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木星是地球的救世主,还是潜在的元凶?

news.xixik.com   2020-1-15 19:23:2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木星引力无数次吸引彗星陨石等不速之客在其表面坠毁,如果没有木星,地球文明恐怕就不会诞生。甚至月球这颗卫星,不但一定程度地保护了地球,它对地球的潮汐力,使得地球海洋有了潮起潮落,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创造了契机。

是救世主,还是潜在的元凶?揭开面纱下的木星

木星在太阳系的行星之间以体积最大,且质量最大而闻名。作为那个知名作曲家霍尔斯特的名曲,名气也是相当之大的。

中国历史朝代表

因为它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在它接近的时候从地球来观测,也是十分容易辨认出的。

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质量大概有300倍。大红斑作为木星上最大的风暴,也能塞进两三个地球了。

如此巨大的木星,对于地球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木星本质上与地球不同,是一颗气态行星。它是太阳系中出太阳以外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处于太阳系第五轨道。太阳系一共有8大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质量和的2.5倍。正因为如此大的质量,它的引力非常之大,因此它的卫星数量非常多,目前人类发现的天然卫星就有了79颗。

如果木星没有存在的话,人类也必不可能迎来今天的繁荣。

其原因就在于,木星阻挡了飞向地球的陨石们。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来结合这颗巨大行星的特有性质来进行详细说明吧。

为什么说木星能阻挡陨石?

直接说木星阻挡了陨石其实并不太严谨。

更严谨点应该说是因为木星的巨大引力把陨石吸过去了才正确。

本质上,在宇宙中漂浮的巨大固体物质(比如小行星)坠落到地球表面的被称为陨石,但是事实室每天都会有一些宇宙的固体物质坠落在地球上。

而且那其中的大半要么是落在海里,要么是在大气内燃尽,再或者就是坠落在无人居住的荒郊野岭,对人类没有任何直接影响。

然而,纵观数万年的历史,可以毁灭人类文明程度的尺寸的小行星,也不是没有坠落的可能。

在2013年于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降落的巨大陨石引起了热议。这次陨石的坠落造成了巨大伤亡的惨剧。

毕竟,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也说是有巨大陨石的撞击啊。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长达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40千米的速度从天而降。这次撞击引发了接近10级的巨大地震,产生了近1000米高的超级海啸,并导致了全球火山的喷发,整个地球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片炼狱。这场撞击直接导致了地球上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地球上75%以上的生物消失,就连当时已经统治地球接近2亿年的地球霸主恐龙也因此灭绝。

现在太阳系内光是在已知范围内,就漂浮着数十万颗小行星。从大小上来看,即便是直径1公里或者再小一点的小行星,以超高速撞击到地球表面,也可以产生摧毁一个国家的能量。

虽然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类也会像恐龙一样因小行星撞击而灭亡,但事实上,木星其实一直在帮助我们规避小行星的撞击。

前文也提到了,木星的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质量大约为地球的三百倍。

而且,就算把除木星以外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加在一起,也不及木星的质量。

也是因为质量过大的原因,太阳系的整体重心也偏离了太阳的中心,差不多跑到了太阳半径的1.068倍外的位置。

由于木星巨大引力的影响,在太阳系内运转的的彗星或者小行星等的轨道都被木星改变了,朝它的方向被吸引过去。

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性,木星才被称作为“太阳系中的清洁使”。它不仅仅减少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对于火星、金星、水星等也同样如此。

也有说法声称,可能只是因为体积太大了,所以导致被撞击的概率也很大。(;^^)

假如说没有木星存在的话,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大约会增加1000倍。

可以说是正是因为木星的存在,地球被陨石撞击的可能性才被减到了最小。人类能得到今天的繁荣昌盛可是都多亏了木星的功劳。

木星产生了副作用的观点也存在吗?

但是,根据近几年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来看,也有因为木星过大的引力而改变轨道,朝地球飞来的小行星。所以不能把木星只看作救世主的形象。

虽然改个说法可能有点显得那啥,但是木星确实就像神和恶魔均沾的那种感觉差不多。

那么,至今为止到底有多少小行星撞击过木星呢?让我们稍微看看历史怎么说吧。

至今为止撞击过木星的小型天体

虽然对木星本身的观测是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但是首次发现小行星撞击木星的大概是在1690年差不多。然而,真正的观测记录却并没有被保留下来,流于后世的只有似乎是撞击时样子手稿。画这个手稿的人是一位名叫乔班尼-卡西尼的天文学家,他留下来了9张木星表面撞击痕迹的手稿。

在天文观测远远没有今天这样频繁的那个时代,能观测到大规模的彗星撞击痕迹简直就是奇迹!

※顺带一提,乔班尼-卡西尼同时也是大红斑的发现者。

1994年的撞击

1994年观测到的苏梅克列维第九彗星(以下简称SL9),是在木星的撞击中最有名的。

当时,美国的一对天文学家夫妇发现了这颗撞击的彗星。不过,最开始观测到它的核心像是棒状的,所以误判为银河的一种了。

彗星的核呈棒状的原因是,它突破了木星的洛希极限,因潮汐力的作用,被分裂成近20个彗星小碎片了。

顺带一提,此次冲击在木星上形成了一个直径12000km的黑斑,这个大小能把整个地球吞进去了,简直太可怕了。(;-_-)

巨大的彗星撞击其他的行星这件事,对于当时的天文学会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恰巧在那时候,人们也认识到了恐龙的灭绝可能也是因为陨石的撞击,所以人们对阻止天体撞击地球的对策进行了严肃的讨论。

2009~2010年的撞击

2009到2010年见观测到了3次小行星向木星的撞击。

首当其冲是2009年7月19日,澳大利亚的一名天文爱好者安东尼-韦斯莱,观测到了木星表面一个长约8000km的黑色的图案。起初,还想着是不是磁暴或者卫星的影子之类的,调查之后发现是前几天观测到的小行星的撞击痕迹。

此次撞击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908年俄国通古斯卡河上空的陨石爆炸(通古斯卡大爆炸)时的数千倍!

人们认为撞击的陨石大概有500m宽,和日本的行星探测器隼鸟号着陆过的“丝川”小行星差不多大。

随后就是第二年,2010年的6月和8月,人们观测到了木星表面的发光现象。这个发光现象也是因为小行星产生的,不过这个小行星只有10m,所以在进入木星大气层上层蒸发后爆炸了,没能撞击到木星的底层。

短时间内数颗相同大小的小行星撞击了木星,由此可推断,撞向木星的小行星数量可能是远比撞向地球的数量多的。

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认识到了,木星对于地球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再重复说一遍,木星的超大引力吸引走了许多本应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和陨石。木星简直就像地球的保镖一样!

在太阳系外,有几个已知和地球环境相似、并且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但是如果不像地球一样,没有在相同的恒星系中存在着巨大的气体行星的话,那么被撞的风险就很大了。

如果深究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的话,可能就代表着假如太阳系外真的存在着有生命繁荣的行星,没有木星一样的行星在,大概也会毁于小行星的撞击吧,就像历史上的的恐龙灭绝一样。

地球的条件在目前人类发现的星球中最优越,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还拥有大气层、氧气、液态水、矿物质、臭氧层等等,正因为这些优越条件的存在才让生命得以诞生。既然那么巧合,就有人认为地球的存在很有可能是被设计好的。支持地球不是自然形成的人还举出另外两个外部证据,那就是月球和木星的存在。

有月亮的夜晚,当我们抬头看到它在天边,就静静地挂在那里,除了会反射太阳光,照亮黑夜之外,似乎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并不是这样,月球对地球、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这么说,如果月亮消失了的话,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甚至地球都有可能不再有生命存在。

如果月球消失了,潮海洋将不再潮起潮落,洋流、等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另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这不利于地球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会加快,这样,地球的每一天和每一年的时间都会变短。最重要的是,月球也是地球附近的一把大扫帚,它可以替地球阻挡很多小行星的撞击。

真的又一次切实地感觉到了,地球真是得到了恩惠的行星啊。

木星有多恐怖?如果宇航员掉进木星会怎样?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最大的天体,木星则位列第二。那么,木星有多大呢?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3万倍,是木星的1000倍。也就是说,木星的质量超过地球300倍。如果把太阳系中除木星之外的其他七大行星加起来,它们的总质量也只有木星的五分之二。

那么,木星的质量这么大,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木星上的环境又有多恐怖呢?

木星的组成与太阳非常类似,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这两者的质量占比可达99%。虽然成分与恒星相同,但木星不是恒星,而只是气态巨行星,这是因为它的质量还不够高。理论上,只有当质量超过木星75倍时,核心的氢核聚变才能被启动,从而成为恒星。

之所以把木星称为气态巨行星,是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没有固体表面。如果宇航员飞到木星上,他根本就找不到落脚点。木星的大气层厚度达到了5000公里,其中89%是氢气,10%是氦气。如果宇航员飞到木星上,他将会不断往下掉。

虽然木星上都是氢气,但木星并不会被点燃,这是因为氢气的燃烧需要氧气,而木星上缺乏氧气。事实上,即便把地球上的所有氧气都输送到木星,只能燃烧掉一小部分的氢气,整个木星不会完全燃烧起来。

在木星上,还有一场风速高达120米/秒的超级风暴,它肆虐了超过400年的时间。即便在地球上,我们也很容易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这场超级风暴,这就是木星的大红斑。木星上的超级风暴绵延上万公里,其范围足以并排放下两个地球。

在木星浓厚的大气层底部,温度和压力变得十分极端,温度将近一万度,压力为地球表面大气压的200万倍。氢分子无法保持气态,变成了液态的金属氢,这种状态的氢具有金属性质,具有自由电子。

再往下,则是温度和压力更高的木星核心。根据行星模型,木星的核心可能是由固态的岩石、金属以及冰组成。木星核心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6.5倍,达到了3.6万度,压力则为4000万个地表大气压。等待你的将是全村吃饭。

对于我们而言,木星环境十分极端,人类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事实上,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无论是木星,还是其他天体,都对于人类而言是致命的。如果要找到一颗人类能够生存的星球,也只有放眼太阳系外的岩质行星。而且这些岩质行星还要运行在宜居带中,这样才有适合的温度,行星上才会有液态水。

虽然我们无法在木星上生存,但我们可以利用木星的强大引力。木星的质量非常强大,它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改变太空飞船的飞行状态。当年,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相继利用木星的轨道速度和引力进行加速,使得它们的速度最终都能够超过太阳系逃逸速度,由此可以飞入浩瀚的星际空间之中。

木星冲日!灿若宝石!整夜可见!

作为肉眼最容易观测到的天体之一,木星以色彩斑斓的条纹深受观星族们的喜爱。天文科普专家介绍,继2021年8月2日“指环王”土星上演“冲日”后,有着“巨人行星”之称的木星也于2021年8月20日上演“冲日”,其亮度届时可以达到-2.88等,亮度仅次于当晚的金星,整夜可见。

↑北京市天文爱好者宗海阳2017年5月16日拍摄的木星特写。(本人供图)

↑北京市天文爱好者宗海阳2017年5月17日拍摄的木星特写。(本人供图)

所谓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到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或近乎一条直线时,从地球上看木星与太阳方向正好相反,它们的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冲日”前后木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

↑广东省天文爱好者周志伟2020年拍摄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多张叠加)。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通常情况下,木星是排在月球、金星之后,夜晚第三明亮的自然天体。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也是自转最快的行星,因其公转周期约为12年,中国古代又称其为“岁星”。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木星。(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

“进入7月以后,木星的观测条件越来越好,并在本次‘冲日’前后达到最佳。20日,太阳落山后木星会从东南方升起,由于其亮度很高,非常容易辨识。在木星不远处,一轮农历十三的凸月和明亮的土星也将现身,‘双星伴月’十分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午夜时分木星位于天顶附近,此时其地平高度最高,也最方便观看。除了目视观测,感兴趣的公众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小型天文望远镜,还可以观测到木星的条纹和呈卵形的大红斑,其中,大红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征性标志,是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宋媛媛说。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木星与木卫二。(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宇航局(NASA),2018年7月,发布了一张朱诺号最新拍摄的木星图像。

2018年6月25日,NASA发布了朱诺号探测器拍摄的木星北半球的涡旋云带和动荡涡旋。这张照片展示的画面宛如一幅瑰丽的太空油画。

朱诺号探测器于2018年5月23日拍摄了这张照片,这是朱诺号第十三次飞掠木星,当时朱诺号位于木星云顶15500公里处,木星北纬56度上。图中明亮的白色调可能是由氨水混合而成的云,蓝绿色部分是木星大气中更深层的云物质。

朱诺号是于2011年8月5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在历经五年、长达28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于2016年7月4日进入绕木星轨道。它花了53天环绕木星一圈后,才成功进一步靠近木星。

朱诺号的任务是探测木星的起源和演化历史,并以此来探索太阳系的秘密。它的远端感应仪器将向下探测木星的多层结构,测量组成成分、温度、移动和其他特性。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木星大红斑与四颗伽利略卫星合成图。(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

↑广东省天文爱好者周志伟2020年7月20日在珠海市拍摄的木星及其两颗卫星。(本人供图)

木星系如同一个小太阳系,目前已知木星有79颗卫星。“在这些卫星中,最有名气的当属4颗伽利略卫星,这4颗卫星编号从木卫一到木卫四,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10年发现的,它们围绕木星公转的周期从近2天到约17天不等,其中木卫三还是太阳系最大的卫星。有兴趣的公众当晚可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试着找找它们的踪影。”宋媛媛说。


投诉/举报
搜索 木星 地球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