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发现了一位网友的吐槽:单位有政策,凡子女考上一本大学,奖励助学金1000元。2016年,女儿考上了江苏的河海大学,去单位领助学金时,会计同事说考上民办高校不在奖励政策范围内,后来经过一番查证后,才知道这竟是一所211工程高校。
中国地域辽阔,再加上高校数量众多,并且许多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影响力范围有限,广大高考考生及家长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在选择院校的时候难免会以名字取校。虽说211院校知名度还不错,但是即便是一百来家211工程院校也不是全都能了解的。
不得不说,有些学校天生在名字上就有独特的气质,比如首都师范学院,很多人都会误认为是北师大,往往“误入歧途”。但是,也有一些名校,倒霉就倒霉到他的名字上了,具有“民办院校”的独特气质,导致招生比较费劲,学生也比较心虚。见过很多学生介绍完自己学校后,不忘加一句“我们学校是211”。哎,北大清华复旦的学生需要这么强调么?
有些大学的更名,是非常霸气的。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不过是山东海洋学院,然后更名山东海洋大学,最后又改成中国海洋大学。几番名字一改,直接加入了211和985双料教育工程。
但是也有一些大学在改名过程后不仅没有改好,反倒是越改越差。甚至经常被人误认为是三本、大专等学校。
事实上,河海大学并不是唯一一所因为校名而躺枪的高校。许多高校本身学科实力过硬,在当地人心目中享有盛誉,但在省外却无人问津,甚至被误认为是“野鸡大学”、“民办大学”。其中,不乏211高校。下面,就嘻嘻网大学改名专题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传说中的四大“民办211”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长安大学,为高校正名。
先从上述事件中的河海大学聊起吧。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的校名听起来有一股江湖气,容易让人联想到“草莽英雄”。
坐标南京,以水利为特色。作为全国闻名的水利学校,一到下雨天,南京校区的积水能淹到小腿肚。
事实上,河海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成为全国32所工科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恢复“河海“传统校名。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该校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为中国水利科学的最高学府。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该校水利工程学科排名第一。凭借其过硬的综合实力,河海大学最终入选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学校水利工程学科获评A+。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河海大学获得一个A+水利工程。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与河海大学同处江苏,悲催的命运也如出一辙。
想当年,林俊杰的《江南》火遍了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都能来一句“圈圈圆圆圈圈”。
但是,同名的江南大学却可以算得上是默默无名了,远不如其前身“无锡轻工大学”的名头来得响亮。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轻工特色的高校,是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主体)、江南学院(沿袭原荣氏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校祚)、无锡教育学院三校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位居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居第五。其特色专业为轻工业,在轻工业领域能够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相媲美。
该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111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还有一个A-设计学。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纺织大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高校。该校的纺织类专业在全国高校排名中首屈一指,纺织工程师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三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都领居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也是该校的优势学科。
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获得了一个A+。
本身国人有个固定思维就是听到中国什么什么大学都认为是很牛逼的,反正至少逼格不会太低。东华大学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它原名是中国纺织大学,后来一改,把中国二字给改没了,瞬间就觉得档次降低了很多很多。
这所学校的纺织学科全国一流,其时装表演专业也培养出了一些名模,比如奚梦瑶。东华大学如今的校名很容易让人误解为“野鸡大学”,其实学校是正宗的211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力强劲。当年的东华大学叫做中国纺织大学,可能觉得纺织作为传统轻工业有些不太热门,学校为了生源考虑改成了东华大学,然而如今看来有些适得其反了!
长安大学
提到“长安”,总容易让人联想到“治XX,到长安”
或者
长安汽车——长安大学这个名字,很难不将它与长安汽车联系起来。
长安大学是合并的产物,位于陕西西安,是“四部一省”组建的高校,由隶属于交通部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老西安都还有人称呼它为公路学院)、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西安工程学院(前身西安地质学院)、隶属于建设部的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前身西安建筑工程学校)组建。合并后的长安大学隶属于教育部,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在公路、桥梁等领域是公认的最强的高校。合并时非得要改名,三所院校互不相让,合并前身之一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这个名字怎么也比长安大学强吧?长安大学,这名字带着一个标准的民办高校的气质,好不好?比西京学院还民办的校名。实力不俗,破名字害死人啊。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其中之一的大学却“落伍”了,这所大学就是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没有A类学科入选,只获得了两个B+,两个B和两个B-。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和地质工程入选B+。作为其优势专业的交通运输工程没能入选A类,长安大学表示很“痛心”。
当然,学科评估只是给长安大学的发展“提了个醒”,如何强化自己的优势学科,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总体上看,长安大学还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毕竟底子在,实力还是很强。
江南大学获得两个A+食品科学和轻工技术,还有一个A-设计学;河海大学获得一个A+水利工程,两个A-;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也获得了一个A+。四所大学里面,只有长安大学表现最差,可谓“形单影只”。