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朱元璋承认元是正统 地位决定立场屁股决定脑袋

news.xixik.com   2020-10-19 19:43:43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明廷一方面将元朝建构成正统王朝,另一方面又强调『天地之经』、『华夷之义』将元朝塑造成有别于华夏王朝的『变统』。因此,明廷在平定大都后颁诏宣称:『一海内以安人心,正国统而君天下。理势所在,今古皆然。』又言:『海宇既同,国统斯正。』

朱元璋是依靠排蒙起义的,为何建国后,立刻承认元朝正统地位

朱元璋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至少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承认元朝,认为元朝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是对中国的一种殖民。现在的人不承认,反而那时候的朱元璋,却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

要知道,朱元璋是靠反对元朝起家的。而且他当时是站在汉人的立场上,采用排蒙的方式反对的,就和我们现在一些狭隘的青年的做法,几乎一样。朱元璋在《讨元北伐檄文》中,特别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样的口号。

中国历史朝代表

朱元璋之所以要提这个口号,目的是为了聚集民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讨元的队伍中来。而他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确实因为这个,让朱元璋的整个北伐战争打得顺风顺水。朱元璋先后发动了八次北伐,把北元搅得天翻地覆,让北元再也没有力量和明朝抗衡。

既然朱元璋依靠“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获得那么大的好处,并最终获得大明江山。为什么却不继续否定蒙古人,反而在建国后,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并且立刻给元朝修史呢?

我觉得朱元璋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承认元朝才不会成为无根之水。

明朝是在元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对于朱元璋来说,元朝就是“腐朽”,明朝就是“神奇”。没有元朝这个“腐朽”,就没有明朝这个“神奇”。

具体地说,就是只有承认元朝作为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已经“气数已尽”了,明朝这个朝代才会以“真命天子”的形象“冉冉升起”。

有人可能会说,明朝可以不承认元朝,只承认宋朝呀。可以认为明朝是在宋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呀。这样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恰恰相反,只承认宋朝不承认元朝,有很多麻烦事。一是既然只承认宋朝,那么你朱元璋就不该直接称帝,而是应该寻找宋朝的后裔称帝。二是只承认宋朝,当时宋朝的版图很小,那么获得的宋朝以外的领土,就是一种侵略。三是只承认宋朝,对于元朝那段历史的认定就会很尴尬,中华历史,就成了断代史。

二、承认元朝才有利于让北方的百姓归心。

明朝是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并不是只想偏安江南。既然想建立一个大统一的朝代,因此就必须要能够让整个元朝范围内的老百姓都归附。如果朱元璋一直只站在汉人的立场上,甚至是站在南边汉人的立场,显然是不容易让中国境内的其他民族,尤其是让北方的各民族归附的。因为北方的这些民族,他们很大一部分是承认元朝归附元朝的。如果朱元璋不承认元朝,显然是不利于团结的。

当初朱元璋讨元的时候,目的是要让更多的南方人加入到这场战争中。现在承认元朝,也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民加入到明朝的大家庭来。

三、承认元朝才有利于朱元璋继续讨伐北元。

如果认为元朝是一种异族入侵。那么,当明朝恢复了原先南宋的江山以后,他就没有理由继续讨伐北元了。因为人家蒙古人已经把你汉人的江山还给你了,你再讨伐,就是一种侵略。

反过来,如果朱元璋承认元朝,那么,元朝作为一个“气数已尽”的朝代,他所有的版图,都应该被新的“冉冉升起”的朝代所替代。也因此,明朝讨伐北元,就师出有名,理直气壮了。因为是要把那些“腐朽”的残余势力消灭,当然就必要要赶尽杀绝了。

也正是这一点,朱元璋进行了八次北伐,并因此彻底扑灭了蒙古人反扑的可能。

乞丐朱元璋“屁股决定脑袋”的治国方略

元顺帝北逃后,明军俘获了元朝皇子,大臣们要求举行“献俘”礼,以庆祝这一胜利,朱元璋却拒不同意。朱元璋坚持认为蒙古人的统治是中华正统,他竭尽全力为元朝的正统性辩护。

早先,为了争取更多元朝统治下汉人的支持,朱元璋曾经发布《讨元北伐檄文》中,特别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样的口号。可是在江山易主之后,他并没有继续否定蒙古人,不但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并且立刻给元朝修史。</p><p>推翻元朝后,中原汉人欢欣鼓舞,强烈要求朱元璋彻底清算元朝的罪恶,惩办被俘的元朝贵族大臣。可是朱元璋没有这样做,他对俘虏的元朝贵族一概极尽尊礼。

朱元璋还发布了一个命令,凡是曾经在元朝做过官的,都不允许庆贺明军胜利。如刘伯温这样曾经侍元的人,想献上“捷奏”文章,可是朱元璋却给了他们当头棒喝,斥责他们易主求名,是“大节有亏”。

元朝的翰林学士危素曾经投井自杀,却被救出。朱元璋认为其人忠义可用,任命他做侍从官。可是天下大定之后,朱元璋看他就有些不顺眼了。有一天,危素慢步走来,朱元璋问:“谁?”危素答道:“老臣危素。”朱元璋嘲笑说:“我还以为来的是文天祥!”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跟从前的豪杰领袖朱元璋想法自然不一样了,以造反起家的人最怕别人造反,因此他把“忠臣不事二主”摆到了很高位置。所以,刘伯温晚景凄凉,危素最后也被朱元璋找了个借口杀了。

朱元璋说,蒙古人这样的蛮夷按理说不应该统治中国,但是他们居然就入主中原了。这说明,他们的统治符合“天命”。元朝的建立和灭亡都是顺应天道,是老天爷给了蒙古人一百年的国运。

在朱元璋眼里,正统与华夷是分开的,元朝毫无疑问是正统王朝,但也毫无疑问是夷狄政权,承认其正统属性,和批判其胡虏夷狄属性,两者并不冲突。</p><p>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接续元朝,所以此时天命已经转移到他这一边了,即“受命代兴”。所以我们北伐是以正讨逆,而不是造反。

承认元朝正统,还表明汉人建立的宋朝气运已终。元末农民起义打的一个口号就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但如今是大明天下,大明“得国最正”,“重开大宋之天”之类的想也不用想了。

有些大臣上书拍马屁,歌颂朱元璋,批判元朝皇帝,也被朱元璋一顿臭骂。元朝皇帝再不堪,也不是你一个臣下可以批评的,天子再无道,也是君恩。

朱元璋为此大打温情牌:“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朝“生养之繁,功被人民者矣”,天下百姓都要感谢元朝统治时期的恩惠,吃了人家元朝的、喝了人家元朝的,不能忘恩负义。

朱元璋的说法归根到底只有一个目的,千方百计为明朝建立找合法性,并且杜绝其他人再想转移“天命”,无论坐在皇位上的子孙是什么样子,大家都要安分守己做大明顺民。

中央帝国

给太长不看的人:

1.这就是历史学界著名的“变统论”

2.承认元朝正统有助于摆脱大宋吴王朱元璋与韩宋朝廷的关系

3.承认元朝正统有利于接收元朝的遗产——甚至整个蒙古帝国的遗产。当时朱元璋传檄甚至传到了西域察合台那边了

4.承认元朝正统有利于弥补汉人(当时专指北方汉人)和南人之间的裂痕,修建共同的历史记忆

5.承认元朝正统的同时,否认辽金的正统。同时认为元朝是“变统”,这才是明初朝廷完整的操作

实际上提了个好问题,那就是中华的正统到底该怎么算?

而这也事实上引出了之前的中华帝国三元论:

中华第一帝国:

秦——汉——魏——晋——宋——齐——梁——陈

中华第二帝国:

北魏——北周——隋——唐——宋

中华第三帝国:

辽——金——元——明——清

正如当年隋朝灭南陈之后,大臣们和隋文帝脑海里冒出的新问题:我们国家的道统从何而来?

元大都复原图

要知道,南陈可是传承自汉晋,一直传下来的正统。现在我们隋朝——几十年前还是北魏、北齐,北周各种被南朝鄙视的鞑虏,灭了南陈。那这正统之说,从何安出?

朱元璋其实面临的是和隋朝一样的问题:

论正统,传承自隋唐中华第二帝国的正统南宋,早在九十多年前就被灭了。如果不承认元朝为正统,那这九十多年该怎么解释?老天瞎眼了吗?

皇上可是天子,是体面人,当然不能说这种话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明初,朱元璋只能羞答答地在《登极诏》中明言: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按:指元世祖)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雄于左右』。『(朕)屡命大将军与校尉奋勇威武,皆已勘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词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但是要注意了!

元朝之后的正统,按道理说可不是你朱明

真正首倡议义师、“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可是小明王韩林儿。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建立了韩宋朝廷,你朱元璋都曾经受封为大宋吴王、采用过龙凤纪年。而且人家韩宋是否认元朝正统,宣称直接继承自赵宋正统的。

那由大宋吴王,变成的大明朝廷,到底承不承认韩宋朝廷呢?

而明廷这种承元而不直接继宋的正统策略则可以摆脱其与韩宋政权的牵连,从而为淹死小明王、还曾经在宋元之间摇摆不定的朱元璋创造了很好的正统

但还有几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注意。

一、

承元的正统策略为明廷接管属於元朝但不曾属於宋朝的疆土和民众建立了合法性基础。明廷所辖疆域不止包含两宋故土,如果直接继宋而不承元,将会削弱明廷统治辽宁、甘肃、云贵等地的合法性基础。

红巾军韩宋政权地图

朱元璋建国的时候,野心可还是挺大的——不止北宋故地,甚至不止汉唐故地。

人家想接手的,是整个蒙古帝国的盘

退一步讲,不止如此,如果直接继宋还可能引起继北宋还是继南宋的争议。这样,明廷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会遭遇认同危机。

“中原胡化”问题,南人与汉人(那时候专指北方汉人)割裂,已经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那时候南北方矛盾,可不是像现在地域黑那样简单

人家是真的认为,南人和汉人两个族裔了

特别是朱元璋这种“南人”班底出身的朝廷,对于北方汉人地区的统治可是存在极大的认同危机:现在人觉得,当年是蒙古人征服了汉人

小明王韩林儿

那时候人觉得,是蒙古人带着你们这帮汉人,征服我们南人!

而这也就引申出第二点:

二、

承元的正统策略有利於整合南北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如前文所述,南北华夏族群的历史经验不同,因而双方的历史记忆也存在差异。元朝虽然凭藉政治强制手段将南北华夏族群划分为不同的两个族群,然而在元代大一统王朝统治之下的共同经历却是南北华夏族群数百年来为数不多的,可以共用的历史记忆。

上一个还有这样共同历史记忆的,还是大唐了。

如果明廷否定元朝的正统地位,无异於自行放弃这一有利於族群整合的历史资源。

三、

在承认元朝正统的同时,取消辽朝金朝的正统地位。

前引《登极诏》中『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降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在申明元朝继承宋朝正统的同时,清楚地显示了明廷拒不承认辽金正统地位的政治态度。宁王朱权奉朱元璋之命撰写的《通鉴博论》亦可为证。朱权在凡例中不但称辽金政权为『夷狄』,更直接点明『辽金非正统』

明廷否认辽金正统的策略,有助於重新整合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

因为辽朝北宋的南北对峙与金朝南宋西夏三国鼎立致使华夏族群关於大一统的历史记忆出现了断裂,一度生活在不同政权下的华夏族群分别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记忆。明廷构建的由汉唐经宋元至明的正统王朝谱系,有助於修复华夏族群共用的历史记忆。

最后,将由少数族群建立的元朝塑造成有别于汉唐宋等华夏王朝的『变统』。

之前张光英说朱元璋本身并不恨元朝,推翻只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这是典型的反贪官不反朝廷思想。

但是很有可能是极为正确的——朱元璋痛恨元朝吏治败坏,却对元朝正统性不加怀疑,两者并不矛盾

朱元璋本人的族群意识较强,李贤《古穰杂录》载:

『高庙看书议论英发,且排朱文公集注。每儒臣进讲《论语》等书,必有辩说,呼朱熹曰「宋家迂阔老儒」。因讲「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辩曰:「夷狄**也,无仁义礼智之道。孔子之意盖谓中国虽无君长,人亦知礼义,胜似夷狄之有君长者。宋儒乃谓中国之人不如夷狄,岂不谬哉?」』

因此,《抚遇元主眷属诏》中的『朕本元民』, 『乐生有元之世』等语,只能被视为权宜之辞。那麽,明廷如何处理元为『夷狄』所建与元为正统王朝之间的紧张呢?

《谕中原檄》曰:

『(1)自古帝王御临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治天下也。(2)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3)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4)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引文(1)意欲说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华夏族群始终处於传统华夷秩序的核心地位,并强调在元朝建立以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少数族群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引文(2)指出元朝入主中原乃是上天的安排而非人力所致。换句话说,明廷宣称元朝入主中原并不意味着蒙古族群胜过了华夏族群,那只是上天的安排而已。

引文(3)表明元朝取代宋朝成为华夏正统使『达人志士有冠履倒置之叹』。

引文(4)强调作为『变统』的元朝统治必定不能持久。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明廷在《拟祭元幼主文》中对其将元代视作『变统』的策略有更详尽的阐释:

『天地父母,而人生其间。天地之气有偏正,故人之生有华夷,而尊卑贵贱分焉。自古华为天下主而四夷服从,亦犹家之有长而子弟顺化。帝王之心豁然大公,以宇宙之内为一家,四海之外为一人,而一视同仁者,良以此也。历代以来,夷之识者莫不奉正朔、求册封於中国,以保其疆土。载诸典籍,昭然可征。有宋中叶,天地运否,自徽钦不竟以至南渡之后,日以陵替。於是,幼主之先勃兴朔漠,芟夷种类,克取金源。遂兼宋以驭中夏,几及百载,斯民实蒙惠焉。然天地之经,华夷之义,终不可泯也。由是,脱其衔辔,海内斗争,民坠涂炭。天乃命朕起自布衣,拨乱反之正。』

由此可见,明廷一方面将元朝建构成正统王朝,另一方面又强调『天地之经』、『华夷之义』将元朝塑造成有别于华夏王朝的『变统』。因此,明廷在平定大都后颁诏宣称:『一海内以安人心,正国统而君天下。理势所在,今古皆然。』又言:『海宇既同,国统斯正。』

这就是历史学界的变统论。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正统 元朝 明朝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