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罪犯流放地到今日的幸运之国
澳大利亚地形图
澳大利亚行政区划
澳大利亚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
澳大利亚占有大洋洲绝大部分陆地,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不包含澳大利亚声称的南极洲领地590万平方公里,与除西藏和新疆外的中国面积相当),是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面积的3.5倍,也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2568.1万(2020年估计),仅为中国人口的五十分之一,比上海市人口略多;澳大利亚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地域分布不平衡,约90%的人口分布在自沿海至内地的120公里距离的范围内。
“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亚的真实写照,羊毛和羊肉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第三大牛肉出口国;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美誉,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烟煤、铝矾土、钻石、锌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澳大利亚的工业小而精,澳大利亚发明了飞机黑匣子、心脏起搏器、仿生耳或人工耳蜗、太阳能热水器、超声波扫描仪、塑料镜片、人工降雨、WI-FI技术等等,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强大的服务业、发达的农业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上发达的高端工业,撑起了富庶的澳大利亚,撑起了澳大利亚人富裕的生活。在诸多国际排名中,澳大利亚均居世界前列。英语中甚至有一个词组专门形容澳大利亚“The lucky country(幸运之国)”,意思是说澳大利亚的气候、资源、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较幸运,国民不需要太辛苦劳动,只要让牛羊随便吃草,在地上挖矿就可过高水平的生活。
一、原住民从哪里来
早期人类主要迁徙路线图
按照近年的研究,澳大利亚原住民是约7万年前第一波离开非洲前往亚洲的古人的后裔,在最后一次冰河世纪时从东南亚乘船抵达澳大利亚。当欧洲人发现大洋洲并开始在此定居时,超过30万原住民在这里生活。他们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分为300多个部落,共有250种语言及700种方言。
二、寻找南方大陆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形状是圆形,人类居住的大地是球形的。根据对称之美,他认定北半球有欧亚大陆,南半球一定有相同的大陆存在,以保持地球的“平衡”。这便是西方传统地理学中“南方大陆”的由来。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大陆)变化而来。
大航海的帆影,使欧洲人相信他们找到“南方大陆”的机会来了。虽然,越过好望角的迪亚士没有遇到“南方大陆”,但它提供了向更广泛的向“南方”进军的可能。葡萄牙人说是他们的航海家率先进入了今天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后,又率先从北方登上了“南方大陆”的北部,但是这个仍缺少相关证据。第一次有书面记载的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发生在160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扬松(Willem Janszoon,1570-1630)在今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约克角半岛西岸的彭尼法瑟河(Pennefather River)登陆,大约在今韦帕(Weipa)附近。
杨松在约克角半岛附近的航线图
因为这次探险,使近百年欧洲人对“未知南方大陆”的探寻有了结果,使“未知南方大陆”从飘忽不定的猜测和描述中变为现实,同时也为以后航海探险者全面发现和考察澳洲大陆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正是由于扬松对澳大利亚的首先发现,才使澳大利亚这块孤悬在南大洋中的古老大陆向近代走来,从而使澳大利亚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
三、英国罪犯的到来
塔斯曼航行路线图
17世纪,荷兰逐步测绘了澳大利亚的西海岸和北海岸,并把这片大陆命名为“新荷兰(New Holland)”,但未设立殖民地。在此期间,荷兰探险家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1603-1659)于1642年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塔斯马尼亚岛、塔斯马尼亚州、塔斯曼湾、塔斯曼海等地理名称都是为了纪念阿贝尔·塔斯曼。
库克船长宣布占领澳大利亚
荷兰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新的大陆,英国从荷兰手中接过了这个任务。1770年,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航行至东海岸,在植物学湾(Botany Bay)登陆,宣布这里属于大英帝国。库克船长并没有完成对澳大利亚的探索,真正实现对澳大利亚探索的是英国的海军外科医生乔治•巴斯(George Bass,1771-1803)和海军军官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1774-1814)。弗林德斯还主张用“澳大利亚”代替“新荷兰”,这一主张在1817年得到官方的支持。
1786年,英国政府决定向澳大利亚移民。1787年5月13日,英国海军军官亚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1738-1814)率领由11艘船组成的“第一舰队(First Fleet)”从英国启航,船上有男犯568人,女犯191人(含13名儿童),另外还包括646名官兵和43位军人家属,5位医生及20位英国官员。经过八个月的海上颠簸,船队于1788年1月19日至20日抵达植物学湾。不过,植物湾几乎都是沙地,不适合耕种,也不利于船只停泊。因此,菲利普在植物湾以北12公里处另选了一个港湾作为安身之地,并决定以英国内务大臣“悉尼”的名字对此地命名。
英国在悉尼升起第一面英国国旗
1788年1月26日,“第一舰队”在悉尼举行登陆仪式,升起了第一面英国国旗,新南威尔士由此成为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这一天也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在此之前,1776年爆发的北美独立战争,使英国失去了北美的流放地,这里顺理成章成为英国本土罪犯的流放地。在以后的80多年中,英国向澳大利亚输送了约16万名罪犯。罗伯特·休斯(Robert Studley Forrest Hughes AO,1938-2012)所著《致命海岸》一书便是近代关于囚犯制度的经典作品,他认为这个制度对澳大利亚社会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澳洲被近百亿只兔子折腾了几十年,吃能消灭吗?
1825年的澳大利亚
1820年代,听闻澳大利亚有廉价的土地和许多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具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纷纷从英国乘船赶来。1823年,英国政府通过法令,批准新南威尔士成立拥有有限立法权力的地方议会。1824-1836年,在莫顿湾、菲利普湾、圣文森特湾先后建立新的定居点。1825年,范迪门地从新南威尔士划出,成为新的殖民地。1829年建立了斯旺河殖民地(今西澳大利亚)。
1839年的澳大利亚
1830-1860年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变化迅速的时期,养羊业的发展使牧场主竞相占有大片土地。1832-1842年,有近7万移民移居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开拓强行撵走了当地的原住民,并将新的动植物种类引进易受毁坏的生态系统中。由于新的疾病、文化中断,原住民人口大幅度减少。
四、英属自治领地
1860年的澳大利亚
19世纪50年代,新南威尔士南部等地发现金矿,吸引了大批淘金者,同时前来的还有成船的中国矿工和一大批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各色人物,包括娱乐表演者、酒店老板、卖酒者和江湖骗子。淘金热潮和养羊业的扩大推动了殖民地的发展。为利于管理和建设,1851和1859年先后从新南威尔士划分出维多利亚、昆士兰两个新殖民地。1850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政府法令通过后,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原范迪门地)、昆士兰等殖民地相继成立责任自治政府。在欧洲移民不断开拓土地的同时,澳大利亚大陆的原住民被逐至荒漠的内陆地区,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原住民则惨遭灭绝。
澳大利亚各殖民地责任政府成立后,各自为政,忙于本殖民地的开发建设,但也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关税、交通、邮政、防务和限制中国移民的政策。为此,1863-1880年召开了 8次殖民地会议。为了强化各州在澳洲各项问题上的一致性,殖民地议会于1880年11月同意设立联邦委员会,并决定由新南威尔士草拟联邦委员会法案。1883年,联邦委员会成立。1884年 8月,维多利亚、昆士兰、塔斯马尼亚和西澳大利亚殖民地,要求英政府支持联邦委员会法案。1893年 8月在科罗瓦召开联邦同盟代表会议,谋划成立澳大利亚联邦。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的六个州
1900年9月17日,英女王签署声明宣布联邦将在新世纪的第1天诞生。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在悉尼正式成立,原6个殖民地改为州,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当时欧洲移民人口约380万,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澳大利亚出生,主要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人后裔,他们的生活水准一般高于其英国的亲友。
1901年的国旗,白色大六角星被称为“澳大利亚联邦之星”,六个角代表六个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澳大利亚支持英国,积极参战,派兵远赴欧洲、非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澳大利亚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1914年全国男性人口不到300万,却有将近40万男性自愿参战,最后造成大约6万人死亡,数十万伤残的惨痛结果。
悉尼、墨尔本与堪培拉位置图
1927年之前,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墨尔本。1901年宪法规定首都必须于新南威尔士境内,但必须与悉尼的距离保持至少100英里。这样选择的目是首都还不能在海边以避免受到战舰攻击,不能集中在某个大城市以避免抢夺悉尼和墨尔本的地位。最终双方选择了离悉尼约250公里,离墨尔本约650公里的堪培拉地区,作为了澳洲的首都。同年,第一次澳大利亚联邦会议于堪培拉临时国会大厦举行。
五、英联邦独立国家
澳大利国旗,白色大七角星被称为“澳大利亚联邦之星”,六个角代表六个州和巴布亚领地
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给予自治领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从此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一个独立国家。1933年,西澳大利亚公投表决脱离英国独立,但遭国会否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政府鼓励欧洲人移居澳大利亚,1948-1953年有50余万人移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于1972年废除白澳政策后,很多亚洲及世界各地的人移民到至澳大利亚。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重大国家项目的实施,加上政治稳定,澳大利亚经济有了强劲的发展,澳大利亚进入繁荣时期。
澳大利亚原住民
1967年的公民投票中,澳大利亚人以压倒多数的选票授权联邦政府为原住民立法并将其纳入人口统计中。人们普遍认为,这充分证明澳大利亚人希望他们的政府采取直接措施,以改善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社区的生活条件。
1986年,澳大利亚宣布澳大利亚法案(Australia Act),正式彻底脱离英国独立。
1999年,澳大利亚举行议会制共和国的全民公投,并遭否决。现时共识是:只要女王仍在位,澳大利亚不会成为共和国。
2008年,第26任联邦总理陆克文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向澳大利亚原住民正式道歉。
澳大利亚概况
1,国名
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欧洲人在17世纪初发现这块大陆时,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洲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Australia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变化而来。
澳洲指的是bai大洋洲 其狭义的du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dao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zhuan三大岛群 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但是由于澳大利亚占据了澳洲人口的70%以上 面积的90%以上 所以泛指澳洲为澳大利亚
一般网上看到的澳洲都指澳大利亚了,就像我们用AMERICA指美国一样。
广义上的澳洲指整个澳大利亚国家,狭义上的澳洲指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澳大利亚属=广义上的澳洲>狭义上的澳洲=澳大利亚大陆。澳大利亚因为它一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所以被称为“澳洲”,但是旁边的国家只能被称为大洋洲国家,不能称为澳洲国家。只有澳大利亚才能被叫做澳洲。
2,国旗
澳大利亚国旗是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
旗的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一颗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两个联邦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该国处于南半球。这是1903年从三万多个作品中选出来的。
3,国徽
澳大利亚国徽左边是一袋鼠,右边是一只鸸鹋,这两种动物均为澳大利亚特有,它们一般只会向前走,不轻易后退,象征着一个永远迈步向前的国家。国徽中间是一个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分别象征这个国家的六个州。
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狮子、四颗星),象征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
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马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一个联邦区。周围饰以澳大利亚国花金合欢,底部的绶带是英文书写的“澳大利亚”。
4,国歌
1977年之后,澳大利亚的国歌是《澳大利亚,前进》(Advance Australia Fair),这是一位苏格兰作曲家的作品。1977年,澳大利亚举行全民公决,从四首候选歌曲评选出一首国歌。歌曲《澳大利亚,前进》获最得高票数,正式成为澳大利亚国歌。
皇室颂歌为《天佑我王》或《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
5,国花
澳大利亚国花是金合欢(Golden wattle,拉丁语学名:Acaciapycnantha),是合欢花卉的一个系列,按照生物学分类,金合欢花来自金合欢树,树高两米至八米不等,每年冬天和春天开花,花香浓。
花可用作香精和香水的制作,其枝干可用作染料制作。金合欢多年来是澳大利亚民间公认的国花,于1988年被正式宣布为国花。
6,国鸟
根据澳大利亚外交部常年的公告,截至2013年,澳大利亚没有官方认定的国鸟,也没有任何官方认定的象征澳大利亚的动物,但澳大利亚民间普遍把鸸鹋(emu,汉语拼音——érmiáo)认为是象征澳大利亚的鸟类,并把袋鼠认为是象征澳大利亚的动物。
这两种动物只会前进,不会后退,是出现在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大动物。
澳大利亚各州州旗、州徽、州花
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最大城市是悉尼。
澳大利亚全国划分为6个州和两个地区。6个州分别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两个地区分别是北方领土地区和首都地区。六个州分别是1901年之前曾各自独立的英国殖民区,其他没有被当时的殖民区管辖的地方,在1901年之后就成为联邦政府直接管辖的领地。州各自有自己的州政府,有州长(Premier),有州总督(StateGovernor),但领地没有这些职位,领地自组政府的权力源于联邦的授权,领地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是行政长官(ChiefAdministrator)。州和领地的立法权有很大分别,州在某些领域可以自行立法,而联邦不能干预。领地也可以自行立法,但领地的立法权来源于联邦政府的授权,领地所订立的法律,联邦政府如有不满就可以废止。
澳大利亚的州和领地
澳大利亚行政区划六个州:
澳大利亚行政区划
新南威尔士州(NSW)-首府悉尼
昆士兰州(QLD)-首府布里斯班
南澳大利亚州(SA)-首府阿德莱德
塔斯马尼亚(TAS)-首府霍巴特
维多利亚州(VIC)-首府墨尔本
西澳大利亚州(WA)-首府珀斯
两个领地是:
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CT)-首府堪培拉
北领地(NT)-首府达尔文
首都
堪培拉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尚未能确定首都的地点,在1901-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临时首都,联邦议会在墨尔本举行会议,很多的政府机构均设在墨尔本。早在澳大利亚国民讨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的时候,墨尔本和悉尼都各自积极争取成为首都。19世纪中叶,墨尔本是一个比悉尼更繁华的大都市,后来随着悉尼的日益发展,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
1908年,联邦成立后的第七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作为新首都。新首都不能位于任何一个州,而必须在联邦领地内。因堪培拉的建造需要时间,期间墨尔本继续作为临时首都。
1927年五月,随着堪培拉临时议会大厦的启用,澳大利亚政府的办公地点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有趣的是,新首都并非位于悉尼和墨尔本的正中央,它距离悉尼约四小时车程,距离墨尔本约七小时车程。由于堪培拉是一个新城市,规划得非常好。堪培拉的都市设计通过一个公开的国际比赛而采纳方案,比赛收到137个设计,结果由美国建筑师格里芬(Walter Burley Griffin)赢出,这位设计师最初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是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建筑师)共同画在一块棉布上的,这份珍贵的原作至今还依旧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1911年1月1日,堪培拉及其附近地区被宣布为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作为原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此外,澳大利亚的6个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州旗都在左上角设有英国国旗。
新南威尔士州
新南威尔士州的州旗设计制作于1876年,新南威尔士州旗基本上基于蓝船旗设计,但在右侧增加了一个白色圆形,白色圆形内部则是圣乔治十字的图案。
州徽设计于1906年,并于同年获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上面用拉丁文的中文大意是:“新升起的太阳多么明亮!”
新南威尔士帝王花Waratah(Telopea),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花,这位花丛中的贵妇,高雅华贵,艳若牡丹。作为州花,它也是新州驾照上的图腾。
南澳大利亚州
南澳大利亚州(South Australia,缩写SA),简称南澳州,昵称“节日之州”,其首府城市为阿德莱德。南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位于澳洲大陆南部海岸线的中心位置,北领地和昆士兰州以南,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以西,南冰洋和大澳大利亚湾以北,海岸线长达3700公里,辖境总面积约1,043,514平方公里,为澳大利亚六州中的第三大州(北领地除外),是唯一与澳大利亚大陆上所有州都接壤的一州,以山脉、草地和山谷为主的地形,沙漠广布,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生态,构成了特有的大自然景观。该州以盛产奶制品、葡萄酒和小麦著称,是澳大利亚知名的葡萄酒产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南澳大利亚州州旗设计制作于1904年1月13日,在全澳六个州中是最晚的一个。圆形图案中是一只展开双翅的南澳大利亚州特有的珍禽黑羽白胸伯劳。
盾形的上方有四束南澳大利亚特有花卉──沙漠豌豆花,花的下边是由南澳大利亚州的州色黄、红、蓝组成的花环。盾形的下边是一块绿色的草地,草地上有四束麦穗,两个齿轮,一把矿工镐,以及葡萄、柑桔等水果,象征着南澳大利亚州的物产及资源。
“斯特尔特沙漠豌豆”,是以英国探险家斯特尔特(1795-1869 Sturt)的名字命名的。它在沙漠里生长,只有下雨以后才会开花。种子可以在沙漠里休眠很多年,等待下一次暴风雨到来才发芽生长。
沙漠豌豆花,是一种豆科植物,开花时花朵变换颜色,由白紫色变成粉红色,再变成鲜红色或紫红色,观赏价值很高。
塔斯马尼亚州
塔斯马尼亚州(Tasmania)是澳大利亚联邦唯一的岛州,在维多利亚州以南240公里处,中间隔着巴斯海峡,主要包括主岛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布鲁尼岛、金岛、弗林德斯岛、麦夸里岛和许多沿海小岛,号称“天然之州”,亦被誉为“苹果之岛”,亦有“假日之州”、“澳大利亚版的新西兰”之称,以秀丽风光和朴素人文为特色。资源丰富多样。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水电开发,西部森林提供硬木和纸浆与造纸工业的原料,乳酪业及混作农业以比较湿润的北部地区为主,较干旱的中部和东海岸广泛放牧羊群,东南部专营园艺业。
塔斯曼尼亚州旗启用于1876年9月25日,由塔斯马尼亚殖民长官Frederick Aloysius Weld 宣布,并在《Tasmanian Gazette》首次公布。
州旗由英国蓝船旗与徽章组成。徽章由一个白色的圆盘与一头在圆盘中心阔步向前的红色狮子组成。狮子因何包含在旗帜中,没有官方记录。该设计的起源无从得知,据推断这头狮子可能与英格兰有关。
州徽设计制作于1917年,州徽中央是一盾形,盾形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只已经灭绝的该岛珍贵动物塔斯马尼亚虎(又称袋狼)。盾形的上方是一只红色的雄狮,雄狮右前爪扶着一把镐和鹤嘴锄象征着该州采矿业,州徽下边缎带上的拉丁文中文意思为“富饶和忠诚”。
该州州花为该岛特有植物塔斯马尼亚蓝桉 ,是桉树中的一种,它生长迅速,高大挺拔,在塔斯马尼亚岛山区有茂盛的蓝桉树林!
有人说每个大洲的东南部都有一个大型的岛屿。看地图还真是这样,比如北美洲大陆佛罗里达半岛东南有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非洲大陆东南有马达加斯加岛,南美洲大陆东南有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欧洲东南也勉强算上一个希腊的克里特岛。亚洲的南亚次大陆东南有斯里兰卡岛,俄罗斯远东的东南有库页岛,中南半岛东南有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其主体部分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也部也有一个大型岛屿,就是塔斯马尼亚岛。由于大洋洲大陆完全属于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塔斯马尼亚岛也为澳大利亚完全所有。澳大利亚大陆一般并不被当成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岛屿。
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有个维多利亚州,首府就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墨尔本濒临巴斯海峡,巴斯海峡以南就是塔斯马尼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最北端距离墨尔本约有240公里,是澳大利亚唯一的海岛州,也是澳大利亚面积小的省级单位。塔斯马尼亚岛是塔斯马尼亚州的主体部分,该州还包括主岛西北的金岛,主岛东北的弗林德斯岛,以及其他一些小岛。
由于塔斯马尼亚岛面对的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达到769万平方公里,所以塔斯马尼亚岛显得比较“小只”。实际上,塔斯马尼亚岛的面积并不小,约有6.45万平方公里,略相当于我国的宁夏。澳大利亚的总人口也就2500多万,塔斯马尼亚岛的总人口约有50多万。
塔斯马尼亚岛的形状非常特点,就像一颗跳动着的心脏。所以塔斯马尼亚岛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世界心脏或心脏岛。另外,塔斯马尼亚岛距离南极洲相对较近,也被称为世界的尽头,与南极大陆的直线距离约有2500公里。
塔斯马尼亚岛的地形相对比较简单:中间高,四周的沿海地区是平原,奥萨山是塔斯马尼亚岛最高峰,海拔1617米。塔斯马尼亚岛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塔斯马尼亚人曾在岛上快乐地生活,直到公元1642年。
这一年,荷兰冒险家塔斯曼“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塔斯曼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头目范迪门给这个岛定了名,原因是范-迪门出钱赞助塔斯曼出海远航。一百多年后的1802年,英国人在澳大利亚东南端建造了悉尼之后,发现法国人企图登陆塔斯马尼亚岛,就立刻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就是英国把诺福克岛的犯人紧急拉到了范迪门斯岛(1856年,范迪门斯岛改称塔斯马尼亚岛),说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家园了。努力吧,小伙子们。
“小伙子”们非常努力,他们发现岛上有土著的塔斯马尼亚人,与他们“争夺”生存空间,这个简单……
当时生活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塔斯马尼亚人,约有6千人,还处在原始社会公社制的早期。不用说,武器非常的落后,几乎用的都是棍棒、石器。而英国运过来的这伙人都是有热兵器的,英国白人开始对了塔斯马尼亚人的大规模杀戮。这次杀戮持续了数十年,截止1835年,塔斯马尼亚人还剩下约200人,被白人全部赶到荒凉的弗林德林岛。又过了四十多年,一说是1876年,最后一名塔斯马尼亚人死去。从此,白人完成了对塔斯马尼亚岛的完全占有,成为新的塔斯马尼亚人。
新的塔斯马尼亚人,除了有白人,还有华人的后裔。塔斯马尼亚岛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岛上人口太少,劳动力不够,英国人就把主意打到华人身上。十九世纪(1801年至1900年)的后半期,英国在清朝“招工”,连哄带骗,把很多华人用船拉到了塔斯马尼亚岛,从事矿业开采。
由于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的距离较远,塔斯马尼亚岛虽属澳大利亚,但二者联系并不是很亲密。比如,塔斯马尼亚人(白人)对澳大利亚大陆的称呼是——另一个岛。意思是澳大利亚大陆不比塔斯马尼亚岛强多少,塔斯马尼亚岛是个小岛,澳大利亚也不过是个大点的岛而已。塔斯马尼亚岛的“桀骜不驯”,加上塔斯马尼亚岛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尤其是我国的游客,对塔斯马尼亚岛非常青睐。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称,2018年,塔斯马尼亚岛共迎接了约740万名我国的游客,塔斯马尼亚岛的经济收益非常大。
图-澳大利亚人
塔斯马尼亚岛除了靠旅游业赚钱,其他行业也非常发达。比如捕鱼。塔斯马尼亚岛捕鱼收入占澳大利亚捕鱼收入的比重非常高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地非常肥沃,岛上种了很多苹果,塔斯马尼亚岛也被称为“苹果岛”。
维多利亚州
维多利亚州(Victoria,VI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沿海,西北部分别与南澳大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相邻,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大陆州。东北部是峰峦耸立的山区,海拔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东南部分布着广袤的森林、众多的岩洞和湖泊,西部是广阔的丘陵、草原,素有“花园之州”的美誉,被称为“澳洲缩影”,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也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
维多利亚州旗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州的象徵之一。维多利亚州旗的设计系基於蓝船旗,但在旗帜的右侧部分增加了南十字星图案。南十字星图案上还有一个皇冠,象徵圣爱德华王冠。南十字星的五颗星星均为白色,形状各不相同。维多利亚州旗的历史可以追溯自1865年,在1870年成为州旗。维多利亚州旗的设计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改变,最近的一次是在1953年。
州徽中的星星是南极星;左侧的女神象征着和平,右侧的女神象征着昌盛。
有种希腊神话的赶脚,还是上方的那只袋鼠透露出了一丝丝澳大利亚风情。
澳石楠,是杜鹃花科澳石楠属的一种木本植物,原产于澳洲的东南部。花色为粉红色的品种又称为粉红澳石楠,是澳洲维多利亚州的州花。
昆士兰州
昆士兰州(Queensland)是澳大利亚的六个州之一,其名字是为了纪念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西与北部地方及南澳大利亚州相接,南邻新南威尔士州,北濒卡奔塔利亚湾。
面积为172.72万平方公里,约占澳大利亚大陆面积的22.4%,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州。昆士兰州约有54%的面积位于南回归线以北,降雨量少,气候温暖、阳光明媚,有“阳光之州”的美誉。
昆士兰州有许多著名景区,例如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昆士兰州有多个主题公园和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矿产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矿业、农业和旅游业是该州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
昆士兰州的首府为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
昆士兰州旗基於蓝船旗设计。旗帜右侧有一白色圆形,白色圆形内有一个淡蓝色的马耳他十字图案。现在的昆士兰州旗制定於1876年。在1870年时,昆士兰州制定了其的首个州旗。
左侧为马鹿,右侧为澳洲鹤,中上部两株甘蔗环绕州徽,中部是盾牌(图案为牛头、羊头、一束小麦和金柱),底部“AUDAX AT FIDELIS”,意为“勇敢、忠实”。盾徽仅限于官方场合及政府、议会内使用;
库克敦兰花,为一种兰科热带植物,淡紫色圆形花瓣,仅产於昆士兰州
北领地
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是澳大利亚境内一个直属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领地,是澳大利亚的两个内陆领地之一,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北部,首府是达尔文。
澳大利亚北领地地广人稀,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约20%,领地人口略多于23万人(2012年)。北部阿拉弗拉海沿岸曲折低平,东北部为巴克利高原,中西部为平原草地,南部为山地和沙漠地区,西南部多干涸盐湖。北领地约五分之四面积位于热带内,跨越两个明显的气候带,普遍高温。北领地是古代土著文化的发源地,北部阿纳姆地为土著居民保留地。
北领地是以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著称的主要旅游胜地之一,以其著名的“红土中心”及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巨石艾尔斯岩石而骄傲。经济以畜牧业、矿业、旅游业和政府服务业为主。美国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设有空军基地。
现在的澳洲北领地旗制定於1978年。北领地旗旗杆侧部分为黑色,内有南十字星图案。右侧部分的底色则是橙色,内有一花朵图案。北领地虽然成立於1911年,但直到1978年才拥有自己的旗帜。北领地的州旗是由一位名叫Robert Ingpen的维多利亚画家设计,南澳大利亚州融合了北领地的特定色彩及植物。旗帜以赭色为背景,中间是有七瓣花瓣的沙漠玫瑰。
197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认可该州徽。塔斯马尼亚州州徽内嵌一个盾牌,描绘一个来源于阿纳姆地岩画中的土着女子形象。盾的下方有两只袋鼠。两只基情满满的澳大利亚大袋鼠。
沙漠玫瑰(拉丁学名:Adenium obesum),其实它并不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玫瑰,与玫瑰也没什么近缘关系或相像之处。又名:天宝花,夹竹桃科,这是一种夹竹桃科的植物。天宝花属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多肉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树干肿胀。单叶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形,长达15cm,全缘,先端钝而具短尖,肉质,近无柄。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原产地为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花盛开时美丽,常栽培观赏。
西澳州
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 Australia)位于澳洲大陆西部,濒临印度洋,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占澳洲总面积1/3,是澳大利亚最大一个州。该州多沙漠和盐湖,地广人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仍保留原始状态,是澳大利亚最富有原始自然景观的一个州,是最能领略澳大利亚风情的地区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富裕一个州。海岸线南北长达12500公里,被印度洋和南大洋环抱,为澳大利亚联邦全国之最。经济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养羊业较盛。工业以机械、冶金、造船、石油炼制、食品和木材加工等为主。
现在的西澳大利亚州旗启用於1953年。西澳大利亚州旗以蓝船旗为底,在旗帜右侧有一个黄色圆形,圆形内有一只黑色黑天鹅图案。在1870年至1953年期间,西澳大利亚州旗的黑天鹅图案脖子转向和现在相反,黑天鹅的尺寸也更大,黄色也更亮。
与北领地好有默契,不愧是一辈子的好基友。
袋鼠爪主要为血皮草科(Haemodoraceae),鼠爪花属(Anigozanthos)植物。原产澳大利亚西南部,其名袋鼠爪(Kangaroo Paw)得自未开放的丛生状花的形状。鼠爪花属有11个种,约有 50 个栽培品种,其中最着名的种是 Anigozanthos manglesii,是西澳大利亚花卉的象征,也被做成澳大利亚的邮票。此外还有Anigozanthos flavidus。袋鼠爪因其奇异的、颜色鲜明的和天鹅绒般的花而成为澳大利亚家庭花园中最有价值的本土植物之一;是澳大利亚第二个最大的出口花卉种类,至少有 40 个品种被出口。作为稀有的切花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在美国、以色列和日本,袋鼠爪作为商业种植,已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和土壤类型。2002年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从国外引进了4个品种进行试种栽培。
堪培拉
堪培拉的区旗是在全澳各州和二个地区中最晚确定的,1993年3月25日,首都区政府宣布首都区旗的设计方案。这是一面很有特色的旗,在占旗面1/3、靠近旗杆一侧是以深蓝色为底的由五颗白色星组成的图案,象征南十字星座,旗面右侧2/3是以黄色为底色的图案,中间是一深蓝色的盾形,里面有白色的建筑物居中间,底部有一朵白色的五瓣花卉,建筑物上方是一顶白色皇冠,一把宝剑和剑套交叉其间。盾形的左侧是一只深蓝色的大型水禽,右边是一只白色的大型水禽,它们各伸出一只脚支撑着盾形。
堪培拉区花是蓝色风铃草花。1982年5月26日被首都区政府确定为区花。这种植物属于风铃草,由瑞典植物学家瓦伦比格发现并命名。风铃草仅分布在首都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和维多利亚州东部。它适合于在较寒冷地区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土壤条件。这种植物对湿度要求很高,要保持土壤的潮湿,但又不能水太多。
澳大利亚国旗
澳大利亚国旗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深蓝色旗面,左上角为英国国旗,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关系。“米”字旗下的大七角星象征着组成澳联邦的六个洲和联邦区。靠旗杆侧上角有英国米字旗,靠旗杆侧下部有一颗白色的七角星,其余部分有四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与一颗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这面旗帜是从一次设计比赛中,由英国君主在1904年选定的,这面国旗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直到1960年代,这面旗帜才完全取代米字旗,成为国家的象征。
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一颗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区(北部地区和首都直辖区)。
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为“南方大陆”之意,表明该国处于南半球
最大的一颗七角星代表的是澳大利亚的六个州与一个区,蓝色象征着大海环抱着澳大利亚领土。这面旗帜是从一次设计比赛中,由英国君主在1904年选定的。最初这面旗帜主要用于海军的军旗,而米字旗才是更常用的国家象征。1954年英国女王访问澳大利亚时正式确定这面旗帜为澳大利亚的国旗,但直到1960年代,这面旗帜才完全取代米字旗,成为国家的象征。
带米字旗的六个国家:大不列颠日不落的余威
为什么澳大利亚国旗里有英国国旗呢?因为它们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如今还是英联邦国家,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十九世纪各个国家的地图你就会发现,其实在殖民地的旗帜(还不能称为国旗)左上角设置本国国旗在当时可以称为是一种流行,也可能是惯例,不单有英国,还有法国等其他西方列强,总数可能有几十个。如今仅仅有为数不多的英联邦国家还保留这一传统,是因为昔日的殖民体系仅有英联邦还存在着,而且也不过是名义上的了,英联邦国家还设有总督,也已经成为象征性的职位,如今这些国家更多的联系是在经济上,以及英联邦运动会。英联邦有多少个成员国?他们分别是哪些国家?其实如今的确还有一些国家拥有实质上的殖民地,只不过没有大张旗鼓的用类似英联邦这样的体系表现出来罢了,譬如法国的法属圭亚那,美国在太平洋上也拥有不少的岛屿,譬如关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军事史学家布莱克斯兰(John Blaxland)设计了一面新的国旗。他表示,他希望在国旗里囊括澳大利亚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土着元素、殖民历史及多元文化。他认为,澳大利亚应该往前走,脱离英国传统。
布莱克斯兰说:“人们会对国旗的各个组成部分表示认同,而且能看出澳大利亚确实一个历史丰富、文化多元的国家。”
布莱克斯兰设计的新国旗中含有250个点,代表了250种土着语言及澳大利亚移民的母语,一条白条则是与英联邦国旗形成“呼应”。他说:“我们可以往前走,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历史,但是还要承认在国旗设计中不能完全泯灭英国传统。”
左上角为英国国旗,表明澳与英国的传统关系。米字旗下的大七角星象征组成澳联邦的六个洲和联邦区。最大的一颗七角星代表的是澳大利亚的六个州与一个区,蓝色象征着大海环抱着澳大利亚领土。
有一些澳大利亚人对于旗帜上的米字旗感到不满,而该旗与新西兰国旗十分相似,也常常被混淆。但如今这面国旗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且在澳大利亚共和制争议被完全解决之前,这面旗帜还不太可能被另一面旗帜替换。
这面旗帜是从一次设计比赛中,由英国君主在1904年选定的。最初这面旗帜主要用于海军的军旗,而米字旗才是更常用的国家象征。
1954年英国女王访问澳大利亚时正式确定这面旗帜为澳大利亚的国旗,但直到1960年代,这面旗帜才完全取代米字旗,成为国家的象征。
有一些澳大利亚人对于旗帜上的米字旗感到不满,而该旗与新西兰国旗十分相似,也常常被混淆。但目前这面国旗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且在澳大利亚共和制争议被完全解决之前,这面旗帜还不太可能被另一面旗帜替换。
澳大利亚国徽中心图案为一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
红色圣乔治十字形象征新南威尔士州;
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
蓝色的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
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
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
红色狮子象征塔斯马尼亚州。
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
盾形两旁为红袋鼠和鸸鹋[ér miáo]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为国家的标志、民族的象征。
国徽下部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澳大利亚”。
上面的红袋鼠和鸸鹋是澳大利亚的象征。
在澳大利亚,金合欢(Acacia Pycnantha Golden Wattle)是最具代表性的观赏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国花。目前世界上共约有近800余种金合欢,在澳大利亚就有500多种,因此有人把澳大利亚比作是金合欢的故乡。最近,家前家后的金合欢树都开出嫩黄的穗型绒花,这些品种是海岸金合欢(Coastal Wattle)。新花引来很多鸟雀和蜜蜂传播花粉,鸟声阵阵,很是热闹。
金合欢的别名又叫相思树,在澳大利亚比较有代表性的金合欢属植物有:无脉相思树、粉绿相思树、镰叶相思树、垂枝相思树、渐尖相思树、下延相思树和密花相思树。昆士兰州和塔斯马尼亚州的黑木相思树以其木质美观而着称,其树干可高达21米,可算是金合欢属植物之冠。在新南威尔士的下延相思树,其金黄色的球形密集花,可称为金合欢花之冠。
澳洲政府重视环保,首都堪培拉规定不允住宅造围墙。因此,家家户户的庭院都用金合欢树作篱笆,金合欢又被称作“篱笆树”。花开时节,路边屋旁到处一片金黄翠绿,绚丽夺目,好似大花园中的小花棚。金合欢树的金黄色绒球花,在绿叶衬托下,和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