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异域风情 > 正文

西班牙作为曾经的殖民大国,为何收不回直布罗陀(英占)?

news.xixik.com   2020/4/19 19:07:23 资讯来源:地球知识局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曾是世界最强殖民帝国的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占领了广袤的殖民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然而,历史上风光无限的西班牙,在它的本土伊比利亚半岛上,却有一块土地被英国夺走沦为殖民地:直布罗陀半岛。

直布罗陀半岛位于欧洲的最西南角,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直布罗陀海峡长58公里,最窄处仅14公里,窄窄的身躯却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中国历史朝代表

在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海峡中

直布罗陀海峡可能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底图来自:shutterstock@Anton Balazh)▼

从地图上看,直布罗陀海峡似乎是西班牙与北非国家摩洛哥的边界。但实际上海峡两岸和海峡离岛的领土归属权错综复杂,既有属于西班牙的非洲城市,也有属于北非国家的岛屿。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在西班牙一侧的直布罗陀半岛,然而其主权竟属于英国。

这是怎样一段历史呢?

直布罗陀海峡区领土归属错综复杂

在摩洛哥一侧有西班牙控制的休达

在西班牙一侧有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

(底图来自:NASA)▼

地中海之喉

地中海是世界海洋文明的滥觞,早期的古埃及、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等都诞生于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取得了地中海沿岸的霸权,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而地中海及沿岸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沿岸都是西方世界的经济中心。

人类早期还不掌握成熟的远洋航海技术

半岛、港湾众多的地中海就很适合早期海洋文明发展

大航海时代之前,地中海长期是欧洲经济最发达地区

(横屏观看)▼

西方地理大发现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地中海沿岸经济中心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以及高额利益的诱惑,让大西洋的航运往来更加繁忙,往返于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奴隶贸易船只为欧洲尤其西欧国家带来大量财富。

西方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东岸,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逐渐取代了南欧国家意大利、希腊,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新中心。

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带动了西欧和北美的发展

传统通过地中海-中东的欧亚大陆贸易相对被削弱

中东强国(奥斯曼)是这一转变中的输家

不过直布罗陀和伊斯坦布尔这样的枢纽仍然至关重要

(横屏观看)▼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航海初期,地中海沿岸的文明仍然有先发优势。阿拉伯和意大利人的航海知识为西欧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早开启探索世界的步伐的航海家也大多来自地中海周边国家。

比如哥伦布的老家就是意大利热那亚

(达伽马和麦哲伦则是葡萄牙人)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哥伦布墓)

(图片来自:Hans C. Schrodter / Shutterstock)▼

虽然大航海时代使欧洲经济重心转移到西欧国家,但这一繁荣也带动了欧洲南北贸易的需求,在出现铁路之前,水运也仍然是最有效的交通方式。

而在苏伊士运河建成前,一道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就是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沿岸的唯一通道,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掌握了直布罗陀海峡,就等于扼住了地中海沿岸一众国家通向大洋的咽喉。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东方航线再次回归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

(图片来自:shipmap)▼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更加成为了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印度洋的重要航路。随着后来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直布罗陀航路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

经过直布罗陀的船只,看上去有些是从中东来的

(图片来自:artba_nwh / Shutterstock)▼

直布罗陀海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它的名字中就可见一斑。直布罗陀源于阿拉伯语,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对外发动征服战争,战争期间倭马亚王朝的将领塔里克·齐亚德曾率7300名士兵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塔里克站在直布罗陀半岛的巨岩上指挥作战,击溃了当时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数倍于己的兵力。

阿拉伯帝国虽然在东边被拜占庭挡住了脚步

却从北非渡海拿下了伊比利亚半岛

这也是历史上伊斯兰世界对基督教世界最强势时期▼

为纪念这次渡海作战胜利,塔里克渡过的那湾海峡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直布尔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山岳。后来阿拉伯人撤出此地,但名称仍然保留下来,经过多种语言的翻译,“直布罗陀”成为了海峡的名字。

海岸边的“直布罗陀巨岩”

是“海格力斯之柱”中最壮观的一座

(图片来自:Andreas Poertner / Shutterstock)▼

现在直布罗陀海峡南北角休伦港和马罗基角都归属于西班牙。而具有最重要战略意义的直布罗陀半岛,塔里克指挥作战的地方,英国和西班牙却都宣称对该地拥有主权。只是半岛上的居民有93%都拥有英国国籍,且由英国实际控制。

其实直布罗半岛只是海峡沿岸的很小一部分

但如果这是英国的,对西班牙就仿佛楔入了一颗钉子

(图片来自:Aitor Serra Martin / Shutterstock.)▼

无敌舰队陨落

西班牙失去直布罗陀半岛的历史,也可以说是西方海洋霸权国家更替的历史。

作为最早开启殖民掠夺的国家之一,西班牙在16世纪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开启了属于西班牙帝国的海上霸权时代。

西班牙在殖民时代确实有着很大的先发优势

西班牙所控制的殖民地往往产出高价的经济作物

给皇室带来的财富远比英法苦寒的北美殖民地要多▼

最能象征其地位的就是16世纪末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舰队有150余艘大战舰,3000余门大炮和上万熟练的海军士兵,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无敌舰队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域,为西班牙的商船保驾护航,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风头一时无两。

当然,西班牙的贵金属来自对新大陆的资源掠夺

且伴随着奴隶制一般的对当地土著的剥削

没有回国舰队护航,怕是一船船都要被英法海盗劫走

(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

(图片来自:Inc/ Shutterstock)▼

正当西班牙王室依靠在殖民地攫取的财富穷奢极欲之时,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正在经历一系列革命性的历史事件。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的英国出现了一批新兴资产阶级,他们通过在英国本土大肆购买田地来巩固自己的财富,大量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进入工场,成为手工业从业者。

圈更多的地,养更多的羊,薅更多的毛

然后再送去工场加工,卖给出手阔绰的西班牙人……

而西班牙本身也盛产羊毛,却把产业机遇拱手让人

(英国牧场,图片来自:Jeff BaumgartIn/ Shutterstock)▼

英国社会正在快速变革,也开始在欧洲挑战了西班牙的权威。

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老霸主西班牙曾经五次对英国这个新兴的海权国家发动战争,英国则联合了荷兰和海盗势力进行抵抗,没有让西班牙无敌舰队占到便宜。

当时的海战已经是炮战了

这个战争水平放在印度洋确实可以碾压阿拉伯人

(现代西班牙无敌舰队仿品)

(图片来自:McCarthy's PhotoWorks/Shutterstock)▼

虽然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是西班牙的颓势在战争中显现,一个庞大帝国的由盛转衰已经开始。

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去世,这位老国王终身不育,谁来继承西班牙的王位就成了问题。

辨识度很高的卡洛斯二世

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西班牙国王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近代史上欧洲王室因为频繁的联姻而相互有了血缘纽带,而当时有资格从卡洛斯二世手中继承王位的三个顺位继承人恰巧都是外国的王子。

卡洛斯二世的遗嘱是让他的侄孙兼表侄孙腓力,也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作为他的接班人。此举遭到奥地利、荷兰和英国等国的坚决反对,因为如果腓力当上了西班牙国王,欧洲大陆两个最强大的国家法国和西班牙就共主了,周边国家再想崛起就非常困难。

1700年的欧洲

西班牙的领地除了现代西班牙本土

还包括在意大利、法兰德斯的领地

如果再和法国合并,无疑会严重打破欧洲的均势平衡

(图片来自:wikipedia@Rebel Redcoat)▼

这些国家拥立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的查理王子,他是老王卡洛斯二世的外甥,也有一定的继承合法性。双方矛盾无可调和,西班牙王位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战争初期英荷联军节节胜利,英国精准攻击位于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罗陀,对法西联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重创了西班牙和法国舰队,但陆军强国法国却成功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

海战是金钱的无底洞,陆战是人命的无底洞

英荷舰队在海上取胜,法国人则在陆上占优

(图片来自:wikipedia@Jean Alaux)▼

战争拖了13年,多年损耗让各国民穷财尽,东方的俄国又在偷偷积蓄实力崛起,最终英法西荷等国只能握手言和,于1713年正式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

(图片来自:wikipedia)▼

条约内容是承认法国的腓力继位西班牙国王,但法国也要做出妥协承诺两国不会合并。而直布罗陀半岛也成为了妥协的一部分,成为了大英帝国的领土。

直布罗陀旗与英国国旗

(图片来自:DorSteffen/Shutterstock)▼

主权纠缠

然而尽管英国方面宣称当年他们赢得了半岛权益,但事实上《乌得勒支和约》对于直布罗陀半岛主权归属问题的表述含糊不清,条约中规定英帝国拥有对半岛上房屋和军事设施的所有权,而非现代政治意义上的主权。因此西班牙历代政府都宣称对直布罗陀半岛拥有主权。

手边找一本世界地图

直布罗陀后面是“(英占)”

而海峡对岸的休达后面是“(西)”▼

合约签订的过后三百年里,西班牙曾经多次联合法国等其他国家,发动军事、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夺回这块扼住欧非咽喉的土地。

但是衰落的西班牙已经不能和蒸蒸日上的日不落帝国相抗衡。

英国自从占领这一战略要地以来,花费了大量精力将其建设为进入地中海的稳固跳板。不仅建立了海空军基地,修筑大量防御工事,还驱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通过优惠政策招来了大批来自英国、意大利和摩洛哥的移民来充实当地人口。

直布罗陀半岛其实很小,而且大部分是山地

在山上建造坚固的要塞,背山面海,易守难攻

(当然,要有制海权)

(图片来自:Cmspic/ Shutterstock)▼

1727年,西班牙以两万五千人的兵力和大批舰队围困了直布罗陀,彼时半岛上只有5000名英国守军,但是英国人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先进的战术固守长达五个月,最终击退了西班牙军队。

直布罗陀,建在半山腰上的摩尔城堡

问题来了,这城堡和摩尔人的关系是?

(图片来自:Raimundo79/ Shutterstock)▼

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的时候,西班牙人又得到了收复直布罗陀的机会。在法国的支持下,西班牙政府出动了35000重兵、47艘战舰、一百多门各式重炮,围困了只有7000英军守卫的直布罗陀长达3年7个月。

西班牙人踌躇满志,但很快发现半岛上的地标——直布罗陀巨岩早已密布碉堡和火炮,仿佛这一大自然的造物变成了英军的杀人机器。这一次西班牙军仍然没有收复失地。

保卫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军士兵(现代模型)

(图片来自:Fabio Michele Capelli / Shutterstock)▼

时至今日,当初英国人在直布罗陀招募的移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生活了几百年,他们大多都讲英语,拿英国护照并且认同英国的统治。

当地对联合王国的认同还是很强的

(图片来自:JUAN ANTONIO ORIHUELA / Shutterstock)▼

除了建设军事设施之外,英国人还在这6.5平方公里狭小的土地上建设了发电站、电话系统、肉类冷藏库、海水淡化系统、食品加工厂和医院等全套生活必需的设施。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在美苏两个庞然大物之间夹缝求存的欧洲于上个世纪走向联合,英国和西班牙的关系渐渐缓和。1985年2月,西政府宣布开放直布罗陀边境及西本土与直布罗陀的陆海通道,英国则宣布给予西班牙人在直布罗陀工作、居住和购买房地产的权利。

欢迎来买房,欢迎来玩儿

(图片来自:MikhailBerkut/ Shutterstock)▼

1991年3月18日,英国撤走其驻扎在直布罗陀的最后一个营的陆军,正式将直布罗陀的防务移交由当地人组成的团队,从而结束了英国在这个地区长达287年的军事存在,直布罗陀走向自治的道路。

英西两国曾就直布罗陀半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进行谈判,讨论在该地实行英西共同管理。但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就遭到直布罗陀居民的强烈反对,在后续举行的公投中,有98%的当地人反对接受西班牙的管理。

可以看看,但是不“回归”

(图片来自:PauloBittes/ Shutterstock)▼

然而英国脱欧以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直布罗陀96%的选民选择留在欧盟,与英伦本土的主流民意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西班牙政府本想要借此机会再提英西共管,但直布罗陀首席大臣回应道:“不存在任何有关直布罗陀主权会谈的空间,连举行对话也不可能。”

西班牙这一侧,是西班牙国旗

另一侧,是英国、直布罗陀、欧盟旗

(图片来自:JBenny Marty / Shutterstock)▼

阔别了这片土地已经三百余年,语言风俗都截然不同,西班牙想收回只怕已经是妄念。但作为战略要地,直布罗陀半岛上摩尔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政权来来去去,驱逐与被驱逐的历史一直在重演,英国的统治又能持续多久呢?

西班牙作为曾经的殖民大国,为何收不回直布罗陀(英占)?

十八世纪是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的世界

曾是世界最强殖民帝国的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占领了广袤的殖民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然而,历史上风光无限的西班牙,在它的本土伊比利亚半岛上,却有一块土地被别国夺走沦为殖民地:直布罗陀半岛。而夺走直布罗陀的,正是西班牙之后崛起的英国。

为什么西班牙曾称霸全球,却沦落到家门口的土地都守不住?直布罗陀经历了什么变迁,才会落入到千里之外的英国手中?为什么在英国光辉不再的21世纪,西班牙却还是不能收回失地?

一、你争我夺的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原本是阿拉伯语,半岛虽然只有6.5平方公里,是一块袖珍土地,但十分险要,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控制着大西洋与地中海的通道——直布罗陀海峡。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黑海与大西洋的唯一通道。

也因此,直布罗陀成为了8世纪初阿拉伯大军进攻欧洲的跳板,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诞生,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阿拉伯人冲出半岛,征服了西亚北非,711年,阿拉伯人从北非登陆直布罗陀,开始入侵西班牙。

举着圣战大旗的阿拉伯人势不可挡,从北非横越了直布罗陀海峡后,很快席卷了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成为了穆斯林的天下。

但西班牙的原主人西哥特人没有完全被征服,一部分贵族逃到了北部山区同穆斯林抗衡,揭开了长达800年左右的“收复失地运动“的序幕。西哥特的基督徒们建立了一系列基督教王国: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葡萄牙、加泰罗尼亚……除了葡萄牙最终独立之外,其他的王国共同组成了现代西班牙的雏形。

但由于西班牙长期没有形成一个大一统王朝,各个小王国内斗不休,“收复失地运动”进展缓慢,1410年西班牙人才收复直布罗陀。直到1479年,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合并,建立西班牙王国,最终在1492年灭亡了最后的穆斯林王国格拉纳达,收复失地的历史任务才算完成。

而在“收复失地运动”结束的同时,哥伦布也已经出航新大陆,西班牙从此开始崛起,短短半个多世纪就成了世界殖民帝国。

但西班牙帝国盛极而衰,自从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后,西班牙的霸权江河日下。

170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爆发更让帝国雪上加霜,也让直布罗陀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从西班牙手中丢失。

1701年,由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波旁家族的腓力按遗嘱即位。而腓力正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之孙,奥地利和英国等强国,担心强大的法国控制甚至合并西班牙这个在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不同意王位继承结果,组织同盟挑起了对法西两国的战争。

战事一开,西班牙即沦为战场,1704年,英荷海军攻占了直布罗陀,并建立要塞驻守。但反法同盟并没有一直占据优势,法西军队很快在陆上扳回一城。最终,双方在1713年缔结《乌特勒支和约》,承认腓力,即后来的腓力五世的西班牙王位,规定法西不得合并,而直布罗陀作为承认腓力五世的条件,被和约割让与英国。

英国无疑是战争的赢家,置身战火外却谋求到了欧陆的极大利益,尤其是抢来了直布罗陀并得到了和约保护。西班牙则遭受重创,而直布罗陀沦陷,也是在“收复失地运动”胜利几百年后西班牙吃的最大一次亏。

二、小小半岛,大国博弈

英国人拿到直布罗陀之后,马上修筑了军事要塞,并驱逐了当地的西班牙人,代替他们的是大批英国和意大利移民,很多北非摩洛哥人也迁往了这里。这些移民很大程度上稀释了直布罗陀的西班牙血统,英语也成为了和西班牙语共存的主要语言。

西班牙对于割让直布罗陀一直如鲠在喉。怎奈英国早已取代了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皇家海军的威力也让衰微的西班牙敢怒不敢言。收回直布罗陀,在二战之前对西班牙来说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虽然有白纸黑字的条约确保英国对于直布罗陀的管辖,但英国也一直提防着西班牙夺回这座军事重镇。

1830年,直布罗陀正式成为英国派驻总督的殖民地,也是英国在欧洲的一处重要海外军事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布罗陀凭借地利成功地封堵住了德意海军水面舰艇的会师,对战争的胜利贡献良多。

战后英国虽然面临着殖民帝国解体的危机,但对直布罗陀这个咽喉要道仍然异乎寻常地执着。不仅让直布罗陀成为了二战后全欧洲最后一块殖民地,更大力推进直布罗陀“自治”,来达到长久控制直布罗陀的目的。

西班牙没有善罢甘休,趁着战后反殖民大潮的兴起,1959年,西班牙要求联合国敦促英国归还直布罗陀。由于直布罗陀也属于殖民地范畴,1966年联大做出决议,要求加快直布罗陀非殖民化进程。

但直布罗陀已经被英国经营近300年,民众无论从血缘还是从感情上都更倾向于英国。1967年9月10日,英国首次在直布罗陀组织公民投票,结果99%的民众支持维持直布罗陀现状。然而联合国宣布此次投票无效,因此英西双方不得不举行谈判来解决问题。

▲举行公投的9月10日成为直布罗陀“国庆日”,民众在欢庆这一节日

很明显,直布罗陀大部分居民对联合国的决定并不买账,反而不断地主张自己是英国子民。1969年,直布罗陀议会公布新宪法,称直布罗陀为“英国的一部分”。

此举引起西班牙极大愤慨,西政府宣布封锁直布罗陀,撤回一切西班牙籍工人,中断直布罗陀的交通及通讯,并设置禁飞区,禁止英国飞机飞临上空,西班牙试图将直布罗陀变成一座“孤岛”来迫使其屈服。

这个举动对直布罗陀来说威胁极大,毕竟直布罗陀地小人少,时至今日居民也不过3万余人,仅仅是一个小镇的规模,日常所需粮食给养完全靠外界输送,一旦封锁成功,直布罗陀将面临灭顶之灾。

英国虽然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突破封锁还是不在话下的。西班牙再怎么抗议,也不敢真的和相距并不遥远的英国开战,因此封锁虽然持续了十年之久,但直布罗陀并没有被困死,反而是每日往来直布罗陀上班的数千名西班牙人失去了岗位。

1981年,英国宣布授予直布罗陀居民完全的英国国籍,借此来争取民众支持。西班牙的封锁也由于要加入欧共体,需要对欧共体大国—英国妥协,在1985年最终取消。

英西两国都进入了“欧共体”,即后来的欧盟,直布罗陀争端暂时告一段落。但不料仅仅三十年后,英国脱欧又让西班牙收回直布罗陀的问题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打不破的直布罗陀僵局

虽然西班牙一直不能收回直布罗陀,但展现出来的态度十分坚决,收不回来决不罢休,英国也无法置若罔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西双方关于直布罗陀的谈判也举行了多次,但都未取得实质进展。直到1997年,英国工党大选大胜,布莱尔上台,英西谈判才终于有所突破。

这一年的谈判中西班牙主动出击,提出了英西两国“共享”直布罗陀主权的新方案,西班牙方面提出“共享”实际上是收回直布罗陀的渐进性策略。但直到2002年,英国才初步同意主权共享方案。

虽然直布罗陀仅有三万人,但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无法自己做主十分不满,在之后的公投结果显示,99%的居民反对英西的共享主权方案。

说白了,直布罗陀人当英国公民当得好好的,绝不愿意成为相对落后的西班牙的民众。而英西两国这次保持了一致,认定此次公投无效。直布罗陀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直布罗陀方面的发声也表明了自己的意愿,虽然直布罗陀人愿意留在英国,但不代表无条件顺从英国。相比于“爱国”,直布罗陀更在乎的是留在英国的好处。英西两国也不得不正视直布罗陀的意见。

2005年,英西直三方会谈举行,直布罗陀终于在主权谈判问题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这也给西班牙收回直布罗陀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近年来沸沸扬扬的英国脱欧一事似乎给了西班牙收回直布罗陀的新希望。英国一旦脱欧成功,直布罗陀这座欧陆孤岛的地位势必受到影响。

而且远亲不如近邻,直布罗陀的经济生活也很大程度上依赖和西班牙及其他欧盟国家的往来,西班牙也是直布罗陀仅次于英国的贸易伙伴,直布罗陀如果追随英国脱欧,等于一道“铁幕”强行阻断了这种经济关系。

直布罗陀虽然想要留在英国,但英国脱欧也给它带来了困扰,在2016年脱欧公投中直布罗陀虽然以压倒多数反对脱欧,但它再怎么声嘶力竭,都改变不了从属于英国本土选区的事实。

西班牙抓住这个机遇,再次提出对直布罗陀的主权要求。西班牙认为直布罗陀一定不会为了英国脱欧,这正是收回的大好时机,不幸的是,西班牙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直布罗陀虽然不想脱欧,但更不想回西班牙。回归不但会和经济每况愈下的西班牙一同吃苦,长期在英国治下的自治权也必然会在回归后被取消,而且直布罗陀人经过了300年英治,民族认同更偏向英国。最终,直布罗陀获得了最有利的结果:直布罗陀保持同欧盟原有贸易关系,仍然归属英国。

宁可放弃欧盟,也不愿回归,对西班牙可谓重挫,直布罗陀反而是占尽便宜。实际上,西班牙收不回直布罗陀,英国和直布罗陀的反对是一个外因,更深层地讲,直布罗陀收不回来,主要还是西班牙自身的问题。

四、难以收回的直布罗陀

西班牙收回直布罗陀为何这么难?西班牙宪法明确规定,争端领土收回必须经过该地区全民公投,不得使用武力。这就使得西班牙只能通过当地居民公投解决问题。而且西班牙的军事实力时至今日仍无法与英国相比, 面对领土争端,只能动口不能动手。

全民公投早已证明直布罗陀居民心向英国,只要英国不出现灾难性变故,直布罗陀人绝不会选择西班牙。《乌特勒支和约》时至今日也仍然有着效力,甚至代表着当今西班牙王室的王位合法性,毕竟西班牙王室没有改朝换代,否认《乌特勒支和约》就等于否认自己的合法性。

因此对西班牙来说,目前只能靠逐步推进共享主权方案并付诸实施收回直布罗陀。最麻烦的是,如果西班牙对英国占据直布罗陀叫屈,那被西班牙占领的摩洛哥土地(休达)更有资格抱怨了。

早在西班牙人还在为收复失地奋斗的1415年,葡萄牙就占领了休达,只不过后来被割让给了西班牙,才出现了西班牙这种“这边被别国占领,那边在占领别国“的怪现象。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直布罗陀海峡的奇怪局势,西班牙占有非洲大陆的一小块土地(休达)

但有趣的是,摩洛哥也面临和西班牙相似的困境,直布罗陀人不想回归相对落后的西班牙,休达人也想留在相对发达的西班牙,英西摩三国形成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面。

6.5平方公里的直布罗陀即使回归,但如果吐出18.5平方公里的休达,对西班牙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从这个角度讲,西班牙收回直布罗陀的利弊反而值得商榷,既然想不想收回都是一个问题,收不回直布罗陀,也就不足为奇了。

▲直布罗陀对岸的争议领土休达地图,橙色为西占范围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