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一名建筑工人正在指挥大厦最后一根钢梁的吊装。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后效果图
新华网上海9月14日电(记者张代蕾 季明)14日10时许,随着大厦101层顶部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就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顺利封顶,达到492米的设计高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高楼。
目前,中国第一高楼的纪录仍为台北101大楼所保持,其高度为508米。
14日上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所在的陆家嘴地区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参加封顶庆典的20位嘉宾为大楼最后一根钢梁拧上了20颗象征吉祥如意的镀金螺栓,并在钢梁上签名纪念。随后,钢梁被缓缓吊起,10分钟后顺利安装到位。
封顶成功标志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工程告一段落,转入以机电工程、装修工程为主的施工新阶段。预计全部工程将于明年春季竣工并开业,位于大厦第七十九层至第九十三层的世界最高酒店——上海柏悦酒店将于明年7月开业。
据介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38.16万平方米,地上101层,地下3层。其中,94层至100层为观光层,79层至93层将建成宾馆,7层至77层为办公楼层,3层至5层为会议设施;2层至地下2层是商业设施。此外,大楼3至5层的裙房部分将建成美术展览馆。
环球金融中心在设计上有许多亮点。大楼顶部镶嵌了一个倒梯形的“风洞”,用来避免强风侵袭时超高层建筑可能产生的轻微摇晃;在“风洞”顶部、距离地面472米处的第100层,设计了一个长约55米的“观光天阁”;在“风洞”底部的第94层,还有一个面积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
创两个世界之最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屋顶高度达492米,超过了目前屋顶高度世界第一的中国台北101大厦(480米);中心在100层、距地面472米的观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建筑,超过了目前世界第一观景平台的加拿大CN电视塔(447米),创造了两个世界之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说法,由2条弧形分割的突出方形,在顶部逐渐变成一条单线,方形的棱柱与圆柱相交。整座大厦预计于2008年3月竣工。
如何升至492米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她的“高”。如何让这座高达492米的世界级摩天楼耸入天际,理所当然成了人们最想解开的谜。总承包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中建总公司—XD上海建集团联合体,采用的是世界级的科技和工艺。
高楼“脊椎”部分——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是关键,施工人员自主研发出一套整体自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使“核心筒”沿建筑高度变化,能变换出井字形、八边形、梭子形等多种形态,顺利向上攀升;工程吊装中采用的塔吊,能在500米高空拆卸,这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90层还安装了2台用来抑制建筑物由于强风引起摇晃的风阻尼器,这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是首次采用,大大提高抗地震和抗强台风的能力。
世界最高社区101层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不仅是一幢超高的办公楼,更是一个庞大的便利社区。
游泳池、SPA、健身房……未来大楼内各种生活配套应有尽有。85层有“世界最高的游泳池”,78—93层有“世界最高档次的酒店”,93层设置了“世界最高的中餐厅”,94层建有室内净高8米、700平方米的观光大厅。而距地面472米处的100层,则是世界最高的观光天阁,乘坐10米/秒速度的双轿厢电梯,从观光天阁到地面只需1分钟。大楼内还特意设有医疗门诊;集中布置的办公楼区域,处处可看到怡人的绿色;先进的会议设施和电视演播厅连接着“地球村”的每一端。
日租金3美元/平方米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入驻门槛可不低。虽只是招租阶段,今夏暴出的日租金已达到3美元/平方米,与目前小陆家嘴地区报价最高的汇丰大厦日租金旗鼓相当。高租金依然难挡入驻之“热情”。据透露,有意入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租户以国际金融机构为主,还包括众多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其中,日本三大银行中的两家——瑞穗实业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已决定入驻。
据投资方森大厦株式会社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目前的招租速度,开业后一年内入驻率将超过90%,等完全入驻后,办公楼部分可望容纳150多家金融机构,12000名上班员工。
项目主要投资方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森稔介绍,耗时10年建成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共计投资1250亿日元,其中土地、建设和贷款利息等费用共计1150亿日元,其余100亿日元则用以投资成立酒店运营公司和观光设施运营公司。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应放慢脚步
目前沪上高层建筑总量已达2000多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也早已超过300幢,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少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春明认为,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但超高层建筑不应作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毕竟大量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将城市变成了“混凝土森林”,这容易削弱城市的生活气息,甚至与城市的文化历史风貌有些“格格不入”。朱春明建议,在发展超高层建筑的过程中,要在经济效益与城市环境、当前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应放慢脚步。(据《新闻晨报》)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