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在变化的。
有时候我看着满大街的奔驰,思绪不由得飞回童年。那时候桑塔纳就是不得了的好车,只有头上喷满摩丝的能人才能拥有。坐到桑塔纳里,第一次闻到高级的皮革气息。关上车门,先是惊异于豪华的内饰氛围,紧接着就被那清澈嘹亮的音响系统所震撼。
中国人刚开始见到桑塔纳的时候,它的售价是20万
自行车已然是体面的交通工具,桑塔纳简直是奢靡的移动迪厅。桑塔纳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车、贵车、高级车。至于宝马奔驰?那都是传说中的东西,是想象的上限。当年的人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三十年后世界变成这番模样:电动车成了“新能源”,北京房价8万一平,年轻人开始脱发,蔡徐坤成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形象大使。而桑塔纳,也永远被踢出了“好车”行列。
1985年,一辆桑塔纳售价20万,而那个时候普通人每月工资只有50块钱左右。如果保持这个收入不变,一个人不吃不喝一整年只能攒600块钱,想攒6万块竟要一个世纪。那么20万的桑塔纳是普通人不吃不喝三百年才能买下的车,100万的奔驰是普通人不吃不喝一千七百年才能买下的车。就像香港太平山白加道豪宅,10亿还是50亿,反正这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就对了。
而如今,香港的半山别墅依然是香港的半山别墅,奔驰不再是那个奔驰了。普通人就算月入3000,不吃不喝十年也能买一台奔驰C级,更不用说更便宜的GLA级、奔驰A级车了——不吃不喝五六年就能买。像是宝马X1、奥迪Q3、路虎发现神行,这些豪华品牌车优惠后甚至比非豪华品牌的途观L更便宜。豪华品牌汽车和非豪华品牌汽车在档次上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了,而在产品力层面,很多豪华品牌汽车甚至被非豪华品牌汽车反超。
奥迪A3
宝马1系
奔驰A级
图上这三辆车最低都不到20万,其中奥迪A3优惠后甚至不到14万。
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竟开一辆并不起眼的车,而没钱的人咬着牙也要来一台入门级的奔驰宝马,然后刷信用卡加油。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用产品力衡量一辆汽车,开着坐着都舒服,经久耐用就是好车,而不是以品牌论英雄。
有人会问:路虎你也说不行,奔驰你也说不行。照你这么说是不是买路虎,买奔驰的就都是傻瓜了?也不是。
首先不应该笼统地用汽车品牌去作区分,比如宝马1系和3系,同样都是宝马品牌的车,开起来的差别居然比宝马和阿尔法罗密欧的差别更大。宝马3系开着很棒,而前驱1系开着非常糟糕。
即使是同一品牌,不同车型也可能有极大的差别。
其次,虽然有一些豪华品牌车不好开,不好坐,但这些车并非一无是处,反而也有其他优点。就拿“面子”来说,如果某位消费者有很强烈的装腔需求,如果他就是需要一辆带有奔驰标的汽车来博取身边人士的尊重,那显然奔驰车标就是刚需了。尽管雅阁更便宜且好开好坐,但本田标不够气派,起不到震慑他人的作用,此时不好开且不好坐的奔驰C级就是一辆物超所值的好车了。
我无意批判不同的消费观,“面子”需求也是需求,对豪华品牌本身的追求是合情合理的。我只想给那些没有装腔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说明这个道理:选车时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愿意为汽车的哪些特质支付费用。抛开既有的刻板印象,让乱出主意的亲戚朋友滚蛋,自己亲自去试一试。这样才不会被当成韭菜,被那些造一些虚有其表的车的厂家收割。
我还想对那些有装腔需求的消费者说一句:有虚荣心、希望被别人看得起,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买一辆不好开的奔驰确实能让身边的人高看自己一眼,确实能因此获得空前的幸福感,那这钱花得值。但不要因为自己买了这车就不允许别人说一丁点不好,也不要自欺欺人,非要嘴硬说自己的奔驰C260L就是好开好坐。如果某人坚持“奔驰C260L好开又好坐”,那要么说明他没开过真正的好车,要么说明他打肿脸充胖子。
面子好的车里子不一定好,豪华品牌车的机械素质可能非常差劲,这都是在2019年汽车市场上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我祝愿每个人都拥有更成熟理性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并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