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东亚文明都盛行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子在各国的社会地位都极低,故而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是鼎鼎大名的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但是日本历史上却有八位女天皇,第一位嫁给了自己的亲哥哥,最后一位更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才女,却终生不嫁,为自己的侄子付出了一生。
日本历史上的八位女天皇分别是:飞鸟时代的第33代推古天皇、第35、37代皇极/齐明天皇、第41代持统天皇;横跨了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的第43代元明天皇;奈良时代的第44代元正天皇、第46/48代孝谦/称德天皇。江户时代的第109代明正天皇,第117代后樱町天皇。她们虽然只在大部分都是男子帝王的历史上惊鸿一瞥,短暂地出现,但是她们也创造了历史,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嫁给亲哥哥的女天皇
第一位女天皇是日本第33代的推古天皇,她的父亲是第29代的钦明天皇,她的丈夫兼同父异母的兄弟是第30代的敏达天皇。
通过她的丈夫与她的兄妹血缘关系也不难看出,日本皇室为了追求血统纯正,时常有这样亲兄妹结婚的近亲繁殖,导致日本天皇都很难长寿,甚至孩子也经常会在幼年夭折。
兄终妹及,妻承夫业:
在她的丈夫感染瘟疫去世后,她的兄弟第31代的用明天皇感染天花去世、她的另一个兄弟第32代的崇峻天皇因为政治斗争被权臣杀害,权臣立马拥护了作为皇太后兼公主的推古天皇继位,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格外长寿,熬死太子:
公元592年,推古天皇登基,而此时的中国还处于隋朝,武则天甚至还没有出生。故而推古天皇比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还早登基了足足98年。但是也和武则天一样,她选择立的下一任太子并非是女子,而是她的侄子——用明天皇之子,大名鼎鼎的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这个名号之所以如此赫赫有名,是因为推古天皇实在是太长寿了,推古天皇在位的第30年,49岁的圣德太子还没有登基,就因病去世了。而推古天皇却足足活了74岁,共在位36年。
政绩显赫,为人称道:
在位期间,推古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她大力加强皇权,限制大贵族势力,先后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并且兴建佛寺,征讨新罗,派遣遣隋使。大力支持圣德太子依据中国儒、佛、法各家思想指定了《十七条宪法》,《十七条宪法》成为日本最早的管理国家的道德守则。
推古天皇是日本八位女天皇中政绩最为显赫的,至今仍被日本社会广泛称道。
登基了两次的女天皇
推古天皇去世后,外戚权臣违背她的遗诏,并没有立她的侄孙儿圣德太子之子为继任天皇,而是拥护她的亲孙子成为第34代舒明天皇。舒明娶了推古的曾孙女宝女王为皇后,简单来说,就是叔伯娶了侄女,不得不让人感慨日本皇室的亲缘关系混乱。
美艳不已,富有心计:
历史上说,宝女王姿色美艳,极有心计,初嫁高向王,生下一子汉皇子,之后宝女王以美色勾引叔父舒明天皇,嫁给了他,被封为皇后,生下二子一女。看得出来,这位宝女王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没错,在她的天皇丈夫去世后,她便继位成为了第35代皇极天皇。
不过历史上的真相却不是皇极天皇贪图富贵追求权利,只是因为她老公舒明天皇去世得匆忙,没有留下继位的人选。众多皇子争夺皇位,混战不已,为避免混乱稳定朝政,作为皇后的宝女王才继位。
弟弟驾崩,再次登基:
她在位五年后,葛城皇子等发动宫廷政变,她让位于第36代孝德天皇,这也是她的同母弟弟。十年后,她弟弟孝德天皇驾崩,六十岁的皇极天皇,重新即位,成为了第37代齐明天皇。至此,她成为了登基了两次的女天皇。
眼高手低,自不量力:
与第一任贤明的女天皇推古天皇不同,皇极虽然有野心,却是一个眼高手低,缺乏对自己有明确认识的帝王。她第二次在位期间,恰逢大唐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并不断地扩张在朝鲜半岛上的影响力。深感威胁的皇极,不顾日本与唐朝间极为悬殊的实力对比,还妄想对外扩张,完全吞并朝鲜半岛,进而与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为敌。她的不自量力,就如同以卵击石,其结局也不难猜想。
公元661年,她御驾亲征,想要帮助被大唐、新罗消灭的百济残部复国,准备渡海作战时,突然罹患重病身亡,时年67岁。两年后,日本远征军在白江口被唐军彻底击溃,此后千余年内再不敢北上争雄。
与武则天同年登基的女天皇
公元690年,在武则天称帝的同一年,海的对岸日本的第三位女天皇——第41代持统天皇也登上了皇位。
和前两位天皇一样,她是第40代天武天皇的皇后。同时,她也是他的侄女。
与太子共同执政的皇后:
天武天皇晚年常常生病,皇后就已经开始代替他执政,成为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天皇甚至下诏:“天下之事,无论大小,必须向皇后和皇太子报告”。因此皇后和她所生的皇太子草壁皇子开始共同执政。
其实天武天皇早在公元686年就因病去世,皇后称制,执掌政事,却没有明确登基。期间草壁皇子的异母兄大津皇子也在蠢蠢欲动图谋皇位,皇后通过自己的强硬手段将大津皇子杀害,确保自己的孩子的皇位无忧。
儿子去世,自己继位:
到了公元689年,因太子草壁皇子去世,皇位继承计划被完全打乱。皇后虽然寄望于草壁皇子之子轻皇子,但轻皇子过于年幼,年仅七岁,只能先立为皇太子。就这样,公元690年,作为皇太后的持统天皇选择了由自己即位,与中国武周女帝武则天同一年登基,两个女人分别统治着两个王朝。
自行执政,手段了得:
持统天皇在位时期,继承并完成了丈夫天武天皇的政策,做了飞鸟净御原令的制定和藤原京的营造两件大事。她还忠实的继承了天武天皇对官吏们武备、武艺的奖励的政策。在民政方面,制作了户籍,即庚寅造籍。
实行这些律令国家建设、整备政策的同时,持统也绞尽脑汁的利用天皇的权威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她让三十六歌仙之一的柿本人麻吕作赞颂天皇的和歌,通过文化手段来加强皇权。
持统天皇是从7世纪到8世纪,日本古代很有特色的女性天皇中的一位。与其他女天皇常常由别人代行执政不同,持统天皇统治期间的政策被认为是由她亲自推行的。持统不是政治上的装饰品,而是有执政能力的实质的统治者,是历史学者的共识。
没当过皇后的女天皇
我们要提到的第四位女天皇,是第43代的元明天皇。为什么她没有当过皇后呢?因为她的丈夫是上文提到的还没有继位当上天皇,就因病去世的短命鬼草壁皇子,因此,她只当过太子妃。
持统天皇在草壁皇子与元明天皇之子轻皇子14岁时让位于自己的孙子轻皇子,他成为了第42代文武天皇,但是好景不长,文武天皇在20岁时也不幸去世,文武的儿子首皇子仍然年幼,第43代元明天皇作为过渡天皇即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做过皇后就即位的女帝。
值得一提的是,持统天皇和元明天皇既是姐妹,也是婆媳,这样的近亲结婚,导致基因进一步纯合子化,也导致了她们的孙子、儿子文武天皇早早去世。
接任母亲皇位的女天皇
在中国的历史上,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也想要继任母亲的皇位,但是没有斗过自己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赐死于家中。
而日本皇室却真的存在接任母亲皇位的女帝,那便是接任了元明天皇的皇位的第44代元正天皇。
元正天皇甚是貌美,一生未嫁,她的继位诏书上“天纵宽仁、沈静婉丽、华夏载伫”、“大慈悲、性格沉静、有华丽之美”等形容她的句子。因为弟弟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尚未成年,所以作为过渡性天皇而即位。
元正天皇与之前的女帝都是皇后或皇太子妃不同,是第一位以未婚独身的身份即位的女性天皇。而且是历代天皇之中唯一的皇位由母亲传给女儿的女系继承(但父亲是男系的皇族草壁皇子,维持了男系的血统)。
元正天皇是一个极有涵养又略显保守的女性,她的一系列执政方略都是秉承其母元明天皇。在这两位天皇执政期间,日本的政治趋于稳定,经济迅猛发展。
在她们的推动下,日本还加强了对大唐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整个奈良时代,日本与大唐的交往极为频繁,多次派出遣唐使去大唐学习,其中有一次派出的遣唐使竟有594人之多。那时,日本朝野以模仿大唐的一切为时尚,就连平城京也是模仿长安城的格局建设而成。
废除天皇自己登基的女天皇
元明天皇的弟弟首皇子登基成为第45代圣武天皇后,他的儿子基王却早早夭折,只剩下一个女儿阿倍,圣武天皇册立阿倍为太子,这是日本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太子。公元749年,亲爹圣武天皇让位,阿倍即位成为第46代孝谦天皇。
能成为女天皇的历史上尚且有八个,而成为女性皇太子的只有孝谦天皇一个,就看得出来这个公主绝非是普普通通权贵的傀儡,而是手段了得极富野心的女帝。
继位废除原定太子:
公元756年,她的父亲圣武上皇去世,遗诏册立新田部亲王之子道祖王为皇太子。但孝谦天皇以道祖王有不符合皇太子身份的行为为理由,废除道祖王的皇太子身份,另立舍人亲王之子大炊王为皇太子。这次政治大变动是孝谦天皇和她母亲家的权臣藤原仲麻吕的意志。
担忧藤原仲麻吕的权势日渐变大,其他大臣橘奈良麻吕等人计划废除孝谦天皇,另立新帝。但事先察觉的藤原仲麻吕在不久将事件的关联者全部肃清,史称橘奈良麻吕之变。
公元758年,孝谦天皇因为要侍奉生病的母亲光明皇太后,而让位于皇太子大炊王,为第47代淳仁天皇。
爱上和尚,推行佛教:
公元760年,光明皇太后去世,退位的孝谦和权臣藤原仲麻吕、新帝淳仁天皇之间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患病的孝谦开始宠爱为她治病的僧侣道镜,有传言,一生未嫁的孝谦爱上了这个和尚。
《续日本纪》记载为“高野(孝谦)天皇与帝生嫌隙”,孝谦和淳仁、藤原仲麻吕的不和开始表面化。公元762年,孝谦召集五位以上的官员,表明因为新帝淳仁天皇的不孝的缘故,因此才遁入佛门,并宣布以后的国家政务要由自己来执掌。造成关系破裂的原因,一是新帝淳仁和藤原仲麻吕意图诛杀和尚道镜,二是持有皇统正嫡意识的孝谦对庶流出身的淳仁不满。
诛杀外戚,废除新皇:
公元764年,孝谦觉察到藤原仲麻吕开始进行军事政变准备,派遣手下从淳仁天皇处没收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钤印。为了争夺钤印,孝谦一方和藤原仲麻吕一方发生战争,最终钤印回到孝谦之手,藤原仲麻吕被指为朝敌。藤原仲麻吕夺取了太政官印后逃往近江国,两日后被杀。史称藤原仲麻吕之乱。
至此,淳仁天皇被废,以亲王身份流放淡路国。
再度登基,重用僧人:
淳仁被废后,孝谦再次登基,此后被称为第48代称德天皇。她大兴佛教,重用僧人,封和尚道镜为法王。在她和道镜统治国家的6年里,没有册立皇太子。
孝谦天皇一生两度为帝,终身未婚,周旋于藤原贵戚和旧豪族之间。但因过度偏重佛教,猜忌群臣,孝谦的历史评价并不是很好,甚至有她与道镜和尚私通等不雅传闻。
最年幼的女天皇
此前提到的六位女天皇,都是集中在飞鸟时代(592-710年)和奈良时代(710年-794年),而自从孝谦天皇770年去世后,时隔859年,在天皇制度没落的江户时代,公元1629年,第七位女天皇第109代明正天皇才出现在历史上。
这位明正天皇,是第108代后水尾天皇的女儿,也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外孙女。当时的日本皇室早已被德川幕府控制,天皇的权利十分之微弱,她老爹后水尾在位期间发生了“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他尝试着向幕府的权威提出挑战,却都失败了,这让他感受到极大的侮辱,但他又无力进行其他反抗活动,就宣布退位,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明正天皇得以即位。
其实她老爹后水尾也不是没有儿子,他退位时才34岁,正当中年,甚至退位之后还生了几个皇子,但是他就不愿再被幕府控制,不想当这个傀儡天皇了,直接退位让年仅五岁的女儿明正登基。
明正天皇在位14年,耗尽了一个皇家公主的童年与青春。1643年,明正天皇异母弟素鹅宫亲王已经11岁,明正天皇决定让位给他,是为第110代后光明天皇。明正由此成为太上天皇。
因为江户时代朝廷财政困窘,皇子常常出家为僧、皇女往往不婚,她只能在宫中终老,一生被皇家与幕府的斗争所埋葬,伶仃孤苦地活到了72岁。
最命运悲惨的女天皇
最后一位女天皇是第117代的后樱町天皇,史传她优雅高贵,美艳动人,但是她也是个非常悲哀的人物。
她是第115代樱町天皇的二皇女,她的弟弟是第116代桃园天皇。按理说她作为尊贵的公主、长公主,可以收拾收拾风风光光出嫁了,但在她22岁那年,她的弟弟桃园出奇的因病而暴亡。更多历史上的推测是桃园作为革新派与幕府政见不和,被惨遭谋杀。
桃园死了,而他的儿子才五岁,当时的天皇实际上已经没有实权,大多都是幕府傀儡,譬如桃园也是五岁继位。但是舎子皇太后却像晚清的慈禧太后一样坚持——“皇帝可以换,但是哀家永远要当太后”。
儿子死了怎么办?慈禧太后是找了亲王家的儿子当新皇帝,而舎子太后就想到了在准备嫁妆的女儿。
于是,后樱町天皇在二十二岁花一样的年纪,放弃出嫁,被迫登基,成为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女天皇。
在位的八年的日子,对于后樱町而言,是非常无聊的,没有任何的政事,一切被幕府掌握,只是等候着她的侄子若宫长大,可以到继位的年龄而已。她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保护皇统,做一个过渡性的旗帜。
到了她的侄子若宫13岁时,后樱町宣布退位,以三十岁的年龄,告别了宫廷。
她一直活到了73年的高年,寂寞的日子在祈祷、书道、和歌与抚琴的时节里度过,她是一位极有文采的天皇,毕生留下上千首的诗歌、日记四十一册,以及一本名为《禁中年中之事》的著作。她一生没有结婚,当然,也没有生育子女。只为了自己的侄儿、侄孙等后代付出了一生。
后樱町女天皇死后,日本的女天皇历史画上了句号。
现在的日本
如今的日本皇室由于君主立宪,已经彻底失去了实际权/利,但是皇家传承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如今在位的德仁天皇也没有儿子,仅有一个独女爱子公主,因此早年在日本有很多呼声再立女天皇。但是在2006年,德仁的亲弟弟文仁亲王的王妃诞下一子悠仁,女天皇的议题再次被搁置了。
2020年11月8日,日本皇宫举行“立皇嗣宣明仪式”,正式宣告现任天皇的弟弟文仁亲王为第一皇位继承人,而他的长子悠仁则成为第二皇位继承人。
大家认为,到了现代,皇室应当还是只由男性来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