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西安还能改名为长安吗?长安从未改名为西安!

news.xixik.com   2020-9-24 19:10:18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古代“长安”明明很动听,为何改名为“西安”,是谁改的?其实不存在“改回长安”的问题,因为“西安”之名并不是“长安”改来的,作为地名的长安一直存在,并未中断。西安得名,始于明代。洪武二年,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伙第一反应应当就是:你连基本历史常识都欠缺,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长安,早在六七百年前就更名为西安了。

这还是笔者取错标题了吗?非也!

西安还能改名为长安吗?

中国历史朝代表

答案是,不存在“改回长安”的问题,因为“西安”之名并不是“长安”改来的,作为地名的长安一直存在,并未中断。不在原址的古城:长安城变迁史

西安得名,始于明代。洪武二年,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也就是说,“西安”这个地名,不是由“长安”改的,而是由“奉元”改的。

奉元路是元朝的名称,再向前追溯,则是京兆府、京兆郡、京兆尹、内史。

秦朝设置内史开始,到汉朝的京兆尹,魏晋北朝的京兆郡,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奉元路,明清的西安府……这才是西安名称的历史沿革。

这里面可曾出现“长安”么?

不论郡、府还是路,都不是基层行政区划级别,下面还要管辖若干个县,而长安,正是其中一个县的名称。

长安之名,始于秦的长安乡,汉高帝五年,在此地设长安县,在长安县内建起的都城,也顺理成章被称作“长安城”。《汉书·地理志》载:“长安,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

而随着王莽篡汉,将地名更改,长安县被撤销,换名为”常安”,新莽政权倒台后随即恢复,在此之后数百年,长安都稳稳当当的维持着它的名字。

但是,长安城很特殊,它不仅是长安县的县城,同时也是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府-奉元路-西安府的治所,还是州府、省会,甚至是一国的都城。也就是说,长安县是一个典型的附郭县,同一个城里有好几级上级压着,颇有一种“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有多小”的感觉。

古长安非常大,汉的都城遗址在今现在莲湖、未央区。一直到公元6世纪,隋朝期间,隋炀帝同样定都于长安,此时由于长安县受到战乱破坏,隋炀帝随后决定在旁边新建筑另外一所新城,取名为大兴,这也就成为了隋朝的国都,而到了李唐建国以后,高祖李渊,索性将大兴城和长安县合并起来,统称为长安,从此长安都城规模进一步增加,但是在内部,唐王朝依然区分为长安县和万年县进行管辖,并且以当时著名的朱雀大街作为交界边线。所以说隋唐都长安其实是不准确的,现在的长安县(区)只是古时长安县的一部分。

我国自秦代一来,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在地方上实施郡县二级制,或省府县三级制等行政建制,通过隶属关系,将各级地方政府一层套一层的方式向上集权,最终实现统一受中央管辖的效果。是故提及某个地方时,先要讲清楚其政区级别,否者很容易张冠李戴。譬如甘肃省存在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三个以“临夏”命名的政区,其中临夏市和临夏县同为县级行政单位,两者又隶属于临夏州。如此单说“临夏”不说政区级别,所能搞得清是在说哪个临夏。

所以,问题就很明白了,西安和长安是从明朝开始就并存的两个地名,它俩的关系不是谁取代了谁,而是上下级的关系,西安府是上级,长安县是下级,府衙与县衙同城,府尹县令同城办公。若是类比现在的话:西安府是地级市,长安县是西安府的市区。

到了民国时期,废府道,留省县。本来西安府被裁撤,西安这个名称就该没有了。偏偏民国又实行切块设市,市县分离,也就是把县城从母县切出来,单独设市,这个单独设置的市,地位还比县高。于是就把长安县的县城(当然也是原西安府的府城、陕西省的省会),从长安县分出来,沿用了原西安府的名称,设西安市。长安县的辖区就变小,县政府也迁到了别处,不再管辖原来的县城(同时也是明清的府城和省会)了。

1949年之后,西安市又开始管辖了周围几个县,长安(县)重新成为西安(市)的下级行政区。2002年,长安县改为长安区。

综上所述,西安的前身是内史、京兆、奉元,长安是西安(及其前身)下辖的一个县。

如今,长安仍然存在,就是长安区,仍然是西安下面的一个区。西安和长安在历史上,是并存的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至今西安市与长安区仍然是共存的上下级。

各个时期的长安城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的汜水之南即皇帝位,并以洛阳为临时都城。随即,听从谋臣娄敬的建议,遣都关中,取“长治久安”之意,在秦都咸阳左近的渭河南岸设长安县作为新都,取“长久快乐”之意以秦离宫兴乐宫为基础兴建长乐宫。前200年,正式由栎阳(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迁都长安,并着手在龙首原北麓营建未央宫。最初的长安城是没有城墙的,直到汉惠帝即位才开始营建长安城墙,整个工程历时六年。此后800年间,随着朝代的兴废,长安城屡经战火而不倒,一直是长安县县治所在地。

直到隋朝建立,由于当时的长安城破败狭小,决定在故城东南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并定都于此,因新城是大兴县治所在,故名大兴城。

古时长安画像

唐代将长安县治迁往大兴城,并取“万年长安”之意改大兴县为万年县,改大兴城为长安城。两县以朱雀之街为界,分领城内一百零八坊,其中万年县领东五十四坊,长安县领西五十四坊。从此开始了长达1300年的两县同城共治时代。期间,万年县被改名为咸宁县。

西安府、长安县、咸宁县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县级层面上,自汉高祖设立长安县以来,长达2200余年的时间,长安县几乎从未改过名。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新莽时期和十六国时代的后秦时期,曾短暂的改“长”为“常”,两度称常安县。

说完县级,再看更高一级的郡府层面。我们知道西安一名来自西安府。那么2000年来,与长安县构成隶属关系的郡级单位中,是否有长安郡(府)呢?答案还是否定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成36郡,只不过包括都城咸阳在内的关中大部,这个京畿所在,并不从属于任何郡,而是由中央直辖,相当于明朝的直隶区域,由朝官内史负责管理,这片区域共有40余县。

西汉初年将秦内史部分为渭南、河山、中地三郡,汉高祖九年,正式定都长安的又废除三郡,将其所辖之县改为中央直辖,重新设内史进行治理。由于辖地过于广阔,汉武帝于建元六年(前135年)将京畿分成三部,交由左内史、右内史、主爵都尉分领,成为三辅的源起。

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内史为左冯翊,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至于治理长安县及其周边的右内史,则改为京兆,由京兆尹治理。从此以后直到金代,管理长安县的上一级行政单位,除一度改名为雍州外,一直以京兆为名,或为郡,或为府,主官称京兆尹。

蒙元时期,长安县的上级政区名首次发生重大变化。中统三年(1262年),蒙元政府改京兆府为安西路,皇庆元年(1312年),又改为奉元路。

明朝洪武二年 (1369年),取 “安定西北”之意,敕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并沿用了近550年。在此期间,长安县与西安府的隶属关系是很明确的。

民国初年,实施废府存县运动,废除西安府,保留长安、咸宁两县,1914年咸宁县并入长安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学习西方的市镇制度,开展划块设市,将很多原府城所在的县城区部分划出设立市级行政单位。

作为西北重镇的长安县,也在名单之内,县城部分被划出设立新的西安市。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这一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安市不断向外扩容,长安县辖区逐渐被蚕食,最终只保留了位于西安南郊的部分,县城也外迁至韦曲镇。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以原长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安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韦曲镇。

所以长安之名自西汉初期设县以来一直存在,几乎从未发生过变更。西安属于郡府级行政单位,非由长安更名而来,其历史沿革为:渭南郡—内史—右内史—京兆—雍州—京兆府—安西路—奉元路—西安府—西安市。

其实另一个历史名城,千年古都——洛阳,也经历了相类似的历程。洛阳从秦汉以来一直是县名,而非郡府名。废府存县运动时,被废除的也是府级的河南府,而保留了洛阳县,后来划块设市时,由于河南这个府名与省名相同,所以才采用了洛阳作为市名。

西安还能改回长安吗?或者说是改为长安?

我的回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能性极小。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现有条件下,可以改,不是不能改。举一个反例:枣庄不能改为兰陵。

为什么呢?因为我国当前的地名变更,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县级以上(市辖区除外)行政区划名称要避免重名、同音(甚至谐音),已经存在的就算了(例如吉林省和吉林市),但是新改的要避免。而山东省已经有了一个兰陵县,归临沂市管辖。因此现有条件下,不论有没有意愿,枣庄都不可能改名兰陵。除非现有条件改变,比如:兰陵县改名;或者,兰陵县划给枣庄市,枣庄市和兰陵县同时改名。

但是西安不一样,长安区就归西安市管辖,西安市如有意愿改名长安,可以同时将长安区改名。

举个例子:云南省原来有个思茅市,思茅市下面有个普洱县(全称是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但是在2007年,思茅市就改名普洱市,普洱县改名宁洱县,原来思茅市的翠云区改名思茅区。一改就改了三个地名。为什么?因为思茅愿意改名。看这条新闻:

民政部:经国务院批准云南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近年来,思茅各界人士纷纷表达了更名普洱的意愿。在上报国务院审批之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广泛征求了相关州市、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举行了专家论证会,社会各界人士普遍予以认同。

这就引出了第二层意思,西安改长安,可能性极小。

因为西安改不改名,改什么名,取决于西安的意愿,决定权在政府:陕西省、西安市要改,国务院、民政部同意,就能改。陕西省、西安市没有改名的意思,或者陕西省、西安市有意改名但国务院、民政部不同意,也改不成。

另外,像西安这种国内外知名的重要城市改名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民间想改,领导不关心改不改,固然改不了;领导要改,但是民间不认可,阻力太大,一样有可能改不成。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从西安市、陕西省到中央,各级机关政府似乎都没有让西安改名的明显意愿;西安市民、西安社会各界人士,陕西省相关地市、部门,似乎也没有对西安改名进行呼吁和推动。所以说,可能性极小。

至于说改名合理不合理,有没有道理,都是次要的。如果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市民想改名,理由有的是;如果不想改名,那别人理由再多,一千条、一万条,都没有用。西安改不改名,改什么名,决定权在政府,直接关系到的、影响到的是西安市民的生活,与其他人没多大关系。西安改名与否,不取决于历史传承,不取决于行政区划级别,更不取决于某些网友的好恶和联想。

在这个问题上,我尊重西安市民的意见。毕竟他们在西安生活、学习、工作,对西安有着外人难及的认同和感情。

西安咸阳自古就是一座城市。咸阳和西安不是一个城市吗?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这是三辅黄图对秦咸阳城的描述。秦咸阳横跨渭河两岸,北部属于今咸阳市渭城区,南部属于西安市未央区。“秦王座章台”,秦章台宫就是汉未央宫。司马迁的史记里说“秦咸阳即汉长安也”,古代咸阳一直是西安的属县。

长安区是出于纪念意义的托古建县吗?答案是否定的。

托古建县固然有,比如南京的建邺区,确实是南京的古地名,西晋末年改为建康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南京市的一个区命名为建邺区,这是托古建县(区)。

但长安区是吗?我们说,秦朝有长安乡、两汉有长安县、魏晋有长安县、北朝有长安县、隋唐有长安县、宋元明清一直都有长安县,乃至民国、新中国……长安作为地名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啊,没有中断过啊,这又何谈“托古建县”呢?

如果 要证明现在的长安区和汉唐的长安无关,那么就要证明:(1)要么长安这个地名中断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2)要么现在的长安区管辖范围不在汉唐的长安县范围之内。

县是什么?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县城,还包括周围的广大农村、田野、山林甚至是无人之地啊。长安区的位置再偏僻,再不发达,它也一样是以前长安县的一部分啊。

民国时期切块设市,把陕西省省会即西安府府城亦即长安县县城,从长安县切出来了,单独设置了西安市,导致长安县失去了它2000年来的县城(及县城周边地区),辖境变小,就剩下现在长安区这点地方了啊。

也就是说,长安县(长安区)远离汉唐长安城,是由于切块设市及辖境缩小造成的,这不是托古建县。不能说长安区和2000年来的长安县无关。

长安县存在了2000多年,辖境缩小,直到本世纪改名为长安区,这和“长安区是历史上的长安”是一个意思吗?就好比说,汉族是华夏的后裔,华夏是汉族的祖先,汉族是华夏民族发展形成的,但不能简单地将“汉族”和“华夏”划等号,是吧。同理啊,“长安”作为地名仍然存在,而且是一直存在,和“长安区是历史上的长安”是一个意思吗?

1、西安是统县政区名。

①何为统县政区?统县政区是政区层级中的一层,是统辖县级政区的政区。

②县级政区有哪些?今日即县、县级市、市辖区这几种。

如此,管辖县级政区的统县政区便好理解了:今日多数情况下就是地级市,另外直辖市(从政区层级而言)也是统县政区。

2、统县政区始终存在。

今天的统县政区是地级市等,在明清多是府、在唐宋多是州、在秦汉多是郡。

向上追溯西安的统县政区名:

西安市→西安府(明、清)→奉元路(元)→京兆府(唐、宋)→京兆郡(西晋、隋)→京兆尹(西汉东汉

这下明白京兆、奉元、西安的关系了吧,他们明明都是县上面的那一级,怎么能因为辖区和辖区面积的变化,就武断地说他们不是一个等级的行政单位呢?

陕西却逆潮流而上,把本来归西安管辖的咸阳先是划出去,之后又独立建地级市,造成了现在西安咸阳两座地级市行政上的割裂……

所以在统县政区层面从来就没有过“长安”这个称呼。

3、那长安在哪里?

统县政区管辖的是县级政区,长安是县级政区的名字,也就是:长安县。

因为长安县城又是首都所在,因此古人习惯于把首都称为长安城,慢慢地长安就成为了这个城池的习惯称呼。

另,今天的南京、北京,原来也不叫南京和北京,在统县政区层面她们分别叫应天府(明南京)、江宁府(清南京)、顺天府(明清北京)。南京、北京只是俗称或习惯称呼。

就让长安安静地躺在历史中吧。她的荣光和辉煌早已随着唐末的毁城令而一去不复返。

如今的西安是长安的转世重生,虽拥有过去全部的记忆,但她有也应当有自己的未来。

你们念念不忘的不是长安,是和长安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汉家威武和盛唐气象。

所以比起折腾西安人民和政府做这个面子工程,不如省了钱和精力加在科研经费和军费上,到时候盛唐气象汉家威武自然就来了,长治久安自然也来了。

以下几种情况,根本不属于改

有以下几种情况,根本不属于改名: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1.西安与长安,长安从来没有改名叫西安,历史上长安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存在(秦朝名长安乡,但不是正式建制),西安一带大一级行政区域名称从来不是长安,汉朝叫京兆尹,隋朝叫大兴,唐朝叫京兆府,五代后梁叫大安府,后唐晋汉周叫京兆府,北宋仍之,金朝叫京兆府路,元朝叫奉元路,明清叫西安府(取自安定西北之意)。

2.石家庄与正定(常山郡),石家庄明朝建村,长期以来一直与正定同在,而且与正定是隶属关系(清朝年间属于直隶省正定府获鹿县石家庄村),两个地名同时存在,只是石家庄发展的更好逐步取代正定成为当地行政中心,不能算为改名(石门改名石家庄)。类似于这种情况的还有三门峡,驻马店,枣庄,等等。

3.合肥与庐州,历史上合肥源于合淝,长期存在,以前为庐州府治,但是州府所在附郭县的合肥取代庐州,成为大的区划名称,这不属于改名。类似于这种情况的还有邢台(顺德府府治邢台县),洛阳(河南府府治洛阳县),丽水(处州府府治丽水县),,等等。。

4.大庸改名为张家界,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灌县改为都江堰,中甸改名为香格里拉,等等,这才是真改名,这些改名比较成功。

5.徽州改名黄山特别失败,或者说狭隘了。九十年代徽州地区就是靠黄山起来的,那个时候人家一提黄山就是名山大川,徽州的人文历史出了安徽没多少人知道。当然现在自然和人文并重,黄山市虽然名称以偏概全,但改名之路仍然困难重重。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西安 长安 古都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