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国立中央大学真的是民国第一学府吗?这名字都是按闹分配的!

news.xixik.com   2021/10/21 11:05:47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按“中央”二字命名,是一个按闹分配校名的典型案例,与今天“西南医科大学”(原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更名非常相似,都是维稳的产物,和常凯申 也没有任何关联。

提到南京大学,经常会看到“国立中央大学”曾经是“民国最高学府”,在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排行榜上,超过东京大学,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那么这些东西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要知道“国立中央大学”在江苏,而江苏省,苏吹遍地,牛吹多了,也就有人把它当成了真理。

本文主要解读“国立中央大学”为什么叫国立中央大学,以后有空会更新“国立中央大学”系列辟谣文。

中国历史朝代表

按闹分配:“国立中央大学”为什么叫国立中央大学?

很多人以为“国立中央大学”之所以冠名为“中央”,是因为被蒋光头常凯申 钦定为“民国最高学府”,

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按“中央”二字命名,是一个按闹分配校名的典型案例,与今天“西南医科大学”(原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更名非常相似,都是维稳的产物,和常凯申 也没有任何关联。

1、九校合并:

看看历史的论述:1927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颁布“大学区制”,在江苏、浙江两省试行:“各省区设立一所大学,并统管全省教育”。

在“大学区制”思想指导下,成立了“江苏大学区”(后来改称“中央大学区”)。1927年由①国立东南大学、②河海工程大学、③江苏医科大学、④江苏法政大学、⑤上海商科大学、⑥上海商业专门学校、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⑧南京农业学校、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等江苏、上海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巨无霸”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南京大学百年史》第一卷,2002年,第125页。

按照《南京大学百年史》第一卷125页的说法,有“振新全国之耳目,肇建完备之学府”(引自《国立中央大学十周年纪念册》)的考虑,今天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江苏十余所高校一直宣传“国立中央大学”的“规模冠绝全国”,可能就来源于此,即“完备之学府”的优化版,也是“九校合并”的注解。

那么这次真的算“九校合并”吗?其实也并不是。“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组建后,是按照1927年建校起算的,所以有了《国立中央大学十周年纪念册》(1937年出版),后来嫌弃校史太短,才追溯到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属于校史首次人为拉长,所以改校史真的是某些人传统美德。

《南京大学百年史》第一卷,2002年出版,第128页。

根据《南京大学百年史》第一卷第128页,可以得知,哪怕是“国立中央大学”后来追溯前身的“国立东南大学”学生,要进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也需要 “一律入学试读一学期,再行甄别,合格者”才算“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学生。差一点的学校直接发原校毕业证书,甚至还有医学类的本科生被赶到同济大学就读。

可见当时的主流并不认为这是简单的合并更名,而是组建,所以按照1927年建校起算。一直到1937年还出版了《国立中央大学十周年纪念册》。追溯至1915年建校,时间应当晚于1937年,约在抗战后期才拉长校史,具体时间、原因难以考证。

这里要说明一下,今天的南京大学一直宣称自己原汁原味从未合并,实际是“一直在合并,从未成功过”,参考“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组建,要好不要坏,即某校长所谓的“一杯牛奶兑半杯水”,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2、更名:

1928年2月10日,根据《大学区条例》:“各省大学依据地名名之”。也就是大学按照地名命名,比如,“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也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更名都毫无波澜,没有高校的对更名一事表示反对。

直到1928年2月23日,要求“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按照地名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反应却是“全校师生大失所望,非议甚多”,“学生立即召开全体大会”。如同戏精一般,听到这个消息全校师生怒气值开始上涨,组建“改定校名请愿代表团”,前后6次请愿,上书抗议,嫌弃“国立江苏大学”乃是“封建时代之名称”,不足以显示“党化教育”,要求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一番骚操作感觉莫名其妙,一直在等待技能冷却时间。这些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学区试验及其困境》

根据《南京大学百年史》的论述,当时最想要的名字是“国立南京大学”,可与北京大学“遥遥并峙”。这就是“北北大、南中大”的源头,与“北乔峰、南慕容”有异曲同工之妙,慕容复尚且驳斥并自信是“南慕容、北乔峰”,到了这里只想着与“北乔峰”遥遥并峙。可见所谓的“民国最高学府”在此时并不存在,只是想着可以遥遥并峙而已,以彰显“南北二校便是中国大学的象征”,靠名字相似度?

《南京大学百年史》第一卷,2002年出版,第131页

1928年4月5日,新规定:“大学区大学均不必加‘国立’二字”。也就是要求去掉“国立”二字,把“国立江苏大学”改为“江苏大学”,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时候技能冷却完毕,前方高能。

1928年4月13日,学生召开大会反对更名为“江苏大学”,来到学校门口,取下御赐的“江苏大学”校牌子,800多名激进学生抬着校牌一路游街示众,抬到大学院门口,要求收回狗校牌,以示抗议。这时候大学院的副院长只能出来解释“名称与学校无大关系,不必再改”,学生们不满足,随即心生一计,到“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前摆造型示威,闹了半天无果而回。

就在此时,大学院的领导蔡元培听闻此事后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宣称上街是“儿戏举动,殊不类曾受高等教育者”,一句话捅了马蜂窝,“曾受高等教育”的“高材生”们不满,用实际行动告诉领导自己不“曾受高等教育”,宣布罢课三天,并将御赐的狗校牌丢在学生会里,并表示“永不悬挂”,并高喊“促成国立南京大学”的口号。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国民政府代表李烈钧出来接见,认怂讨论校名问题。

《南京大学百年史》第一卷,2002年出版,第131页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剩下维稳了。这事还得怪蔡元培,毕竟他把在北京大学的经验拿来套“江苏大学”,没有想到那一边是高才生,这一边却是高材生,天才和蠢材,“才”、“材”有别,此“材”非彼“才”也。

高校的更名方案: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这位仁兄提出了更名为“首都大学”的方案,主要的理由是嫌弃“南京”二字有“陪都之嫌”,不够霸气,总有“北(北大)乔峰、南(南大)慕容”感觉,说直接点就是南慕容实在太差,不配。这件事按理来说就这么定了,某些媒体甚至连新闻都已经发出去,比如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在1928年4月25日报道了《江大改名国立首都大学》。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学区试验及其困境》

不过戏精就是戏精,另一位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马饮冰(即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市副市长的马元放的原名),这位仁兄嫌弃“首都”二字太空泛,读起来不顺口,提出“中央大学”方案,理由居然是“中央二字,何等冠冕,何等辉煌”,真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迫于无奈,在1928年4月24日“大学院大学委员会”临时会议上领导们只好认怂,稳定才是硬道理,决议:“江苏大学改称中央大学,得冠以‘国立’二字”。这也就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来源,到这里不仅得了“国立”二字,还得了“中央”。至此,“江苏大学区”也变更成了“中央大学区”。

得到更名后: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学区试验及其困境》

1928年5月3日或者4日(《南京大学百年史》日期),到校宣布这一决定:“国立中央大学”,由于“较南京、首都等名称似更冠冕”,学生们欣然接受,“举行游艺会以示庆祝”。至此校名之争的风波才停。5月16日,“行政院”作出复议,同意“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

“按闹分配”的产物就是得到“国立中央大学”的牌子,“学生欣然接受,并起草宣言,举行游艺会以示庆祝”,这段话来源于《中大改名令到校》,1928年5月5日的《民国日报》。

可见唯名主义影响之大,“中央二字,何等冠冕,何等辉煌”。1928年5月《教育杂志》上有《唯名主义之“苏大”校牌问题》一文,嘲讽某些人以名为尊,该文的作者万万没想到,此文竟有预言功能,既嘲讽了当年的“国立中央大学”,也嘲讽现在某些对着“中央”二字意淫的人,这嘲讽居然可以持续百年之久,什么叫预言家,这就是,真正的“百年嘲讽”。

今天的人,很多苏吹、南京大学等校友,都以“中央”二字意淫自己的祖宗曾经阔绰过,是蒋光头 钦定的“民国最高学府”。特别是东南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校友们,哪怕知道是篡改校史,仍然爆发皈依者狂热症,毕竟乱认了祖宗,就得把隔壁老王吹得更阔绰一点。

苏吹嘛,哪里都一样,以吹来秀优越。

整个更名过程的时间段:

1927年6月,根据“各省区设立一所大学”,九校合并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23日,根据“各省大学依据地名名之”,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

1928年4月5日,新规定“大学区大学不必加‘国立’二字”,更名为“江苏大学”;

1928年4月13日开始游行反对,要求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28年4月24日大学委员会临时会议,同意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3日或4日,到校宣布决定:同意更名“国立中央大学”。

3、时间点:

1927年6月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时,宁汉尚未合流,有武汉、南京两个国民政府,1927年8月,常凯申 宣布下野。宁汉合流后,常凯申 在1928年1月复出,4月7日开始“二次北伐”,更名折腾的这段时间,压根不在南京城,尤其是1928年5月3日,常凯申 正在济南,被日本人逼得逃窜出济南城,史称“济南惨案”。

常凯申 逃出济南城,此后常凯申 的日记里都以“雪耻”二字开头,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所以“国立中央大学”的更名和光头 关系不大,并不是光头 钦定的“民国最高学府”,要不雪什么耻,雪“国立中央大学”的耻?

这就是“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全过程,自己要的是与北大“遥遥并峙”的“国立南京大学”,政府按照《大学区条例》,批的是“国立江苏大学”,师生前后请愿6次,直到新规定要求去除“国立”二字,更名为“江苏大学”,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并最终迎来大爆发,又是摘牌又是游街又是抗议又是罢课又是口号,双方交锋以政府的维稳退让而结束,迫不得已才同意更名。

维稳过程中也很搞笑,本来妥协后决定更名“南京”,又嫌弃“南京”二字有陪都之意,显得低“北京大学”一头,便找到更高端的“首都大学”,还是被嫌弃不够威武霸气,领导的智慧是无穷的,想到“中央”二字,又怕惹事,还得加上“国立”二字,于是诞生了那个传说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立中央大学”。

与今天的“西南医科大学”何等类似,都是按闹分配校名的典型案例。“泸州医学院”先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多方不满意后最终拿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高大上校牌,并不代表教育部认可这是西南最好的医科大学,一切源于维稳。

“四川医科大学”的抗议,换成“国立南京大学”毫无违和感

而且这两个学校更名过程高度相似,一个要“四川医科大学”而不得,另一个要“国立南京大学”得了却嫌弃低端小气不上档次,出于稳定考虑,一个给了“西南医科大学”,另一个得了“国立中央大学”,皆大欢喜,毕竟都是戏精,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4、尾声:

从1928年开始做梦,在1949年8月8日终于梦醒了,得以更名“国立南京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到了这里,曾经梦想与北京大学“遥遥并峙”的游行者们,应该喜极而泣,这么多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不用再高喊“促成国立南京大学”的口号,也不用再游行,一切尘埃落定。

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梦想着祖宗曾经阔绰过的某些高校,乱认祖瞎归宗,篡改校史后,不但不觉得卑鄙无耻,还忘了“促成国立南京大学”的口号,对着“中央”二字意淫,不但可以意淫到“民国最高学府”,还能意淫到“亚洲第一”。最搞笑的是“江苏大学”,曾经为了改掉“江苏”二字可谓是各种阴谋阳谋用尽,反观这所大学,居然舔着老脸来认这个曾经阔绰过的隔壁老王当祖宗,厚颜无耻至此,当真是毫无下限。

综上,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校名并非当年国民政府所赐予,与常凯申 并无关联,而是按照规定应称“江苏大学”,师生不满这个垃圾名字。所以爆发冲突,政府求稳从而定名“国立中央大学”以息事端,并不是如南京大学等高校宣传的那样,也根本不是当年南京国民政府钦定的“民国最高学府”。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四运动”,这是北京大学。

1928年5月3日或4日,在持续一个月多的闹剧后,同意更名,这就是传说中“亚洲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

两件事,相隔9年,几乎同一天,结果却是不同的,与其意淫“民国最高学府”,祖宗曾经阔绰过,不如好好研究下差距吧!

这里说的是南京大学,至于篡改校史的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三江学院等等,只能说人至贱则无敌。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参考文献:

《南京大学百年史》、《南大百年实录》,200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学区试验及其困境》,2007年,《历史教学》;

《中央日报》、《教育杂志》、《民国日报》等。

《东南大学史》几乎全盘抄袭自《南京大学百年史》,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