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常说,美国宪法从立国到现在,一个字都没有改过,其实这句话不全对。美国宪法的原稿确实没有改过,但是增加了很多宪法修正案,截至到今天,已经有了27条宪法修正案。其中第21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就是废除第18条修正案,而第18条修正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条被废除的宪法修正案。
第18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规定在美国境内禁止制造、运输、销售酒类。简称禁酒令。从1920年生效到1933年废止,一共执行了14年。当时的美国为什么会颁布这样一条法令呢?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美国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清教徒组成的国家,典型的清教徒讲究的是对上帝的忠诚和对私生活的节制。而上帝明确告诫人类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比如赫赫有名的3K党当时就是禁酒的铁板支持者和严格执行者。
其次:很多社会学家认为酒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人们在酒精的催化下,很容易做出过激的犯罪行为。而且当时的酒馆也是美国权钱交易的一个主要的场合。
第三:当时女权运动的兴起,美国妇女在1920年获得了选举权,和禁酒令执行是同一年。很多女士对丈夫酗酒的事情很是反感,这些男人喝多了丑态百出,回家还打老婆,酗酒是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诱因,所以禁酒在当时的美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然而,禁酒令仅仅执行了14年,在1933年的时候,美国通过了宪法第21条修正案,第21条修正案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废除第18条宪法修正案。废除的原因是禁酒令造成了很多当时没有想到的后果。
首先:很多平时安分守已的良好公民就因为喝了一点酒就被送进了监狱。禁酒令期间,美国政府逮捕了约50万人,其中30万人被判刑,这里面很多人并没有犯罪前科,仅仅是因为喝了一点酒。
其次:禁酒令导致了黑社会的迅猛发展,合法渠道买不到酒了,但是喝酒的需求是法律消灭不了的,于是非法的地下渠道就发展起来了。禁酒期间,美国贩卖私酒的黑社会组织迅猛发展,因为法律帮他们消灭的99.9%的竞争对手。典型的案例就是发生在1929年的“情人节大屠杀”,芝加哥黑帮大佬卡彭(以私酒生意发迹)的几个手下,冒充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枪杀了7名敌对的黑帮成员。禁酒期间的黑社会其实就是电影《教父》中的原型之一。
第三:禁酒令期间,很多政府的官员甚至警察和黑社会勾结,为贩卖私酒保驾护航,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
第四:由于黑市上的酒价格太贵,很多酒鬼买不起就去偷工业酒精来喝,甚至一些私酒贩子为了牟取暴利,直接采用工业酒精勾兑,造成大量的人身体受损甚至死亡。
原本希望通过禁酒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结果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喝了品质低劣的私酒进了医院;本来希望通过禁酒降低犯罪,结果却成了很多有组织犯罪的诱因;本来想要控制贪腐,结果这段时间却有无数的官员以及警察和黑帮勾结在一起,为私酒保驾护航。政府在酿酒、售酒的整个环节不仅失去了税收,而且在执行禁酒的时候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财政支出,这一切的一切使禁酒令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赔本买卖。
除了禁酒令导致了很多不良的后果,1933年的时候,美国还没有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美国需要酿酒业来拉动经济,政府也不希望一大部分税收跑到黑帮分子手上去了。当时的人们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也需要飘香的美酒来缓解他们紧张焦虑的心情,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反对禁酒的罗斯福当选总统,同年美国通过第21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废除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