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明朝皇族究竟是如何取名的?了解明朝宗室取名规则

news.xixik.com   2021-11-3 19:16:19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大明皇室辈分的二十字世系:强迫症晚期患者明太祖朱元璋的杰作。癸巳,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

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年轻之时体验过种种人间疾苦。称帝后,自身的富一代心理,在宠子狂魔心态的叠加下,开始疯狂地向子侄辈倾斜各种资源,给予他们优渥的生活条件,赋予他们超脱法律的特权。在这些资源的加成下,随着岁月的流逝,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宗室队伍。

《山河月明》明太祖朱元璋剧照,他着实美化了朱元璋

中国历史朝代表

因史料记载不一,史学界对明末宗室人口的说法也不一,从十几万到百万,各种数据都有。清初史学家温睿临甚至认为明宗室规模“其后本支愈繁衍,遍天下几百万。”“几百万”显然是个夸大了的概数。洪武年间,宗室人数仅有58人;永乐年间,也不过只有127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达28840人。这三个数字是有据可查的,所以不管哪个版本予以确认的。

明末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在研究过明宗室资料后,得出宗室人口每三十年增长一倍的结论。推测,明末明宗室人口应当在20-30万间。这其中超生大队长庆成温穆王朱钟镒、庆成端顺王朱奇浈父子贡献良多,以至于逼得朝廷掀桌子更改游戏规则,通过限制宗室的妻妾人数,来控制宗室人口的增长速度。

庞大的宗室规模,不仅给明王朝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后世研究明宗室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其特殊的取名规则,一不小心就会搞错人物关系,甚至出现串名。在写明宗室系列文章时,也因此闹过笑话,比如《南渭王家族》一文中出现了“废朱徽煣,又立朱徽煣”。有文友也表示“猪太多了,分不清楚”,乃至在文中特别作了说明,也依然会搞混。

明宗室系列文章部分评论截图

老朱子嗣丰沛,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他生前显然对家族的兴盛有所预料,或者说是期待,故亲自出手给每个儿子都编排了一套二十个字的字辈,将它收入《皇明祖训》,并对第三个字做出了五行部首限定。当然这套取名制度不是一夕之间就成型的。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靠“开局一个碗”起家的传奇皇帝。从这个角度说,老朱小时候应该是没念过什么书。毕竟家中吃顿饱饭都是难事,哪有钱给他这个无关紧要的小儿子请先生来上学。但是朱元璋后来在三年的云(要)游(饭)生涯中颇开阔了不少眼界,也让人了解了读书的重要性。而在起兵反元之后,朱元璋又十分注重文化的学习,摆脱了文盲的称号。不但如此,朱元璋还渐渐成为一个狂热的星象爱好者,这在《太祖实录》中有无数的佐证。因为热爱星象,连带着也对五行学说十分迷恋,朱元璋决定让他的子孙后代世世符合五行相生的原理。

老朱第一次制定宗室取名规则,是在吴元年(蒙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此时南方各大势力已经被他荡平(西南地区除外),与元军的战斗也是一路高歌凯奏,正在筹备称帝的事宜。朱家由普通人家一跃成为天字第一号人家,子孙后代的名字自然需要文雅起来,而不能那么随意了。于是他给自己儿子定下了“用带木字旁的单名”这一取名规则,并给已经出生的七个儿子改名。

丙寅,命世子及诸子名,祝告太庙曰: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 ,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一人曰炜,敢告知之。”(《明太祖实录》)

木代表生机,给儿子们取带木字边旁的单名,应当寄托老朱期望儿孙满堂,朱家绵延万代的美好愿景。毕竟在此之前,一场遭难,让凤阳朱家只剩下了他和侄子朱文正两个男丁。朱元璋发迹后是怎么对待兄弟姐妹的?

明太祖年轻时画像

至于说这次是给儿子们改名,也是有依据的。一则,古代的人名没有如当下这般,捆绑了诸多信息,遇事改名实属正常,连皇帝都不例外,比如宋朝的大多数皇帝都改过名。二来老朱家成员改名是有前科的,老朱自己就用过朱重八、朱兴宗、朱元璋三个名字,顺便给已经去世的三个哥哥也改成了兴字辈,大哥朱重四(一说朱重五)叫朱兴隆,二哥朱重六叫朱兴盛,三哥朱重七叫朱兴祖。同时这次被赐名为朱炜的侄孙,本名叫朱铁柱。且此时长子朱标已13岁,在此之前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大名。

称帝之后不久,老朱又对孙辈的取名规则进行了更改。吴元年时,朱炜是他唯一的孙辈,所以老朱给孙辈制定的取名规则也是单名。称帝前共有七个儿子,可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进行第一次大分封时,子嗣规模已变为十人。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宗室人口很快就会迎来大爆炸,老朱也怕一本《类篇》(宋代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本字典)都无法满足子孙后代的取名需求。于是在分封之前对宗室命名规则作部分了修改,儿子一辈的取名规则不变,继续使用带木字旁的单名,自孙辈起全部改成双字名。朱炜因此再次更名为朱守谦,成为明宗室中第一个双字名的成员。朱守谦的爵位靖江王属于郡王,和老朱亲儿子们所封的亲王不同。说明为了区分正支和旁支,朱元璋将大哥那一脉子孙划出了自己后代的五行体系。

《山河月明》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可随着时间推移,子嗣们长大成人,孙辈也开始呱呱坠地。明太祖一生不仅见证了前五十二个孙子出生(最后一个为辽王朱植的次子朱贵烚),还与一二曾孙辈有过交集。眼见子孙蕃众,宗室队伍日渐庞大,为避免日后出现重名问题,老朱做出分房的决定,按房头分别给东宫及各藩王(靖江王虽然是郡王,但也属于藩王)拟定了二十字的字辈,并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通过《皇明祖训》将这一规则定为祖制。同样根据五行相生原则,二十字世系相对应的五行为:“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由于朱元璋本人子嗣众多,为了打压勋贵又给了戍边亲王们极大的兵权。老朱既希望他们起到藩屏王室的作用,又不想他们起觊觎皇位的野心。故而他在深思熟虑之后,从进一步加强太子系后代地位的角度出发,觉得有必要把处女座精神发挥到底,干脆把后代子孙的命名规则全部制定。谁是大宗,谁是小宗,从名字上就可以一目了然。

癸巳,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各房字辈分别为:

东宫位下: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位下: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 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位下: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 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位下: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位下: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 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

楚王位下: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 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位下: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 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潭王位下:福昌忻保定 嘉应必兴隆 启处询从式 尊闻汝贵中(以国除,祖训不载)

鲁王位下: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 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位下: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 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位下: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 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位下: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 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位下: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 曦晖跻富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位下: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 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位下: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 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

宁王位下:磐奠觐辰拱多谋统议中 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位下: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 崇理原谘访宽鎔喜贲从

谷王位下: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 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位下: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 亶韶愉颢造令绪价蕃维

沈王位下:佶幼诠勋胤恬埕效迥瑝 是源諲皙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位下:斐序斌廷赏凝覃濬祉襄 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位下: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据 启龄蒙颂体嘉曆协铭图

郢王位下:伟闻参望奭箴诲咱皋夔 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璿玑

伊王位下:顒勉堤訏典褒珂采凤琛 应畴颁冑选昆玉冠泉金

毖初斯建节勗好必贞铨 执准符钓正询旼汝励虔

荐諝演还畅先施遂省稽 诹懽爰造就适艺冀埙箎

慧坚忻愿确鉴洁绰侁孜 习献增盈谧临饶轶绩撝

靖江王位下: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 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至于这套原则出台的时间吗,应当在洪武中期。因为老朱孙辈中有一个不按字辈取名的特殊存在,他的嫡长孙、懿文太子的嫡长子,理论上的明王朝第二顺位继承人——朱雄英。如果朱雄英不死朱允炆就没戏 朱棣靖难也没戏

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十月二十七,薨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五月初一,去世时年仅9岁,可他无论是在政治地位上,还是在老朱的心目中都非常特殊,出生时《明实录》称其为“皇嫡长孙”,是老朱的孙辈大排行名单中唯一一个记录嫡庶的。太子之子只要没被册封为太孙,那就是普通郡王,可老朱在其死后却破例追封为虞王,属于一字的亲王。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明太祖实录》)

《山河月明》虞怀王朱雄英剧照

这么一个重要人物,竟然没有按东宫房的字辈取名,唯一的可能便是在他生前,明宗室按房排字辈取名这一制度还没出台

同时自焚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潭王朱梓一脉,原本也是被赐予了字辈的,只不过朱梓没有留下后代,潭国被除国,所以他这一脉的字辈没有被记录于《皇明祖训》之中。

故此,按房排字辈取名这一制度,应当制定于洪武十五年到洪武二十三年间。伊王之下还有三套未得到启用的字辈,也可以从侧面验证这一结论。老朱对自己的生育能力相当的自信,故一次性给亲支宗室拟定了二十七套字辈,往后有儿子封王,只要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估计庆王朱栴以下的诸藩字辈,都是以这种方式赐予的。

《皇明祖训》虽然称“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以为双名,编入玉牒。”可事实上即便是双名中的后一个字,也没有多少自由裁量权。因为后一个字需要按必须使用五行偏傍。而这五行边旁的所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五行关系图

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华夏先人对自然现象的总结,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朴素唯物论。五行学说将世界万物分成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是古代哲学家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与强调演变的阴阳理论形成互补。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五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内部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五行相克理论变化多端,会随着两者之间的条件变化,而产生多种相克属性,除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组五行正克属性外,还有反克,反生为克,泄多为克等相克属性。五行相生理论,则只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一种。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有言:“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

早在吴元年给子孙改单字名时,老朱应当是采用了五行相生的原则给后辈子孙取名。朱守谦这个第二代当时就选用了火字边旁,改名叫朱炜。可不知为何,这一原则一度被他弃用,直到确立按房排字辈取名这一制度时,才重新将他捡起来,与字辈配合使用。下面这幅阿越自己制作的明朝帝系传承图,特地标注了各代皇帝的五行边旁,将明宗室以五行相生的取名原则展现的淋漓尽致。

明王朝帝系传承图

从朱元璋的孙子辈开始,则严格按照字辈起名。以朱棣这支帝系为例,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分别为:朱高炽(洪熙帝)、朱瞻基(宣德帝)、朱祁镇(正统帝)、朱祁钰(景泰帝)、朱见深(成化帝)、朱祐樘(弘治帝)、朱厚照(正德帝)、朱厚熜(嘉靖帝)、朱载垕(隆庆帝)、朱翊钧(万历帝)、朱常洛(泰昌帝)、朱由校(天启帝)、朱由检(崇祯帝)。不难看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朱元璋给朱棣一支拟的二十字字辈,皇位只传到了第十代“由”字辈,明朝就灭亡了。

明朝初年的情况我们都很熟悉,朱元璋隔代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然后朱允炆的皇位又被叔叔朱棣篡夺,此后,皇位便在朱棣这一支传承,但也并非一直是父子相继,这一点从相邻皇帝的名字上就能轻易看出。

明英宗朱祁镇与明代宗朱祁钰字辈相同,是亲兄弟。明武宗朱厚照与明世宗朱厚熜字辈相同,是堂兄弟。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思宗朱由检字辈相同,是亲兄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朱厚照和朱厚熜这辈的五行属“火”,朱厚熜的“熜”自然是“火”字旁,而朱厚照的“照”实际上也是“火”字旁,虽然我们现在称之为“四点水”。

同样的,朱棣这一辈属“木”,木生火,下一代应该属“火”,他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的末字也都是“火”字旁。

无论是“照”还是“煦”,在古代都是典型的“火”旁字,这一点不要混淆。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最后要强调的是,后一个字要按五行相生原则择取,是太祖嫡脉的取名原则,靖江王一系不在此列,无需遵循这一原则,取名相对自由。

明太祖制定的这套取名规则,虽然让字典变厚了许多,并让人看得脑壳痛,却体现了他的智慧,因为通过字辈和五行边旁,可以很方便的分辨某个宗室成员的族属和辈分。而对于我们这些明史爱好者来说,只要将人物所处时间与他后一个字的五行边旁进行结合,就可以推算出他是明太祖的第几代孙。因为直到明朝灭亡,在世宗室中辈分最高的,是当朝皇帝的高祖辈,没有出现过更高的天祖辈、烈祖辈,所以可以通过当朝皇帝来推算每个宗室的辈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明朝宗室成员的名字与元素周期表重合度极高,如朱效锂、朱诠铍、朱恩钠、朱恩钾、朱恩铜、朱均铁、朱公锡、朱慎镭 、朱同铬、朱帅锌、朱寘镧、朱徵钋、朱效钛、朱同铌、朱安汞、朱成钴、朱成钯、朱效钯、朱弥镉、朱諟钒等。朱孟烷、朱悦烯、朱琼烃、朱颙炔四人名字中的“烷”、“烯”、“烃”、“炔”就称为了有机物名称,可谓“有机王爷”。元素周期表直到1869年才问世,而明朝在1644年就灭亡了,元素周期表借鉴了明宗室的名字?对这种观点笑笑就好,很多文字本身就是存在的,并非朱家宗室创造的。

元素周期表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