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产经资讯 > 正文

六一国际儿童节不国际 美国为何没有“儿童节”?

news.xixik.com   2016-6-1 11:26:27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六月一日,中国国内的孩子们都放假欢度“国际儿童节”。可在美国,压根儿就没有“儿童节”一说。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表示,因为美国的孩子天天在过儿童节。准确地说,六一“国际儿童节”只是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节日。

2018年6月1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了“儿童节快乐!”这其实是庆祝中国儿童的节日。

儿童节并不在“六一”

中国历史朝代表

很多人奇怪了,六一既然是“国际儿童节”,那么这一天应该是全世界孩子们的共同节日(国内一些媒体的报道就这么写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然而询问了来自韩国、墨西哥、秘鲁、德国的同学,才知道他们的国家也有“儿童节”,但都不在6月1日。

比如,香港和台湾的儿童节是4月4日,土耳其的是4月23日,秘鲁的是4月28日,墨西哥的“儿童节”是4月30日,韩国是5月5日,哥伦比亚的是7月4日,古巴的是7月6日,英国的是7月14日,印尼的是7月23日,巴西的是8月15日,巴拉圭的是8月16日,德国的是9月20日,新加坡的是10月1日,印度的是11月14日,荷兰的是12月5日,瑞典的是12月13日。另外,泰国的是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越南的儿童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而日本的儿童节则分为男孩节(5月5日)和女孩节(3月3日)。瑞典的男孩和女孩也拥有各自的儿童节。男孩节在8月7日,又叫“龙虾节”,女孩节则在12月13日,又叫“露西娅女神节”。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压根就没儿童节一说。

中国“儿童节”仅仅是孩子们放假,而韩国的“儿童节”是全国公众的假日,连大人都放假,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

六月一日,当中国国内的孩子们都欢度“国际儿童节”时。可在美国,压根儿就没有“儿童节”一说。这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意外――美国不是自诩“儿童的天堂”吗?怎么也不给孩子们定一个节日?美国人的回答同样出人意料:美国的孩子们天天都过节,所以就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儿童节”了。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历

那么,哪些国家的“儿童节”和中国一样是在6月1日呢?目前能够确定的只有俄罗斯、朝鲜、波兰、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前东德。显然,“六一”实则乃部分前“共产国际”成员国家的儿童节,此“国际”非彼“国际”。

再看看6月1日国际儿童节的来历,就不难理解为何只有前“国产国际”的国家在这一天过“儿童节”了。

据来自官方网站的资料,“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当时正值冷战初期,莫斯科会议做出的决议肯定不可能得到西方国家的响应,而积极响应的只会是前“国产国际”阵营的国家。中国中央政府于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取代1931年民国政府规定的4月4日“中国儿童节”。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和台湾至今仍保留在4月4日过“儿童节”。

美国没有儿童节

在美国,儿童节的概念其实出现在父亲节和母亲节之前,但长期以来没有全国统一的节日。2000年,一名4岁女童致信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要求设立一个属于儿童的节日。为此,克林顿宣布将当年10月8日定为儿童节。到了2001年,时任总统乔治·布什将6月3日定为“全国儿童节”,并宣布此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都是“全国儿童节”。但是这不是联邦假日,而且所谓美国儿童节这一天很少组织举行社会性、公众性的庆祝活动。

澳大利亚也没儿童节

和美国一样,澳大利亚的儿童没有儿童节,他们同样每天过的都像儿童节呀!

澳大利亚有子女助养费、儿童早期教育津贴和12年义务教育。年收入不高于6.5万澳元的家庭就可以领取子女助养费;每周最高可领取100多澳元的儿童早期教育津贴;澳大利亚公立学校是由政府提供经费,小学和中学均可免费就读。

另外,澳大利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能体罚孩子,一旦被告,轻则受教育、做社区服务,重则入狱、剥夺抚养权;在公共社区还配备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到了公共假日还有各种免费的活动……

不过,倒是有一个日子是澳大利亚的父母相当重视的,那就是孩子的生日。在孩子生日的当天,父母一般会送一些价格低于100澳元的礼物,比如娃娃、儿童脚踏车……但是,父母会为孩子举办一个较大的生日Party,希望给孩子留下一份难忘的童年生日回忆。

父母会邀请一些朋友、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参加Party,大家一起去公园抓昆虫,或者让孩子找父母事先藏起的小玩具等等。Party上还会准备很多水果、零食和饮料,大家可以随意食用。

日本

在日本,作为国家法定休假日的儿童节是5月5日,称为“儿童之日”。不过,日本人根据传统,一般会把5月5日作为男孩的儿童节,在“男孩节”这 一天,很多家庭会在庭院里或家门口悬挂鲤鱼旗,祈愿孩子出人头地。而给女孩过节是在3月3日的“女儿节”。此外,11月15日则是三岁、五岁和七岁这三个 特定年龄儿童的儿童节。也就是说日本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一年要庆祝三次儿童节。

3月3日女孩节

这个节日是专门为日本的小女孩设立的,每到这一天,家中有女儿的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

·5月5日男孩节

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乐,这一天日本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或布做成色彩鲜艳、形状像鲤鱼的彩带,然后把这些彩带串在竹竿上,并和金色的风车绑在一起,挂在屋顶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人相信鲤鱼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鲤鱼那样,因此这一天又称为“鲤鱼日”。

同时,日本的父母这一天也会在家里放置玩偶,但却都是武士装扮,样子很可怕。

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

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

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韩国

与日本一样,韩国的儿童节也是在每年的5月5日,是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这一天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连大人都放假。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欢 乐,一般来说,父母会在这天给孩子准备他们最想要的礼物,并且带他们去动物园游玩或者博物馆参观。很多孩子也会在这天穿上韩服,体验传统的韩国文化。

德国

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形成了有两个儿童节的独特现象。在冷战期间,东德(民主德国)是6月1日,称作“国际儿童节”;西德(联邦德国)则定在9月20日,其名字是“世界儿童节”。两德统一之后,9月20日被定为全德国官方正式的儿童节,但是在东德地区依然保留了六一国际儿童节的传统。

俄罗斯

作为苏联的继承人,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新加坡

在新加坡,儿童节定在每年的10月1日。新加坡节假日法规明确规定,10月1日儿童节当天,不仅给幼儿园和小学的小朋友们放假,还要给所有大人 放假,以免出现大人都出去上班,没人陪小朋友玩的情况。在儿童节这天,新加坡最大的国家游乐场还专门为儿童节制定了一条特殊规定:小朋友要购买全票,大人 则要购买半票。

泰国

泰国的儿童节定在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当天,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都会为孩子们举行庆祝活动。每年,泰国总理通常都会为当次儿童节定下一个 主题。政府的许多办公部门当天也会开放,其中包括政府大楼、议会大楼和一些军方机构,有的机构还会举办展览,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入内参观。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瑞典

瑞典的男孩和女孩也拥有各自的儿童节。男孩节在8月7日,又叫“龙虾节”,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节目。按照以往的传统,每年8月7日起,男人们会带着家里的男孩乘船出海捕捞龙虾。如果能满载而归,将标志着这个小男孩一年里聪明好学,有好运气。女孩节则在12月13日,又叫“露西娅女神节”。

巴西

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显灵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儿童节,全国会有一些庆祝活动。

伊斯兰国家:快乐的“糖果节”

大多数伊斯兰国家都将斋月后第14天定为“糖果节”,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是最快乐的儿童节。“糖果节”一般为期三天,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户索要糖果。按照当地民俗,大人们不能拒绝儿童的要求,所以孩子们这一天总是能满载而归,欢天喜地。

非洲国家:持续一个月狂欢

非洲西部的国家大都有专门的“儿童狂欢节”,而且往往持续一个月。非洲人历来能歌善舞,在“儿童狂欢节”里,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会尽情欢乐,热闹非凡。

过去人们认为,在中世纪没有儿童观念,到近代初期,儿童观念在西方中上层社会才逐渐出现,儿童史是儿童的境遇不断改进的进步史;而随着儿童史研究的铺开,这种说法很快受到质疑。研究者发现,不仅在中世纪,甚至在古典时代,西方社会不乏父母对孩子充满感情的资料。

▲老彼得·勃鲁盖尔《儿童游戏》 1560年

做历史研究不易,因为资料难找。书写儿童的历史,则是难上加难。儿童的历史是由成人来写的,但儿童自身并没为历史学家提供充足的文字材料,出自孩子之手的日记少之又少,关于童年的回忆也还是成人之作。儿童的历史大体上属于“无言的历史”。

而用图像、玩具、游戏、服装等实物,以及用哺乳、弃婴、规训、教育等行为方式作为证据,对儿童的生活、情感进行深入分析,这与其说是对史料的开创性应用,还不如说是在史料缺乏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安东尼·范戴克《查理一世的三个孩子》 1635-1636年

在儿童史研究之初,解读的方式充满了争议,其中,以现代人的标准去看待、追溯和评判过去的做法最受诟病。比如体罚孩子,一些心理史学家会轻易地将这种行为归于父母“不近人情”,没有把这种行为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下去认识和理解。

对于有些行为,也不能简单地判断其中有没有儿童观念或父母对孩子有没有感情,它们可能与当时人们的认识有关。

再比如对婴幼儿身体成长的认识,17世纪中叶的理论认为儿童的身体具有可塑性,用襁褓束缚孩子的身体有助于塑造好形体。但到后来,人们发现襁褓和紧身衣束缚了孩子天性的发展。所以,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襁褓就被看成是一种“野蛮”工具而招致猛烈反对。

▲梵高《罗林婴儿画像》 1888年

关于孩子学步的认识也是这样,做父母的乐意看到孩子早早独立行走,往往设法让孩子学走步,并为此而感到自豪。但医生却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孩子的双脚具有不借助外力而直立行走的能力,当他有能力站立的时候,他就会有行动的需要。这些论述丰富了我们对历史上儿童生活和成长环境的认识。

▲儿童服装演变示意图

历史研究需要把研究对象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且还要关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比如,仅仅根据儿童服装的样式难以得知社会中是否具备儿童观念。按照阿利埃斯的说法,中世纪欧洲人缺少儿童观念,儿童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穿着像成人,一旦到了可以独自行动的年龄就混入成人世界。这个说法显然是从现代反推历史,而不是把儿童的衣着放在中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下进行观察、分析。同样,把孩子送进济贫院,也不能成为证明父母对孩子没有感情的依据。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看上去美好的现代社会,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处境远非令人满意——我们能从商业广告上所看到的“幸福”儿童并非普遍范例,童工依然不计其数,在幸福与悲惨的两个童年世界之间,还存在很多处境难以一言以蔽之的儿童。

▲8岁的煤矿工人

因此,“儿童史并不是一部进步史”。当然,现代世界对儿童的关怀前所未有,儿童的幸福面肯定扩大了,至少,我们从广告、电视、杂志的封面上发现,成人们用来表现儿童幸福的途径和手段的确多了。但是,“人们能够在不考虑儿童的话语的条件下去讨论这种幸福吗?”书中所提出的这个问题警示我们,任何关于儿童历史呈线性进步的观点都有可能表象化、简单化,儿童所依附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人们无法从理论上假定儿童历史的普遍进步性和儿童现状的统一性。

西方的儿童史学无疑为中国的儿童史研究提供了借鉴。然而,从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看,对历史上儿童的认识还需要进行比较,以便获得不仅仅对儿童本身,而且对儿童所依附的社会的更深刻的理解。它涉及老人赡养、财产分配和继承,以及从家庭关系到人口、经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许多的方面。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