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百科大全 > 正文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news.xixik.com   2021-6-26 19:20:59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罗瑞卿、王树声、陈赓、张云逸、许光达。

自1955年至1965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授予或晋升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开国将帅群体中,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均已辞世。自涂通今2023年4月3日去世后,健在的开国少将还有张力雄、王扶之和文击3位老将军。

十大元帅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76日,享年90岁,逝世的时候还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

中国历史朝代表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享年76岁。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终年64岁。1969年4月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被定为毛的接班人并写进了党章。1973年8月20日,开除其党籍。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享年73岁。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还长期担任国家体委主任。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享年94岁。生前曾担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军委战略小组组长、军委副主席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患肠癌,享年71岁。生前曾担任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等职务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年仅61岁。罗帅自1942年起就经常患病,但一直抱病坚持工作,甚至长时间隐瞒病情。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享年93岁。聂帅一直工作到 1987年,因患病才以 88 岁高龄退休。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享年89岁。1978~1980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83年6月~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他是中共第七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享年89岁,生前最后一个职务是全国人大委员长

十大大将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享年77岁。生前曾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副院长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享年70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享年84岁。生前曾担任总参谋长,晚年还担任纪委书记,双目失明了还坚持工作。

谭政:1906年6月13日---1988年11月6日,享年82

肖劲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享年86岁。生前长期担任海军司令,以白手起家建成强大的中国海军。

罗瑞卿:1906年3月31日---1978年8月3日,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2岁。生前担任军委秘书长时过于操劳,而使病情加重。

王树声: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享年69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年仅58岁,逝世后周恩来大哭“陈赓死得太早了”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1974年11月19日,享年82岁。生前主政广西期间大力清剿土匪,实行土地改革,努力恢复工农业生产。

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年仅61岁,也过世得太早。生前曾担任装甲兵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将装甲兵发展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骨干力量。

军衔制实施方案中,拟授毛泽东为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为元帅,为何最终他们却都“榜上无名”……

▲新中国第一次授衔、授勋典礼。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指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7月份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度与薪金制度。”

2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衔实施委员会,由聂荣臻、黄克诚、张宗逊、萧华、萧劲光、刘亚楼、杨立三、赖传珠、徐立清、苏静、孔石泉等组成,聂荣臻为主任,黄克诚、萧华为副主任。8月,起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

同年9月上旬,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一份报告中说:“军衔主要是确定每一个军人在队列中的地位和职权,以便按职责条令的规定,行使职权,同时又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以鼓励其在军队中的工作和上进心。”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多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要求,为了加强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已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

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条例规定,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军衔制度。

从中国人民军队的创立到1955年的28年间,我军涌现出大批优秀指挥员,他们来自不同的革命根据地和方面军,也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部队,如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两广纵队、陕北红军、新疆民族军等。他们各有自己特殊的经历,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创建新中国,为军队的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中有的仍在军队担任领导职务,而也有很大一批到地方担任了领导职务,同时也有的在地方任领导的同时,在部队仍挂职。这些都为评定军衔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在这个初步方案中,毛泽东被提名授予大元帅军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为元帅,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为大将,并为他们授勋。

但在讨论元帅军衔时,毛泽东坚持不要大元帅军衔,不要勋章。

据当时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任穷回忆:这事在一次人大常委会上还引起了热烈讨论。讨论中,与会人员包括许多民主人士在内的常委会委员们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建者,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功劳最大,应该授予大元帅,并授三个一级勋章。

主持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不要大元帅、不要勋章的态度,因此他在会上说:我也不能作结论。

有位民主人士当即说,人大作出决定,他有什么办法!

刘少奇又讲,人大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还需要他下命令才行呀,他不下命令又怎么办?

最后,大家一再要求要授毛泽东大元帅。刘少奇只好表示: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你们见面后当面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这次会议不作决定。

宋任穷还回忆:此后不久,他和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及总干部部另一副部长赖传珠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汇报授衔授勋工作。毛泽东听完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接着他对刘少奇说: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刘少奇当即表态说:不要评了。

毛泽东又问周恩来、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恩来、邓小平都摆摆手说:不要评了。

然后,毛泽东又转身问几位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后来到地方工作的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你们几位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这几位同志也都说:不要评了。

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到地方工作的部队高级领导除赛福鼎、乌兰夫、谢富治、韦国清、叶飞、阎红彦等少数几位因特殊情况授予军衔外,其他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包括驻外大使,都没有授予军衔。

1955年9月初,在罗荣桓主持下,军委召开了授衔工作总结会议,罗荣桓宣读了少将以上人员名单。1955年首批授衔:共授予元帅和大将各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校官3.2万名,尉官49.8万名,准尉11.3万名。1956和1958年各补授上将1名,至1958年补授中将2名、少将6名。1961至1964年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的有554名。

毛泽东给朱德元帅授衔。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举行元帅授衔典礼,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当朱德等10位开国元帅从毛主席手里接过元帅军衔以后,元帅们都十分敬重地向周总理敬礼并说:你也是元帅。与他们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周恩来总理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分别颁发给粟裕等在京的将官。随后,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了授衔仪式。

今天,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名单的出炉,既非纯粹的论资排辈,也非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元帅享政治局委员待遇

哪些人可当元帅?哪些人能做将军?面对数以万计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这次的“论功行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不仅触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还关系到大部队的稳定。因此,最初确定的诸多评衔标准中特别增加了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按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林彪战绩第一获封帅

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任穷在几十年后回忆说,平衡因素起了相当的作用:

朱德、彭德怀,因为战功卓著,排在了十大元帅的前两位;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是十人中除朱德以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贺龙,借助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方面的力量;罗荣桓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这是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色;徐向前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成为元帅;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叶剑英一直是“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

邓小平坚持不参评

1955年9月初,天津的一家军工厂赶制了一套大元帅制服。这套制服本是给毛泽东量身定制的,但他却一天也没有穿过。在得知自己被评定为“大元帅”的消息后,他找到彭德怀和罗荣桓:“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毛泽东表态后,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也纷纷表示,不参加评定军衔。那时候,刘少奇、周恩来已经主持党务、政务工作,他们拒绝元帅军衔尚可理解,在军中挂名的邓小平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然而,在他的坚持下,他成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12位中央军委委员中,除毛泽东之外,另一个没有元帅军衔的人。

许光达三次要求降衔

?对于给不给军衔、给怎样的军衔,大多数将帅表现十分豁达。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后,还曾主动给毛泽东等军委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

“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静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和我长期共事的王震同志功勋卓著:湘鄂赣竖旗,南泥湾垦荒;南下北返,威震敌胆;进军新疆,战果辉煌……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商请降街。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许光达1955年9月10日”

毛泽东在军委会议室里拿到这封信后,用带着浓浓湖南乡音的语调在窗边低吟:“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中央军委在慎重考虑后,仍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只是将行政级别定为五级,许光达也因此成为当时唯一被定为行政五级的大将。

历时5年完成评衔

宋任穷回忆说,授衔的初步方案公布后,也有一小部分人对结果不满意。

欧阳青在《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景式扫描(上)》一文中描述,王必成和王近山都被评为中将。王必成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便找到老领导谭震林,希望他能帮自己向上面反映一下。谭震林还真去了,结果让上边一顿批评。王必成知道以后,还专门找谭震林道歉。谭震林丝毫没怪罪王必成。谭震林的很多部下都说,“谭老板”人很厉害,爱发脾气,但对部下很体贴。王近山也喊过几嗓子,被邓小平严肃地批评了一顿,就算了。

实事求是地讲,王近山、王必成等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未违反党的规定,也不该因此受到人格和品德上的质疑或批判。只是相比较而言,让衔者当然更值得尊敬、佩服,甚至是敬仰。

就这样,伴随着大家的不同反应,将帅军衔评定从1950年开始筹划,在经历了5年的动态变化过程后,直到1954年9月28日,才出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名单,1955年9月27日才召开将帅授衔典礼。

十大元帅全部当选过政治局委员,有3位连任四届,创最高纪录

十大元帅全部当选过政治局委员,有些还是常委,那代表着他们在党内的地位。有的只当选过一届政治局委员,有的当选过两届,最高纪录是连续当选过四届。

十大元帅中,最早进入政治局的有两位元帅,也是排名最高的两位元帅,即朱老总和彭老总。那是1945年,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朱老总和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任弼时一起成为五大书记。

毛主席说过,朱毛不分家,没有朱,哪有毛?中央红军也叫朱毛红军。毛主席是红四军的政委,朱老总是红四军的军长。朱老总在十大元帅中地位最高,他是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指挥,军队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彭德怀的地位仅次于朱老总,红军时期,他带出了红三军团,接替朱老总成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他是朱老总的副手,八路军副总指挥,领导发动了百团大战。

十大元帅最晚进入政治局的也有两位元帅,即聂荣臻和徐向前。那是在1977年,党十一届一中全会上,聂荣臻和徐向前首次进入政治局,徐向前的老部下许世友和陈锡联早就是政治局委员了。

只当选过一届政治局委员的有3位元帅,即贺龙、陈毅和罗荣桓,他们都是在1956年,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政治局。

贺龙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西北军区司令员和西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等职,1969年,贺龙元帅逝世,享年73岁。

陈毅是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军区司令员,建国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陈毅元帅病逝,享年71岁。

罗荣桓是唯一的政工型元帅,是红四军政委、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代师长、东北野战军政委,建国后,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于1963年病逝,享年只有61岁,是第一位逝世的元帅。

当选过两届的元帅有4位,即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和徐向前。彭德怀是七届和八届政治局委员,在1974年逝世,享年76岁。林彪是八届和九届政治局委员会,在1971年逝世,享年64岁。

彭德怀和林彪是毛主席最倚重的两大战神,红军时期分别是红三军团长和红一军团长,中央红军的两把拳头。解放战争时期,分别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和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林彪因身体原因去不了,毛主席最终选择了让彭德怀挂帅出征。

聂荣臻和徐向前都是十一届和十二届政治局委员,他们的元帅排名相对比较靠后,进入政治局也相对较晚。聂荣臻是红一军团政委、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129师副师长。巧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都在华北军区,聂荣臻是司令员,徐向前是副司令员。

连续当选过三届政治局委员的元帅,没有;连续当选过四届政治局委员的元帅,有3位,这是最高纪录,3位元帅并列第一。他们分别是朱老总、刘伯承和叶剑英。

朱老总是七届、八届、九届和十届政治局委员,在1976年逝世,享年90岁。刘伯承是八届、九届、十届和十一届政治局委员,在1986年逝世,享年94岁,是十大元帅中最高寿的一位。

叶剑英是排名最末的一位元帅,却是成就非常大的一位元帅,他进入政治局也比较晚,那是在1969年,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随后连任四届,是九届、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政治局委员。

其中,朱老总、林彪和叶剑英等3位元帅,还是政治局常委,正国级。

南昌起义,贺龙任军长林彪任连长

翻看革命历史,八一南昌起义时,贺龙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而此时的林彪只是一个连长。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贺龙主要负责抓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负责陕甘宁和晋绥的财经工作,建立兵工厂等,当起了后勤供应部长。而此时的林彪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率领军队叱咤战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贺龙没有上过军事学校,军事素养不如林彪

贺龙是真正的草根出身,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5年私塾,从1916年时靠俩把菜刀闹革命,建立起一支农民武装力量开始,一直投身革命,没有时间去学习正规的军事理论。

林彪是9岁入私塾,13岁就读于浚新学校,15岁进入武昌共进中学,后来进入黄埔军校就读,黄埔军校是当时最顶尖的军事院校,有着最好的军事方面的老师,林彪受到了当时最好的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

因此,贺龙文化水平以及军事素养不如林彪,在早期的战斗中还体现不明显,但是到了指挥大兵团作战时,这种差距就相当明显了。

二 、贺龙性格直爽,打仗不如林彪善于谋略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贺龙性格直爽,对革命相当真诚,不怕死,敢于打硬仗。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善于谋略。林彪打仗喜欢不停的思考,精细到每一步,考虑周全各种意外因素后,再来下决定。从俩者分别组织的平型关大战和齐会战斗的战果就能看出来。

齐会战斗︰贺龙此时任八路军120师师长,他指挥所部7个团6000多人的部队围歼日军一个大队800多人。经过三昼夜的激烈战斗,日军有100多人突围,而八路军伤亡近二千人,击毙日军700余人。

平型关战斗︰林彪此时任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指挥所部12000人利用地形优势伏击日军4000余人,战役结果,日军死亡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600余人。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

从以上对比,就可以看出来贺龙和林彪相比,在军事指挥上存在一定差距。林彪更适合指挥大规模作战。贺龙以后的职位不如林彪,是因为革命工作的分工不同,每人分管自己擅长的事情。

贺龙对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南昌起义前,贺龙拒绝蒋介石高官厚禄以及500万光洋的收买,毅然率领部队参加南昌起义,缔造了我党的第一支军队。光这一项功劳就足以配得上元帅军衔。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