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更改城市的名字是非常普遍的。中国有很多城市的名字是沿用的古时候的名字。从建城初期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大概只有成都、益阳、蓬莱、邯郸等少数几座了。建政后,大多数城市一直沿用明清时留下的名字,绝大部分城市因为行政区域划分需要更名的。在漫长时间长河中,经历不同的时代转换和发展变迁,一个城市经历过多次改换名字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说北京,其实在历史上就改过很多次名字,比如说京城、南京、大度、京师、北平等,最后改名为北京成为PRC首都了。
"一座城市的形成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5000年的历史中,城市伴随着每个朝代也发生和记录了不同的故事,城市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名更改成为一种潮流,名字对于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来说,绝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地方为发展旅游,将行政区改用辖境内著名景点命名,如崇安县改名为武夷山市(1989年)、大庸市改名为张家界市(1994年)等。1987年,安徽省的原徽州地区因境内辖有黄山风景区,改名为黄山市。有些城市以前默默无闻,改名之后人尽皆知,不但提高了知名度,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城市改名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名声还不如改名字前。俗话说人如其名,当然城市的名字也是一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些城市原本有着高大上的名字,一改瞬间变成城乡结合部!土的掉地上都能扬起两斤尘…….
一个城市的名字就像一张名片
或多或少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形象
与此同时,多了一批改名党
一些城市原本高大上的名字
一改瞬间成了城乡结合部
一些地方原本默默无闻
改了名立马成了旅游胜地
看看中国城市改名最成功&最失败案例
成功的案例
张家界市,旧称大庸。张家界的改名,成功逆袭成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在旅游业的带领下,经济翻了好几番。
庐山市,旧称星子县。是江西省第二个以景区命名的县级市。三叠泉、秀峰、观音桥、白鹿洞书院。
九寨沟县,旧称南坪县。1998年,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因为县内拥有闻世界闻名的九寨沟景区而改名,改名字后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年四季,九寨沟景色各异,东方人称之为“人间仙境”。
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县,1989年8月崇安县撤县设立武夷山市,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闻名中外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境内,而且武夷山也是我国江南著名的茶叶产区。
都江堰,旧称灌县。1988年5月,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它是以境内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来命名的,是成都市代管之县级市。“都江堰”因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因堰而兴的城市,被誉为“天府之源”。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声大起。市境内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使得都江堰成为了国际旅游名城。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的西部,原名灌县,可以看出这个名字也比较具备当地特色,但和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比起来,可就逊色了很多。
作为一座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都江堰市的历史遗迹和自然美景景数不胜数,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 史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中国改名第二成功的城市
香格里拉市,旧称中甸县。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失去的地平线》这本小说中的,因为市内香格里拉景区大火随之也迅速改名,改名后经济也是持续增长。
香格里拉,是许多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人间净土,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圣,也是小编心里必去打卡的地方之一。2016年,香格里拉旅游接待人次,高达1481.79万。
不过,20年前,“香格里拉”还是一个名字土得掉渣、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每年接待的游客,只有1000多人次。
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位于川滇藏交界的云南省迪庆州,曾是一个隐藏在雪山深处的毫不起眼的县城,以林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中甸县拥有绝美秀丽的风光,但这样的景色,在川滇藏区并非独一无二。再加上,当地经济非常落后,接待能力很弱,全县没有一家酒店,1995年,这里仅接待游客1200人次。
只能说迪庆州政府眼光非常好,从一部英国小说中获得了灵感。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一个雪峰峡谷遍布、庙宇深邃、森林环绕、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
他把这里称为香格里拉,就是心中的日月。之后数十年,“香格里拉”一直吸引着全球游客寻觅的目光。驿道、雪山、森林、寺庙和喇嘛,与川滇藏区的景象如出一辙。1996年10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1997年9月,云南正式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这一消息,立刻引发全球轰动。2001年,“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这次改名,让这个贫穷的小县城,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香格里拉正式更名之前,其旅游人次已猛增至119万,而2016年,在正式更名15年后,其旅游人次又增长了10多倍。如果与1995年的1200人次相比,20年间,“香格里拉”的游客规模增长了1万多倍!
不过,中甸县“擅自”改名“香格里拉”,曾经引发诸多争议。很多人认为,香格里拉只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并无实际地点,中甸县将其排他性地占有,做法欠妥。
不只云南迪庆说,怒江、丽江、四川稻城、还有青海西藏的一些地方,都说香格里拉在我这里,而作者早就去世了。
但不管怎么说,中甸县已经“先声夺人”,将世人对宁静美好世界的向往,变成了现实的寄托,最终成就了这个小县城,也成就了“香格里拉”。看来,改名还是趁早啊!
失败的典范
中国最不应改名字的几个城市,没改名时熠熠生辉,改名后反而不好听,惨不忍睹。一下子变的很平庸。
石家庄市,旧称常山。常山可是武略文韬之地,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长坂坡单骑救主,五虎上将虎威扬,大家一定都会想起三国里的那句“吾奈常山赵子龙”,确实,常山是一个很有名字,如果赵云还活着的话,不知道喊出“吾奈石家庄赵子龙”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李渔一曲“金溪一滴篙头水,题到常山砚未干”。道尽了常山多少感概与激扬,溪花与禅意。而石家庄,跟东北的蘑菇屯有点像——土地掉渣。
合肥,旧称庐州。庐州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名字,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庐州,一曲《庐州诗》,壮哉金斗势;庐州,是红袖添香冷月的庐州,庐州月光,梨花雨凉,云海天涯两杳茫。到如今,只剩下合(起来都)肥了,庐州的诗意呢?不知道是该失意还是该失忆了……尤其是许嵩的《庐州月光》让很多人爱上诗情画意的名字,结果改成了合肥,听起来就像两个胖子一样丝毫没有美感。记得小时候的我看天气预报,看到合肥市还以为是生产肥料的呢。
黄山市,旧称徽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自此,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曾辖“一府六县”的大徽州不复存在。改名黄山后并没有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其实徽州这个名字比黄山不知好听多少倍。
赫赫有名的徽州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徽州改名黄山,使徽州文化的地名载体消失,历史中断,徽州文化名牌也随之消亡,徽州名气也有,历史文化内涵也有,没有“徽”,哪来“安徽”?将徽州更名为黄山,至今仍令不少人遗憾,放弃这样的地名当然相当可惜。
也有人说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黄山的牌子实实在在打出去了,然而,随着黄山游客增多,桂冠满顶,作为城市的黄山却屡经变迁,至今争议不断。尽管山还是那座山,但今日的黄山市却不是当年的黄山市。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跟以前的小黄山市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黄山是文化名山,千百年来已然成名于天下,风传甚广。尤其是历朝历代文人骚客诗词相诵,更是让黄山之名扬名于海内。对于中国人来讲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民间广为流传。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有人打着振兴旅游文化的名义将徽州市更名为黄山市。如今,又有人借着恢复历史文化的名义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现在很多黄山人都想改回徽州之名。文化复古之意不在古,在乎名利之间矣。但是如果人人都想着靠复古来抢人眼球的话,只怕最终难以如愿。用景区命名,不一定就是好的发展,黄山就是个例子。
驻马店市,旧称汝南。从西汉走来,走过历史沧桑,她不仅有”出守汝南城,应多恋阙情。”的柔情,还有“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的清逸,更有“烽烟卷汉旌,夜度汝南城。”的豪放,那里有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梁祝。而驻马店,怎么让人想起了龙门客栈外的马厩……汝南这么一个好端端的名字改成了驻马店,据说改成驻马店是有原因的,历史上这里曾是驿站,供南北往来的信使,官宦在此歇脚喂马,随之就这样改名了。
枣庄,旧称“兰陵”,这个名字的美,美得霸气,美得温润。“柳浦归人思,兰陵春草生”,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司马光的“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无一不在诉说着对兰陵的怀念。现如今,一听到枣庄就想起最爱吃的大红枣! 闲寻旧踪迹,何处觅,沉思前事,似梦里……
包头:旧称“九原”,九州大地上的蒙古草原,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壮阔,也有着“鹤戏九原留云白”的云淡风轻。九原,多么的大气和洒脱;而包头,让小编想到了包(工)头…….
在下合肥的包拯,在下石家庄的赵云,在下包头的吕布,在下枣庄的鲁班,在下驻马店的袁绍。是不是听起来觉得怪怪的?
苏州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非常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非常多的园林。但是,网友们还是喜欢姑苏这个称呼,姑苏如梦幻一般。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也是著名的驴友城市,这里有大雁塔、兵马俑、未央宫等。但是还是喜欢把西安叫做长安,因为这样显得比较有文化气息。
中国改名最成功的一座城市——张家界
不过,要说中国改名最成功的一座城市,就要数张家界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张家界现在是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过在它没有改名字之前,它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在1994年之前,它的名字还是大庸市。听到这个名字,你们是不是跟小编一样,觉得有点土呢?
为什么它之前叫大庸市呢,是因为曾经在张家界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古庸国,张家界这个地方就叫大庸县。后来新中国成立,就改成了大庸市。在此之前,大庸市还一直默默无名。
为什么大庸市后来会改成张家界呢,其实就是因为张家界这个地方森林比较多。有一个专门在这个地方建立的国营林场叫张家界,后来这个林场发展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异峰巧石、山泉飞瀑、深林奇树及珍禽异兽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妩媚动人的自然绝景。张家界现已开辟了六个旅游景区,它们分别是:黄石寨、金鞭溪、天子山、杨家界、鹞子寨、袁家界。随着前来森林公园游玩的人逐渐增多,张家界森林公园在国际上也非常有名气。三千奇峰,八千秀水,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当之无愧的人间最美的地方之一。
原名大庸市的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闻名遐迩而得名。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张家界风景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新开辟的旅游热点。
为了让大庸市这个城市在国际闻名,后来就把这个城市直接改为了张家界。果然,改完名字的张家界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也许是因为来过这里的人都被这里的秀丽景色所震慑住,再将这个与景色如此相配的名字深深地刻进脑海里了。因为界有两重意思,分别是界限和高山,这里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崇山峻岭,甚至让人宛若置身于仙境般,所以“界”一字既描述了高山,也仿佛在诉说这里是人间与仙境的边界,才拥有了这么绝美秀丽的景色。而今张家界成为了一座知名旅游城市,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切,都得感谢它改了名字。
其实张家界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了明代的《张氏族谱》中,当时的张氏族人世袭镇守在现在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的封地,所以当时这里就被叫做了“张家界”。经历多年后,古代的将军小将不复存在,但是故事永远不会消亡在历史中。有故事的地方,总是能吸引人们前去一窥究竟,想从留下的蛛丝马迹中看出千年之前的模样。这个地方的人类文明从20万年前就开始了,所以这里遗留着大批遥远的传说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直到现代,这里更名为了张家界,人们仿佛找到了与这个地方历史、文化更为贴切的名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游玩。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这里的景色绝对是一流的。这里有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武陵源风景区,另外由3大风景区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不仅是我国第一批AAAAA级的风景区,甚至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从大庸市到张家界,经历千百年的变迁和锤炼,这个地方留下了珍贵的人类文明遗迹,还有保存着上天赏赐的绝美自然风景,更名后的它,人们好像可以从它的名字里读到了那些遥远的故事和想象到美丽仙境的画面,所以说,这里是中国改名最成功的一座城市,全世界每天有那么人奔赴到这个举世闻名的地方——张家界。
你们知道张家界吗?去过那里旅游吗?没有去的话一定要找机会去一次哦,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同样是改为景点名 张家界市成功 黄山市却失败
比如说我国改名做成功的城市张家界,原本是大庸县,名字不好听,给人听了很庸俗,没有什么大气。后来因为张家界的闻名,以这座县城最著名的景点张家界作为参考,为了让更多人熟知这个地方,就把大庸县改名为张家界市,如今也得到非常大的成功,张家界市连同张家界景区都一同为人所熟知。我国也有另外一个城市按照这种办法,想要取当地的景点为城市的名字,没想到,改名后却让众人反对吐槽,并且失去了原来名字的韵味,被称为我国改名最失败的城市。这个城市就是黄山市。
黄山市的名字原本叫徽州。一提起徽州大概脑海里就飘着诗意,特别是那句名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让人想象得出徽州这个地方诗情画意,而且提起徽州,文化自然少不了。古时候的徽商曾经家喻户晓,徽商曾经的辉煌无人不知。还有如今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以其独特的手法烹饪出徽州传统的味道。更别说徽州的建筑了,与江南水乡的不同,徽派建筑加上古村落,让人不愿打破这种雅致文绉绉的宁静气息。
之所以改名失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文化的东西都掩盖掉了。因为仅仅是徽州这两个字,就可以让人联想出很多关于徽州的东西出来,但是黄山两个字,人们大概只了解到黄山市在这个地方。如果从未了解会徽州文化的游客来说,大概只对黄山有印象,更不会去深入了解徽州文化的浓厚。
另外一点是,学张家界改成山的名字非常不明智。虽然说黄山在我国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座山。也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但是黄山的名字并没有张家界气派。张家界给人听上去就很神秘难以到达的感觉,界字会让人听起来是边界像仙境的地方,带着神秘的气息,所以张家界市才会改名成功。但是黄山的名字相对来说就非常普通,仅仅是一个山的名字,没有什么让人联想翩翩的感觉。所以当徽州改成黄山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买账,还纷纷给人吐槽。所以说改名这件事,还是要走心啊,不能照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