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政权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news.xixik.com   2019/6/4 19:33:00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从先秦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53个政权(不论大小)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中只有元朝和清朝建立了大一统国家,其他多半都是弹丸小国还短命。鲜卑(分别建立吐谷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代国、西秦、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十二个政权)

少数民族朝代,顾名思义就是由少数民族人士建立做皇帝朝代,说到少数民族朝代,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元朝清朝少数民族朝代的建立,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汉人,在这个过程中,古汉人与古少数民族交错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汉人,而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匈奴等也在融合中消失,共同组建了华夏民族。那么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数一数。从先秦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53个政权(不论大小)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中只有元朝清朝建立了大一统国家,其他多半都是弹丸小国还短命。

下面列出政权不含匈奴突厥柔然吐蕃回鹘等政权。

五胡十六国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始于“五胡十六国”,是指在西晋时期北方塞外北方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代。时间跨度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刘渊之子刘聪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时间政权更迭,征战不休。

五胡十六国各政权列表

序号 国名 建国时间 灭亡时间 国祚/传帝 开国皇帝 民族 都城 今地 统治区域
1 前赵 304年 329年 历二十六年,传四主 刘渊 匈奴族 平阳,
后迁长安
山西临汾西北 今陕西渭水流域及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分。
2 成汉 304年 347年 历四十四年 李雄 巴氐族 成都 四川成都  
3 前凉 314年 316年 历六十三年,传七主 张寔[shí] 鲜卑族 姑臧 武威市凉州区 今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
4 后赵 319年 351年 历三十三年,传五主 石勒 匈奴族 襄国   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辽宁一部。
5 前燕 337年 370年 历三十四年,传三主 慕容氏 鲜卑族 龙城,
后迁蓟,
后又迁邺
辽宁朝阳 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之大部。
6 前秦 350年 394年 历四十四年,传六主 符洪 氐族 长安   今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江苏、安徽、湖北、辽宁之大部。
7 后秦 384年 417年 历三十四年,传三主 姚苌 羌族 长安   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一部分。
8 后燕 384年 407年 历二十四年,传四主 慕容垂 鲜卑族 中山 河北定县 今河北、山东、山西诸省及河南、辽宁一部。
9 西秦 385年 431年 历四十七年,传四主 乞伏国仁 鲜卑族 勇士川
后迁金城,
又迁苑川
甘肃榆中东北 今甘肃西南部。
10 后凉 386年 403年 历十八年,传三主 吕光 鲜卑族 姑臧 甘肃武威 今甘肃西部,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11 南凉 397年 414年 历十八年,传三主 秃发乌孤 鲜卑族 廉川堡
后迁西平
青海乐都东 今甘肃西部和青海省一部分。
12 南燕 398年 410年 历十三年,传二主 慕容德 鲜卑族 广固 山东益都西北 东至海,南滨泗水,西至巨野,北临黄河。
13 前凉 400年 421年 历二十二年,传二主 李暠 汉族 敦煌 甘肃敦煌 今甘肃西部。
14 夏国 407年 431年 历二十五年,传三主 赫连勃勃 匈奴族 统万城
后迁安定
后迁平原
陕西横山西北 今陕西和内蒙一部分。
15 北燕 407年 436年 历十年,传三主 高云 匈奴族 龙城 辽宁朝阳 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西北部。
16 北凉 401年 439年 历四十三年,传三主 沮渠蒙逊 卢水胡 张掖
后迁武威
姑臧
  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
五胡十六国政权列表数据来源:嘻嘻网历史朝代 http://114.xixik.com/chinese-dynasties/

在入侵中国北方的众多游牧民族中,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五大胡人部落合称为“五胡”,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还有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北燕等)。“十六国”因北魏史学家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巴氐)、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燕(鲜卑)、后秦(羌)、西秦(鲜卑)、后凉、南凉(鲜卑)、西凉(氐)、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及夏国(匈奴)等国。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中国历史上几大少数民族 最后哪里去了?

氐族(分别建立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四个政权)

氐族又分白马氐和巴氐。

白马氐又分略阳氐、临渭氐和清水氐。

其中巴氐建立了成汉帝国(304-347),开国君主李雄,都城在成都,立国44年,被东晋消灭。

临渭氐建立了前秦(351-394)开国君主苻健,都城长安、晋阳,立国44年,被西秦消灭。

略阳氐建立了后凉王国(386-403),开国君主是吕光,都城姑臧,立国18年,被后秦吞并。

清水氐建立仇池国(296-553其中有空年),灭国复国如此三四次,一共立国242年。

仇池国又分前仇池(296-371),开国君主杨茂搜,立国75年,被前秦灭。

后仇池(385-443)开国君主杨定,立国58年,被北魏灭。

武都国(葭芦国443-477)开国君主杨文德,立国34年,被北魏灭。

武兴国(478-553)开国君主杨文弘,立国75年,被北魏灭。

匈奴(分别建立汉赵、北凉、胡夏三个政权)

匈奴建立三个国家,分别是:

汉赵帝国(304-329)开国君主刘渊,都城离石、蒲子、平阳、长安,立国26年,亡于后赵。

北凉王国(397-439)开国君主沮渠蒙逊,都城张掖、姑臧,立国43年,亡于北魏。

胡夏帝国(407-431)开国君主赫连勃勃,都城统万,立国25年,亡于吐谷浑。

羯族(建立后赵一个政权)

后赵帝国(319-351)开国君主石勒,都城襄国、邺城,立国33年,亡于冉魏。

鲜卑(分别建立吐谷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代国、西秦、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十二个政权)

吐谷浑王国(329-663)开国君主慕容吐谷浑,都城伏俟城,立国335年,亡于大唐。

前燕帝国(337-370)开国君主慕容皝,都城龙城、蓟城、邺城,立国34年,亡于前秦。

后燕帝国(384-407)开国君主慕容垂,都城中山、龙城,立国24年,亡于北燕。

西燕帝国(384-394)开国君主慕容泓,都城长安、长子,立国11年,亡于后燕。

南燕帝国(398-410)开国君主慕容德,都城广固,立国13年,亡于东晋

代王国(338-376)开国君主拓跋什翼键,都城盛乐,立国39年,亡于前秦。

西秦王国(385-431)开国君主乞伏国仁,都城勇士川、金城、苑川、枹罕,立国39年,亡于胡夏。

南凉王国(397-414)开国君主秃发乌孤,都城乐都、姑臧,立国18年,亡于西秦。

北魏帝国(386-534)开国君主拓跋珪,都城盛乐、平城、洛阳、晋阳、信都,立国149年,分裂为东西魏。

东魏帝国(534-550)开国君主元善见,都城邺城,立国17年,亡于北齐。

西魏帝国(535-557)开国君主元宝炬,都城长安,立国22年,亡于北周。

北周帝国(556-581)开国君主宇文觉,都城长安,立国25年,亡于隋朝

羌族(建立后秦、宕昌、邓至三个政权)

后秦帝国(384-417)开国君主姚苌,都城长安,立国34年,亡于东晋

宕昌(宕昌羌,?-564)开国君主梁勤,都城宕昌,亡于北周。

邓至(邓至羌,430-554)开国君主像舒治,都城邓至,立国125年,亡于北周

朝鲜(建立北燕一个政权)

北燕帝国(407-409)开国君主高云,都城和龙,立国3年,亡于北燕冯跋。

丁零(又称敕勒、高车,建立翟魏、敕勒、薛延陀三个政权)

翟魏王国(330-392)开国君主翟斌,都城滑台,立国63年,亡于西燕。

敕勒(487-540)开国君主阿伏至罗,立国54年,亡于柔然。

薛延陀(630-647)开国君主乙失夷男,立国18年,亡于大唐。

彝族(乌蛮,建立南诏国一个政权)

南诏国(738-902)开国君主皮逻阁,都城太和城、阳苴咩城,立国165年,亡于大长和国。

白族(白蛮,建立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前理、大中国、后理五个政权)

大天兴国(光源国,928-929)开国君主赵善政,都城阳苴咩城,立国2年,亡于大义宁国。

大义宁国(929-936)开国君主杨干贞,都城阳苴咩城,立国8年,亡于前理国。

大理国(前理,937-1094)开国君主段思平,都城阳苴咩城,立国158年,亡于大中国。

大中国(1095-1096)开国君主高升泰,都城阳苴咩城,立国2年,还位给大理国。

大理国(后理,1096-1254)开国君主段正淳,都城阳苴咩城,立国159年,亡于蒙古。

沙陀(分别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政权)

后唐帝国(923-936)开国君主李存勖,都城洛阳,立国14年,亡于后晋和契丹。

后晋帝国(936-946)开国君主石敬瑭,都城汴梁,立国11年,亡于契丹。

后汉帝国(947-950)开国君主刘知远,都城汴梁,立国4年,亡于后周。

北汉帝国(651-979)开国君主刘崇,都城太原,立国29年,亡于北宋

契丹族(分别建立大辽、北辽、西辽、东丹、东辽、后辽六个政权)

大辽帝国(916-1125)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中京,立国210年,亡于金国

北辽帝国(1122-1123)开国君主耶律淳,都城燕京,立国2年,亡于金国

西辽帝国(1124-1211)开国君主耶律大石,都城虎思斡耳朵,立国88年,亡于后西辽。

东丹国(926-952)开国君主耶律倍,都城渤海忽汗城,立国27年,被大辽废除。

辽国(1213-1269)开国君主耶律留哥,都城中京咸平府,立国57年,被元朝废除。

辽国(1216-1219)开国君主耶律厮不,都城澄州,立国3年,被东辽和蒙古灭。

党项族(建立西夏一个政权)

西夏帝国(1038-1227)开国君主李元昊,都城兴庆府,立国189年,亡于蒙古。

壮族(建立长其国一个政权)

长其国(大南国1052-1055)开国君主侬智高,都城邕州,立国4年,亡于北宋

女真族(建立金国、东夏国二个政权)

大金帝国(1115-1234)开国君主完颜阿骨打,都城上京、中都、南京、蔡州,立国120年,亡于蒙古。

东夏国(1215-?)开国君主蒲鲜万奴,臣服蒙元,1287以后在史书上失去踪影。

蒙古族(分别建立后西辽、蒙古、元朝、北元四个政权)

后西辽帝国(1211-1216)开国君主乃蛮屈出律,都城虎思斡耳朵,立国6年,亡于蒙古。

蒙古帝国(1206-1259)开国君主孛尔只斤铁木真,都城和林,立国54年,分裂为四大汗国。

大元帝国(1260-1368)开国君主孛尔只斤忽必烈,都城大都,立国99年,亡于明。

北元帝国(1368-1403)开国君主孛尔只斤妥欢帖木儿,都城和林,立国36年,分裂不成国。

满族(分别建立了后金汗国、大清帝国、满洲国三个政权,其实算两个。)

后金汗国(1616-1636)开国君主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都城赫图阿拉、盛京,立国21年,改国号大清。

大青帝国(1636-1911)开国君主爱新觉罗皇太极,都城盛京、北京,立国276年,亡于民国。

伪满洲国(1932-1945)开国君主爱新觉罗溥仪,都城新京,立国14年,亡于苏联。

其他少数民族政权

西域孤烟---黑汗篇

中国五代十国末期至南宋(约940~1211)时期,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汗朝,亦称黑汗王朝。黑汗王朝起源于回鹘。

沙漠部族—库莫奚

库莫奚族称始见于公元388年(北魏登国三年),然而这一称号的出现,应在4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上有了不间断的记载,直到13世纪其族名才消失,前后存在近千年。

粟末靺鞨—渤海篇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吐蕃

公元7-9世纪时存在于青藏高原,是由雅隆(在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奴隶制政权。

赞普松赞干布时降服苏毗、羊同等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官制,立军制,定法律,创文字,8世纪后半叶墀松德赞时最强,曾辖青藏诸部,远及西域、河陇地区。9世纪中分裂瓦解,计传位九代,历时两百余年。

吐蕃余辉—青唐唃厮啰篇

公元842年,随着吐蕃王朝赞普达玛被弑,吐蕃贵族、边将混战不息,奴隶平民起义不断,王朝在各地的统治机器被彻底摧毁。建国二百余年的吐蕃王朝自此灭亡。

雪地白狐—夫余篇

夫余是历史上东北腹部地区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古代民族。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夫余国的建立才为中原人所知的。被统治阶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战国及以前先后移居今第二松花江中下游以西地区的部落,传说橐离王子东明南逃至此,以此地秽人为基础建国称王;二是夫余国强盛后,橐离部落的广大部民,也成了被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由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皆源出貊,故“夫余”一词既为族称,也为国号。

南陲佛国—大理篇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政权崩溃之后,白族中的贵族分子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段思平先后起而进行政权的争夺,郑买嗣继南诏之后建立了长和国(公元902—928年)。赵善政推翻郑氏政权,建立天兴国(公元928—929年)。杨干贞取代赵善政,建立义宁国(公元929—937年),及至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乃夺得政权而建立了大理王朝。

白石牧羊—羌族篇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的明确记载。众多史籍和出土文物表明羌族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早进入农牧兼营,且以养羊业著称于世的民族。

古代羌人并不是单一的民族,中国西北部的甘、青地区有众多的部落土著民族,这就是历史上统称为“羌”的民族。

北地雄风—东胡篇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今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朝鲜始祖—高句骊

高句骊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为古朝鲜的国名。它是我国东北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最早出现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后部分南迁朝鲜半岛加入今朝鲜族中,部分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加入中国各民族中。高句骊政权存在705年。高句骊族在朱蒙建高句骊国前,以氏族、部落为单位,分布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至吉林省集安县一带,高句骊国的建立,标志着高句骊族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是高句骊共同体兴起的开端。以后,随着高句骊自的强盛和破灭,高句骊共同体也随之壮大发展和解体。

西域明珠—楼兰篇

楼兰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但它的立国与消亡,却始终是个迷。这个迷已经被埋入戈壁黄沙之中,人们只是依据汉代的历史知道其存在。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废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亻去)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至此,楼兰古城始见天日。

大漠牧歌—敕勒篇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原是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击败了的剌葛、迭剌等人,于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国(契丹于938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改为辽)。

契丹建国后,又于公元926年,消灭了渤海国(今辽宁东部到黑龙江南部一带),基本完成了其统一的征程。公元1125年,金国辽国

中国历史少数民族存续

前赵(匈奴)(304--329)

成汉(巴氐)(304--347)

后赵(羯)(319--351)

前燕(鲜卑)(337--370)

前秦(氐)(350--394)

后秦(羌)(384--417)

后燕(鲜卑)(384--407)

西秦(鲜卑)(385--431)

后凉(氐)(386--403)

南凉(鲜卑)(397--414)

南燕(鲜卑)(398--410)

夏(匈奴)(407--431)

北凉(匈奴)(401--439)

北魏(鲜卑)(386--534)

东魏(鲜卑)(534--550)

西魏(鲜卑)(535--556)

北周(鲜卑)(557--581)

后唐(沙陀)(923--936)

后晋(沙陀)(936--946)

后汉(沙陀)(947--950)

北汉(沙陀)(951--979)

辽(契丹)(916--1125)

西夏(党项)(1038--1227)

金(女真)(1115--1234)

元(蒙古)(1206--1368)

清(满)(1616--1911)

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王朝

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拓跋珪于太初元年(386)称王,初称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魏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结束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传17帝,历171年。天兴元年(398)称帝,都平城。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南、陕西、内蒙古的大部,辽宁、安徽、江苏、青海、新疆各一部分以及蒙古国南端一部分。后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拓跋弘迁都洛阳,加速鲜卑族汉化及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改拓跋氏为元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北魏亡。

东魏(534年~550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4年魏北魏宗室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传1帝,历17年。

西魏(535年~556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5年魏宗室元宝矩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传3帝,历22年。

北齐(550年~577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0年高洋废东魏帝自立,都邺城,国号齐,史称北齐,传6帝,历18年。

北周(557年~581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7年宇文觉称天王,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传5帝,历25年。

辽朝(916年~1125年),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都皇都,国号辽,传9帝,历210年。

金朝(1115年~1234年),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都上京,国号“大金”,传10帝,历119年。

元朝(1206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1271年忽必烈称帝,都大都,蒙古语国号全称“大元大蒙古国”,传11帝,历98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1636年皇太极称帝,都盛京,后迁都北京,国号“大清”,传11帝,历268年。

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政权

古汉人与古少数民族在战争中交错发展融合,建立了超过53个政权,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匈奴、鲜卑等也在融合中消失。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朝代 民族 起止 都城 开国皇帝 帝系 国祚
北魏 鲜卑族 386年~534年 平城 拓跋珪 传17帝 历171年
东魏 鲜卑族 534年~550年 邺城 元善见 传1帝 历17年
西魏 鲜卑族 535年~556年 长安 元宝矩 传3帝 历22年
北齐 鲜卑族 550年~577年 邺城 高洋 传6帝 历18年
北周 鲜卑族 557年~581年 长安 宇文觉 传5帝 历25年
辽朝 契丹族 916年~1125年 皇都 耶律阿保机 传9帝 历210年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1227年 兴庆府 李元昊 传10帝 历189年
金朝 女真族 1115年~1234年 上京 完颜阿骨打 传10帝 历119年
元朝 蒙古族 1206年~1368年 大都 忽必烈 传11帝 历98年
清朝 满族 1636年—1912年 北京 皇太极 传11帝 历268年

北朝和五代不是朝代,是大分裂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里,建立统一的王朝是元朝清朝

一、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

北朝,是魏晋结束后与南朝并立的朝代,按时间先后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朝代。在北朝建立之前,中国北方处在五胡乱中原的十六国时期,群雄并起,政权割据,社会动荡。公元386年,鲜卑族首领拓跋珪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北魏建立后,先后消灭后燕、后秦、大夏、北凉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之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实行汉化,并改为 汉姓“元”,因此北魏又称元魏。公元534年,权臣高欢弄权,北魏皇帝元修逃亡,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魏静帝,东魏开始。逃亡的元修到长安投靠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北魏灭亡,西魏开始。公元550年,东魏高欢之子高洋篡位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557年,西魏权臣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建立北周,二十年后,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接受禅让,代周建隋,北朝正式走下历史舞台。北朝各个国家均是由鲜卑族所建立,北朝的统治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鼓励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推进了社会大融合。

二、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公元923年——公元951年)

五代时期是唐朝统治结束之后的一段动荡时期,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其中后梁和后周均为汉人所建,而后唐、后晋、后汉则为沙陀族所建。唐朝末年,沙陀族酋长李克用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晋王,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后来,其子李存勖继承遗志,攻取河北,击败后梁,于923年称帝,国号唐,有光复唐朝之意,史称后唐。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认贼作父,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获得契丹支持,称帝建立后晋,之后一路高歌,攻破洛阳,后唐灭亡。947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不久后,攻破开封,后晋灭亡。951年,后汉重臣郭威黄袍加身,发动政变,废汉建周,后汉灭亡。从后唐到后汉,三个朝代共历时28年,统治期间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沙陀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而又神秘的民族,在唐末崛起但因相关文献材料匮乏而一直未能对其有详尽的研究。

三、金朝(1115年~1234年)

金朝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国号“大金”。公元1114年,女真贵族完颜阿骨打誓师起义,次年,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王朝。金朝宋朝的噩梦,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史称南宋,继续保持对峙。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前后共历九帝,一百一十九年。

四、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朝由兴起于漠北的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开始以武力四处扩张,大蒙古国势力东起东海,西至多瑙河,横跨亚欧大陆,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将蒙古帝国改国号“元”,元朝正式开始,元朝建立后,定都燕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政权定都北京。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击败南宋残余势力,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元朝98年的统治。元朝成立后,实行民族政策,采取等级制度,严重影响民族融合。之后,元朝政府继续向海外扩张,远征日本、南征越南,均因各种原因最终放弃。元朝统一后,实行严酷剥削政策,赋税严重,通货膨胀,再加上内部政权斗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仅仅建国几十年之后,各地便纷纷发动农民起义。到元朝末年,韩山福、刘福通等江南起义势力逐渐强大,后来形成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为主的反元势力。此后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终于在公元1368年攻破大都,风雨飘摇的元朝灭亡。元朝的扩张是落后生产关系以武力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扩张,元朝统治导致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倒退,所以,仅仅建国98年便被农民起义军所灭亡。

五、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清朝由女真族(后改为满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也是最为大众所熟悉的朝代之一。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登基,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明朝灭亡。后吴三桂举关投降,清军入关,占领北京,从此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全国性统治。清朝成立后,灭三藩、收台湾、抗俄国、平叛乱,逐渐稳定国内局势,在康雍乾三代,政治较为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较快,人口逐渐增减,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史称“康乾盛世”。之后,清朝统治者守成思想严重,社会发展缓慢。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历史走入近代。从此,清政府先后同侵略者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朝实力也大大削弱。清朝中后期,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袁世凯逼迫宣统退位,清朝灭亡。清朝采取“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不但处理好了女真族与汉族的关系,而且与蒙古族、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关系也十分融洽,中华大地对于“大中华”的认同不断提高,民族融合空前繁盛。

除了这四次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以外,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前秦、辽、西夏、金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可见,中国的民族融合是由来已久的,中国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分分合合,交流碰撞中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最具历史性的、最不可割裂的民族关系。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