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民生消费 > 正文

为何吃的贵穿的更贵 商品批发零售的暴利链探寻

news.xixik.com   2012-2-10 23:09:39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标价越来越高,打折越来越频,服装零售陷怪圈

买件衣服为啥这么贵:服装进商场比出厂价高七倍

“现在商场的服装价格怎么动辄四位数?”最近不少消费者纷纷抱怨衣服太贵买不起。然而,就在龙年刚开年,零售疲软的现象就引出了更大的恶性循环。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由于现在广州消费者不打折不买,有部分服装供应商已悄然把服装出厂价从原来的只提高三倍放大到提高七倍,以应对商场越来越多的打折促销。

中国历史朝代表

服装进商场价格再翻倍

从去年开始,商场的服装价格就一路飙升。“同品牌同款式的外套,去年还标价600多元,现在都在1200元以上。”经常逛街的消费达人黄小姐告诉记者,她的同事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据广州多家商场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冬装的价格同比上升三成左右,今年春装价格同比再次上升一成。

服装价格上升原因是否单纯是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答案令人惊讶。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有部分服装供应商最近将出厂价翻倍调高,“原来服装进入商场的价格大概比出厂价提高三倍左右,现在调高到了七倍以上”。

打折频率今年或翻倍

服装供应商出此招数也有其苦衷。

昨日,有服装企业对羊城晚报记者透露,由于经济环境不景气,销售下滑,为了拉动消费,从去年开始,广州等多地的商场都展开了打折促销,频率和深度比以往增长100%以上。“这样做促销,厂家怎么受得了?”该人士反问记者,调高价格只是不得已的应对之策。

据记者了解,广州百货的销售增幅在最近两个月已经出现下滑,而据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网络定期统计报表显示,2011年11月上海十大商场服装大类商品共销售76.8万件(套),比上月减少40.8万件(套),环比下降34.7%,同比下降6.9%……

“今年上半年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会比较艰难,9月份后虽然有可能好转,但整体情况并不乐观。”美东百货董事总经理谢仕平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百货应对此种恶劣环境的手段并不丰富,打折促销将是主流。“可以研判,今年百货打折的时间、密度、程度都将比往年有所增长。”据记者了解,美东百货在刚刚搞完400送1000后又马上推出了100元减60的促销,摩登百货将在情人节前后推出一折起促销,新光百货也将在从10日开始推出1元换3元的活动……

“原来我们找供应商促销很多都不愿意,现在他们大部分也主动参与了。”有商场的负责人表示,因为消费者现在不打折根本不购买。“只不过,部分愿意打折的服装供应商却在价格上动了手脚。”这样的恶性循环还能持续多久?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是商家频繁打折还是供应商提高价格应对促销,对于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都是有害的。(据羊城晚报 孙晶、苏诗雅)

批发零售相距十公里 菜价疯狂涨三倍

——武汉市场菜价“暴利链”追踪

自春节以来,湖北武汉市蔬菜零售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青菜价格涨幅更是连续翻番。在同一个城市,同样的菜,从批发市场到仅相隔十公里的零售超市,价格竟然翻了三倍多。虽然市民怨声载道,而物价部门却对此“无能为力”。

批零倒手价格直翻三番

新华社记者在武汉调查发现,从批发地到零售点,两地相距仅仅10余公里,开车也只需10多分钟,但是,几乎所有品种的蔬菜价格都翻了三四倍:2元批来卖7元,5元批来卖17元……

2月3日,记者在武汉市汉阳区王家湾一家大型超市内看到,最贵的小尖椒售价为每斤22.99元,市场上常见的芜湖椒售价是每斤6.99元,番茄、上海青2.48元,整个菜场几乎没有2元以下的蔬菜。

正在选购青椒的武汉市民肖建红非常纳闷,往年过完春节菜价就开始下降,但今年却维持高位,没有明显降价。“菜价最近太高了,青椒都赶上猪肉的价格了。”

这家超市生鲜部销售经理蔡非说,他们有专门的供货商,同时,供货商也是白沙洲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商。“这里的蔬菜基本上都是从白沙洲运过来的。”

随后,记者来到与这家超市一江之隔、相距十公里左右的武汉白沙洲批发市场。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基地,也是武汉市场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

走进市场,看到的景象并没有想象中的一派红火,反而有几分冷清。记者发现,大部分蔬菜价格并不是很高,且在逐步回落。新鲜的海南青椒只要2元一斤,上海青只要1.2元,茄子2.3元,就连超市里的“奢侈蔬菜”在这里也不是很贵。海南红椒5元一斤,青豆3.5元,番茄2.5元。

相比而言,批发价只有零售价的1/3,甚至更低。超市里每斤售价16.99元的海南红辣椒,在这里每斤只需5元;超市里6.99元的海南青椒,在这里仅是2元。洋葱、小白菜等常见蔬菜,批发价也只有零售价的1/3左右。

蔬菜供货商、零售商“黑心提价”导致菜价虚高

那么,菜价从批发到零售的三倍差价的暴利,到底到谁兜里去了呢?

记者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蔬菜批发环节属于正常盈利,大部分暴利其实是被一级级、一个个的蔬菜供货商、零售商装进了腰包。

蔬菜批发商、乡土食品公司经理李白元说,进价1元的上海青,最高时卖到1.6元,但从正月初六开始,批发商便纷纷下调菜价,现在也就是1.2元。“零售环节的价格比这个高两三倍,他们赚了更多利润。”李白元说,由于批发市场上的菜商较多,相互竞争杀价厉害,菜价上不去,平均每斤只能赚两三毛钱。

对此,蔡非觉得自己很“冤”。他说,虽然他们超市的菜价高一点,但是供货商给的价格就比批发市场高不少。“我们超市根本没指望蔬菜这一部分能够创造多少利润。”

既然拿到的批发价比批发市场的价格高出许多,超市为何不直接到毗邻的批发市场进货?对此,蔡非表示,为确保蔬菜质量,生鲜供货商是固定的,按月结算采购费用。“我们拿着现金去批发市场采购,从公司财务程序来说不现实。”

白沙洲批发市场负责人刘天军告诉记者,每天市场70%的蔬菜被一些二级供应商买走,再转手到周边地区,其他30%直接被武汉各大型超市以及农贸市场采购了。

刘天军说,直接从批发市场进货的零售商,就只增加一次成本。即使从中间商进菜,也只增加了二次成本,怎么算都不可能提高三倍菜价。“高出近3倍的成本是不可能的。”

武汉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调研员叶开林表示,零售价高出批发价3倍,显然是零售环节推高了菜价。他说,蔬菜从批发市场到终端零售,要经过运输、包装等环节,再加上人工费和摊位费,每种品种蔬菜零售价可能会比批发价高出60%左右,但最高不会超过80%。

记者调查发现,确实存在零售商在菜价上涨时尝到了高额利润的甜头,之后即使成本下降,也不愿意降价了。

正在批发蔬菜的水果湖集贸市场卖菜小贩小王告诉记者,春节以来,虽然蔬菜批发价在下降,但自己卖的菜价格确实降幅较少。“虽然,市民对高菜价颇有微词,但是到处都是这个价,也就没人为几块钱的事去计较了。”

小王说,他们每天下午到批发市场进货,第二天一早就去附近的超市看菜价,再自己定价稍微低一点点。“超市没降我们也不会降,我们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顾客群体都是固定的。再说,整个菜场,我也不可能带头降价,免得其他摊主对我有意见。”

“菜价暴利”源自监管空白 平稳菜价还需多方发力

对于零售环节的价格虚高,物价部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叶开林表示,超市和集贸市场拥有自主定价权,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没有发生价格欺诈或恶意哄抬物价,他们也无权干涉。“没有哪一条法律赋予我们打击菜价的执法权。”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武汉市物价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水清说,对于商品价格标准,《价格法》仅做出了“要按照商品成本进行定价,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的概念性要求,没有具体的量化要求和执法规定。特别是蔬菜,因受季节、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其具体成本,物价部门也难以及时掌握。“对于菜价,没有法律法规明确限制其价格上限,除非接到群众举报,或者是特大自然灾害时期,价格主管部门一般无权干涉。”

对此,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冯果教授认为,虽然价格法没有明确零售与批发价格的差额限制,但规定了要大力打击“恶意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的行为,何况蔬菜是涉及民生的特定商品。他建议,首先从法律上,细化暴利的界定标准,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在确保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方案。

冯果说,抑制菜价过快上涨,单靠物价部门一家是做不到的。地方政府应处理好与消费者及零售商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尽量减少税费,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零售商的房租等成本进行限制,防止菜价因成本上升而大幅上涨。

叶开林认为,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价格调节基金对零售商的补贴,以保证商家利润的方式进行稳定菜价。然而,价格调节基金又受到地方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数额有限,对蔬菜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有限。他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向价格基金的倾斜力度,确保基金数额随着物价水平而逐年上涨。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分析,接下来几个月,可能菜价还会出现几次明显的上涨过程。他说,去年许多地方遭遇卖菜难之后,菜农纷纷放弃种菜,导致在园蔬菜面积下降;同时,今冬多地遭遇严寒天气,蔬菜生长缓慢、采摘困难。他说,目前要想抑制菜价上涨,还得等到开春后,本地蔬菜的大量上市,以充足的数量倒逼批发和零售等环节的降价。(据新华网武汉2月10日 记者徐海波) 


投诉/举报
搜索 物价 物价飞涨 菜价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