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旧非电子版美国护照
图:美国2007年版生物识别护照
图:中国护照
5年前帖文经删改后借势网络再炒
美驻华使馆及北京公安方面向本报证实—— 微博传“中美护照差异”是谣言
今年8月31日,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文称中美护照存在差异:“在美国护照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在中国护照中有这样一句话:请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
一天之内,该条微博的转发达到了5815次,而评论也有1622次之多。在网友的评论中,大多是负面评价和恶意揣测,有网友评论道:“中国人一向能忍就忍的,都成忍者神龟了。”记者在百度上搜索还发现,仅仅3天时间,关于这段“中美护照差异”的文字的网页超过百万。
上午,记者连线了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以及美国驻华使馆,两家机构都称,上述微博内容纯属谣言。
美国护照上写的什么?
中国护照和美国护照上面到底写的什么?
美国护照原文: “美国国务院特此请求允许持证美国公民/国民过境,相关人士不要延误办理或设置阻碍,并在需要时给予法律援助和保护。”
中国护照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图:美国护照
记者调查:内容失实微博 却引名流跟风评论
上述微博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不乏一些加V认证、粉丝量数以万计的名人、学者和媒体人士。微博上,网友们多只顾着跟风评论,大多数人的意思都是美国对自己公民的保护力度远远超过中国。
有网友调侃道: “美国说,出去了,有人欺负你,招呼一声,咱弄死他!中国说,出去了,老实点,听人家的话,好好干,少惹麻烦,不行就撤退。”
美国护照中写着: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
在中国护照中写着:请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
四川话解释:
美国说:只要外面有人欺负你,招呼一声,老子马上召集兄弟伙弄他!
中国说:出去耍注意安全,听人家话,少给老子惹麻烦
直到一个名为“欢乐的一事无成啊”的网友发微博感慨,“自己在护照上傻帽似的找了半天,也没找着这句话”,微博上的质疑才开始多了起来。
9月1日,新浪微博的辟谣曝光区进行了辟谣,原微博对中国护照和美国护照的描述均失实。
5年前帖文遭删改 借势微博“发力”
记者调查还发现,“中美两国护照存差异”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话题,早在5年前,类似的内容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了,此次借势微博进行热炒,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2007年12月,网友“少智商”在北美新浪论坛发出一则帖子——“回国感受:中国护照和美国护照的差别”,文中写道,“中国的护照这样写的:中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而美国的护照是这样写的:请你记住,无论你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强大的美利坚共和国随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请记住你是美国公民。”
随后,“少智商”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中国“崇洋媚外”。当月,该文章被多家网站转载,引发热议。
记者仔细查阅中美两国护照发现,该帖文中有关中国护照的引述是真实的,而有关美国护照的引述却是虚构的。
该帖文在被热议了一段时间后,逐渐归于平静。此次有网友再次翻出帖文,对美国护照部分的内容稍作删减,然后又将中国护照部分的引述进行了篡改,贴在了微博上。
权威认定:微博传“中美护照差异” 是谣言
美国驻华使馆发言人包日强上午告诉本报记者,不论是以前的非电子护照,还是现在多数人持有的电子护照,美国公民的护照里并没有这句话: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只是包含这样一个声明:“美国国务院特此请求允许持证美国公民/国民过境,相关人士不要延误办理或设置阻碍,并在需要时给予法律援助和保护。”
记者还从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了解到,中国护照的三个版本,无论是1987年版、1992年版,还是1997年版,上面写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而不是“请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
上述两家权威单位和机构还表示,有关“中美护照差异”的微博内容肯定是谣言,希望公众能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避免以讹传讹。
专家分析:填平“信任鸿沟” 保持信息畅通
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学者安替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曾把微博比喻为“新时代的咖啡馆”,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汇聚、聊天,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和信息出现,不管是真相还是谣言。
“对于个人来说,核实消息是真是假的成本很高。因此,人们在听到一个消息时,首先会传播出去而不是核实它的真假。”安替告诉记者,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解决谣言在网络、微博上传播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他认为,谣言产生和流传背后反映的是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存在“信任鸿沟”和“信息不对称”。辟谣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于保持信息的畅通而不是垄断,让各家声音都流传出来,进行竞争,促进信任,并推进真相尽早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