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如果有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在启动微信的时候,那个经典的一个小人剪影面对着地球的画面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似乎云层变得更为清晰细致了。
微信启动画面:前者为原图,后者更换的风云四号拍摄的成像图。
作品名称:蓝色弹珠(The Blue Marble)
拍摄时间:1972年12月7日5时39分(美国东岸时间)
拍摄地点:距离地球45,000千米(28,000英里)的阿波罗17号飞船
摄影作者:美国宇航员尤金·塞尔南、罗纳德·埃万斯、哈里森·施密特
拍摄工具:80毫米镜头的70毫米哈苏(Hasselblad)相机
辅导者:美国太空署
微信的启动画面就是用了这张“蓝色弹珠”,人类最近一次在太空中远眺母星的景象。相信包括您在内的10多亿微信使用者,每天都会看到这个画面。这张照片是迄今为止最广泛流传的照片。
它是少数能把整个地球清晰地拍下来的照片,正因拍摄当时太空船正背向太阳。此时,对于身在太空船上的太空人来说,地球的大小就像小孩子玩耍的弹珠一样,因而命名。
阿波罗17号太空船于美国东岸时间1972年12月7日凌晨12时33分被发射上太空,发射后的首几小时正值非洲大陆的白昼时分。再加上十二月份接近冬至,故南极洲亦正受到太阳正面照射。这张照片是于美国东岸时间早上5时39分(即协调世界时的早上10时39分),发射后5小时6分钟,即太空船离开环绕地球轨道前往月球后的1小时48分钟时所拍摄的。这张照片的官方名称为“AS17-148-22727”。(其前一张照片,与22727几乎一样的AS17-148-22726亦同样被用作地球影像之一。)
拍摄者用上了一台装嵌了一个80毫米镜头的70毫米哈苏(Hasselblad)相机拍摄。美国太空总署拍这张照片归功于阿波罗17号的所有队员——尤金·塞尔南、罗纳德·埃万斯及哈里森·施密特,因为他们三位在执行任务时均有使用该台相机在太空船上拍摄照片。纵然施密特声称这张闻名于世的照片是由他所拍摄,但拍摄者的身份已经无从稽考了。
美国阿波罗17号全体宇航员
三问
为什么说“蓝色弹珠”是在人类历史中最被广泛流传的照片,它珍贵在哪里?
四答
1972年12月7日,当飞船在距地球45000千米时,人类第一次清晰地拍到了母星。照片清晰地拍到地球发亮一面。
这是从正前往月球的阿波罗17号上看到的地球。这张照片涵盖了从地中海地区到南极洲的冰冠,是首次在阿波罗计划的轨道里拍摄到南极的冰冠模样。南半球当时正被厚厚的云层所覆盖,但同时差不多整个非洲大陆都可见。在非洲大陆的东北边缘是阿拉伯半岛。而离开了非洲大陆沿岸的大岛则是马达加斯加 。至于亚洲大陆则位于东北部水平线部分。
尽管后来很多画面中都有过地球全貌,但大多数都是电脑合成的。“蓝色弹珠”这张照片,因为罕见地拍下地球全貌,而流传广泛。
阿波罗17号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登月任务。自此之后,暂时再没有任何人能在这样的距离拍摄到如“蓝色弹珠”般包含整个地球的照片。我们有幸每天在微信上见到它!
据微信官方消息,启动页背景图将更换为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高清东半球云图,这也是6年来微信启动页面首次发生变化。
据了解,微信的启动页面此次呈现的背景照片由“风云四号”拍摄,它搭载了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并是国际上首次在单星上同时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以一颗卫星实现了两颗卫星的功能,是我国气象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为了庆祝“风云四号”取得的巨大突破,微信启动页首次“变脸”。
事实上,微信启动页中选用的照片素材是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画面中所显示的是非洲大陆。关于选用这张照片作为素材的原因,微信团队透露称:“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我们将非洲上空的云图作为启动页的背景图,也希望将‘起源’之意赋予启动页面。
因为人类的出现,才有了沟通的存在和意义。而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也是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 风云四号”作为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是我国气象卫星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的实现者和见证者。国际上对风云四号卫星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
美、俄、拉美国家的媒体认为“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将提高中国气象局的定量观测和应用能力。
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原主席、德国气象局原局长、世界气象组织空间计划卫星事务资深咨询专家蒂尔曼·莫尔表示:“国际气象界都在迫切盼望使用这种新型数据……
如果最终这类探测数据的价值得到确认,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将成为气象卫星的重大突破,而中国气象部门将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