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处昨介入现场调查 “灰空间”自行打开后果严重
龙湖香醍溪岸楼盘有20幢和园别墅,每幢16套排屋。今年6月30日,其中的18幢共174套排屋交付,但很多业主却拒绝交房,愤慨控诉开发商杭州龙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欺骗销售,只因购房时开发商承诺赠送排屋业主两层地下室严重缩水等问题频频曝出,而面对业主质疑,开发商对此却始终没有给出一个解释(详见城报8月14日05版和8月15日05版)。目前,业主们已向多个政府部门提起投诉,要“死扛到底”。
昨天,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处委派专人到该楼盘进行实地调查。
“灰空间”不在规划内?业主自行打开后果严重
昨天上午9:00—10:00,近20名业主代表陪同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处的两名工作人员,主要对2-114和6-104的地下室进行了检查,
2-114一层地下室中间楼梯附近,原本被封闭的一处空间已被打开了,沿着水泥楼梯往下走,下方是约五六十方的毛坯空间;而6-104的一层地下室下方,仍有3/4的面积被封闭。
开发商代表表示,2-114的这块空间是业主装修时自行打开的。但业主方先生一口否认:“他们如果说是我打开的,我马上报案。”
事实上,在此之前,开发商曾向业主解释,这个封闭空间属于“灰空间”,业主在交房后可以自行打开。但前来检查的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处工作人员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从他们携带的施工图上,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地下二层空间的描述。
规划处的袁先生表示,他们回去以后会尽快核查另外几套图纸。“如果这块空间在图纸上确实存在,那么开发商有义务在交房前帮业主打开;如果不存在,业主如果自行打开,其行为等同于买了一栋房子后,自行挖掘了地下室。”
此话一出,业主们一片哗然:“什么灰空间,明明就是违章建筑,连样板房都是违章的!还让我们自己打开,以后要是消防、城管一查,我们岂不是要吃排头!”
开发商以合同为挡箭牌 规划处称查实后对方须负责
昨天,开发商方面也派出了两名工作人员,一男一女,身穿便服。但在检查的最初,他们并没有表明身份,以至于业主们以为他们也是邻居。
直到有业主问:“开发商来了没有?到底规划设计时有没有地下二层?”
其中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工作人员才站出来,小声回答:“只有地下一层。”他自称姓马,和另一位女性工作人员都是负责楼盘设计方面工作的,其他不愿意多作介绍。业主方先生质问:“既然没有地下一层,为什么销售宣传都说有两层地下室赠送?你们这是虚假宣传、欺骗销售!”
另一位女工作人员回答:“有些户型的地下一层,空间进行改造,是可以隔成两层使用的。”但由于户型设计图太多的关系,她“记不清是哪几套”了,而对于大部分业主家的“灰空间”,“基本不建议业主打开”。
业主听了很抓狂:“之前又说叫我们自行打开,现在又说不建议打开,其实是怕担责任吧!你们满嘴的话,哪一句是可信的?”
在2-114一楼庭院,当方先生指着地下室采光井玻璃顶盖和地面之间约两指宽的缝隙,质问开发商如何防风雨时,马姓工作人员表示,业主届时可以用水泵将集水坑的水抽到地下一层的排污管道即可。
那位女工作人员的回答更是现场业主彻底无语:“我们是毛坯交付的。”
方先生很抓狂:“你们除了欺骗业主、逃避责任、规避问题,你们还敢做什么!”对于1—6幢以及14、15、18幢共计49户排屋缺少地下入户门和多套排屋赠送花园面积缩水等问题,开发商代表的解释则是:一切以合同为准。
业主随即质疑:“那么你们的楼书、宣传册、样板房,甚至你们的销售总监在电视媒体上的宣传,难道不是一种欺骗吗?”
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处的袁先生表示:“我们将继续核实情况,如果图纸查实那49号排屋有设计地下入户门,那么我们会联系开发商,要求他们按图施工的。”另有两条规划的隐形消防通道被改建的问题,袁先生称,这个情况一旦查实,消防和他们都会要求开发商负责的。
袁先生的回答,显然在这个难熬的炎夏,带给业主们些许安慰,但是他们的心弦仍绷得紧紧的:“就看开发商耍无赖耍到什么地步,这么多业主维权,他们还可以缩着不出,‘抗压’能力实在很强!”城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