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家来路不明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在中国社会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它华丽而笨拙地扮演着一个代表奢侈的“符号”,哪里需要一个浮华的包装,它就在哪里粉墨登场。
“世奢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欧阳坤。 (CFP/图)
一家来路不明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在中国社会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几年来,它华丽而笨拙地扮演着一个代表奢侈的“符号”,一面通过发布大量来源不明却广为传播的数据报告制造影响力,一面奔忙于全国的各种展会、颁奖、授牌、论坛等活动。哪里需要一个浮华的包装,它就在哪里粉墨登场。
五一长假时,在家无聊上网的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下称花总)”,偶然注意到一条被广为转发的微博,这是一个名为“世界奢侈品协会(下称世奢会)”发布的全球Top100奢侈品牌榜单。
花总发现,这个榜单有很多“违背常识”之处,比如某个很大众的化妆品牌,竟也榜上有名。花总是一位IT从业者,对奢侈品领域也略有研究,因擅长鉴定名表在微博上人气颇高。
他登录该协会网站查看了一番,这个自称“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与管理的权威组织”,网站源代码里竟有中文,网站域名也是在一家中国域名代理商处注册。他用调侃的语气把这个发现贴上微博,引来诸多网友围观。
IBM公司的一位总监陈果,比花总更早留意到这个协会。从2011年年末开始,他就不断在微博上质疑这个协会。
5月下旬,花总和陈果突然在微博上收到来自陌生ID的恐吓私信,警告他们“不要断人财路”,否则“给你一刀”。
不明来由的威胁,反而激发了两人的斗争积极性。此后半个多月来,事态不断升级──他们开始收集各种“证据”来说明世奢会的“草根”性质,不仅张贴在网上,还向公安、工商等部门报警和举报。在私下要求花总等人删帖被拒后,世奢会派出律师进行交涉。
2012年6月9日,在上海一家二星级酒店,34岁的世奢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欧阳坤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上述恐吓行为只是“看不下去的网友”所为,与己无关。但他又称,花总涉嫌对其“敲诈勒索”。
2012年6月12日晚上,欧阳坤通过邮件给记者发来一张扫描件,是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就其报案花总敲诈勒索的立案决定书。次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其报案的该局欧阳路派出所确认了这个决定书的真实性,对方称确已立案侦查。但该所没有解释,并不能提供给当事人的《立案决定书》为何会被他获取。但花总称自己并未敲诈勒索,至6月13日警方也没有与他联系。
这场不断发酵的鉴定世奢会的喜剧,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世奢会究竟是一个世界性组织,还是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奢侈符号?如果世奢会仅仅是个欺世盗名的草根机构,六年来它又是如何迎合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寻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
找不到总部的世奢会
世奢会前员工张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他和欧阳坤发生矛盾时,猛然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总部和更高层级的领导可申诉”。
在世奢会网站上,其自述为一个由美国政府批准并由国务院签署认证成立的国际非营利组织,拥有世界各国七百多个奢侈品企业会员与各国贸易组织授权,从事奢侈品品牌的管理、市场调查、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政府协调事务等业务。
世奢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欧阳坤还声称,这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纽约的机构。
而南方周末记者在纽约州政府网站上查询到,欧阳坤的世奢会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出现的2006年初,确实有一家名称是“世奢会”的实体成立。但注册资料显示,这是一家商业性的企业,而不是非营利组织。
这家公司登记在纽约皇后区一个叫“贝赛(Bayside)”的地方,通过谷歌街景可以看到,公司的注册地址是一座低矮的住宅楼。房产信息网站Blockshopper显示,世奢会的注册地址当时在一个名为“Hong Zhu”的业主名下,次年就被出售。
纽约当地一位华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贝赛是纽约华人聚集居住的区域之一,远离商业中心。
世奢会的官方网站域名注册时,还登记过一个在纽约曼哈顿Seagram大厦内的地址。南方周末记者托人实地探访了这所大厦,发现大厦底层铭牌上并没有世奢会,大厦管理部门也回复说,并不知晓这个协会存在于此。
其所登记的26楼,有一家提供虚拟办公室业务的公司,但这家公司只是确认了世界奢侈品协会是其客户。在北京和上海,世奢会都曾使用位于商业中心区域的虚拟办公室,为其宣传和待客之用。
另外,这个网站域名注册时登记的注册者国家是“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2006年初,还有一家“世奢会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金为香港公司注册最低限额的一万港元,欧阳坤持股60%,剩下股份由王玉和徐东生两名个人持有,其中王玉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模特,和欧阳坤一度关系密切。
该公司的注册资料显示,经过几年变更,目前这家公司的一半股权在欧阳坤父亲名下,剩下股份分散在欧阳坤手下职员和一些记者无法确认身份的外国人手中。
早些时候,欧阳坤还曾在个人博客上贴过一个“世奢会”在美国特拉华州政府网站的注册信息链接。这依然是一家名为“世奢会”的商业企业,成立于2008年,公司登记在当地一个代理注册的公司所在地址。这个注册信息被网友质疑为“皮包公司”之后,欧阳坤已删除这篇博客。
上述信息之外,再也找不到该协会在美国的其他痕迹。在谷歌上,也完全检索不到世奢会在中国之外地区的活动信息。
世奢会前员工张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他和欧阳坤发生矛盾时,猛然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总部和更高层级的领导可申诉”。欧阳坤则解释说,自己所发起的世奢会中国代表处和“美国的世奢会”只是“合作关系”。
南方周末记者广泛咨询了数位来自品牌企业、媒体、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奢侈品行业从业者,所有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存在这么一个全球性的权威行业组织。
一家瑞士钟表公司的市场部主管田丰说,欧洲才是“奢侈品”领域发达的地区,所以当世奢会第一次找她合作时,这个“美国”身份反而是让她生疑的首要原因。
上述从业者均表示,业界首屈一指的奢侈品行业协会,是名为“Comité Colbert”的法国精品行业协会,名称取自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科尔贝。这个成立于1954年的协会,目前拥有75个品牌成员。此外,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也有各自国家的奢侈品行业协会,但并不存在一个全球性的行业组织。
“在行业里,这些是基本常识。”一位时尚杂志的时装编辑称。
世奢会拍卖的“特制拉菲”,网友发现其标签上的英文系谷歌翻译完成。 (南方周末资料图)
2011年福州某地产商举办的活动上,世奢会展示号称世界“最顶级神秘奢侈品牌”的Franks-Python leather皮包,每只价值均超过120万。(南方周末资料图)
被频繁质疑的数据报告
发布会头天晚上,几个员工通宵达旦在网上扒资料发给欧阳坤,活动前几个小时,这个数据报告才拼凑完成。
最近几年,让世奢会在中国声名鹊起的,是其不断发布的各种奢侈品领域数据报告。
这些报告,内容涉及国人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和分类统计、中国豪车市场购买力调查、中国豪宅市场分析等多个领域,通常会以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电邮等形式,传播给媒体。
这些带有诸如“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国”、“节假日中国人境外奢侈品购买金额创新高”之类刺激性字眼的报告内容,经由中央电视台等境内外媒体报道后,被社会各界广泛采用,甚至连全国“两会”时,也被政协委员作为政策建议的依据引述。 与之伴随的是,欧阳坤以“奢侈品专家”的身份,频频在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露脸,指点行业江山。据欧阳坤身边人士透露,他的手机里存有大量相熟的媒体记者联系方式,这些人也是他上述活动的常客。在接受采访时,欧阳坤多次强调,自己和媒体关系良好。
而且,中国贸促会这样的官方机构,在这些报告推广时多次被列为“联合发布”单位,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报告的可信度。但南方周末记者致电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办公室了解到,“贸易推广交流中心”其实只是中国贸促会下属的一个经营性实体。
这些数据生产的速度快得惊人。让陈果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初“年还没过完”,世奢会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国人春节境外奢侈品消费金额。总而言之,世奢会的报告,不管是从数据的抓人眼球程度,还是发布的及时性,都恰好迎合了媒体的需求。 社会上并非没有质疑声音。2011年在参加世奢会举办的一场“奢侈品关税研讨会”时,与会的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梅新育当场表示,协会现场发布报告数据“极度夸张”。
梅新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天发布的报告本身就自相矛盾:一面称2010年中国旅游服务在境外的支出总数是549亿美元,一面称其中奢侈品消费为500亿美元,而按照当年中国总共出境人数5700多万人次计算,平均每个人只花费80多美元食宿和游玩的费用,怎么可能?
回去之后,梅还就此写了一篇博客,提醒大家警惕“荒谬消费数据扭曲奢侈品进口税制”。
世奢会前员工张帆还对南方周末记者道出这个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一幕:发布会头天晚上,几个员工通宵达旦在网上扒资料发给欧阳坤,活动前几个小时,这个数据报告才拼凑完成。活动结束后,因为数字出了问题,欧阳坤还对下属大发雷霆。
其实更早之前,流行趋势研究网站观潮网主编叶琪峥,2010年3月就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栏文章上,对媒体广泛引用的世奢会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井喷”类数字提出了怀疑。“这个协会的中国奢侈品消费金额等指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机构的类似统计数字。”叶琪峥表示。
不过,这篇文章发表后,叶持续数月接到要求删掉文章的恐吓电话和短信,其间甚至有一位自称“李哥”的光头东北口音男人,突然带人闯入叶的办公室,让叶按手印承认“失实”。
叶说,当时公司只有几个女孩在场,为避免事态激化,他虽当场按了手印,但随后报社方面对外界说明情况,表明对“按手印”的内容并不认可。
对此,欧阳坤对南方周末记者轻描淡写地回应称,这是协会职员和律师正常的上门交涉。但是,曾和欧阳坤就此交涉的《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王云帆回忆说,欧阳坤当时的说法是此事非其主使,他毫不知情。
这篇文章,被世奢会方面与各种转载网站以“失实”为由交涉删除,现在网上已难觅踪影。
欧阳坤声称,其数据统计部分来自与奢侈品厂商等行业机构的“数据交换”,同时协会还雇用了“两三百个中国留学生”,在欧洲“兼职收集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数据”。他承诺介绍这种兼职员工接受采访,但至发稿时仍未予安排。
[导读]一家来路不明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在中国社会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它华丽而笨拙地扮演着一个代表奢侈的“符号”,哪里需要一个浮华的包装,它就在哪里粉墨登场。
数据整理 王穆 (李伯根/制图)
数据整理 王穆 (李伯根/制图)
世奢会的“财路”
在这种以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展会上,世奢会却从不销售所带展品。欧阳坤会嘱咐下属记下意向购买者联系方式,但展会结束后再不联络,这两箱展品每年就随世奢会流转在各个展会上。
尽管声称是“非营利组织”,但多年来协会一直在通过参与展会、给企业发放认证和地产商挂名合作会所等方式,牟取收益。
参与展会,是世奢会2006年“进入中国”以来最主要的业务。欧阳坤也称,通过展会形式协助品牌在中国推广是协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开资料可以看到,世奢会参与“主办”的奢侈品类展会,已遍布北京、上海、唐山、温州、厦门、成都、西安、天津、东莞、南京等城市。在世奢会网站上,这类活动通常被描述为协会和各地方政府部门“联合举办”。欧阳坤称,这是因为世奢会能为政府“协调资源”。
但南方周末记者咨询了多家被世奢会称“联合举办”过展会的地方政府部门,至发稿时已有西安市商务局办公室、厦门思明区经贸局、东莞莞城区政府办公室、南京建邺区商务局办公室明确答复,与世奢会没有合作举办过活动。
事实上,世奢会并不是这些展会真正的操盘手。
与世奢会合作过的唐山东方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唐山会展)、温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下称温州会展)等地方会展公司,均向南方周末记者明确表示,“招展主要是由己方完成”,而政府部门往往是被当地会展中心引来“挂名”,会协助把握展会方案和宣传推广。
温州会展的媒体联络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世奢会主要起到“挂名”的作用,方便用此名号进行招商和宣传。唐山会展一位业务经理也强调,世奢会主办身份主要是一种“荣誉称号”。
在世奢会工作时操办过这种展会的张帆称,每到这种展会时,当地会展公司会给世奢会划出一块展台,欧阳坤会让心腹下属陈志鹏等,带着两个银色金属箱过去,里面装着大约十几只手表、十几件珠宝以及手机等物品,摆出来展览。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世奢会提供给合作方的报告显示,其可供参展的产品包括宝格丽、卡地亚等品牌的珠宝,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等品牌的手表,爱马仕、香奈尔等品牌的时尚名品,此外还有名酒、雪茄、手机等物品。
这两箱东西从何而来不得而知。花总曾在微博上张贴出匿名网友的爆料,称其中部分展品为秀水街采购来的赝品,欧阳坤称这种说法毫无证据。
据张帆透露,在这种以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展会上,世奢会却从不销售所带展品。欧阳坤会嘱咐下属记下意向购买者联系方式,但展会结束后再不联络,这两箱展品每年就随世奢会流转在各个展会上。
虽无法确认世奢会所持展品的真伪,但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奢侈品牌企业并不买世奢会的账。在世奢会的宣传资料里,爱马仕中国区总裁雷荣发被列为其理事,但该公司的回复称,“和世奢会没有关系”。田丰这些年在几家奢侈品牌企业工作,几番接到世奢会的电话邀其品牌参展,但她全都拒绝。
这类展会目前在国内二三线城市极为流行,通常混杂着展出一些号称国际奢侈品牌的珠宝、手表等产品和国内古董、字画和玉器产品,展会主要目的是为了促成产品销售,而展出的产品通常来路不明、真假难辨。
这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奢侈品展会模式。一位受邀参加过多次国际奢侈品展的时尚媒体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外这种展会,主要面向某个具体领域的品牌商、代理商的活动,比如游艇展、钟表展。
“这类生意很好,不断有人找上门来。”张帆说,这些地方上的展会公司根本请不到奢侈品牌,所以经常辗转经人介绍来找能带去各种奢侈品牌展品的世奢会。
参与这种活动,世奢会自然可以获得各种名目的收入。张帆称,参与这类活动会有十万元到几十万元的报价,但实际的成交价格,只有欧阳坤自己掌握。
他举例说,2011年唐山方面就支付给世奢会20万元的“资源协调费”。但对于这项费用,唐山方面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商业机密不能透露”。
温州会展媒体联络人称,他们支付了欧阳坤5000元出场费,往返头等舱机票、五星级酒店住宿等开支。此外,会展期间晚宴上,欧阳坤代表世奢会给当地四家企业颁发认证奖项,每个奖项根据“企业所需名称”,世奢会方面分获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收入。
与颁奖类似的商业模式是给企业认证、授牌和收入所谓“奢侈品名录”等。
房地产商是这类业务的绝对主力顾客群,万达、招商、龙湖、融信、万通等公司旗下楼盘都曾是世奢会的客户,获得名称不一的豪宅认证。这些诸如“世界豪宅示范项目”之类的信息,往往会被印在楼盘精美的广告册里四处推广。
龙湖地产在青岛的一个别墅项目,2011年曾被世奢会认证为“世界级奢华居所”。该公司公关媒介部经理邵玉群称,这只是在楼盘推广的一个活动上的“小环节”,具体由活动公司操办,龙湖并未为此支付费用。欧阳坤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类认证是“不收钱”的。
但张帆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世奢会在对外推广这种业务时,往往先告诉对方,我们可以免费“认证”,对方何乐而不为,世奢会进而促成对方把认证做成一次活动,并加入小型奢侈品展览、由其出面邀请嘉宾参会等环节,再从中获取“资源协调费”,而这类活动的报价,通常在十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比楼盘认证级别更高的是会所合作,即地产商把项目提供给世奢会作“俱乐部”活动场所之用,地产商则获得世奢会的挂牌。
一直以高档住宅为卖点的星河湾,是世奢会这项业务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星河湾在北京和太原的楼盘,都签约了世奢会的这项会所合作,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进行宣传。其中,北京星河湾四季会酒店还是世奢会“在中国的第一个俱乐部”。此外,重庆和福州,也有融信等地产商和世奢会建立了类似的会所合作。
张帆称,这项业务的报价为100万元。但南方周末记者并未获得这几个合作的具体交易金额。
星河湾品牌部副总监李悦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公司曾与世奢会签约合作两年,现已结束。在合作期间,星河湾会提供场地给世奢会举办小型奢侈品展、酒会等活动。在四季会酒店里,现在已经看不到世奢会的招牌。
这个合作曾被星河湾副总裁梁上燕拿来作为“跨界营销”案例到处宣传,梁上燕更是因此成了世奢会的“荣誉理事”,李悦也确认了这个身份属实。而这些被授过牌的地产商,一转身被世奢会宣传为其“战略合作伙伴”。
各取所需
温州会展的媒体联络人,一边对世奢会当时曾临场变卦提价几千块的行为表示不齿,一边感叹道,“这种事情,就是各取所需嘛。”
最近几年,追捧奢侈之风不断在全国各地延展,在旺盛的社会需要之下,世奢会事业不断攀升。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到,过去二十天里,欧阳坤飞了十几趟,穿梭在包头、青岛、银川、鄂尔多斯等二线城市。
不过,欧阳坤并不满足于这种全国跑场式的活动,他还忙于开拓更多的业务模式。
2012年年初,世奢会首次发布了一个全球Top100奢侈品牌榜单,并搞一场热闹的发布活动,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这场活动之前,世奢会方面对外表示“茅台向其申报获得奢侈品资格,并可能入围Top100榜单”,引发社会对茅台的热议。
在遭到茅台辟谣后,世奢会又改口称“茅台取消了申报”,但此事一来二去的炒作,为活动做足了预热。张帆称,这事一度导致茅台的法务上门交涉。茅台公关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重申,“没有申请”。
随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阳谷冰酒”在活动上被捧出来作为“创新品牌”大肆宣传。接近太阳谷公司的人士透露说,该公司为此支付了不菲的广告费用,未能证实的说法是“高达百万”。
同时,欧阳坤还在努力向更高层面的政府部门靠拢。
2011年6月,世奢会和中国贸促会下属的经营性实体——贸易推广交流中心宣布成立了一个“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中心会展推广处负责人称,他们希望借此进入奢侈品会展领域。
2012年3月,世奢会又宣布与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联合成立国际奢侈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与打假委员会,这个基金会隶属于国资委。在世奢会的宣传资料上,这些事迹更是被极力描述为与中国贸促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乃至国家公安、工商、质检等多个部委的合作。
而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会长侯贵良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基金会从未授权与世奢会合作,他将展开内部调查。据了解,世奢会的合作对象,其实只是该基金会的一个“孙子级”办公机构。
欧阳坤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偶尔会爆出“部里给我打电话”之类的说辞,来彰显实力。他还表示,正计划和中国贸促会合作,运作中国民族品牌到欧洲去巡展。
最近两年,雄心勃勃的欧阳坤还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奢侈品贸易促进会(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私人飞机俱乐部(香港)有限公司和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俱乐部(香港)有限公司等,颇有大展宏图之意。
对于缘何顶着非营利组织的帽子从事商业活动,欧阳坤回应称,“我们是有协会和公司两条线,公司每年从旗下刊物《环球奢侈品》的广告和会展资源协调收费等方式获得收入,一年大约几十万。”
事实上,在采访中,诸多与其合作过的地产商、展会公司人士都吐露过,“这个协会很虚”、“没什么资源”、“不靠谱”等。连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的一位中层干部也明说,他知道世奢会“是个香港注册的私人公司,只有几个人”。
世奢会的破绽其实很多,小到网站上品牌拼写的错误,大到被网友指认活动所邀外国使节等角色为雇人扮演。对此,欧阳坤回应称,花总“专盯别人的漏洞”和“没有证据”。
但世奢会的生意还在继续。唐山会展在与世奢会第一年的合作收场并不愉快,世奢会方面安排过来的阿斯顿马丁跑车,在展会还没结束时就被车主开走,但次年他们仍然把世奢会的名称放在了主办方的位置。
温州会展的媒体联络人,一边对世奢会当时曾临场变卦提价几千元的行为表示不齿,一边感叹道,“这种事情,就是各取所需嘛。”
(因多位公开质疑世奢会的人士均遭不明恐吓和滋扰,张帆、田丰使用了化名。)
他原来是一个演员:世奢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欧阳坤前传
欧阳坤原本是个从县城里走出来的影视演员,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他的名字也在不断变换。办影视学校时,他成了马力。到了世奢会,他是欧阳坤。而他最新的身份证上的名字,却是毛欧阳坤。
欧阳坤1999年在电视剧《镜花缘传奇》中扮演武则天之子的剧照。 (南方周末资料图)
34岁的欧阳坤在成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之前,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在SOSO百科及欧阳坤在新浪微博认证提供的信息显示,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经济学院获得品牌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赴欧洲知名奢侈品管理学院HEC商学院进修奢侈品商业管理专业。百度百科里原本也有类似信息,但近日这一页面已被删除。
一直在质疑世奢会的网友花总在新浪微博上贴出一份网友爆料称,欧阳坤其实叫毛绍坤。循着这一线索,南方周末记者2012年6月9日在上海采访欧阳坤时发现,他在下榻的酒店登记的身份证名称为毛欧阳坤。南方周末记者此前曾查到毛绍坤曾创办的另一家坤腾影视的工商注册资料,毛绍坤当时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与毛欧阳坤的身份证号码一模一样。由此来看,欧阳坤、毛欧阳坤、毛绍坤应属同一个人。
毛绍坤的老家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当地一位跟其全家人相熟的机关干部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毛绍坤1978年出生在原阳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过去是原阳县饲料公司(早已解散)职工,母亲是位家庭妇女,家里还有个妹妹,现在当地生活。打小起,周围亲友都叫他小名“毛坤”。
不过,在公开资料里,欧阳坤自称山东济南人。2012年6月9日,欧阳坤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一面含糊地表示此举是“考虑保护家人”。
1996年高中毕业后,周围公认的“小帅哥”毛绍坤,考上北京一家挂靠在中央电视台的民办学校北京影视研修学院,《潜伏》里扮演廖三民的演员王毅就出自这所学校,还是毛绍坤的师弟。
“当时很多同学都是看到《中国电视报》上的招生广告,从全国各地赶来报考的。”毛的同学廖小飞说,这所学校是国内最早的民办艺术院校之一,当时主要是聘请包括濮存昕父亲苏民在内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人艺)等专业单位老一辈演员兼职教课。
毛绍坤就读的表演系是一个三年学制的大专班。在廖小飞印象里,和很多同学一样,大二之后毛绍坤就“出去跑剧组”了。
毛绍坤早年张贴在网络上的一份宣传资料显示,他“参与制作”了几部“都市偶像剧、主旋律剧、惩腐教材剧”,以及多个电视广告。
这其中,南方周末记者唯一考证到的,是当时毛绍坤最得意的作品——香港亚视1999年在内地拍摄的《镜花缘传奇》。
在这部汇聚了汪明荃、曾志伟等诸多香港明星的古装剧里,毛坤出演武则天(汪明荃扮演)的儿子庐陵王李哲。“毛坤”这个名字,还上了片尾大约50人的演员表,在好多集里都有大段的戏份。
尽管只是热播剧里的小配角,但据其家乡人称,“毛绍坤拍电影了”的消息,当时在家乡亲友中广为流传。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皇城根下毫无背景的毛绍坤,积累起一点北京影视文化圈的人脉。
“非法”影视基地校长
但毛绍坤似乎并不满足于三流演员朝不保夕的“北漂”生活。
1999年,也就是毕业次年,毛绍坤就风生水起地办起民办艺术学校来。廖小飞记得,1998年《还珠格格》里,民办艺术学校出身的“小燕子”赵薇爆红之后,全国各地民办艺术学校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到处涌现,一度非常兴旺。毛绍坤办学就是在这个潮流之下。
在同学们都还在为生存奋斗的时候,毛绍坤办学所需投资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当时同学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毛和一个年纪较大的“女大款”好上了,大家私底下还借此互相揶揄:“你豁得出去么?”廖称,“并不清楚他的私人情况”。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1999年10月,毛绍坤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坤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坤腾影视),在北京远郊门头沟注册成立,注册资金达101万元。
当年的一篇媒体报道称,发布在各大影视期刊上的招生广告,赫然写着一所名为北京“世纪新星”影视培训基地的学校,是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批准成立并与坤腾影视等单位联合创办的,并承诺“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拍电影和电视剧”、“颁发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结业证及考评国家演员资格证书”等诱人条件。
安徽农村长大的歌手胡小宝,是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几十个学生之一。胡小宝从小学习戏曲和武术,爸妈期望他一朝成名,在报纸上看到这则广告后非常动心,就借了两万八的学费,带着15岁的胡小宝进京求学。
在市区的招生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给他们看了一条校园宣传片,“学校很大,里面连毛主席像都有。”胡小宝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爸妈满意地交了钱,胡小宝也在表演了几个哭笑动作后被当场宣布录取。
被送到校区后他们才发现,这所学校只是在中国政法大学租了一个两层的小楼,住宿、上课都在里面,而宣传片里播放的大学校园,其实是中国政法大学。
南方周末记者在实地查证到,学校租用的只是中国政法大学旁边一家工厂的楼房,只是当时年幼的胡小宝们没有辨清而已。
发现学校不对头后,胡小宝妈妈哭了,她说“孩子我们不读了,我们回去”。但校方表示“不能退钱”,胡小宝就凑合着留下了。
最开始,学校的师资还挺让胡小宝满意的,很多老师都是来自北京人艺,不乏他认识的知名演员。据廖小飞了解,主要都是毛坤自己的老师或通过他们介绍的。
知名演员方青卓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年自己就曾看在一位前辈的面子上,给这所学校的学生上过一次课。
这个时候,毛绍坤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校长“马力”。尽管他很少在学校出现,但胡小宝当时对毛绍坤印象不错——“长得很帅、看起来年轻有为的样子”。
偶尔,毛绍坤也给学生们谈谈表演,还把自己的代表作《镜花缘传奇》播给大家看。有一次,毛绍坤还组织学生去配合当红韩国演唱组合HOT拍摄一条虾条广告,“就是去当群众演员的”,这是学校唯一一次为胡小宝和同学安排拍戏。
这个阶段的毛绍坤,除了开办这个影视基地,看上去颇有些想在影视圈大展拳脚的意思。
2001年时,他就以自己和父亲的名义,专门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名为“坤腾影业”的公司,在北京,同期他还成立了华夏二十一世纪电视艺术发展中心、坤腾世纪电影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
胡小宝对学校的最后印象,是变得越来越“烂”,人艺的老师不来了,自己因为有戏曲和武术功底,也被拉去给下一级同学上课,后来学校索性搬离了政法大学。
在廖小飞的记忆里,毛绍坤还曾经找毕业后兼职担任表演老师的自己去上课,但“只给几百块的工资,不够养家糊口”,廖小飞便拒绝了。这是廖和毛绍坤最后的联系。
忙于在北京市区里跑场唱歌打工的胡小宝,没等读完就离开学校,后来听说“学校发动学生去招生,拉到一个给两千块钱”。廖也记得,当时这类民办艺术学校蜂拥而上,毛绍坤那没有生源。
胡小宝不知道,2002年他的一批师弟师妹们,把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和坤腾影视告上法庭,要求退还学费。此时,学校已办了两届,招收了一百多个学生。
《京华时报》记者杨文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当时从法院知道了这件事情并旁听了案件开庭,当年7月他刊发一篇报道写了这个故事:学生们发现该基地实质是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赵某,以下属的一个“培训中心”名义,和坤腾影视签订协议,由坤腾影视招生,培训中心从学费中抽头牟利。在法庭上,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对这一事实“没有过多异议”。
学生这方在法庭上抗议说这是“非法办学”,而南方周末记者咨询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是,这是以前搞的一个“合作培训班”,只短暂存在过一段时间。
坤腾影视的这所“世纪新星”影视培训基地总共只办了两届,最后是如何收场的,不得而知。
廖小飞说,他对毛绍坤的记忆,到这就“断片”了,自此也再无同学知道毛绍坤的近况,毛不再和大家往来,像消失在空气中一样。胡小宝一度还听同学传闻“毛绍坤被逮了”。
南方周末记者逐一探访了毛绍坤早期这些公司的多处办公地址,因年代久远,已找不到当年马力校长的痕迹。
毛绍坤的影视圈生涯,就此戛然而止。南方周末记者无法追溯到毛绍坤2003年的经历,在这一年,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图片涉及隐私已经被删除X
南方周末记者在网上“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所查询到的毛欧阳坤身份信息。 (南方周末资料图)
更名改姓的奢侈品专家
两年之后,号称“奢侈品营销专家”的欧阳坤在北京闪亮登场。2004年4月,由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二十五小时环球顾问有限公司(下称二十五小时公司)”成立,这家公司在其宣传里是“中国境内唯一专业从事奢侈品市场开发研究及顶尖VIP会员整合营销的全球化顾问机构”。
在之后一两年里,这家公司举办了“中国名车豪宅文化节”和“中华2005(贵族)豪宅别墅文化展示会”等活动。不过,这个活动招致建设部信息中心发声明称“被假冒名义”。
从公开资料来看,大约从2005年起,“世界奢侈品协会”这个概念才开始被欧阳坤公开提起,初时是把二十五小时公司,描述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理事成员及合作伙伴”。不过,这个协会的概念刚一出现,就被业内人士在网上发文质疑身份。
这一阶段,欧阳坤还尝试涉足模特领域,2004年,他还成立了一家名为“环球时尚精英”的模特培训发展公司,但在公开资料中,南方周末记者查询不到这家公司的任何业务,其注册地址也早已拆迁。
从其后来的经历来看,马艳丽(微博)等名模和欧阳坤往来甚密,多次为世奢会的活动“站台”,世奢会提供给合作伙伴的资料里,称马艳丽等都是其“资源”。
曾获CCTV模特电视大赛冠军的王玉,2006年还成为了欧阳坤注册的世奢会香港公司股东。从公开资料来看,王玉刚出道时曾获得过上述名车豪宅文化节最佳车模的奖项。
2006年后,欧阳坤逐渐淡化了二十五小时公司身份,主要以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代的身份,四处参与展会活动。
在他博客张贴的文章里,自己早先的经历被描述为在香港、新加坡和法国的留学经历。当南方周末记者当面问起这些留学经历时,他却矢口否认,“是别人乱写的”。
原世奢会员工张帆称,欧阳坤不会英语,有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是由翻译协助完成。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欧阳坤用英语说起世界奢侈品协会名称时,发音很不利索。
张帆说,“过去的经历是欧阳坤绝对不能碰触的雷区,谁都不知道,也不能问。”而让他感到吃惊的是,欧阳坤在工作中很喜欢“角色扮演”,他时常会以公司法务、公关等各种身份对外交涉,最夸张的一次是,公司寻找组织活动的公关公司时,他还假扮另一家公关公司的人员来压价。
“过去的事情不想提。”欧阳坤反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他所能自述的经历,最早只是“代理游艇”,但又拒绝说出游艇的品牌名称。
但不经意间,他也会感叹“如果我改行,早发财了”。显然,如果一朝成名,演员是个能让年轻人暴富的行当。但记者追问“不干奢侈品干什么时”,他含糊带过。
如今,面对花总等网友的质疑,欧阳坤显得很委屈,他几次把自己和业务模式颇为相似的胡润作比较,抗议说:“胡润给中国企业家排名,因为他是洋人,大家相信他,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给世界奢侈品牌排名,大家就说我是骗子。”
不过,南方周末记者根据欧阳坤博客公布过的诸如大学客座教授、部委协会顾问、慈善家、杰出青年乃至爱心先生等八个头衔逐一求证获知,只有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特邀顾问属实。但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个头衔是欧阳坤去参加学校一个研讨会时发的象征性证书,之后再没联系。后来听说他“有问题”,就把他名字从网站拿下来了。
在家乡原阳县,这个自我包装得华丽耀眼的欧阳坤,在周围亲友口中,仍是“在北京开广告公司”的毛坤。他们并不知道,在匿名欧阳坤几年之后,毛坤已经把身份证上的名字改为了“毛欧阳坤”。
2012年6月13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欧阳坤,问及他为何频繁改名时,他表示,改名是风水大师让他改的。接着,他又补充说:这很正常,很多演员都不用真名。(这不承认了,果然是个演员。)
嘻嘻网声明:此消息转载自南方周末,版权为南方周末所有,嘻嘻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真实性,且不用于商业用途。不接受单方的删除稿件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