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横刀夺爱 李琩为何不反抗?

news.xixik.com   2020-1-7 19:19:33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李隆基霸占杨玉环,亲儿子李琩为什么不反抗?杨玉环真的这样势利和物质吗?李隆基霸占杨玉环,作为受害方兼亲儿子的李琩,为什么能默许?或许从杨玉环的这位前夫身上,我们能看出她选择李隆基的真实原因。

唐朝289年的历史中,提起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琩(旧误作“瑁”),多多少少也算是个名人。

不过悲催的是,他的名气并非源于他有过什么赫赫战功,或者在文学方面有什么过人的造诣。

事实上,李琩之所以出名,仅仅是因为两个女人。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一个是他的生母,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还有一个是他的爱妻,后来也变成了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

前半生子凭母贵,后半生凭妻子被扒灰。

杨贵妃复原图曝光,在以丰腴为美的唐朝,这种样貌和身材正对唐人的胃口。

爱情和面包,很多时候不能兼得,对于唐朝贵妃杨玉环来讲,有人认为,寿王李琩是她的爱情,唐玄宗李隆基是她的面包,而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杨玉环真的这样势利和物质吗?李隆基霸占杨玉环,作为受害方兼亲儿子的李琩,为什么不反抗呢?

父亲是一国之君,却抢了自己的妻子,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寿王的衣服,当街巡游一般。寿王却不敢反抗,更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人,离自己越来越远。

或许从杨玉环的这位前夫身上,我们能看出她选择李隆基的真实原因。

李琩一生都活在别人的故事里,自己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他出生时武惠妃正受恩宠,在他之前武惠妃已经给唐玄宗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却都不幸夭折了。

唐玄宗爱屋及乌,很珍视他和武惠妃的第四个孩子,为了防止再次发生不幸,他决定把孩子送出宫外,交给最信任的人抚养。

这人就是宁王李宪(本名李成器),那个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的人

宁王当然知道孩子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分量,在他和宁王妃的精心呵护下,李琩终于活下来,没有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样夭折。

为了让李琩能够健康成长,唐玄宗特意封他为“寿王”,寓意健康成长,寿比南山。足见唐玄宗对李琩的喜爱。

曾经距太子之位仅一步之遥

王皇后倒台后,武惠妃并没有如愿当上皇后,于是她将全部希望转嫁到李琩身上,希望能立他为太子,这样等李琩登基的那一天,她仍然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她骨子里有武氏家族的血脉,也有武则天渴望权力的基因,只是没有武则天的命。

为了把李琩扶上太子之位,武惠妃勾结李林甫和杨洄,诬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谋反,成功干掉了对李琩当上太子威胁最大的三个人。

但她自己却也由于做了亏心事,总能梦见三人找她索命,没多久就惊吓过度病死了。

失去了武惠妃的庇佑,李琩的地位也迅速下降,非但没能当上太子,反而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直到有一天,大家突然发现一件怪事,李琩的老婆不知何时竟出现在皇帝的后宫中,还和唐玄宗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但如果对方是皇帝,你就只能忍着了

按照这个说法,唐玄宗在召见杨玉环之前,她就已经当道士了。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一段《旧唐书》里的内容篡改痕迹明显,极大可能是唐玄宗指使史官做了手脚。试想李琩和杨贵妃结婚五年,恩爱异常,她当哪门子道士?

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新唐书》的记载。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

可见时间顺序的重要性。如果玄宗先召见杨玉环,那就是“扒灰”;如果杨玉环先出了家,后被唐玄宗宣召,那便是两情相悦了。

寿王李琩的恶趣味

说回李琩,其实在我看来,他的生活就是个悲剧。

媳妇被父王看上,直接被“宣”走了,他毫无反抗能力,只能认命。父王为了遮羞,导演了一出暗度陈仓的出家大戏,而他作为当事人,还必须堆着笑脸配合,亲自参演。

当然,李琩的友情出演也不是完全没有片酬的,作为补偿,唐玄宗决定再给李琩找一个年轻貌美的寿王妃。至于李琩想不想要这个“片酬”,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其实这也是唐玄宗计划的一部分。杨玉环出家,李琩又娶了新媳妇,这样他再把杨玉环弄进后宫才不那么扎眼。否则寿王妃的位子空着,原来的寿王妃却跟了皇上,让天下人怎么看?

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把寿王妃的缺补上,这样唐玄宗和杨玉环才能心安理得地在一起,这也算是唐玄宗给自己找的一块可笑的遮羞布。

偏偏李琩在这个时候出了幺蛾子,而且一出就是三年。

开元二十九年,宁王李宪病死了。

前面说过,唐玄宗和武惠妃怕李琩养不活,曾经把他送到宁王那里养过一段时间,因此宁王可以算是李琩的养父。因此李琩向唐玄宗上奏,申请作为养子为宁王守孝三年。

唐玄宗同意了,但也非常恼火。

守孝是礼法和儿子的义务,但李琩只是养子,按道理是没有这个义务的。但他偏偏提出了,而且是守孝三年,这是仁孝的表现,唐玄宗没法拒绝。

但他恼火的是,明明杨玉环已经出家快满一年了,现在他只需要实施第二步计划,给李琩找个女人,填上寿王妃的缺,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杨玉环还俗,将美人实实在在地拥进怀中了。

如今李琩守孝,三年之内无法娶妻,寿王妃的位子便只能空着,他和杨玉环便只能眼巴巴地等,再等满三年。

我无力反抗,但你们也不要太顺利了。这就是李琩的恶趣味,是没有办法之后的办法。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李琩的反击简直只能算“聊胜于无”。但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出的最有力的反击了,三年守孝期满,他还得乖乖地听命娶了个韦氏女为妻,然后眼看着杨玉环正式还俗、入宫、晋升贵妃、与自己的父亲满天下地秀恩爱。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反击的效果

这三年里,唐玄宗和杨玉环没有任何名分,只有见不得光的地下情。

这三年里,三个人都在煎熬。李琩顶着个硕大的绿帽子煎熬;唐玄宗顶着个“扒灰”的污名煎熬;杨玉环则夹在这两个父子之间,更加煎熬。

在煎熬中,唐玄宗决定改年号,放弃已经使用了二十九年的“开元”,改用“天宝”。

至于为什么要改年号?为什么改成天宝?唐玄宗自己也没给出解释。也许是上一个年号用得太久了,也许是突然领悟了“物华天宝”的含义。

我倒更倾向于另一个解释,还记得那首风靡梨园的曲子《得宝子》吗?《乐府诗集》称:“《得宝歌》,一曰得宝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纳太真妃,喜谓后宫曰:‘朕得杨氏,如得至宝也。’遂制曲,名‘得宝子’”。

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大唐天子的种子候选人

开元22年(公元734年),唐玄宗李隆基率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一同到东京洛阳游山玩水,其中伴随他左右的,有一位雍容华贵的妃子,这就是武惠妃。随行从中,还有一个17岁的翩翩少年,他风流倜傥、英俊多姿,这就是武惠妃与李隆基的儿子李琩,因他是玄宗第18子,在宫中有“十八郎”的称呼。

唐玄宗时代,不是母凭子贵,而是子凭母贵。因为武惠妃得宠,李琩也成了李隆基的心头好。李隆基宠爱武惠妃,让她频频怀孕前后生下2子1女,只可惜都早早夭折,直到寿王琩出生,这个孩子才站住。

为了能让李琩“安全”度过童年,李隆基将他过继给大哥宁王宪抚养,宁王的妃子元妃对他如己出,关爱胜过自己的孩子。

李琩长大后回到了皇宫,8岁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随着武惠妃日渐专宠,寿王也宠冠诸子,比其他孩子更受李隆基宠爱,再加上其长相酷似武惠妃,清秀无比,在皇子中备受瞩目。

武惠妃对李琩寄予厚望,不但为他千挑万选出隋唐贵族杨氏之后的杨玉环为其王妃,更有意栽培他为李隆基的继承人。武惠妃先是“打败”了无子的王皇后,将其废为庶人,又与李林甫等人勾结,罢免拥立太子瑛的张九龄,之后又害死了太子瑛、鄂王瑶和光王琚。

只可惜,眼看着为儿子铺好了路,武惠妃却因害死三个皇子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竟被“吓死”。对于李琩来讲,这件事不光是让他失去了母亲,更让他失去了妻子!就在武惠妃死后不到3年,自己的妻子杨玉环也被李隆基夺走,但他却没有丝毫反抗,这是为何呢?

李隆基霸占杨玉环,亲儿子为什么不反抗?

寿王李琩当然舍不得杨玉环!史料记载,李琩是在姐姐的婚礼上,一看见杨玉环,便对她一见钟情的。结婚以后,五年的时间里,小夫妻两人琴瑟和谐。李琩怎么会舍得杨玉环呢?

但是,李琩着了他爹李隆基的道,李隆基一步一步让李琩上钩,最后轻轻松松把杨玉环搞到手。可以说,很多事情,李琩事后才明白过来。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李琩是欲哭无泪,只能翻白眼。

那么,李隆基是怎么把杨玉环骗过来的,李琩当时为什么不反对呢?

第一,李隆基以“孝道”为借口。

李隆基以替他的母亲,也是李琩的奶奶窦太后祈福为名,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道号“太真”。

李隆基的这道命令,李琩是无法拒绝的。因为这是以“孝道”为借口的。古代是礼治社会,“孝道”是非常重要的,皇室更讲究这一点。李琩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再说了,当时李隆基只是说,让杨玉环出家当道士,又不是生离死别。在李琩看来,杨玉环给窦太后把福祈完了,肯定还可能再回来。出家后还俗的情况多了去了,连武则天出家后,李治本来是矮一辈的,都能把她迎回来。何况杨玉环是他老婆,他迎回来更是光明正大的。

第二,李隆基以“太子”为诱饵。

李隆基原先的太子是李瑛。后来,李隆基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琩为太子,和李琩的姐夫,也就是武惠妃的女婿杨洄联合起来,诬陷李瑛和李瑛另外两个兄弟想造反,结果李隆基把李瑛等三个儿子给废杀了。

李瑛被废杀后,就遇到要立谁为太子的问题。武惠妃和杨洄那样做,无非就是想让李隆基立李琩为太子,而李隆基确实也有心立李琩为太子。

不过很快,武惠妃却因为害死了李瑛等人,整晚做噩梦,吓死了。也正是武惠妃死了,空虚寂寞冷的李隆基才看上了儿媳妇杨玉环。才让杨玉环出家,并又转了个弯子,把她娶了回来。

虽然杨玉环被他爹李隆基夺走。但是,因为李隆基曾有心思立李琩为太子。对于李琩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诱饵。他要是反对,甚至脸上有不高兴的表现,肯定他获得太子之位的可能,立马消失。

所以,因为有“太子之位”做诱饵,李琩是肯定不敢反对的。

第三,李隆基以“威权”为高压。

李隆基把杨玉环抢到手后,立刻宣布立李亨为太子,李琩的“太子梦”落空。

从李隆基的角度来说,他立李亨为太子,而不是立李琩为太子,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把李琩的妻子给夺过来了,如果再立李琩为太子,李琩的权力变大,假设他再思念杨玉环,肯定会对自己不利。而他和李亨没有这样的过节,同时李亨性格也比较柔弱。所以,对他来说,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可惜李琩并没有明白过来。但是,就算他明白过来,又有什么办法呢?李隆基一下废杀了李瑛等三个儿子,其冷酷无情,可见一斑。就算遭到了失去妻子又失去太子的双重打击,李琩也必须挺住,不能有任何杂言。否则,下一个被赐死的,就可能是他。把李琩想象成了李世民。有多大本事干多大事,李琩很聪明清楚自己的能力,若他发动政变就是他三个被冤死皇兄的下场。最是无情帝王家。

四、宁王对李琩影响很大,心性淡泊

李琩从小长在宁王府,宁王这个人就不太愿意场合党派之争,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这个能力,相反宁王是个活得通透的人。

宁王行事恭谨慎重,从不干预或者议论朝政,也不与朝中大臣结交,仿佛归隐一般。每当有人嚼舌根,他总是站出来维护皇室权威,李隆基对他特别敬重和信任。

宁王府总是歌声弦乐不断,因为宁王特别喜好音乐。在宁王府宽松愉快、温暖友爱的家庭氛围中,李琩也养成了彬彬有礼、宅心仁厚的性格,这对他后来影响很大。

五、对成为天子没有追求,与杨玉环不是同路人

武惠妃“宫斗”的时候,李琩全程不参与,好像武惠妃是在为别人卖力似的。相比之下,李琩的妹夫杨洄倒是非常卖力,可谓是为姐夫上位肝脑涂地,更是武惠妃的得力助手。

在扳倒张九龄的过程中,杨洄出力最多,打倒太子瑛等人时,他前后奔波,在宫中四处散布谣言,称太子等人和他的妃兄串通一气、企图谋反,还和武惠妃联手栽赃陷害他们,在他们府中搜出了一大堆铠甲。

亲妈和亲姐夫都想着为李琩谋取利益,将来好靠他掌握大权,没想到李琩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半分激动,对他们的做法不置可否。李琩的“没追求”和杨玉环的“追求”相比,显然二人并不是同路人。

六、李琩和杨玉环,并没有爱情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琩和杨玉环,并没有爱情,实在让人心寒。人们都说俩人婚后恩爱无比,但若真是恩爱,杨玉环怎么可能在骊山侍奉了李隆基半个多月就抛弃了李琩?又怎么可能在这之后20多年的光景中,与李隆基爱得死去活来?

有人说皇帝在上,谁敢不从?但李隆基并不是一个强加人意的人,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李隆基曾经拜访过一个京城名妓娇陈,娇陈才色出众,李隆基想召她进宫,但因她死活不肯,玄宗终究放她回家。

李隆基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对于女人却懂得尊重二字。因此说,杨玉环肯改嫁李隆基,并不是被强迫,而是与他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爱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她和李琩没有爱。

杨玉环为什么让李隆基三千宠爱在一身呢?

杨玉环和李隆基之间的爱情故事,尽管世人皆知,但是,还是历来被人诟病的。

毕竟他们之间的恋情是属于不伦之恋。本来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子李琩的妻子,但是,当她被李隆基给看上后,李隆基不顾人伦常理,硬是把自己的儿子的媳妇给抢走了。就这样杨玉环从一个儿媳妇,变成了老公公的媳妇。

那么杨玉环到底有哪些长处,她能够让李隆基为她做这样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事情呢。

第一、杨玉环的美貌是李隆基拒绝不了的。

杨玉环有四大美女的称号,她之所以能够让唐玄宗爱上,就是因为她的美貌。在唐玄宗见了她之后,为她而痴迷。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唐玄宗的眼里只有杨玉环一个人,他宫里的所有的美女, 都是不能和杨贵妃相提并论的。

因此,他不顾人伦礼节,硬是让自己的儿子和杨玉环离婚了。

然后,杨玉环来到了他的身边,开始成为了他的妃子。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可见李隆基对杨玉环绝对是真爱呀。

第二、杨玉环是一个才女,她精通音律和舞蹈。

一般皇帝,都是喜欢多才多艺的女人的,这样的女人在他们眼里很活波,讨人喜欢不死板,就如同刘邦喜欢多才多艺的戚夫人,汉武帝喜欢多才多艺的卫子夫。

杨玉环最擅长的才艺就是精通音律,据说她靠着自己音乐方面的天赋,补全了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舞。

再一个就是杨玉环会跳舞,又能唱歌,又能跳舞,还是一个大美女,这样的人当然能够勾走唐玄宗的魂魄了。

杨玉环若是生活在现在,她就是顶级流量的大明星。

第三、杨玉环会讨唐玄宗喜欢。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最为倚重的臣子,有一个叫安禄山的。可以说北方的安稳就是掌握在安禄山的手里,他是唐玄宗的社稷之臣。

杨贵妃知道安禄山重要之后,她就认了安禄山为干儿子,她这种做法,就是在为唐玄宗拉拢安禄山。

尽管说最后安禄山还是反了,但是,他的反都是杨国忠造成的。和杨贵妃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杨玉环当然是唐玄宗喜欢的了。

总之,杨玉环是用美貌吸引了唐玄宗,然后又让唐玄宗陷入到了自己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当中。

这样的杨玉环当然值得让唐玄宗三千佳丽宠爱在一身了。

专宠杨贵妃——唐玄宗一生的败笔

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女性们的名字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然而在这其中也有在历史的长廊中刻上了自己名字的女性,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常被冠以“恶女”的名声:独当一国的女人--慈禧太后、倾国之女--杨贵妃、淫乱不止的女人--赵姬。

历史的长河中对于她们的传说数不胜数,然而她们真实的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这么一句话: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皇帝沉迷于女色,荒废政事,而这位皇帝就是唐玄宗。令唐玄宗无法自拔的就是这位杨贵妃,对于其颠倒众生的美貌,《长恨歌》如此描绘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眉眼之间,轻轻一笑,就能迷倒众生。正因唐玄宗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荒废政事,导致全国各地发生叛乱,大唐帝国陷入倾覆的危机。天生丽质难自弃,因为杨贵妃是个美人,才得以作为传说流传于世吧,但是后人一直把杨贵妃被称为倾覆王朝的恶人。而究竟倾覆王朝的是不是杨贵妃?陕西省西安市,唐朝时期,置都于此。杨贵妃穿过城门进入宫廷,是在8世纪中期,正值唐朝太平盛世。当时的长安有接近100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通过丝绸之路上的交易,经济也十分繁荣,唐朝在文华方面也达到巅峰时期,诸如李白、杜甫等诗人十分活跃。

杨贵妃的名字叫杨玉环,她是蜀地也就是现在四川省的某下级官员的女儿,杨玉环长大后,成为了长安附近一个大城市的舞女,其相貌可谓美若天仙,很快就引起了唐玄宗的妃子武惠妃的关注。进入宫廷后,杨玉环在17岁时,成为了武惠妃儿子寿王的妃子,然而觊觎儿子妃嫔美貌的唐玄宗不久后从儿子那夺走了杨玉环,当时,唐玄宗60岁,杨玉环26岁,很快,杨玉环就被赐予了贵妃称号,人称杨贵妃。

在众多嫔妃中,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时的史料里是这样描述杨贵妃的“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杨贵妃不仅有让龙心大悦的才能,为人还很机敏,惹人喜爱。在《长恨歌》里描写了为杨贵妃倾倒的唐玄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温泉水滑洗凝脂,深爱着杨贵妃的唐玄宗很快就开始不事朝政了。据说杨贵妃很偏爱故乡的食物,唐玄宗为了运荔枝,派出了只有发生大事时才能使用的快马前往蜀地,从长安到蜀地单程就需要三天三夜,因为要日夜兼程赶路,很多人在中途出事了,因此牺牲了很多人和马。

因为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杨贵妃整个家族都渐渐发达起来,她的三位姐姐也身居高位,在唐玄宗赐给她们的豪华宅邸里日日笙歌,杨家甚至将手伸向了朝廷,很快杨家的男丁也在朝廷内担任要职,他们当中最出人头地的当属杨贵妃的表兄弟杨国忠。在家乡时,他只是一名好赌的无赖,当官后仅仅7年时间他就成为了宰相,他掌控着朝廷,收受贿赂中饱私囊,世人对此的看法,《长恨歌》里也有记载“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当时的人们认为生女儿比生儿子更能过上优越的生活。杨氏一家对权力的渴望仍未满足,然而,这时候发生了大规模的动乱---安史之乱。安禄山打着“除掉杨家”的旗号起兵谋反,攻陷长安后自立为帝,一时统治了整个国家,曾经繁华的帝都长安,转眼间变成了毫无人烟的孤城,杜甫在诗中描写到当时的场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一边感慨着帝都的荒凉,一边回顾叛乱的经过,他认为动乱的原因在杨贵妃身上。

那么,专宠杨贵妃,不务朝政的唐玄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其实在唐玄宗小时候,宫廷内部是非常混乱的,当时君临天下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武则天,她废掉自己的儿子中宗,自己称帝,武则天死后,中宗的妃子韦后将其毒杀,意欲夺取帝位,对此,玄宗的姑母太平公主杀害了韦后,女性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与父亲一起平息乱局的正是玄宗。

登上帝位的玄宗施行善政,史称“开元之治”。杨贵妃和玄宗的命运因为一个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朝自建立以来就被外族入侵的问题所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玄宗将注意力放在守卫国境的军事司令官,也就是节度使身上,于是不拘于汉人,拥有优秀军事才能的外族人也一并录用。当时安禄山作为平卢节度使,势力逐渐深入宫廷。公元747年,杨贵妃成为玄宗妃子的第三年,安禄山进攻觐见玄宗,他在杨贵妃面前跪拜请安,按照当时的规矩,必须要先给皇帝磕头,玄宗对他的无礼表示不满。当时安禄山提出,希望成为杨贵妃的养子,玄宗对安禄山的这一不情之请答应了下来,安禄山成为了比自己小14岁的杨贵妃的义子。事实上,以安禄山为主角展开的宫廷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衰颓。

安禄山兼任三地的节度使,执掌15万人的雄兵,其实力不容小觑,杨国忠为了扳倒安禄山,一次又一次向玄宗进言“安禄山,总有一天会起兵造反。”知道了这些事的安禄山拜倒在玄宗面前,在安禄山的巧舌之下,玄宗没有动摇对他的信赖。另一方面,杨国忠通过其财力建立强大的派系,最后登上了宰相的位子,两人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出兵,反叛军有15万,善战的安禄山军逐渐击破唐军,直逼首都长安,玄宗带着杨贵妃及其族人逃往杨氏一族的据点--蜀地。在途中玄宗的士兵们不满的情绪喷涌而出,认为叛乱原因是杨国忠,于是将其斩杀,之后相继斩杀杨氏族人,最终逼迫玄宗同意杀死杨贵妃。玄宗辩护说杨贵妃无罪,但未能平息士兵的愤怒,最后玄宗只好献上杨贵妃的命,杨贵妃死时38岁。

叛军势如破竹,但不久由于安禄山在内乱中被杀,叛军势力变弱,最终玄宗和重占上风的唐军一道返回了长安,然而,首都长安却再也没有恢复原来的繁荣景象。倾覆大唐天下的杨贵妃,她的一生在王朝兴衰的历史中被作为皇帝引以为戒的故事流传了下来。

评论

唐玄宗这娃特不地道,李世民霸占弟媳好歹他弟弟死了,李治占了庶母好歹他爹私聊了,这货在他儿子还在就把儿媳妇抢过来。话说唐玄宗不是很宠武惠妃吗?咋人死才多久就要把武惠妃儿子的媳妇抢过来,自己和心爱的女人生的儿子的媳妇,都抢,不理解,怎么对得起曾经深爱过的武惠妃?都说唐玄宗杨玉环爱情多么美好,其实都是假的……

皇帝都是种马,再说了是人都喜欢美女,哎!谁让当时的唐玄宗心里面又空虚有寂寞又冷呢,这理由我觉得非常完美。

坐实了李家有鲜卑血统和作风,宋以前中国男人没有什么绿不绿帽的观念,三国曹丕的皇后就是政敌的亡妻,天下博士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再说李琩也没什么大志向,大把妻妾,不差一个,也乐得讨好父亲,有他享乐,也就知足。

爱是双方面的,我估计李琩和玉环跟现在相亲的差不多,感情还行但还不是真爱,主要是李琩的性格太软弱,从他老婆被夺就知道,搁很多人身上绝对要夺了帝位,把老头子关起来。

李隆基爱上杨玉环时,一个56岁,一个22岁,很多人认为杨玉环选择一个糟老头子,不是被威逼利诱,就是利益熏心,却没人从李琩和她的婚姻中寻求答案。爱一个人,可以装一阵子,却不能装一辈子,杨玉环能毫无顾忌的选择李隆基,大概还是遇到了真爱!爱情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缘由,不是吗?

更难受的还是他的媳妇还被自己的父亲看上了,在古代杀父夺妻是第一大仇,但是被自己的父亲夺走媳妇这下李琩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也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污点。后来父亲又为他重新安排了另一位韦王妃(伪王妃),后来他一直和这位韦王妃在一起相依为命,韦王妃还为他生下了5个儿子,自己也得到了善终。

历史记载

《旧唐书·杨贵妃传》: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开元初,武惠妃特承宠遇,故王皇后废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数千,无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不期岁,礼遇如惠妃。

《册寿王杨妃文》:维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若曰:於戏!树屏崇化,必正阃闱,纪德协规,允资懿哲。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元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诞锺粹美,含章秀出。固能徽范夙成,柔明自远,修明内湛,淑问外昭。是以选极名家,俪兹藩国,式光典册,俾叶龟谋。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尔其敬宣妇道,无忘姆训,率由孝敬,永固家邦。可不慎欤?

【注释1】杨早孤,由叔父杨玄璬抚养,故被列为其长女。

【注释2】《全唐文》成书于清朝,为避讳康熙帝,“玄”皆作“元”。

《全唐文 卷三十五 元宗(十六)》○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琩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五》(天宝四年(745年))秋,七月,壬午,册韦昭训女为寿王妃。八月,壬寅,册杨太真为贵妃。

《新唐书·杨贵妃传》: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壬寅,上至散关,分扈从将士为六军,使颍王璬先行诣剑南。寿王琩等分将六军以次之。丙午,上至河池郡。崔圆奉表迎车驾,具陈蜀土丰稔,甲兵全盛。上大悦,即日,以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蜀郡长史如故。以陇西公瑀为汉中王、梁州都督、山南西道采访防御使。瑀,璡之弟也。

当时马嵬坡之变已经发生了。

《旧唐书·肃宗纪》:车驾将发,留上(肃宗)在后宣谕百姓。众泣而言曰:"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玄宗闻之曰:"此天启也。"乃令高力士与寿王琩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留后军厩马从上。

《新唐书·肃宗纪》:(天宝)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遣寿王琩及内侍高力士谕太子,太子乃还。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李琩去世,追赠太傅。

史书的确没记载他们的感情生活,《旧唐书》甚至刻意回避了杨贵妃当时是寿王妃的事实。

《新唐书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正月癸巳……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

735年十二月,李琩纳杨。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737年十二月,李琩母武惠妃去世,玄宗寂寞。

740年十月,杨出家为女道士。

745年七月,李琩另娶韦氏。一个月后杨入宫为贵妃。无考二人是否有子女(窃以为应该没有)。

756年七月,时值安史之乱,玄宗、李琩、杨贵妃皆出逃,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之变。

李琩奉命与高力士代表玄宗告谕被群众委以收复长安重任的兄长太子李亨。安史之乱后李琩幸存,775年去世。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