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读了一年高中的人,通过自学最终成为博士后,这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事;一个单位的普通职工,白手起家,独闯京城10多年拥有了数十亿资产,足让无数人羡慕。
如若这两种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话,恐怕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绵阳人禹晋永创造了这个“奇迹”,但这一个个“奇迹”背后也有众多传说——
禹晋永,何许人也?
虽然一直都很注重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这些年也不断接受媒体采访,但真正让公众普遍注意到“禹晋永”这三个字,还是在“唐骏学历门风波”之后,他站出来力挺这位深陷舆论漩涡的“打工皇帝”。
这位据说身价10亿以上的北京“地产大亨”,也是一位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也有着不凡的履历,不但历任数家名企高管,而且是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兼职教授、访问学者,同时还拥有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硕士及博士后学位。
随着这些“华丽”身份的曝光,曾承诺援建江油灾区小学涉嫌“诈捐”、在山东“诈套土地”,公司6年未纳税等“不良事迹”亦纷纷爆出。从四川绵阳走出,在京城发迹的禹晋永,也跌入诚信漩涡。
四川法制报记者调查时发现:这位“大亨”不仅在京城有着众多颇具争议的传说,在绵阳当地,熟悉他的人也都不知道这位高中没有毕业的粮食系统职工,上世纪80年代自修了3个大专文凭的“壮举”,也没人知道他做过粮食局长、警察、秘书、记者、甚至省国土局局长等职务。
28日,禹晋永又爆出其公司6年零纳税、使用公司虚假地址、虚假验资报告、拖累国美地产等消息。这位“地产大亨”人生可谓传奇而神秘。
禹晋永的人生履历有诸多版本,相互矛盾,疑点重重,在网上引起了不小 的争议,连日来四川法制报记者深入到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绵阳,力图尽量还原禹晋永在四川期间的这 一段人生经历——
粮食系统里的“聪明人”
禹晋永对自己的描述是,1994年,他36岁离开国企,前往台湾。从当兵转业到离开绵阳这一段时间里,他的人生经历是否真如像外界所描述的那般辉煌?
连日来,四川法制报记者在绵阳采访了禹晋永当年在绵阳粮食局工作期间的领导、同事,以及见过他的人,发现早年禹晋永的人生轨迹并非他描述般“辉煌”。
绵阳市粮食局与涪城分局分别处于绵阳市建设路和解放街,隔街而望。30年前,还没有涪城分局,叫绵阳市粮食局直属分局,禹晋永上个世纪80年代退伍被安置到了这里的保卫科。
一位姓赵的副局长回忆,当时应该是1981年。
“因为当时子女的安置不少地方都是跟着父母走”,禹晋永的父亲禹炳富早年随南下大军入川,转业至绵阳涪城区永兴粮站,任党委书记,随后调入涪城粮食局任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年90多岁了,住在涪城粮食局的宿舍区里。
最初在分局的保卫部门干了近五六年,然后调到当时的农村粮食购销股,跟现在的这位赵副局长是同事。在他的眼里,禹晋永是个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又有勇有谋的人,喜欢创作,经常将单位和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写成新闻稿在当地报纸刊发。
1992年,粮食局改制,鼓励职工进入市场创业,粮食局成立了粮油购销公司,禹晋永便去了公司的经营二部,但又很快离开,去了旁边的游仙区自己成立了一个粮油公司,但很快又关门了。大约是在1996年他彻底脱离了和粮食系统的关系,办理了离职手续。
至于为何离开,禹晋永这位昔日的同事不愿多提。
而他的另外一位关系要好的粮食局同事杨启育回忆,禹大概是1981年到的单位,在他看来,此人头脑聪明,思维敏锐,上进心强,很有想法。虽然善于展示自己,抛头露面,但由于在这样的单位都讲资历,禹晋永在单位始终都只是一个“小兵”。他在中途去了涪城公安分局的保安公司干过一段时间。
“上级组织从未给他任命过任何职务”
“就是一个普通的粮食局职工,从进入单位,一直到离开,上级组织从未任命过他任何职务”。
禹晋永曾经在粮食局的一位老上级,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禹晋永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部队退伍被安置到粮食系统到他上世纪90年代彻底离开这一段时间的身份情况。
但是这位老领导称,他后来离开了粮油购销公司经营部,去了游仙区,在那里自己注册了一个做类似业务的公司,因为当时游仙区没有粮食局,他好像得到当地财办一位负责人的支持,承担了一部分粮食局职能,但“无名、无牌、无组织认可”。
这位老领导说,好像他从事的业务和直属分局所属公司的业务发生了冲突,对他有些排挤,他好像又正好出现了什么“纰漏”最终离开。至于当时到底出了什么“纰漏”,目前很难查证,但网络上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因贪渎方面的事情,疏通关系摆平后离开。
曾经在粮食局保卫科的老科长严元发说,这个小伙子的确很聪明,总想搞点事,喜欢看书。在保卫科的五六年时间里,他的确被涪城公安局借调了两年,最后可能是工人身份,或编制方面的原因又回到了粮食局,但自始至终他的关系都是在粮食系统。
在认识他的一些人看来,在粮食系统10年,他看到升迁渺茫,所以才去了经营部门。到离开,再到最后离开绵阳后就多年都没有见到他。
不顾政府邀请 “谢绝”投资家乡
曾经的一位老领导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就不回绵阳投资呢”。
据这位退休的粮食系统老领导说,禹晋永曾经几次表示,绵阳市政府副市长李亚莲几次邀请他回绵投资,他都拒绝了,“不是说在重庆、遂宁都在投资吗,为什么就不能投给自己的家乡呢?”
2000年以后,他回到绵阳,见到曾经的同事和领导也非常的热情和尊敬,也很坦诚表示现在自己发达了,在北京拥有20多亿资产,并将曾经的老同事、老领导请到一起招待了一回,在解放街一餐馆里办了10多桌。
这用他当时的话说是“现在发达了,但不能忘记老领导和同事”。
据说,他自己出了一本书,书里面介绍了他不但拥有资产数十亿的企业,而且是几所大学的教授,多次受到大人物的接见,里面还有照片。当时他还送了严元发一本。对书里内容的真实性,这位曾经的老科长毫不怀疑,“书里都这么介绍的,照片摆在那里的还能有假吗?书里的东西谁还敢造假呢?”
这样他曾经的老领导和同事们就有些不明白了:他现在这么发达了,在其他地方投资,为什么就不能造福一下家乡呢?地震后《绵阳 禹晋永永远的念想》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禹晋永的自述里,他是多么的热爱绵阳,热爱自己家乡的啊?
记者随后了解到,禹晋永曾与重庆大渡口区签下了440亿的投资协议,一度震惊业界,但当即受到媒体质疑而又至今无果。
《绵阳日报》上的那篇报道随后经媒体披露,那是他给钱请当地一位女作家帮他撰写的。四川法制报记者了解确认,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自己掏钱刊登内容的广告专版,记者还了解到,当年在绵阳日报刊登这样一个版的正常广告费为2.4万元/版(嘻嘻网注:2.4万是刊例价,实际支付的费用往往是二三折。)。
不懂装懂 延误国美“地产战略”?
执掌国美置地,傍上首富黄光裕可能是禹晋永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这也成为他日后“行走江湖”的资本。一位曾经接近禹晋永的国美员工向本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当年禹晋永业绩平平。
其实当初禹晋永是通过猎头公司介绍进入国美的,当时黄光裕有了发展地产业务的想法,禹晋永刚好也在各个媒体上宣传自己,猎头公司就将其引荐给了黄光裕。
他的“资本地产”近乎激进的一些想法,让黄光裕给了他这个机会。禹晋永进入到国美润鹏地产下的5家子公司之一的国美置地任老总,年薪40万元左右,负责商业地产开拓。
他进入国美以后,又将当初将他推荐给黄光裕的那个猎头公司主管邵华招进了他的人力资源部。
这一行为被这位国美员工看着是他随后将自己亲信安插进国美的重要一步。
然后小舅子赵红卫,大哥禹晋川,以及一位关系较近的女人进入国美,国美置地就形成了禹晋永任总经理、赵红卫为副总管投行(银行、资金方面),禹晋川管工程, 另外那一位和他关系较近的女子主管前期的格局。
重要花钱部门均由禹晋永的亲信掌握。
在国美置地8个来月期间,由他操盘的项目没有任何进展。8.05亿元拿下丰台地块,就是现在国美商都,但成效一般,反倒要国美继续投入,8.05亿元地价以及 30多亿元的建设投资。
这位员工称,这个项目影响到了国美地产战略的资金链,使整个国美地产战略总体发展受到极大影响,这是禹晋永不懂装懂造成的。
他说,禹不懂实际业务,倒是整天忙着宣传,宣称自己和黄光裕是合作关系,宣传资本地产理论以及自己,还有自己和黄光裕的合作关系,用国美的钱为自己造影响,对他的许多宣传其实都是他自己花钱登的。
业绩平平败走国美?
禹晋永在国美置地履职8月后被黄光裕一个越洋电话辞退,这在许多国美员工看来这并不意外。这位国美员工说:不仅仅禹晋永自己创造的所谓“资本地产”难自圆其说,而且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博士,整天虚头晃脑的。
当时很多员工反映他不懂业务,瞎指挥也是导致他最终被辞退的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是他的“资本地产”到底是什么,不能让国美的高层信服。一有人问起,他就那么几句话,项目资产化、资产权益化、权益资本化、资本市场化、市场证券化,可是没有具体的论述。
实际上这就是偷换概念,都是些普通的地产运作方式。曾经北京新地产的记者硬缠着他解释,可他就是解释不了,以前在国美不少专业媒体采访他,一遇到记者质疑,就争吵,甚至骂记者无知。
他平时非常警惕,只允许他说,其他人一质疑,他就会急。有记者还针对资产化、权益、资本、股市问他,他一问三不知,还和记者大吵。
认为他业务水平很差的还不仅仅是国美置地员工。
禹晋永最初接触房地产,就是绵阳市土地综合开发(集团)公司,这可能就是禹晋永所谓的省国土开发公司,他做“省国土局长”的地方。但这里的老总为当时绵阳著名企业家刘青山。
据四川法制报记者调查证实:禹晋永实际职务为绵阳土地综合开发(集团)公司下属的土地开发物资公司、永嘉房产综合开发公司。他在这个公司三年时间里先后任两个公司的经理。
但用这个公司高层的话说“喜欢吹牛,喜欢显摆,不知天高地厚,没有什么业务能力,三四年时间里两个公司在他手里都没什么成绩,就自己灰溜溜地离开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四川法制报记者“现在倒是能经常收到他的短信,让什么时间看什么电视台,他又上电视了”。
“学历门风波” 半路杀出个禹晋永
当所有的舆论都集中到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上,争得不可开交之际,这个叫禹晋永的人,不但在自己的微博上力挺唐骏,而且在凤凰卫视上公开露面,与学历门打假者方子舟、王小山公开论战。
7月9日,他再次在微博上力挺唐骏,贴出两张中国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馆的相关证明,表示美国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具有颁发工商管理专业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资格。
当大家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这个禹晋永的人身上时,人们发现这是一位京城“地产大亨”,旗下中国世代投资控股在香港注册资本为10亿港币,但他也是被称为“臭名昭著的文凭工厂”——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生,不仅仅如此,还拥有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北京大学博士后学历。
而更引人注意的,是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身份: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凯爱资本(地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中国世代投资控股集团创始人、总裁、美国凯爱世界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美国凯爱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身兼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长、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导师、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3 《置业大讲堂》客座教授。
同时,他还是中国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建设部大型公报《中国房地产年鉴》编委会副主任。
曾取信黄光裕执掌国美置地
此人曾是国美高管,以“资本地产”理论第一人自居。2004年,他取得当时国美总裁黄光裕的信任执掌国美置地。
这也是截至目前,禹晋永所有的人生履历中最为辉煌的一页,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年是和黄光裕一起打造了国美置地,并称自己和黄光裕在一次竞购中认识。
“我们是采用分成的方式,相当于做项目,完了就分账,所以谈不上职业经理人,也谈不上股份。”他称自己和黄光裕当时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当时与黄光裕的合作非常的好,置地为他的商业帝国赚取了大把的钱。”禹晋永这样形容自己在国美的经历和成绩。
据说,他曾向黄光裕提出了3年内在纽约交易所上市,5年后年收益20亿元的宏伟目标,黄光裕则允诺给50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当时的国美置业有限公司。 2005年3月份,禹晋永正式上任国美置业公司总经理。
在国美的这段时间里,禹晋永不断接受媒体采访,大力推销自己“资本地产”理论。当时,的确有许多媒体给予了禹晋永极大的关注,
他一再强调的是把土地放到资本市场里面,运用资本的优势来进行项目投资。
但实际上他的理念并未在国美得到体现,而本人也只在国美置地总经理的位置上呆了9个月后离开。“实际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当时需要团队创立自己品牌要出去单干,这事情上黄光裕是吃亏了的,但他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他说。
9个月过后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中国世代投资集团”,自任总裁。
“扑朔迷离”的二十年人生经历
近10年来,禹晋永接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但他的人生经历自述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1997年这一段总是自相矛盾,处处存疑。
网上有人列数了他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出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分别为:1984年(19岁)粮食局局长,随后调到市土地开发公司;1994年(29岁)从省国土局局长位置下来经商。
但2008年在接受《东方人物周刊》采访的时候称,自己14岁从军,那是1980年,18岁转业后到了公安局给领导当秘书,在这里干了两年后,进入到保安公司。
在保安公司做警用器材生意,警棍卖到1500元一根,一根赚500元(80年代中期中国普通工人工资为50元左右),因自己仕途很顺,接下来就做了粮食局长。1992年又出任省土地开发公司总经理,他说,这实际上就相当于省国土局长的职务。1994年,在他而立之年的时候主动离开国企,到了台湾。
然而,他在接受《中华英才》杂志采访的时候又称,1981年,以现役军人的身份回到地方。做了秘书、警察、记者等职务,1994年,从粮食局长的岗位调任国企集团(嘻嘻网注:即他所称的“四川永嘉房地产投资开发集团”)主持工作,一人兼任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三个重要职务。
在他的领导下,集团已成为拥有百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并闻名全国的特大型企业,这一年他36岁。但在《财富人物·名人》杂志中,对他的介绍又是1981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
而在山东“套地”时留在当地的资料则显示:
1963年出生,1978年—1982年在武汉军区服役,任警卫员。
1982年转业地方,在绵阳市公安局做8年警察,1990年—1993年任绵阳粮食局科长一职。
1993年—1996年进入绵阳市土地发开总公司,任总经理和党组书记。
1995年—1999年,任四川永嘉房地产投资开发集团董事长、总裁。
遭网络“人肉”被举报
当唐骏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质疑之声保持沉默的时候,这个叫禹晋永的“校友”跳出来为他解围,不幸自己惹火上身,不但也身陷“学历造假”漩涡,并涉嫌虚构人生经历,向灾区“诈捐”“诈套土地” “6年不纳税”“虚假验资”等“事迹”亦被一一曝光。
首先向其发难的是一名叫“很傻的妮子”在网上发帖称,禹晋永就是一个大骗子。打假人王小山也通过调查证实,其在香港注册的“中国世代投资控股集团”实际注册资金仅为1万港币,而非他自称的10亿港币。
紧接着,禹晋永在5.12地震后承诺向家乡绵阳捐建一座希望小学被指“诈捐”的事也爆出。据记者了解,他当初承诺捐建的江油太平镇龙门小学目前已经完工,只是援建这所学校的资金来自湖北一个机构,禹晋永的资金到现在也没到位。
但2008年《绵阳日报》上一篇名为《绵阳 禹晋永对你永远的念想》的文章里提到,他捐建了这所学校。
7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山东调查到,经山东省国土局指证,禹晋永在山东省梁山县三份1500亩土地证均为“伪造”,禹晋永则利用这3份伪造的土地使用证为旗下公司在北京诈套虚假增资1.2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教授随后又查实他的北大博士后文凭也是假的。26日,吴丹红教授将网络上已经爆出的禹晋永的各种不良记录,以公民身份向公安机关举报禹晋永涉嫌犯罪。
举报罪名包括: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禹晋永当日对此作出回应,“一切听警察的,按法律规定办。”同时表示,现在每天生活得很好,因为心里很坦然。
记者调查:
相关链接:
禹晋永网络上广传的履历
学历学位
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美国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大学(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博士后(根据吴丹红教授查证,北京大学博士后属于造假,而且博士后也不算学位,体现了“禹博士”的无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花钱就能买的)
职务
凯爱资本(地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中国世代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注册资本1万港币)
美国凯爱世界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美国凯爱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兼职
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长、高级研究员;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导师;
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
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3《置业大讲堂》客座教授。
社会职务
中国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建设部大型公报《中国房地产年鉴》编委会副主任。
学术成果
曾发表饱含深情的诗作:
心系玉树睡不着,半夜起来看微博,以为只有我一人,结果博友都没睡,都在关心玉树人,国家行动很神速,救援工作没停步,玉树幸运比汶川,我们大家都心安,祈祷难友能安魂,活人定要信乾坤,国家民众齐出手,幸福生活样样有!
荣誉(以下荣誉给钱就颁发)
“北京房地产十大功勋企业家”称号获得者;
“北京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十大功勋企业”大奖获得者;
“中国十大教导型企业家”称号获得者;
中国房地产“2007年影响力人物大奖”获得者;
“2006年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大奖”获得者;
2006年—2007年地产星光大道英雄榜“北京地产十大风云人物”大奖获得者;
2006年—2007年地产星光大道英雄榜“北京地产资本运营最佳团队”大奖获得者;
2006年北京影响力“影响百姓经济生活的十大企业家”入围20强候选人之一;
2007年建军80周年“百名杰出军旅华商”候选人之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个人捐款现金10万元和价值40万元的小学一座,是“中国红十字人道服务奖章”获得者;
2008年9月21日在“拥抱2008·用爱心奏响奥运凯歌”—暨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慈善之夜晚会上个人向老运动员、老教练员、老体育工作者捐款15万元人民币。据7月28日16时百度百科
嘻嘻网套用一位网友的点评——“这得多脑残才能写出这样的个人简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