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这里是美国 > 正文

林登·约翰逊为什么是“最不受欢迎的美国总统”?

news.xixik.com   2018-8-1 19:17:42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两个多小时后,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宣誓就任新美国总统。他最大的成果就是马丁·路德·金奋斗多年的民权运动,终于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1963年,林登·约翰逊宣誓就职。摄影师:斯托顿(Cecil Stoughton)。

中国历史朝代表

这张著名的就职典礼照片由约翰·F·肯尼迪的官方摄影师塞西尔·斯托顿拍摄。在斯通顿的建议下,约翰逊站在他的妻子和杰奎琳·肯尼迪中间,这样可以使肯尼迪夫人粉色香奈儿套装上的血迹不会被看到。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半,深受美国人民热爱的年轻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两个多小时后,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宣誓就任第36任美国总统。九分钟后,总统飞机就飞往华盛顿。

与肯尼迪显赫的家族身世不同,约翰逊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虽然看起来是民主党身份,但骨子里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红脖子”。他25岁就成了众议员,是二战当中第一个参军的国会议员,从此就能看出这个人身上虽然远没有肯尼迪的人格魅力,但是善于在法律圈斡旋,而且精通政治表演。

在他刚刚就任的时候,还是以一副肯尼迪继承人的面孔,主张增强总统权力,支持种族平等和社会福利,所以在1964年,他以美国历史上普选票最高的记录当选为美国总统雄心勃勃提出“伟大社会”计划,他认为自己有能力通过世界上最大的“权力职位”,来消灭战争、贫困、差距。因为当时肯尼迪刚刚遇刺,举国上下一片激愤,所以他的提案在国会很容易的就获得批准,最大的成果就是马丁·路德·金奋斗多年的民权运动,终于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民权过度反应

但是很快他跟肯尼迪的差距就凸显出来,由于他过分的提高黑人、妇女、穷人的地位,进而导致了社会上的“反向歧视”。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以前黑人受到白人的歧视,但是林登·约翰逊的法案出台之后,许多白人呼吁“黑人不应该被歧视,难道白人就应该吗?”。由于国会在贫困人口上支付了大量的经费,医疗、福利、教育、居住条件虽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穷人吃的免费午餐,说到底不还是富人掏的腰包。所以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被笑称为“劫富济贫”,要知道国会的绝大部分议员都是中产家庭以上,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的席位越来越少。

外交连连败退

就在国内的贫富矛盾愈演愈烈之时,美国的外交更加是败仗连连,他在国内的高福利政策,致使许多美国的盟友认为,他有“背叛”的迹象。1965年南美洲的多米尼加发生内战,林登·约翰逊派兵支持其中一方,理由是他认为这一方是代表民主。要知道南美洲向来就是美国的后院,通过扶持独裁政府在拉美各国实现控制是美国惯用的手段,可是林登·约翰逊的做法,让许多拉美的“傀儡军政府”失去了对美国的信任。冷战的天平逐渐向苏联方面倾斜,当年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建立起来的优势,逐渐消解。

越战不得人心

最严重的还是越战,林登·约翰逊不断的在“伟大社会”计划中强调要消除战争,可是他却不断的往越南增兵。让原本只是内战的越南战争逐渐演化成“美国的战争”,越战对于美国的伤害有多大,相信稍微了解美国历史的朋友都能理解。二战之后美国民众建立起来的强大自信心,在越战之后荡然无存,青年对国家失去信仰,反主流文化日趋明显。这些情况从好莱坞的电影中就看能够看出,比如《阿甘正传》、《猎鹿人》、《现代启示录》、《滴一滴血》等等。

内外交困之下,让美国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甚至一度达到了南北战争时的水平,美国一度面临内战和瓦解的危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里根当选,重塑美国精神之后,才算是结束。因此1969年林登·约翰逊下任时,就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了。

林登·约翰逊为何突然放弃追求连任?

林登·约翰逊总统1968年签署《枪支管制法》

40年前,美国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在形势一片大好、即将获得党内提名时突然宣布退出竞选,并致使民主党在大选中败北。

约翰逊为何会突然退出总统选举,放弃连任并创造历史的机会?近日,历史学家研究发现,约翰逊主动退出总统选举其实另有用意,退选也让这位饱受指责的总统再次赢得民众支持。然而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突然遇刺身亡夺走了约翰逊力图东山再起的机会。

1968年3月31日,已经担任了近5年总统的约翰逊对全国发表电视演讲,宣布一条震惊全国的决定:“我不会再谋求,也不会接受本党提名,竞选连任下届总统。”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约翰逊退出1968年总统大选是因为遭遇太多批评和党内分裂的结果。但40年后学者重新研究这段历史发现,约翰逊主动退出竞选背后还有许多隐情。

“他们已经烦透我了”

历史学家研究约翰逊宣布退出大选那一周的文献记录和当事人访谈后认为,退出选举实际上戏剧性地提升了约翰逊的民众支持率,让他重新获得急需的政治砝码。但不幸的是,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遇刺和随后引发的暴乱彻底打乱了约翰逊的棋盘,让他的政治生命在仓促中收尾。

约翰逊的新闻发言人乔治·克里斯蒂安回忆说,约翰约早在1967年10月就开始考虑是否竞选连任,并时常和朋友们谈起这个话题。1968年1月,约翰逊让助理在自己的国情咨文演讲稿中加入一段话,宣布退出竞选,但他最后没有将这一段公之于众。

但是,到了3月下旬,约翰逊又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3月28日,白宫门外挤满了反战游行的示威者,他们高喊:“嘿,LBJ(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的简写),今天你杀了多少孩子?”随后约翰逊找到自己的两位特别顾问,向他们谈起了退出的想法。对于为何退出选举,约翰逊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希望花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政治资本已经耗尽。“我向国会要求得太多太久,他们已经烦透我了。”约翰逊说。

“也许退选是最好的选择”

3月30日,约翰逊的助理正在帮他准备一份有关越南战争的讲稿,宣布停止对北越大部分地区的轰炸。当日,约翰逊要求助理把他宣布辞职的那一段加入讲稿。31日一早,约翰逊将讲稿的新增加的内容告诉了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但是他仅在演讲开始几分钟前才告知内阁成员自己要退出竞选。

31日晚,约翰逊在白宫正式宣布不再竞选连任,电视演讲结束后,他的脸上现出难得的轻松。白宫陷入了一片寂静,因为多数工作人员也是刚刚才得知这个消息。不过没过多久,电话铃声就开始不断响起。约翰逊的朋友纷纷致电祝贺,对他的做法表示赞同。媒体记者更是蜂拥而至,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说明。这时,第一夫人柏德出面表示:“我们已经做了许多事,但在剩下的几个月里,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也许这(退出竞选)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最好选择。”

“他完全焕然一新”

由于越南战争和种族矛盾,当时的美国民主党已经分裂成四个派系,四个派系之间互相鄙视疏远,民主党陷入空前分裂。不仅如此,总统在国会面临愈发强大的压力,在越南战场,越共于1968年发动的春节攻势在美国也引起了新一轮反战浪潮。

宣布退出竞选之后,约翰逊身上的政治枷锁似乎突然间解脱殆尽。他计划推动一系列民生政策,并结束越南战争,约翰逊相信,“激流勇退”给了自己足够的政治资本来顺利完成施政目标。

当总统的车队进入纽约和芝加哥时,市民们自发在街道两旁欢迎他。大批报纸杂志也刊登社论,称赞约翰逊不寻求连任是明智之举。似乎一夜之间,原本针对约翰逊的舆论敌意都烟消云散。民意调查显示,约翰逊的支持率达到57%,而就在几天前,然57%的民众认为他不是一位称职的总统。

以退为进的约翰逊立即着手新的施政方案。“他完全焕然一新。”约翰逊的得力助手,讲稿撰写人霍雷斯·布思比回忆说:“他开始计划哪些政策目标能在当年的财政预算下实现。总统的语气中也明显透露出兴奋:‘我们要重新开始。’”

黑人领袖遇害“带走”希望

在主动退出竞选博得民众支持后,约翰逊本想借机大干一番,但现实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1968年4月3日,约翰逊和女儿一同来到纽约曼哈顿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参加特雷斯·库克主教的就职仪式。总统受到了人们热烈的鼓掌欢迎。在回忆录中,约翰逊写道:“这一天世界显得非常美好。”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而美好的事物往往都不长久。就在库克主教的就职仪式结束几小时后,田纳西州孟菲斯一所汽车旅馆外响起了枪声,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倒在血泊中。当晚7时5分,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结束了他39年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历程。

一小时后,正在白宫西厅会客的约翰逊得知了马丁·路德·金遇刺的消息。他赶紧召集智囊团召开紧急会议,并准备一份电视声明的讲稿。在白宫的紧急会议上,约翰逊已经预感到了马丁·路德·金遇刺将引发的连锁反应,他对国内政策顾问约瑟夫·卡利凡诺说:“我们在过去几天所赢得的都将在今晚化为泡影。”

改革计划被迫搁置

4日晚,华盛顿上空被阴云笼罩。距离白宫20个街区远的非裔社区,黑人民众开始聚集,他们想表达自己的震惊、悲伤和愤怒。集会引发骚乱,抗议人群开始砸商店的玻璃,抢劫商品,并在店铺里纵火。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暴力骚乱蔓延到全美125个城市,导致39人死亡,2600人受伤,21000人被逮捕。

此后约翰逊的改革计划受到搁置,他提出的“向贫穷开战”的口号也未能兑现。卸任总统四年后,约翰逊便匆匆地离开人世。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