
南苏丹属欠发达国家,虽石油资源丰富(约占原苏丹总量的65%),然炼油及向域外输送均需借助北邻苏丹。独立伊始,南苏丹外部因石油过境费和边界争端同苏丹龃龉不断,内部因频繁的部落冲突使国家建设难以进入议事日程。南苏丹和平之路仍遥遥无期……
国家更名
塞尔维亚和黑山(Serbia and Montenegro):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改名“塞尔维亚和黑山“,不过该国于3年后解体,成为本世纪迄今为止最短寿的国家。巴尔干猛虎南斯拉夫也走向解体 最终一分为七国
塞尔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erbia):2006年6月5日,塞尔维亚议会也宣布独立,成为塞黑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就此彻底解散。当然,这还不是分崩离析的终点。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2008年5月28日,制宪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自此延续240年的沙阿王朝宣告终结,贾南德拉国王一夜之间成为平民。
缅甸联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2008年8月15日,缅甸通过新宪法,更改国名、国旗,并宣布在未来实行总统制。
利比亚国(State of Libya)。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2013年5月,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更名为利比亚国。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2004年1月26日,卡尔扎伊签署宪法,将国名改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The 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阿富汗曾用国名,使用时间为1997年10月至2001年。 2021年8月19日,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宣布组建新政府,并向外界公布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政府建构。截至目前2021年10月31日,尽管塔利班与中国、俄罗斯等多国开展互动,但尚未有国家正式承认塔利班政权。
巴巴多斯共和国(Barbados),2021年11月30日,巴巴多斯宣布改制为共和国。巴巴多斯退出的是英联邦王国,不是退出英联邦,巴巴多斯改为共和国 英国女王不再是这国元首了。
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国家
索马里西南国(Southwestern Somalia):2002年4月1日,当地氏族建立自治政府,具有事实独立国家地位,不过未得到任何国家承认。
科索沃共和国(Republic of Kosovo):200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单方面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虽然塞尔维亚始终坚决反对,但是对此也无能为力。
科索沃的外交承认状况,蓝色的是正式承认并建交的国家和地区。橙色的是已经宣称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和地区,浅蓝色的是尚未正式承认但倾向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和地区,褐色的是表达对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关切,待进一步行动的国家和地区。灰色的是目前未表态的国家和地区。
科索沃获得美国等110多个国家承认,但在塞尔维亚的外交压力下,现已变成90多个。海牙国际法庭裁定其独立并未违反国际法。而被一百多国家承认的科索沃,为什么现在只是联合国观察员身份?其实说起来这也没什么,因为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坚决反对,所以即便是再有一些国家承认,也是没有多大用处,毕竟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
科索沃位于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说起来科索沃的历史非常悠久,现科索沃属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最早生活在这里伊利里人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他们在这片土地平静的放牧。但是在6世纪末大批斯拉夫移民来到了这里,把伊利里人赶向了丘陵、山地。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族还建立了国家,成为了科索沃的主体民族。
15世纪奥斯曼帝国踏足科索沃时,世居在此的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至基督教主导区,而皈依伊斯兰的阿尔巴尼亚人则填补了空缺。但是几百年后,奥斯曼衰落了,巴尔干半岛诸国开始纷纷追求独立。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奥斯曼帝国败退,科索沃又一次回到了塞尔维亚手中。但是其中阿尔巴尼亚人占了不少,两个民族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二战后科索沃并入了塞尔维亚共和国,一起加入了南斯拉夫。而双方争来争去,结果都成了南斯拉夫的地盘。不过即便如此,在南斯拉夫时期,双方也是谁也不甘示弱,毕竟民族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正是由于长期复杂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的恩怨情仇,导致两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才是科索沃的主人,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南斯拉夫解体后,分为了数个国家,科索沃的阿族人自行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随后战争爆发了,巴尔干这个火药库又一次引爆了。可是这个时候北约掺和进来了,在北约看来,南联盟有点不听话。北约开始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结果塞尔维亚妥协了,从科索沃撤兵了,而科索沃被联合国接管了。可科索沃还是在2008年独立了,这中间西方的因素非常重要。如果单凭科索沃的能力,想要正常的实现独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认同科索沃独立的国家除了塞尔维亚外也不少,毕竟这种追求独立的方式不能被接受,否则容易引起多米诺效应。至于科索沃以一个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联合国,恐怕为时尚早。
从情感出发,科索沃是13-14世纪强盛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可谓塞族文明摇篮;但从民族角度考量,科索沃已经完全阿尔巴尼亚化了,塞族占比已不足10%,且持续锐减中。
南奥塞梯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Ossetia):2008年8月26日,在俄格战争停火13天后,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协议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得到了俄罗斯、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瑙鲁等九个国家的承认并与其中八个建交。
南奥塞梯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地区,同俄罗斯境内的北奥赛梯隔高加索山脉相望,和俄罗斯、格鲁吉亚接壤,土地面积为3900平方公里(0.39万平方公里),人口为7.2万。南奥塞梯原本是独立国家,在1801年,他和邻国格鲁吉亚一起被沙皇俄国吞并了,成了沙俄的土地。虽超2/3为奥赛梯人,但因山峦阻隔沟通不畅,及依附格鲁吉亚封建贵族公爵的历史传统,南奥塞梯遂在苏联时代被划归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南奥塞梯成了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南奥塞梯以前不属于格鲁吉亚,他也不觉得自己属于格鲁吉亚。双方貌合神离,常剑拔弩张,2006年南奥塞梯99%选民赞同独立的公投更加剧了本就脆弱的紧张关系。2008年8月俄格冲突后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目前承认南奥塞梯的国家另有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和瑙鲁(承认阿布哈兹的国家同)。
阿布哈兹共和国
阿布哈兹,又译作阿布凯西亚,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首府在苏呼米。人口数量242862人(2013年),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东正教。阿布哈兹0.886万平方公里的濒海低地,位居黑海和高加索山脉脊线之间。濒黑海东岸,处在一条狭长的滨海低地,一些山嘴切割其间,这些山嘴逐渐升高形成一个被海水和河水冲蚀的阶丘组成的前陆地带,最后与高加索山的陡峭山坡混成一体。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兹宣布独立,阿布哈兹问题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主要纠纷之一和两国之间一系列紧张局势的源头之一。1992年8月,高加索地区最激烈的族际冲突之一--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发展成一场持续了14个月的大规模战争。近30万格鲁吉亚族裔逃离阿布哈兹,使阿布哈兹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俄格冲突后,格鲁吉亚彻底失去了对阿布哈兹的掌控(12.5%的领土和200km海岸线)。
2008年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签署命令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2008年9月10日,俄罗斯与阿布哈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2008年12月2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俄罗斯计划在2009年与阿布哈兹签署一份关于军事合作以及边界防护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